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層,資料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的功能和作用。

2023-01-25 10:05:10 字數 4905 閱讀 2240

1樓:陽楊氏壽煙

物理層:對應於網路的基本硬體,這也是internet物理構成,即我們可以看得見的硬體裝置,如pc機、互連網伺服器、網路裝置等,必須對這些硬體裝置的電氣特性作一個規範,使這些裝置都能夠互相連線併相容使用。

·網路介面層:它定義了將資料組成正確幀的規程和在網路中傳輸幀的規程,幀是指一串資料,它是資料在網路中傳輸的單位。

·網際網路層:本層定義了網際網路中傳輸的"資訊包"格式,以及從一個使用者通過一個或多個路由器到最終目標的"資訊包"**機制。

·傳輸層:為兩個使用者程序之間建立、管理和拆除可靠而又有效的端到端連線。

·應用層:它定義了應用程式使用網際網路的規程。

2樓:鍾離懷雨接凰

物理層走的是二進位制字串。

就是傳輸最原始的資料的。

資料鏈路層走的是經過處理的資料幀。

就是將物理層的二進位制進行一次封裝。

可識別資訊為mac地址。

可以再內網進行傳輸。

因為內網資料通過mac地址識別就夠了。

網路層走的是資料包。

是對資料的再一次封裝。

加入了ip地址資訊。

使得資訊可以再外網傳輸。

比如:將一個資料傳輸出去。

首先通過ip地址資訊找到他所對應的網路。

然後通過mac地址找到他需要的主機。

傳輸層相比較於資料鏈路層很多人認為是有點廢的層。

就是起到資料傳輸的作用。

最多進行一下再次分的小一點。

osi參考模型各層的功能是什麼?

osi參考模型的七層結構,各層的名稱、主要功能及物理層、資料鏈路層、網路層和傳輸層的協議資料單元分別是

3樓:

詳細說明一下,osi模型從第7層到第1層依次是:

第7層 應用層:osi中的最高層。為特定型別的網路應用提供了訪問osi環境的手段。

應用層確定程序之間通訊的性質,以滿足使用者的需要。應用層不僅要提**用程序所需要的資訊交換和遠端操作,而且還要作為應用程序的使用者**,來完成一些為進行資訊交換所必需的功能。它包括:

檔案傳送訪問和管理ftam、虛擬終端vt、事務處理tp、遠端資料庫訪問rda、製造業報文規範mms、目錄服務ds等協議;

第6層 表示層:主要用於處理兩個通訊系統中交換資訊的表示方式。為上層使用者解決使用者資訊的語法問題。它包括資料格式交換、資料加密與解密、資料壓縮與恢復等功能;

第5層 會話層:—在兩個節點之間建立端連線。為端系統的應用程式之間提供了對話控制機制。此服務包括建立連線是以全雙工還是以半雙工的方式進行設定,儘管可以在層4中處理雙工方式 ;

第4層 傳輸層:—常規資料遞送-面向連線或無連線。為會話層使用者提供一個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優化的資料傳輸服務機制。包括全雙工或半雙工、流控制和錯誤恢復服務;

第3層 網路層:—本層通過定址來建立兩個節點之間的連線,為源端的運輸層送來的分組,選擇合適的路由和交換節點,正確無誤地按照地址傳送給目的端的運輸層。它包括通過互連網路來路由和中繼資料 ;

第2層 資料鏈路層:—在此層將資料分幀,並處理流控制。遮蔽物理層,為網路層提供一個資料鏈路的連線,在一條有可能出差錯的物理連線上,進行幾乎無差錯的資料傳輸。

本層指定拓撲結構並提供硬體定址;

第1層 物理層:處於osi參考模型的最底層。物理層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傳輸介質為資料鏈路層提供物理連線,以便透明的傳送位元流。

