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精神分析,以心的潛意識、意識為主要研究物件 行為主義,以人的外顯行為為主要研究物件。
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是兩個**理念,具體到各個領域上因為行為主義適用面更廣,延伸的領域更多而處於強勢,又因為行為主義是以生理基礎為始發思想,所以在當今崇尚實驗結論的科學思想時代被更多的人認可。但是這並不是說精神分析就非主流了啊,因為經典的精神分析涉及太多的性,並且人性觀是人性本惡的,所以受到了更多的駁斥和反對。慢慢的精神分析也變成今天的心理動力學了。
所以你用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來對比就像在拿嬰兒和壯年來對比,是沒有可比性的。如果要比的話,現代應該是行為主義對比心理動力學,並且要標明所比較的領域,比如**神經症前者適合病症明顯,**明確的患者,而心理動力學的壓抑理論則非常在行處理**無法確診的神經症患者。**器質性精神病患者則二者都不如精神病學,行為主義的電擊**相對還算有效,但是***也常見報道。
近代精神分析學對比的應該是行為主義的啟蒙思想,就是精神分析對條件反射理論。當然這麼比較是沒有意義的。樓主用超越一詞我覺得有些過分,因為以**為目的出現並發展的科學是應該以療效作為其價值的證據的。
在這點上行為主義和精分的擅長處理病況不一樣,何來超越呢,只能說行為主義所恪守的實驗資料得出理論的理念更加符合現代科學思潮,而我們的科學還遠未達到能系統結構上分析人格的水平。你可以說精神分析是主觀臆斷,也可以說行為主義是忽略系統。這些都是現代生理科學無法給出結構基礎的。
但是現在的**已經逐漸多元化,很少有人僅僅用行為主義活精神分析的單獨方法來**患者的。
2樓:愛靜靜愛圖圖
行為主義心理學主張心理學是一門科學,科學的研究只限於以客觀的方法處理客觀的資料。內省不是客觀的方法,用內省法所得到的意識經驗,更非客觀資料。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主張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四點:
(1)強調科學心理學所研究者只是能夠由別人客觀觀察和測量的外顯行為。(2)構成行為基礎者是個體的反應,集多個反應即可知行為的整體。(3)個體行為不是與生俱來的,不是由遺傳決定的,而是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被動學習的。
(4)經由對動物和兒童實驗研究所得到的行為的原理原則,即可推論解釋一般人的同類行為。像此種純粹以「客觀的客觀」為標準的行為主義取向,也被人稱為激進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發展到三十年代後,其嚴守自然科學的取向,受到了批評。有些原屬行為學派的學者不再堅持「客觀的客觀」的原則,終而接受意識為心理學研究的主題之一的理念。行為主義心理學中持有此種理論取向者,被稱為新行為主義心理學。
行為主義者推崇的研究方法上的客觀主義對心理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主要觀點。
(1)心理學的物件不是意識而是行為。
華生格守一般科學所共有的客觀性基本原則。他的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基本特點是否認傳統心理學的物件──心理或意識,而代之以行為。所謂行為,乃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
華生曾把人的反應區分為外觀習慣反應(如開門、打球)、內隱習慣反應(如思維,即無聲語言)、外觀遺傳反應(如眨眼、抓握)和內隱遺傳反應(如內分泌腺的分泌)。華生把心理或意識歸結為內隱而輕微的行為。他指出,一向認為純屬意識的思維和情緒,其實也都是內隱和輕微的身體變化。
思維是全身肌肉,特別是喉頭肌肉的內在和輕微的反應。
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學與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學者是誰
3樓:科普小星球
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學與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學者是馬斯洛。
馬斯洛,美國心理學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猶太人。他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美學,主要著作是《動機與人格》、《存在心理學探索》、《人效能達的境界》等。他沒有美學專著,其美學思想是融合在其心理學理論中的。
