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生活,還是要有詩情畫意的。
2樓:匿名使用者
《采葛》這是一首描寫夫妻情感的敘事詩。在這首詩裡我們可以看到,這對夫妻的情感多麼深厚,夫妻一天不見,就像隔了仨月,隔了三年,就心如刀絞,這就是愛情的魅力。這種愛情的魅力,像一塊強大的磁石,吸引著男女雙方;也像葛藤一樣,相互纏繞;更像艾蒿一樣噴放著香氣,只有這種不離不棄,純真的愛情,才能伴你偕老,成為終身的伴侶。
這首詩再次告訴人們,情,是婚姻的基礎,沒有情的婚姻,等於沙漠上蓋樓房,很難持久,不能不引人深思!
原文】彼采葛兮,①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採蕭兮,②一日不見,如三秋兮!③
彼採艾兮,④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註釋】①葛:一種蔓生植物,塊根可食,莖可制纖維。
②蕭:植物名。蒿的一種,即青蒿。有香氣,古時用於祭祀。
③三秋:通常一秋為一年,後又有專指秋三月的用法。這裡三秋長於三月,短於三年,義同三季,九個月。
④艾:植物名,菊科植物,可制艾絨灸病。
【賞析】一首《采葛》,寥寥幾句,被數代人傳承了幾千年,如此「簡約而不簡單」的詩句,我不得不懷疑裡面藏著一個「大」的故事。
查了很多資料,舊說裡的解釋各不相同。《毛詩序》將其定性為「懼讒」--一日不見於君,憂懼於讒矣」;用今日語言來描述就是說「一天沒有見到君王,就擔心有人在君王面前說自己的壞話」,故而僅僅離開一天,也覺得時日甚久,恨不能日夜伴君左右。我很是理解這種擔心,甚至覺得這種心態勉強可算得是忠心耿耿的一種表現,可我又實在不能理解這樣的擔心和采葛、採蕭、採艾有什麼關係,用這些畫面作始,詩人的用意何在呢?
詩經采葛寫作背景
詩經中《采葛》一詩有哪幾種說法?
3樓:生活小黃導師
《詩經》裡有一首詩歌是這樣唱的:我懷念的人啊!她正在山上採著葛藤,一天不看見她,就好像分離了三個月似的。
我懷念的人啊!她正在山上採蕭草,一天不見她,就如三個季節那麼長啊!我懷念的人啊!
她正在山上採著艾草,一天不見面,就好像隔了三年啊!
這是一首表達相思之苦的詩歌,有人說是對所愛人的相思,也有人說是對朋友的想念,不論是哪一種情感都是很濃烈的。後人就用「一日三秋」作為成語,表示:一天不見面,就好像分別了三秋那麼長久,這句話表達的是思念的殷切和情誼的熱誠。
詩經原文。這句成語源於《詩經·王風·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採」即摘。
「葛」是一種多年生的蔓草,古人用來做織布的原料,也可以拿來食用。
「蕭」,蒿類草,有香味,古人用來祭祀。
「艾」,菊科植物,嫩葉可以使用,曬乾後可做藥用。
「三秋」 有三種解釋:一是說「一秋」為一年,穀子在秋天成熟,古人以谷熟為秋,且除了南方外,穀子一般一年一熟,所以「三秋」可以說是三年;第二種解釋是三季,就是九個月;第三種說法就是隻指秋天的三個月。從詩中時間的逐漸變長的表達來看,「三秋」應該指三季。
「一日三秋」是形容感情很好,雖然只分別一天,但思念的**卻像是分別了很長一段時間似的。現在這則成語的應用不僅僅侷限於男女之間的相思,親戚,朋友,同學之間都可以用它來形容離別之後的懷思。
在古代很多詩句都像「一日不見,如三秋兮」,看似不合常理,卻應用的和心境十分相似,這樣的詩句你還知道哪些呢?
《采葛》《子衿》各寫了怎樣內容表達了怎樣情思
秋天,你認為秋天是什麼顏色的,你認為秋天是什麼顏色的呢 寫一下吧
秋天是泥巴色的,因為落葉掉完了,現出了泥巴 秋天是銅色的,因為它不只是黃色,還有朝日的火紅,秋天是粉紅色的,因為秋天是個很浪漫的季節 是紫色和寶藍色的 因為擁有不能說的祕密而美好 青春的幻想 灰色,我是秋天分的手。今年的秋天應該是紅色,因為今年我不再談戀愛,在努力上進 黑色的,因為墨菊的顏色是黑色的...
冰心詩《母親》一詩的主題是什麼,冰心的詩《母親》的解析
這首詩用到了比興手法,強調只有母親的懷抱才可以為 我 撫平人生的悲苦,藉以讚揚母愛的偉大。冰心的詩 母親 的解析 母親 這首小詩是她在一個雨天看到一張大荷葉遮護著一枝紅蓮,觸景生情的而寫下來的 母親呵!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廕庇?根據雨中荷葉庇護紅蓮的感觸...
你認為博爾赫斯最值得一讀的一首詩是什麼?
無用的黎明發現我在一個荒涼的街角 我活過了黑夜。黑呀是驕傲的波浪 暗藍色的波浪高高落下,滿載著深土的各種色彩,滿載著靠不住而值得渴望的事物。黑夜有一種神秘贈予和取捨的習性,將事物一半放棄,一半扣留,那是黑暗半球的快樂。黑夜如此行事,我告訴你。博爾赫斯的一首詩,求全文,下面是其中一部分 天賦之詩 博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