資料傳送時,從第七層傳到第一層,接收資料則相反。

上三層總稱應用層,用來控制軟體方面。下四層總稱資料流層,用來管理硬體。

資料在發至資料流層的時候將被拆分。

在傳輸層的資料叫段,網路層叫包,資料鏈路層叫幀,物理層叫位元流,這樣的叫法叫pdu(協議資料單元)

4樓:匿名使用者

物理層:定義電壓、介面、線纜標準、傳輸距離等資料鏈路層的功能:資料鏈路的建立、維持和釋放 流量控制 差錯驗證定址 標識上層資料等。

網路成:定址和路由選擇。

傳輸層:建立主機端到端連線。

會話層:建立、維護和管理會。

表示層:處理資料格式、資料加密等。

應用層:提**用程式間通訊。

協議資料單元(protocol data unit ):

物理層的pdu是資料位(bit),資料鏈路層的pdu是資料幀(frame),網路層的pdu是資料包(packet),傳輸層的pdu是資料段(segment),其他更高層次的pdu是資料(data)

物理層,資料鏈路層和網路層的基本功能是什麼?有什麼聯絡?

5樓:宇思智慧科技

物理層的基本功能是:利用傳輸介質為資料鏈路層提供物理連線,實現位元流的透明傳輸。

資料鏈路層的基本功能是:通過各種控制協議,將有差錯的物理通道變為無差錯的、能可靠傳輸資料幀的資料鏈路。

網路層基本功能是:通過路由選擇演算法,為報文或分組通過通訊子網選擇最適當的路徑。

在計算機網路中由於各種干擾的存在,物理鏈路是不可靠的。因此,這一層的主要功能是在物理層提供的位元流的基礎上,通過差錯控制、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錯的物理線路變為無差錯的資料鏈路,即提供可靠的通過物理介質傳輸資料的方法。

資料鏈路層中使用的實體地址(如mac地址)僅解決網路內部的定址問題。在不同子網之間通訊時,為了識別和找到網路中的裝置,每一子網中的裝置都會被分配一個唯一的地址。由於各子網使用的物理技術可能不同,因此這個地址應當是邏輯地址(如ip地址)。

資料鏈路層和傳輸層的區別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資料鏈路層和傳輸層的主要區別是:他們的功能和作用不一樣。

資料鏈路層負責建立和管理節點間的鏈路。主要功能是通過各種控制協議,將有差錯的物理通道變為無差錯的、能可靠傳輸資料針的資料鏈路。傳輸層是通訊子網和資源子網的介面和橋樑。

主要任務是:向使用者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錯和流量控制,保證報文的正確傳輸。

另外傳輸層的環境比資料鏈路層的環境要複雜得多。這是由於傳輸層的環境是兩個主機以整個子網為通訊通道進行通訊,並且傳輸的資料是報文。而資料鏈路層的環境是兩個分組交換結點直接通過一條物理通道進行通訊。

傳輸的資料是資訊幀。

傳輸層的基本功能:

1、分割與重組資料。

2、按埠號定址。

3、連線管理。

4、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糾錯的功能。

資料鏈路層的基本功能:

1、鏈路連線的建立,拆除,分離。

2、幀定界和幀同步。鏈路層的資料傳輸單元是幀,協議不同,幀的長短和介面也有差別,但無論如何必須對幀進行定界。

3、順序控制,指對幀的收發順序的控制。

4、差錯檢測和恢復。還有鏈路標識,流量控制等等。差錯檢測多用方陣碼校驗和迴圈碼校驗來檢測通道上資料的誤碼,而幀丟失等用序號檢測。各種錯誤的恢復則常靠反饋重發技術來完成。

網路層、資料鏈路層和物理層傳輸資料單位分別是()

7樓:迪奧凝脂

a是錯誤的。

因為bai在網路傳輸。

du中,報文。

是具有完整zhi意義的二進位制資料整體;dao報文在內傳輸層被拆分成容較小的可傳輸的資料單元,並新增頭部,形成包,到達網路層後再次被新增頭部形成新的包。

這樣做的目的是,當資料經過網路節點時,在這裡新增目的地址與源地址,包在到達資料鏈路層後被封裝成幀,最後才是物理層的位元,所以c才是對的,分別是包、幀、位元的單位;因為這是層層分割,層層傳遞的一個關係。

網路層:資料包(packet)——資料鏈路層:資料幀(frame)——物理層:位元流(bit)。

8樓:風行傳說

a是不可以的! 在網路傳輸中,首先整體傳輸的是一個報文,但是經過osi邏輯7層,劃版分出不同的傳輸單位!

