1樓:匿名使用者
嚴格意義上講,病毒為非生物。它們無細胞結構且個體積微小,其構成很特別,僅由核酸和蛋白質構成。核酸(dna或rna)在病毒的遺傳上起著重要作用,而蛋白質外殼只對核酸起保護作用,本身並沒有遺傳性。
這是人們對病毒的基本認識。然而,隨著人們對一些疾病的深入研究,科學家們發現,還有一類物質與一般病毒不一樣,它只有蛋白質而無核酸,但卻既有感染性,又有遺傳性,並且具有和一切已知傳統病原體不同的異常特性。它就是朊病毒。
2樓:夕陽一水
朊病毒是否生物,這是科學界還沒有定論的東西,連科學家都爭論不下的東西,根本沒有正確的答案。以下只是我的看法:
朊病毒為一不含核酸的蛋白感染因子,能引起哺乳動物中樞神經組織病變。它是由正常形式的蛋白(prpc)錯誤摺疊成致病蛋白(prpsc)而組成的。兩種結構異型蛋白**於同一基因。
朊病毒的增殖是通過prpc構象轉變成為prpsc而實現的。
1、該病毒本身是由生物本身的基因控制下合成,遵循dna→rna→蛋白質的中心法則。只有一些高等動物才有這種相關基因,例如牛、羊、人等。沒有這種基因的動物絕對不會產生該種蛋白質,即絕不會生這種病。
——但你聽過哪種生物的出現是由另一種生物控制下出現的嗎?
舉個例子,貓的基因控制下產生了麻雀。你覺得怪嗎?
2、它的增殖依賴於同構蛋白的存在,使同構蛋白結構改變
——這和酶的作用很相似,催化另一種蛋白結構發生改變,而本身不變。只不過它催化的底物比較特殊而已。
如果說複製就是一種生物,那你認為影印機是生物嗎?它也能複製。
3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朊病毒就是蛋白質病毒,是隻有蛋白質而沒有核酸的病毒。
阮病毒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又稱蛋白質侵染因子。朊病毒是一類能侵染動物並在宿主細胞內複製的小分子無免疫性疏水蛋白質。
病毒是一類個體極微小的生物,它沒有細胞結構,其構成也很簡單,一般只有蛋白質組成的外殼和由核酸組成的核心。核酸(dna或rna)在病毒的遺傳上起著重要作用,而蛋白質外殼只對核酸起保護作用,本身並沒有遺傳性。這是人們對病毒的基本認識。
然而,隨著人們對一些疾病的深入研究,科學家們發現,還有一類生物與一般病毒不一樣,它只有蛋白質而無核酸,但卻既有感染性,又有遺傳性,並且具有和一切已知傳統病原體不同的異常特性。它就是朊病毒。
朊病毒的發現
早在300年前,人們已經注意到在綿羊和山羊身上患的「羊瘙癢症」。其症狀表現為:喪失協調性、站立不穩、煩躁不安、奇癢難熬,直至癱瘓死亡。
20世紀60年代,英國生物學家阿爾卑斯用放射處理破壞dna和rna後,其組織仍具感染性,因而認為「羊瘙癢症」的致**子並非核酸,而可能是蛋白質。由於這種推斷不符合當時的一般認識,也缺乏有力的實驗支援,因而沒有得到認同,甚至被視為異端邪說。2023年發現水貂腦軟化病,其症狀與「羊搔症症」相似。
以後又陸續發現了馬鹿和鹿的慢性消瘦病(萎縮病)、貓的海綿狀腦病。最為震驚的當首推2023年春天「瘋牛病」在英國以至於全世界引起的一場空前的恐慌,甚至引發了政治與經濟的動盪,一時間人們「談牛色變」。202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授予了美國生物化學家斯坦利�6�1普魯辛納(stanley b.
