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是真實存在的嗎?電子層在原子核外真實存在嗎?

2023-02-19 21:20:11 字數 4161 閱讀 4824

1樓:張嘉年

2023年,歐內斯特·盧瑟福。

在驗證湯普森的梅子布丁模型時發現了原子核。

原子核(atomic nucleus)是原子的主要組成部分,位於原子的**,約佔原子的質量,原子核的密度極大,核密度約為10^14g/cm^3。組成原子核的有不帶電的中子和帶正電的質子(兩種重子由3個夸克。

組成)。當週圍有和其中質子等量的電子圍繞時,構成的是原子。原子核極其渺小,如以鈾的的原子半徑。

/原子核半徑比例是26634,而以氫的的原子半徑/原子核半徑比例是是60250。但在這極小的原子核裡卻集中了原子的質量。

原子核裡有π介子。

在質子與中子間來回穿梭(傳遞強核力。

),中子放出π-介子變為質子後,很快質子又放出π+介子變回中子,原子核裡的質子與中子借著π介子來回穿梭,互相轉變就是強核力的作用方式(見下圖)。

圖中+-號代表不可分割的最小正負電磁資訊單位-量子位元(qubit)

(名物理學家約翰。惠勒john wheeler曾有句名言:萬物源於位元 it from bit

量子資訊研究興盛後,此概念昇華為,萬物源於量子位元)

注:位元即位元。

2樓:豆幻己浩渺

當然是真實存在的啊。盧瑟福的核散射實驗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啊。

電子層在原子核外真實存在嗎?

3樓:樸民化工

電子層是真實存在的,電子層不能理解為電子在核外一薄層空間內運動,而是按電子出現幾率最大的區域,離核遠近來劃分的。

亨利·莫斯萊和巴克拉首次於x-射線吸收研究的實驗中發現電子層。巴克拉把它們稱為k、l和、m(以英文子母排列)等電子層(最初 k 和 l 電子層名為 b 和 a,改為 k 和 l 的原因是預留空位給未發現的電子層).這些字母后來被n值1、2、3等取代。

原子核是怎樣被發現的?

4樓:張嘉年

原子核是2023年英國科學家 盧瑟福 根據 α粒子 轟擊金箔的實驗發現的。

圖中+-號代表不可分割的最小正負電磁資訊單位-量子位元(qubit)(名物理學家約翰。惠勒john wheeler曾有句名言:萬物源圖於位元 it from bit

量子資訊研究興盛後,此概念昇華為,萬物源於量子位元)注:位元即位元。

原子可以觀察到嗎??人們是怎麼發現有原子的??原子的意義是什麼??是真是存在還是假設呢??

5樓:折肱散人

原子可以通過電子顯微鏡清晰地看到!所以這並不是假設!

發現原子是從內。

古代人們淳樸的哲學觀點容出發,比如說老子的「日取其半,萬世不竭」,人們有了這個信念之後通過科學地實驗證實了原子的存在。原子是我們物質世界存在的基礎,是化學變化中最小最基本的微粒。

原子的運動和分子運動論裡對分子的解釋差不多,主要是振動,各個方向上的振動。

核外電子是湯姆遜研究陰極射線的時候發現的,質子發現得比較早,就是氫原子核,中子是2023年英國皇家物理學院的院長查德威克發現的,但是他卻不是第一個發現,因為早前小居里夫婦已經發現了這個東西,但是他們當時沒注意,以為是γ射線沒有對這個東西深入研究,錯過了發現中子的機會!

萬事萬物都有它存在的意義,但是具體去追究這個含義卻顯得太過嚴謹,這些微粒的發現象徵著實驗技術的進步,人類探知的更新……在原子核中,質子中子被束縛在核力場和庫侖場中,也是振動。自由的質子中子就要看環境了,另外自由中子有放射性,它會衰變成質子。電子則繞核運動,這些具體的運動要去求解薛定諤方程才能知曉了……很複雜,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的。

其實你既然問了中子質子,就應該知道原子不是假設的了啊。

6樓:匿名使用者

原子目前只能看一個大致的外觀,ibm公司的瑞士實驗做過這樣的實驗,你可以但一下,但內目前不能看到原子的容細緻結構及內部情況。

道爾頓首先提出物質的原子論。

意義在於人們開始從微觀研究物質的結構與性質。

當然存在,看都看到了,就是受儀器所限,看不清楚。

7樓:仲裁者

高中物理會一一講到!基本都是通過假設經過試驗推論得出了!發展過程中人們想到過很多模型!這些模型越來越符合實際!

