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四書五經中的《中庸》兩個字?

2024-12-25 18:20:11 字數 3861 閱讀 6225

1樓:好好照顧小受

在電視劇集上讀書人總說,要熟讀四書五經方能中舉,那麼我們平時所說的四書五經到底是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四書五經且是我國古代儒學經典的總稱,其中四書包括了《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則為《詩經》、《尚書》、《禮記》、《春秋》、《周易》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在這之前還有一本《樂經》,合稱「詩、書、禮、樂、易、春秋」合稱六經。只是後來《樂經》亡佚了。

<>四書五經代表儒家學說思想主張的精髓,也是人類文明程序中不朽的華章,它以博大恢弘的思想性,深刻精闢的哲理性,優雅濃郁的文學性讀中國的社會意識形態,文化價值取向乃至生活行為有著廣泛至深的影響,同時也深刻地影響著虛度東方國家的文化。

四書五經內容涵蓋政治、文學、禮儀、哲學、歷史、社會制度等各個方面形成玩唄精巧的儒學體系,在後世學者和統治階級的倡導下成為我國古代讀書人取士的必修典籍。

其中包括:儒學鼻祖孔子的經典語錄、著名論題、亞聖孟子的政治主張與學術思想,子思、曾子等儒家學者的著說,流傳於民間反映歷史事實的是個,以及周代周公等先賢的思想哲學。

諸子百家之中,儒學思想一直是我國自古以來崇尚的文學,自打漢武大帝獨尊儒術,可見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不管是在政治上,還是思想上的覺悟。

孔孟之道亦是中國哲學的根基,裡面不乏為人處世,治國平天下,良策!沿用幾千年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

《中庸》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

2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的一種主張,意思是「執兩用中」,「中」不是中間的意思,不是在兩個極端中間找到中間的那乙個,而是找到最適合的那乙個,中庸之意其實就是在處理問題時不要走極端,而是要找到處理問題最適合的方法。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民鮮久矣。」「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其中庸即為適合,也可以解釋為完美。

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作者為孔子後裔子思,後經秦代學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學人提到突出地位上來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並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惡的人的本性。

從人性來講,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實質上用現代文字表述就是「臨界點」,這就是難以把握的「中庸之道」.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3樓:網友

庸,中用,庸古同用。 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論根源源於人性。

4樓:一滴水的海洋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簡單點說,就是不露鋒芒。

5樓:民俗及虎文化研究

何謂「中庸」?漢儒鄭玄說「名曰中庸,以其記中和之用也。庸,用也。,最通俗的解釋即,去兩端,取中間;用朱熹所做《中庸章句》的說法,即其師程頤所說的「不偏之為中,不易之為庸」。朱熹又自注「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中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禮記》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漢民族典章制度書籍。為戰國時子思作。

全篇以「中庸」作為最高的道德準則和修身做人的道理。宋**學家朱熹把它與《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為「四書」。

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稱為中道或中和之道。

四書當中的中庸講的是什麼意思

6樓:澄陶寧

中庸的解釋。

1) [the golden mean (of the confucian school)]∶儒家的 道德 標準 ,待人接物不偏不倚, 調和 折中 中庸之為德也, 甚至 矣乎!——論語·雍也》 (2)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見 四書 (3) [mediare]∶德才 平常 ;中材 材能不及中庸。——漢· 賈誼《過秦論》 詳細解釋 (1).

儒家的 政治 、哲學 思想 。主張待人、處事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 《論語·雍也》 :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何晏 集解 :「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唐 柳宗元 《祭呂衡州溫文》 :洎乎獲友 君子 ,乃知適於中庸,削去邪雜,顯陳直正。」 明 姚士麟 《見只編》 卷中:

但恐違中庸,行怪不可率。」 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 :判其曲直,辨其誠偽,校其得失,衡其是非,必喊灶可修一中庸之道。

2).指平庸、妥協、保守、不求上進。 魯迅 《華蓋集· 通訊 》 惰性 表現的形式不一,而最 普通 的,第一是聽天任命,第二就是中庸。

3).中等;平常。 《荀子·王制》 :

