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錢景理財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聰明的人考慮一千次,總有一次失誤;愚笨的人考慮一千次,總有一次考慮得比較周全。漢初,韓信帶兵攻趙,獲勝之後,想繼續對燕、齊用兵,徵求李左車的意見。李左車說了這番話,含蓄地奉勸韓信用兵須慎重。
這段話很富有辯證法的色彩。它啟示人們不要生觀武斷,迷信個人,而應集思廣益,博採眾長.即使是愚人的意見,也有值得考慮之處。
《晏於春秋》中有「聖人幹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之語,李左車的話源於此。後人運用遺兩句話時又有所創新。
好學深思,心知其意。
這兩句大意是:喜好學習並能深入地思考,心中領會其中的意義。
《古文尚書》關於黃帝的傳說缺失已經很久了,但黃帝散佚之事卻時時旁見於其他記述中。不是喜愛學習並能深入思考的人,很難領會其中的意義,更難於向見識短淺、孤陋寡聞的人論說。正由於此,司馬遷根據古文和諸子的論列,編撰了《五帝本紀》。
現在常用於表述在學習、研究過程中深入思考的重要性。
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
這幾句大意是:
李廣的領兵方法,每遇到糧食缺乏、水源斷絕的地方,士兵們不全喝上水,李廣不喝水;士兵們不全吃上飯,李廣不先吃飯。李廣為漢代一代名將,被匈奴人稱為「飛將軍」。他帶兵的經驗就是愛恤士卒,寬緩不苛,嚴於律己,身為士先,因此士兵「愛樂為用」,打起仗來死命奮戰,威震敵膽。
李廣的精神永遠值得學習。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中國古籍中100句最經典語錄
2樓:貓貓老師來解疑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史記》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史記》
4.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記》
5.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
6.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史記》
7.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
8.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
9.前車之覆,後車之鑑。——漢書》
10.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漢書》
1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
12.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14.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
15.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6.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
17.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9.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增廣賢文》
20.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2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2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2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孔子。
24.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漢書》
史記金典名言
史記貨殖列傳經典名句
3樓:**隨身吧
1. 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
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在物價高的時候就像是拋灑糞土一樣,把手中的貨物都傾賣出去;在物價低的時候,就像是購買珠寶一樣,通過精挑細選,把物美價廉的物品都買進來。
2. 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貨有餘。
語出東漢班固《漢書·貨殖列傳》。如果經商的人過多的話,這樣農民便會減少,所產生的糧食便會不足,而貨物則會有剩餘。這句話點名了,要使得農、商平衡發展。
3.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語出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的人們,熙熙攘攘都是為了利益在奔忙。
4. 無財作力,少有鬥智,既饒爭時,此其大經也。
語出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在錢財匱乏的時候,就應當用體力去創造財富。等稍微富裕一點之後,就需要用智慧來賺取錢財。
等錢財多了一些,就需要去生錢的時機,這才是賺取錢財的方法。
5. 富無經業,則貨無常主,能者輻湊,不肖者瓦解。
語出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創造財富是沒有固定的行業的,錢財貨物也不會固定屬於某一個人,對於那些有才能的人,財富就像是輻條聚集在車軸的四周一樣,那些沒有能力的人,財富就像是瓦片一樣,很容易破碎。
6. 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
語出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序》。如果不經商糧食、物品和財富就會斷絕。如果管理山澤的人不開發資源,這樣財富便會減少。
7. 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
語出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商品的**到達了極高便會下降,下降到極低的時候,便會**。
8. 淵深而魚聚之,山深而獸往之。
語出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序》。水深了,魚兒就會聚集在一起。山林茂密,百獸便會爭相前往。
9. 以末致財,用本守之。
選自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末、本:靠種田致富為本,靠經商致富為末。
通過經商來致富,然後購買農田和房舍,為自己的錢財保值。經商雖然有風險,但是掙錢來得快;種田雖然沒什麼風險,但是掙錢來得慢。因此,要想快速致富,就要選擇經商。
但是商品的**有漲有跌,通過經商這種辦法不能為財產保值,而土地的價值相對穩定,並且具有創造財富的能力,因此,聰明的人會選擇買房置地來使自己的財產保值增值。
10. 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語出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別人不要的我要,別人要的我給。
4樓:清平樂中秋
1、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司馬遷 《史記》
2、 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 《史記》
3、 不知其人,則不為其友。 —司馬遷 《史記》
4、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史記》
5、 順 不妄喜;逆 不遑餒;安 不奢逸;危 不驚懼;胸有驚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 也 。 司馬遷 《史記》
6、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司馬遷 《史記》
7、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
8、 屈原賈生列傳:舉世混(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 ——司馬遷 《史記》
9、 禍不妄至,福不徒來 《史記》
10、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司馬遷 《史記》
11、 孔子世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 ——司馬遷 《 史 記》
12、 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 《史記》
13、 李將軍列傳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司 馬 遷 《史記》
14、 仁者愛萬物,而智者備禍於未形,不仁不智,何以為國? 《史記》
15、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史記》
16、 日者列傳:得不為喜,去不為恨。 —司馬遷 《史記》
17、 太史公自序: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司馬遷 《史記》
18、 商君列傳 千人諾諾,不如一士諤諤 ——司馬遷 《史記》
19、 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司馬遷 《史記》
20、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司馬遷 《史記》
21、 管晏列傳: 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 辱 — 司馬遷 《史記》
22、 雖被萬戮,豈有悔哉! —司馬遷 《史記》
23、 越王勾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司馬遷 《史記》
24、 以權利合者,權力盡而交疏。 《史記》
25、 高祖本紀: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司馬遷 《史記》
26、 淮陰侯列傳: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司馬遷 《史記》
27、 刺客列傳:天雨粟,馬生角 ——司馬遷 《史記》
28、 故**者,所以動盪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司馬遷 《史記》
史記中有哪些經典名句?
5樓:手機使用者
1.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2.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5.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6.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7.不鳴則已,一鳴驚人。8.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9.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
10.日中則移,月滿則虧。11.
酒極則亂,樂極則悲。12.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13.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14.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15.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16.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17.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18.規小節者不能成榮名,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
19.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20.
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財幣欲其行如流水。
《史記》中的經典語錄有哪些??
6樓:網友
樓上很多的誒。
在補充點《陳涉世家》裡面的一句: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爾。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史記》中記載的故事有什麼,《史記》中的歷史故事
很多的,項王破釜沉舟敗章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等好多了 史記 中的歷史故事 史記 記載了從上古傳說到漢武帝時期三千年的歷史,包含紙上談兵 指鹿為馬等眾多歷史故事 1 四面楚歌 公元前202年,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 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 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
《史記》中的成語故事,《史記》中有哪些成語故事?
毛遂自薦 釋 義 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出 處 史記 平原君列傳 記載 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去楚國求救,門下食客毛遂自動請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國,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趙國。史記 中有哪些成語故事?史記中成語故事 一 負荊請罪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
對史記中陳涉的見地,陳涉世家 出自史記中的哪一部分
陳涉就是一農民起義軍的領袖,他有遠大的理想,他曾說過 燕雀研製鴻鵠之志 尤其是他的吶喊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表現了他反抗精神,他還很有智慧,這體現在他對戍邊百姓的鼓動,還體現在他置於魚腹中的白綾。但他畢竟是有侷限的,階級層次決定了他的道路不會走到勝利,陳勝吳廣起義沉重打擊秦王朝,加速了它的滅亡,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