原子、原子核、質子、中子、電子,的真實**

8樓:洋語彤友珺

不存在原子、原子核、質子、中子、電子的真實**,只能根據現象、推理,畫出符合實際、符合理論的**。因為目前連分子都無法觀察到。

9樓:潮溫篤名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電子)組成,電子帶負電,原子核由中子和質子組成,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

中子和質子數相等。。

巨集電子 原子是真的存在還是劉慈欣虛構出來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巨集電子是劉慈欣虛構出來的,而原子是真實存在的。

1、巨集原子是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在其作品《球狀閃電》中虛構出的對球狀閃電的一種解釋。

巨集電子具有電子的一般特徵,在被雷電等激發為激發態後,巨集電子及被其能量毀滅的物質,呈量子狀態,其位置只能用概率來描述,是一團概率雲。

同時,巨集電子在巨集觀是可見的,沒有實體,巨集電子以「空泡」形式存在,只能通過折射可見光才能被觀測到,肉眼可見,被雷電等激發為激發態後成為球狀閃電。巨集原子核以二維弦的形式存在。巨集原子之間可以發生巨集核反應,其威力與常規核反應有不同,其能量釋放有目標選擇性,但在一定距離內,由於能量密度過高,能量釋放對目標沒有選擇性。

球形閃電被激發後以波的形式存在,在選擇到合適的目標後與物體發生共振,實現物質的波粒二象性,波只作用在與之發生共振的物體上,所以不會傷及周圍物體。

被能量激發的巨集電子在沒有觀察者的情況下,呈量子態,其一切只能用概率描述,被激發的幾率很小。

2、原子(atom)指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狀態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和繞核運動的電子組成。

原子構成一般物質的最小單位,稱為元素。已知的元素有118種。因此具有核式結構。

11樓:宋音

確實是劉慈欣虛構的,但並不是一定不存在,以人類目前的科學程度還無法對很多很多理論猜想下結論,《時間簡史》上講有個數學家的理論說任何理論都不會被完全證明,就像你先在用針扎氣球。結果氣球破了,但不能說你下次扎氣球氣球肯會破。

可以猜想,恆星系比作一巨人的組成部分,那巨人是整個星系,宇宙幾千億個星系組成了一個社會。呵呵,也是有可能的。

12樓:木遊仁

根據目前所掌握的科技水平,即使有巨集粒子存在也不能發現,所有雖然我是專門學微觀粒子學的大三生都不敢給你確切答案,不過劉老大寫的球閃倒可以說說,他寫的那純屬虛構,球閃是落地雷的一種,它蘊含的能量極大,釋放速度極快,所以實驗室模擬都很困難,別說是製造了,想想看,衝能還沒有放能快,能弄出來才怪!

13樓:葫蘆裡的糊塗貓

假說階段。

一切皆有可能。

某種意義上。

地球就是個超級電子【太陽原子核】

宇宙是個超巨集原子。

14樓:裔堯

劉慈欣的科幻**非常有名。想必是他杜撰吧。

原子核是怎樣形成的?

15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的元素中質子中子的數目有差別;同種元素中質子數是一定的,中子數則不唯一。如氫元素的三種同位素中質子數都為1,中子數分別是0,1,2,所以同種元素中質子和中子的數目不一定一樣;質子和中子都是有一種更小的微粒——夸克構成而存在於原子核中的;質子和中子的質量很接近;質子數決定了元素的種類,而同種元素中中子數的不同使這種元素擁有了多種同位素,他們的地位是平等的。

16樓:電子小公雞

聽說:首先一定是要讓原子核和電子合在一起啦,接下來,宇宙大**後出現最早的是氫原子,後來在引力等方面作用下出現了更新的原子,早期恆星的內部就是煉原子的場所,但是這點壓力還不足以造就像鐵原子,然後恆星衰亡時的大**(超新星),又造出了一大堆本來木有的原子。。。

物質真實存在嗎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B通過摩擦的方法可產生電荷C分子是微觀世

a分析 a 物質bai由分子 組成,分子由du原子zhi組成,原子由核外電子dao和原子核組成 b 摩擦起電本專質是屬電荷的轉移 c 分子是能夠保持物質原有性質的最小微粒 d 分子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運動。此題考查原子的核式結構以及分子動理論的基本內容,屬於基礎知識的考查,難度較小 下列說法正確的 a...

下列關於原子和原子核的說法正確的是A衰變現象說

bcd試題分析 du中子裂變為一zhi個質子和一個電子 而不是來自dao於原子核內部的電子答案a錯。波爾理論的假設兩個主要的觀點就是軌道量子化和能量的量子化,答案b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原子核內部的反應,溫度變化不能影響原子核內部的變化因此半衰期與溫度的變化無關答案c對。比結合能越小表示把原子核拆...

衰變中,原子核中的中子變成了中子和電子,電子跑出來變成了射線

誰告訴你這個子核是電中性的?衰變有三種 一種就是你說的那樣發射電子,是 衰變 一種是發射正電子,是 衰變 還有一種是直接俘獲核外電子,稱為軌道電子俘獲,寫成ec。不管哪種 衰變,衰變後的那一刻,子核都不是電中性的。這很容易理解。但是從整個物體來看,因為它要接觸其他東西,故而它會俘獲周圍的自由電子,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