4樓:張軒格
人本主義心理學興起於20世紀。
五、六十年代的美國。由馬斯洛創立,以羅傑斯為代表,被稱為除行為學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學上的「第三勢力」(另外兩大勢力就是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 人本主義和其它學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別強調人的正面本質和價值,而並非集中研究人的問題行為,並強調人的成長和發展,稱為自我實現。
5樓:泰勒阿姨
精神分析心理學是由奧地利精神病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 行為主義心理學是由美國心理學家 華生提出。
心理學的第一大勢力是行為主義還是精神分析主義
6樓:雨肖燕
行為主義是一種學院派心理學、基礎心理學、實驗心理學。講究的是求知和嚴謹,不太講究實用。搞行為主義的通常是大學心理系的教授。
精神分析是一種應用心理學、應用技術,其創始人和大量的追隨者並非接受過心理學訓練的心理學家,而是接受過醫學訓練的精神科醫生。精神科醫生考慮得更多的應該是如何解決具體問題,而不是學術上的嚴謹。
從研究物件、研究方法和研究結論上分析比較精神分析、行為主義和人本主義三個心理學流派的不同,並聯系
7樓:
這…其實還是挺好寫的……哈哈。
8樓:會哭的影子
你不會是首師學心理學導論的的吧- -
心理學的第一大勢力是行為主義還是精神分析主義
9樓:匿名使用者
郭本禹的西方心理學史是這樣定序排名的:
第一大勢力是行為主義學派。
(包括以華生為代表並創立的第一代行為主義:古典行為主義;
第二代以斯金納,赫爾,托爾曼為代表的新行為主義;
第三代:以班杜拉,羅特,米契爾,斯塔斯為代表的新的新行為主義共稱為第一勢力)。
第二大勢力是精神分析學派。
(包括以弗洛伊德,榮格,阿德勒為代表的古典精神分析主義以及之後的精分客體關係學派,精分自我心理學,精分社會文化學派共稱為第二大勢力)
第三大勢力是人本主義學派。
(包括以馬斯洛,羅傑斯為代表的人本主義;羅洛·梅,布根塔爾,萊茵為代表的存在主義學派,和現象學心理學派三個部分)
用行為主義,精神分析主義,人本主義觀點分析一個例子
10樓:匿名使用者
爸爸是他的榜樣,他還不懂事。模仿的行為是以爸爸為精神基準依託。他做錯了,畢竟他還小,父母當然是要批評教育他往好處學習。
感到高興滿足認為孩子努力了,自己也影響使他接受到了,能不感到欣慰。
不同流派(精神分析觀點,人本主義觀點,行為主義觀點,認知論觀點)
比較精神分析動力學與行為主義,認知主義,人本主義理論的異同。 5
11樓:匿名使用者
這四個是心理學bai四大流派,du同就是都是解釋人類心理活動zhi的角度。
異:dao精神分專析講的是本我、自我屬、超我,潛意識、前意識、意識,還有力比多。
行為主義講的是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
認知主義講的是意識在認知世界和對心理活動的影響的重要性。
人本主義講的是人是嚮往真善美的,不斷的在為了完善自己而努力。
心理學三大理論流派(精神分析學派 行為主義 人本主義)的產生
精神分析學派 奧地利的精神病學家弗洛伊德於l9世紀末創立了精神分析學派。行為主義產生於20世紀初的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興起於20世紀 五 六十年代的美國。行為主義是繼構造心理學之後的產物,所以比較早,之後是精神分析,人本主義是20世紀50 60年代的產物,雖然作用力很大但是時間卻短,被稱為心理學的第...
簡述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基本觀點,簡述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基本觀點。
答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基本觀點有 1 華生堅持心理學是研究行為的科學。2 華生認為,強化很重要,只要找到不同事物間的聯絡,再根據條件反射原理給予適當強化,使刺激和反應間建立牢固的聯絡,就可以 控制改變人的行為。3 斯金納指出 任何有機體都傾向於重複那些指向積極後果的行為而不去重複指向消極後果的行為,他...
行為主義政治學和後行為主義政治學的區別
一 特點不同 1 行為主義政治 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73332學 特點體現在 1 主張以政治行為和行為互動作為政治學的研究物件 2 注重政治研究形式和手段的精確化 數量化,因而注重定量研究而拋棄定性研究 3 強調以經驗分析為核心內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