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貝貝愛教育
拿乙個一尺長的錘子,把錘子切為兩半a與b,拿其中一半a(或b),再削減一半,如此切割可以無窮的削減下去。
在中國古代,數學叫作算術,又稱算學,最後才改為數學。中國古代的算術是六藝之一(六藝中稱為「數」)。
數學起源於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古巴比倫。
人從遠古時代。
開始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數學知識,並能應用實際問題。從數學本身看,他們的數學知識也只是觀察和經驗所得,沒有綜合結論和證明,但也要充分肯定他們對數學所做出的貢獻。
基礎數學的知識與運用是個人與團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基本概念的精煉早在古埃及、美索不達公尺亞。
及古印度內的古代數學文字內便可觀見。從那時開始,其發展便持續不斷地有小幅度的進展。但當時的代數學和幾何學長久以來仍處於獨立的狀態。
代數學可以說是最為人們廣泛接受的「數學」。可以說每乙個人從小時候開始學數數起,最先接觸到的數學就是代數學。而數學作為乙個研究「數」的學科,代數學也是數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幾何學則是最早開始被人們研究的數學分支。
2樓:網友
一尺之棰,就是一尺之杖。
這個句子出自《莊子 天下篇》,是由莊子提出的。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一尺之捶」,今天取其一半,明天取其一半的一半,後天再取其一半的一半的一半,如是「日取其半」,總有一半留下,所以「萬世不竭」。一尺之捶是一有限的物體,但它卻可以無限地分割下去。
這個辯論講的是有限和無限的統一,有限之中有無限。這是辯證的思想。
3樓:跑錯了地方
一尺之錘,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莊子 天下篇】
意思就是拿乙個一尺長的錘子,把錘子切為兩半a與b,拿其中一半a(或b),再削減一半,如此切割可以無窮的削減下去。
換成數學來代表就是:
1/2^n物理的理解是物質無限可分。
4樓:網友
1/2+1/4+1/8+1/16+··一直加下去,式子的和為1。很有意思~
也就是數列和的極限問題~
5樓:evil柟
極限。。。即1/2的n次方 無限趨近於0但不等於0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是什麼意思?
6樓:教育細細說
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尺長的棍棒,每日擷取它的一半,永遠截不完。
出處:《莊子·雜篇·天下》
原文:飛鳥之景未嘗動也。鏃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時。狗非犬。黃馬驪牛三。白狗黑。孤駒未嘗有母。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譯文:飛鳥的影子未曾移動;疾飛的箭頭有不走也有不停的時候;狗不是犬;黃馬、驪牛是三個;白狗是黑的;孤駒不曾有母;一尺長的木棍,每天截掉一半,永遠也截不完。辯士們用這些辯題與惠施相辯論,終身無窮。
7樓:wan12汪汪
意思:它含著物質的無限可分性的思想。
1、物質無限可分是與物質的層次結構的無限性相關聯的乙個概念。
2、與其相反的概念是物質的有限可分性。
3、中國古人很早就表達了樸素的物質無限可分性的思想。
4、人類對物質結構不斷深化的認識也表明,自然界物質具有無限可分性的思想是正確的。
5、當然,人們基於現代科學也認識到,這種可分性並不是物質的單純的量的分割,而是構成自然界的有質的差異的、無限層次的分割與統一。
8樓:網友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是乙個漢語詞語,意思是一尺長的棍棒,每日擷取它的一半,永遠截不完。形象地說明了事物具有無限可分性。出自《莊子·天下》
9樓:陸亙生布欣
一尺長的木棒,第一次取它的一半,第二次取它的一半的一半……以此類推,是一直剩下它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直到二的n次方分之一,是永遠沒有盡頭的。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事不竭」,第100後天剩下多少? 求過程!!!
10樓:吃吃喝莫吃虧
日取其半,剩下的相當於一半,所以第n天,剩下的,是:
1*1/2*1/2*.*1/2,一共有n個芹悔慎前賣1/2相乘,即1/(2^n),2的n次方分之1
100天后剩嫌敬下的是2的100次方分之1,即1/(2^100)
範潤華作品多少錢一尺,徐國麟書法作品一尺多少錢
範潤華bai的作品,還是書du法家協會主席沈zhi鵬 張海的作品dao,還是當代中國專最貴五大畫家 黃澤屬金 崔如琢 範曾 黃永玉 劉大為的作品,都沒有每平尺多少錢的統一 市場定的每平尺多少錢都是不靠譜的,因為每個書法家書畫家的作品本身就沒有統一尺寸 統一內容和統一水平的作品。不管是誰的什麼字畫?值...
一米等於幾尺?一尺等於幾寸一米到底等於多少尺啊是三尺還是三尺三寸啊
一米等於3尺 一尺等於10寸。用特定單位表示長度值的數字。在技術圖樣中和一定範圍內,若已註明共同單位時,均可只寫數字,不寫單位。英寸在荷蘭語中的本意是大拇指,一英寸就是一節大拇指的長度。當然人的大拇指的長度也是長短不一的。14世紀時,英皇愛德華二世頒佈了 標準合法英寸 其規定為 從大麥穗中間選擇三粒...
古代說七尺男兒,這一尺相當於現在的多少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內含的量 實際長度 卻不一樣。如 鄒忌諷齊王納諫 文中曰 鄒忌修八尺有餘。如果按今天的尺來計算,鄒忌的身長是2.66米還多,這顯然太高了。很顯然,古代的尺要短於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釐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19.91釐米。以後,尺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