p prusiner),因為他發現了一種新型的生物——朊病毒(piron)。「朊病毒」最早是由美國加州大學prusiner等提出的,在此之前,它曾經有許多不同的名稱,如非尋常病毒、慢病毒、傳染性大腦樣變等,多年來的大量實驗研究表明,它是一組至今不能查到任何核酸,對各種理化作用具有很強抵抗力,傳染性極強,分子量在2.7萬~3萬的蛋白質顆粒,它是能在人和動物中引起可傳染性腦病(tse)的一個特殊的**。
朊病毒的性質與結構
期但利�6�1普魯辛納經過多年的研究,終於初步搞清了引起瘙癢病的病原體即朊病毒的一些特點。他發現朊病毒大小隻有30一50奈米,電鏡下見不到病毒粒子的結構;經負染後才見到聚集而成的棒狀體,其大小約為10~250 x 100~200奈米。通過研究還發現,朊病毒對多種因素的滅活作用表現出驚人的抗性。
對物理因素,如紫外線照射、電離輻射、超聲波以及80~100℃高溫,均有相當的耐受能力。對化學試劑與生化試劑,如甲醛、羥胺、核酸酶類等表現出強抗性。 對蛋白酶k、尿素、苯酚、氯仿等不具抗性。
在生物學特性上,朊病毒能造成慢病毒**染而不表現出免疫原性,巨噬細胞能降低甚至滅活朊病毒的感染性,但使用免疫學技術又不能檢測出有特異性抗體存在,不誘發干擾素的產生,也不受干擾素作用。總體上說,凡能使蛋白質消化、變性、修飾而失活的方法,均可能使朊病毒失活;凡能作用於核酸並使之失活的方法,均不能導致朊病毒失活。由此可見,朊病毒本質上是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質。
普魯辛納將此種蛋白質單體稱為朊病毒蛋白(prp)。
朊病毒已經超出了經典病毒學的生物學概念,研究表明,蛋白質在特定條件下發生突變或構型上的變化,由良性變為惡性,即變為具有傳染性的蛋白質顆粒,這一觀點向傳統觀點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由朊病毒引起的疾病近年來不斷被發現並相繼被確認,不論在人群中還是在動物群中的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呈上升趨勢,因而對朊病毒的研究不僅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同時還有迫切的現實意義。它的理論意義在於開闢了生物醫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要求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蛋白質化學、分子病毒學、神經病理學等多學科的緊密合作來回答朊病毒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它的現實意義在於發展準確可靠的診斷技術,全面監測、檢測朊病毒病,特別是做到對瘋牛病和醫源**染的早期預防
5樓:匿名使用者
阮病毒就是隻有蛋白質,沒有rna或dna作為遺傳物質的一類病毒
6樓:暗影之王
朊病毒又稱蛋白質侵染因子、毒朊或感染性蛋白質,是一類能侵染動物並在宿主細胞內複製的小分子無免疫性疏水蛋白質。
朊是蛋白質的舊稱,朊病毒意思就是蛋白質病毒,朊病毒(prion virus)嚴格來說不是病毒,是一類不含核酸而僅由蛋白質構成的可自我複製並具感染性的因子。
朊病毒是一類能引起哺乳動物和人的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的傳染性的病變因子,美國生物學家斯垣利·普魯辛納prusiner認為它是一種蛋白質侵染顆粒。
病毒 類病毒 阮病毒 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7樓:小金剛
病毒有核酸和蛋白質構成。朊病毒只有蛋白質。類病毒只有核酸。
8樓:浦恐
病毒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
類病毒只具有rna
朊病毒(不是阮病毒!!)只具有蛋白質。
9樓:藥
病毒:由核酸芯子和蛋白質外殼組成;
類病毒:沒有蛋白質外殼;
阮病毒:無核酸分子,只有蛋白質。
10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遺傳物質不同。
「病毒」是生物嗎?
11樓:漆雕時芳閩煙
病毒(virus)是由一個核酸分子(dna或rna)與蛋白質構成的非細胞形態的營寄生生活的生命體。
病毒是顆粒很小、以毫微米為測量單位、結構簡單、寄生性嚴格,以複製進行繁殖的一類非細胞型微生物。病毒是比細菌還小、沒有細胞結構、只能在活細胞中增殖的微生物。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
多數要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原指一種動物**的毒素。「virus」一詞源於拉丁文。病毒能增殖、遺傳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徵。
其主要特點是:①形體極其微小,一般都能通過細菌濾器,故必須在電鏡下才能觀察:②沒有細胞構造,其主要成分僅為核酸和蛋白質兩種,故又稱「分子生物」:
③每一種病毒只含一種核酸,不是dna就是rna;④既無產能酶系,也無蛋白質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活細胞內現成代謝系統全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質成分;⑤以核酸和蛋白質等「元件」的裝配實現其大量繁殖;⑥在離體條件下,能以無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狀態存在,並長期保持其侵染活力;⑦對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對干擾素敏感;⑧有些病毒的核酸還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組中,並誘發潛伏**染。