元惡不待教而誅,中庸民不待政而化。」 北齊 顏之推 《顏氏 家訓 · 教子 》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雖教無益;中庸之人,不教 不知 也。」 唐 劉知幾 《史叢首通·品藻》 :

上智、中庸等差有敘。」 4).指中等、平庸的人。

文選·賈誼<過秦論>》 材能不及中庸。」 李善 注:「言不及中等庸人也。

滲滲數 《晉書·高光傳論》 :下士競而文,中庸靜而質。」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三階》 :

言人有三等,賢、愚、中庸。」

詞語分解 中的解釋 中 ō 和 四方 、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中心。當中。

中原。中華。 在 一定 範圍內,裡面:

暗中。房中。中飽。

性質 或等級在兩端 之間 的:中輟(中途停止進行)。中等。

中流砥柱 。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在 研究 中。

庸的解釋 庸 ō 平常,不 高明 的:平庸。庸醫。

庸言。 庸俗 。庸人。

昏庸。庸主(平庸或昏庸的君主)。庸夫。

庸闇(平凡,愚昧)。 庸庸碌碌 (沒有 志氣 ,沒有作為)。 需要:

無庸細述。無庸諱言。 豈,怎麼:

庸詎(豈,何以,

四書中的中庸內容

7樓:年紅旭萬愷

程子在《中庸章句》開頭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在《中庸》的第二段落,有幾句話可以參考: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就是說,人的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含瞎出來,放在心裡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了,而又都合乎天道,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行的大道理。只有中、和了,天地各談則空守自己的位置,那萬物才能生長發育。

說文解字》中:「庸,用也,從用從庚」,後來引申為平常、通用的意思,也就是《中庸》裡說的「達道」——普天之下通行的大道理。因此,所謂中庸,盯碰與其說是不偏不倚,不如說在內心裡始終和普遍的大道真理保持一致更為準確。

在這個意義上,中庸者,實際上就是「中用」,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人天和諧,道法自然。

中庸之道,並非世俗所說的「和稀泥」之處事之道,而是對天下事無道理所參透後的「心性」之道。

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指的是論語,大學,中庸,還有啥

8樓:21世紀第一聖人

《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指的是《論語》、《大學》、《中庸》和《孟子》。《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易經》)和《左傳》。

四書五經怎麼理解? ?

9樓:網友

這種男生也許早熟又比較正直一點吧,有時候也會中庸一點,也許是喜歡比較平靜的人吧,總之不要表現的太偏激,或者太正直嚴肅,溫和可愛一點,呃,您是女生吧?或者詢問他的看法,慢慢就會說的啦。

10樓:睿爸育兒記

四書五經是指什麼?#星知計劃#

四書五經從那本開始讀起為好,四書五經中哪本最值得看

南宋光宗紹熙遠bai年 du1190年 當時著名理學家朱zhi熹在福建漳 dao州將 大學 內 容 論語 孟子 中庸 彙集到一起,作為一套經書刊刻問世。這位儒家大學者認為 先讀 大學 以定其規模 次讀 論語 以定其根本 次讀 孟子 以觀其發越 次讀 中庸 以求古人之微妙處 朱子語類 儒家是孔孟之學,...

四書五經分別是誰寫的四書五經都有什麼,作者分別是誰?

一 四書 論語 孔子及其再傳 記錄孔子 孟子 孟子及其再傳 記錄孟子的話 大學 相傳為曾子作,近代許多學者認為是秦漢之際儒家作品中庸 戰國時期的子思 二 五經 詩經 西周佚名。尚書 周代先秦諸子 禮記 西漢,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後,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關門 及其學生們的作品,還...

《四書五經》的作者分別是誰,四書五經都有什麼,作者分別是誰?

一 四書 論語 孔子及其再傳 記錄孔子 孟子 孟子及其再傳 記錄孟子的話 大學 相傳為曾子作,近代許多學者認為是秦漢之際儒家作品中庸 戰國時期的子思 二 五經 詩經 西周佚名。尚書 周代先秦諸子 禮記 西漢,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後,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關門 及其學生們的作品,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