權 首先一個報文,在傳輸層被分割為多個 段, 多個段在網路層有被分割為多個包!其次才是資料鏈路層的幀,和物理層的位元! 這是層層分割,層層傳遞的!

9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是封裝方式的話:

網路層 資料包(packet)

資料鏈路層 資料幀(frame)

物理層 位元流(bit)

如果是傳輸單位的話,統一都是bit,因為通訊傳輸的01訊號都是光電訊號的一次脈衝。

10樓:布偶

你學的是不是計算機網路,能不能把你的題和答案給我傳份,我們老師只給題了,沒有答案。。。

網路協議的概念。osi各層的特點和作用。尤其是資料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的功能?

11樓:匿名使用者

5.osi七層協議體系結構和各級的主要作用 答:七層指:由低到高,依次是物理層,資料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各層作用分別是。

osi參考模型分為七層,分別為物理層、資料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那麼資料在

12樓:手機使用者

資料在應用層封裝後得到的協議資料單元叫apdu;資料在表示層封裝後得到的協議資料單元叫ppdu;資料在會話層封裝後得到的協議資料單元叫spdu;資料在傳輸層封裝後得到的協議資料單元叫分段;資料在網路層封裝後得到的協議資料單元叫分組;資料在資料鏈路層封裝後得到的協議資料單元叫幀;資料在物理層封裝後得到的協議資料單元叫位元流。

13樓:free一縷青絲煙

在計算機網路產生之初,每個計算機廠商都有一套自己的網路體系結構的概念。

14樓:匿名使用者

osi模型結構總共分為七層,從最低層到高層分別為物理層、資料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以及應用層。 1、物理層 原始位元流的傳輸,電子。

15樓:

上4層都是pdu:apdu,ppdu,spdu,tpdu,分別為應用層pdu,表示層pdu,會話層pdu和傳輸層pdu

接下來分別是分組,幀和位元流。

從物理層,網路層,資料鏈路層,運輸層,應用層的角度解釋不能上

物理層 檢查網線是否有問題資料鏈路層 測試同一網段之間能否正常通訊網路層 測試不同網段能否正常通訊傳輸層 檢查tcp ip協議是否配置正確應用層 檢查各種應用軟體的配置比如是否有防火牆禁止訪問 物理層 網線是否接觸不良。資料鏈路層 同一網段通訊。網路層 建一個區域網來測試不同網段能否正常通訊,傳輸層...

OSI參考模型分為七層,分別為物理層 資料鏈路層 網路層 傳

資料在應用層封裝後得到的協議資料單元叫apdu 資料在表示層封裝後得到的協議資料單元叫ppdu 資料在會話層封裝後得到的協議資料單元叫spdu 資料在傳輸層封裝後得到的協議資料單元叫分段 資料在網路層封裝後得到的協議資料單元叫分組 資料在資料鏈路層封裝後得到的協議資料單元叫幀 資料在物理層封裝後得到...

資料鏈路層和傳輸層的區別,資料鏈路層和傳輸層的區別是什麼?

資料鏈路層和傳輸層的主要區別是 他們的功能和作用不一樣。資料鏈路層負責建立和管理節點間的鏈路。主要功能是通過各種控制協議,將有差錯的物理通道變為無差錯的 能可靠傳輸資料針的資料鏈路。傳輸層是通訊子網和資源子網的介面和橋樑。主要任務是 向使用者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錯和流量控制,保證報文的正確傳輸。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