簡單理解
病毒,是一類不具細胞結構,具有遺傳、複製等生命特徵的微生物。
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樣,具有遺傳、變異、進化,是一種體積非常微小,結構極其簡單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賴宿主細胞的能量和代謝系統,獲取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能量,離開宿主細胞,它只是一個大化學分子,停止活動,可製成蛋白質結晶,為一個非生命體,遇到宿主細胞它會通過吸附、進入、複製、裝配、釋放子代病毒而顯示典型的生命體特徵,所以病毒是介於生物與非生物的一種原始的生命體。
12樓:生家美猶津
在100年左右的時間裡,科學界對病毒定義的集體看法不斷髮生改變。病毒最早被認為是毒藥,然後是生命的形式,再後來是生化物質,如今,病毒則被看成處於有生命和非生命之間交叉區域的存在物:它們自身不能複製,但可以在真正的活細胞中複製,而且能夠深刻影響宿主的生物習性。
在現代生物科學時代的很長一段時期內,病毒都被歸入非生命的一類,這種分類法帶來了一種不曾預料到的後果:導致大多數研究者在進化研究中都忽略了病毒。但是,科學家終於開始意識到,病毒是生命史中的重要參與者。
「病毒」概念的演變
為什麼一直以來都很難對病毒進行分類,這一點不難理解。每一次被置於顯微鏡下檢查時,它們的形態似乎都不一樣。最早對病毒產生興趣是源自於它們與疾病的關係—「病毒」這個詞就**於拉丁語的「毒藥」。
在19世紀晚期,研究者們認識到,某些疾病,包括狂犬病和口蹄疫,都是由行為類似細菌、但體積小得多的微粒引起的。由於病毒本身具有確切無疑的生物性,能夠在受害者之間傳播併產生明顯的生物效應,因此被看成所有活的、具有基因的生命形式中最簡單的一種。
2023年之後,病毒被降級成無生命的化學物質,因為溫德爾·斯坦利(wendell
m.stanley)及其同事在現在的紐約市洛克菲勒大學第一次結晶了一種病毒—菸草花葉病毒。他們發現,這種病毒由一系列複雜的生化物質組成,但是缺少實現生命的生化活動—新陳代謝功能—所必需的基本系統。
由於這項工作,斯坦利在分享了2023年的諾貝爾獎—是化學獎,而不是生理醫學獎。
斯坦利和其他人的進一步研究發現,病毒是由蛋白質外殼包圍著的核酸(dna或rna)組成,而且蛋白質外殼也可以保護參與感染的病毒蛋白質。按照這種描述,病毒似乎更像是化學物質,而不是生物體。但是,病毒進入細胞(感染後被稱為宿主)之後,絕對不是一種沒有活性的物質。
它會脫去外殼,暴露出基因,引導細胞自身的複製體系複製入侵者的dna或rna,並且根據病毒核酸的指令,製造更多的病毒蛋白質。新制造的病毒片段組合起來,接著,就出現了更多的病毒,它們也可以繼續感染其它細胞。
正是病毒的這些行為讓很多人相信,病毒處於化學物質和生命體的邊界線上。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的病毒學家marc
h.v.
vanregenmortel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brian
w.j.
mahy最近提出了一種更具詩意的觀點,他們說,由於病毒要依賴宿主細胞,所以它們過著「一種借來的生活」。有意思的是,儘管生物學家長期以來都認為病毒只是盛放化學物質的盒子,但是,他們卻利用病毒在宿主細胞中的活動,確定核酸如何為蛋白質編碼:事實上,通過病毒獲得的資訊為現代分子生物學打下了基礎。
分子生物學家繼續將細胞的大部分基本組分具體化,如今,他們已經習慣於將核糖體、線粒體、細胞膜、dna和蛋白質等細胞組分看成化學機器,或者是該機器使用或製造出的材料。整天面對完成生命過程的多種複雜化學結構,這也許就是大多數分子生物學家%
病毒是什麼,什麼是病毒
生命 病毒 virus 是由一個核酸分子 dna或rna 與蛋白質構成的非細胞形態的營寄生生活的生命體。電腦 編制者在計算機程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資料,影響計算機使用並且能夠自我複製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式 被稱為計算機病毒 computer virus 具有破壞性,複製性和傳染性。望採...
病毒是什麼 什麼是病毒
病毒是一種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只含一種核酸 dna或rna 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並以複製方式增殖的非細胞型生物。病毒是一種非細胞生命形態,它由一個核酸長鏈和蛋白質外殼構成,病毒沒有自己的代謝機構,沒有酶系統。因此病毒離開了宿主細胞,就成了沒有任何生命活動 也不能獨立自我繁殖的化學物質。一旦進入宿主細胞...
什麼是病毒?病毒傳染嗎,病毒性皰疹會傳染嗎?
樓主要問的是計算機病毒還是自然界的病毒啊?計算機病毒是一種專門用來破壞感染電腦正常工作 傳統的計算機病毒 竊取資料 木馬程式 或者間接控制電腦 蠕蟲或者殭屍網路 的人工編寫的程式。自然界的病毒則是一種肉眼無法識別,要靠電子顯微鏡才能分辨的很小很小的微生物。自然界中存在著數量和種類無法估計的病毒,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