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1①延陵季子②將西聘③晉,帶寶劍以過[11]徐君④。徐君觀劍,不言而色慾之。延陵季子為有上國⑤之使,未獻也,然其心許之矣,使於晉,顧反⑥,則徐君死於楚,於是脫劍致之嗣君⑦。
從者止之曰:「此吳國之寶,非所以贈也。」延陵季子曰:
「吾非贈之也,先日吾來,徐君觀吾劍,不言而其色慾之;吾為有上國之使,未獻也。雖然,吾心許之矣。今死而不進,是欺心也。
愛劍偽⑧心,廉者不為也。」遂脫⑨劍致之嗣君。嗣君曰:
「先君無命,孤不敢受劍。」於是季子以劍帶徐君墓樹而去。徐人嘉而歌之曰: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⑩,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
註釋①本文選自《新序·雜事卷七》。作者劉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蘇省沛縣)人,西漢後期著名的經學家、目錄學家和文學家。《新序》和《說苑》是劉向在任校中祕書時編撰的兩部分類歷史故事集。
②延陵季子:季札(zhá),春秋時期吳國人,因封地延陵而得名延陵季子。③聘:
訪問,指古代諸侯之間或諸侯與天子之間派使節問候。④徐君:徐國國君。
徐國在今安徽泗縣北。⑤上國:指春秋時中原諸侯國。
⑥顧反:總想著回來。⑦嗣(sì)君:
此指徐國即位的君主。⑧偽:欺。
⑨脫:解下。⑩兮:
語氣詞。故:故舊。
[11]過:拜訪。
譯文延陵季子要到西邊去訪問晉國,佩帶寶劍拜訪了徐國國君。徐國國君觀賞季子的寶劍,嘴上沒有說什麼,但臉色透露出想要寶劍的意思。延陵季子因為有出使上國的任務,就沒有把寶劍獻給徐國國君,但是他心裡已經答應給他了。
季子出使在晉國,總想念著回來,可是徐君卻已經死在楚國。於是,季子解下寶劍送給繼位的徐國國君。隨從人員阻止他說:
「這是吳國的寶物,不是用來作贈禮的。」延陵季子說:「我不是贈給他的。
前些日子我經過這裡,徐國國君觀賞我的寶劍,嘴上沒有說什麼,但是他的臉色透露出想要這把寶劍的表情;我因為有出使上國的任務,就沒有獻給他。雖是這樣,在我心裡已經答應給他了。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寶劍進獻給他,這是欺騙我自己的良心。
因為愛惜寶劍而違背自己的良心,正直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於是解下寶劍送給了繼位的徐國國君。繼位的徐國國君說:
「先君沒有留下遺命,我不敢接受寶劍。」於是,季子把寶劍掛在了徐國國君墳墓邊的樹上就走了。徐國人讚美延陵季子,歌唱他說: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
原文2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1)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2)未獻。
還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3)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
」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背吾心哉!
」譯文季札第一次出使,路過北方的徐國。徐君十分喜歡季札(身上所佩)的劍,但是卻沒有說出來。季札心裡卻知道(徐君喜歡自己的劍),但是他還要出使到別的國,所以沒有送給他。
(後來他出使完後)再回到徐國,徐君已經死了,於是解下寶劍,掛在徐君墓前的樹上。他的隨從說:「徐君已經死了,這是要送給誰呢?
」季札說:「不是這樣的,我當初心裡已經決定要把這劍送給他了,怎麼能因為他死了而違背自己的諾言呢!」
編輯本段字詞解釋
原文1聘:訪問,指古代諸侯之間或諸侯與天子之間派使節問候徐君:徐國國君。徐國在今安徽泗縣北。
上國:指春秋時中原諸侯國。
顧反:總想著回來。
嗣(sì)君:此指徐國即位的君主。
偽:欺。
脫:解下。
兮:語氣詞。
故:故舊。
過:拜訪
去:離開
致:獻給
原文2予:贈予
系:掛,用繩子掛
倍:同「背」,背叛,違背
使:出使
過:拜訪
冢:墳墓
弗敢:不敢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
天下有不順從的人,黃帝和 一起討伐他,直到討平了就結束了。你這句話不應該是單獨出現的,因為從字的意思是跟從,可以是跟從一個人一個事或一個道理。比如 黃帝下令不許偷盜。那麼天下有不服從的人,那麼黃帝就根據這個命令去討伐他,直到討平後歸去。以上是我個人理解,也許不對。請後面的朋友指正。這裡的 從 的意思...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就是 把這個養馬的人殺掉 的意思 希望能幫到你 唐太宗聽了皇后這番話怒氣就消了意 神情 神色。解 舒解 緩解。太宗聽到這就打消了殺養馬人的意圖 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古文直譯的具體方法主要有對譯 移位 增補 刪除 保留等。1 對譯 對譯是按原文詞序,逐字逐句地進行翻譯。2 移位 移位是指古代漢語某些詞序...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原文 孔子行,聞哭聲甚悲。孔子曰 驅驅前有賢者。至,則皋魚也,被褐擁鐮,哭於道傍。孔子闢車與言曰 子非有喪,何哭之悲也?皋魚曰 吾失之三矣,少而學,遊諸侯,以後吾親,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閒吾事君,失之二也。與友厚而少絕之,失之三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 去而不可得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