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故鄉》中剛開始用的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

2021-03-04 01:51:30 字數 5133 閱讀 9729

1樓:匿名使用者

深冬。陰晦。蒼黃。蕭條。從這些詞寫出了故鄉的荒涼與冷落,而橫著更是寫出了故鄉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那個時候的社會影響下顯得更不堪一擊。

2樓:有覺悟

為下文做鋪墊

渲染氣氛。

開頭的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

3樓:搞笑半大仙

環境描寫的作用是什麼?

4樓:v軒顏

詩歌講究賦比興,先描寫環境,它的特點就是敷陳、直言,即直接敘述事物,鋪陳情節,抒發感情。比如《關雎》。

如果是現代記敘文

1.烘托心情

2.渲染氣氛

3.有時也可以是為下文作鋪墊

4交代事情發生的環境等

希望你滿意

魯迅的《故鄉》中描寫風景的句子?都有什麼作用?

5樓:匿名使用者

魯迅的《故鄉》中描寫風景的句子:「陰晦」的天氣,「鳴鳴響」的冷風,「蒼黃」的天色,「蕭索」的荒村,荒涼的景物中透露出作者「悲涼」的心緒。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在這幅「神異的圖畫」』中,寄託著作者對理想中故鄉的愛與眷戀。這一幅明淨美好的畫面在篇末又一次重現,則更有力地襯托了作者的美好的「願望」。

此外,「黃昏」天色,「深黛」色的青山,「模糊的風景」,也都與作者「模糊」了的「影像」,「惘然」、「悲哀」的心境和諧巧妙地交織在一起。

作用:生動的景物描寫透露出作者的感情波瀾

故鄉魯迅課文中結尾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6樓:快樂無限

故鄉魯迅課文中結尾的景物描寫有暗示作用,情感烘托,奠定基調的作用。

體現自己對故鄉的深深眷戀!描述故鄉一景一物,突出自己對故鄉懷念之深!

7樓:頭戴祥光

魯迅告別家鄉的正是

他艱難困苦的時候,或者說正是向著他心中的理想奮鬥的時候,也正是迷茫的時候。魯迅徹底別了家鄉開始一種全新的生活,這生活有很多不確定的東西,未免讓人心裡有些沒著落。但是對人生的嚮往如同小時候對月光下西瓜地的嚮往一樣是強烈的。

誰又不是憑著心中的希望帶給人的力量活著的呢?那麼什麼是希望?你想它有它就有!

只有走下去才會有路可走。

魯迅寫的《社戲》中的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

8樓:wxy123456穎

這兩段文字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卻描寫景物時,隨著人物的行蹤,景物也了發生不同的變化。描寫了孩子們月夜出航中所見的江南水鄉美麗圖畫和「我」的陶醉之感,充滿著濃郁的抒情氣氛。全文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融進了作者的感情,寫出了詩情畫意,優美的景物烘托了歡樂的氣氛,襯托了孩子們的迫切心情,並陶醉於笛聲中的美妙感覺。

兩段文字情景交融正如峻青所說:「我喜歡情景交融,但絕不為寫景而寫景,總是希望把景色描寫與文章內容有機在結合起來。」景是優美的景,情是真切的情。

景物描寫內容: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裡。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裡。」

作品鑑賞:

這篇**所著重表現的是「我」對都會和農村兩種生活情景、兩種人情人際關係的不同感受。

**的第一部分通過描寫「我」在大都會看京戲的描寫,展現了那裡醜惡齷齪窒息的社會景象和庸俗冷漠自私的人情人際關係。城市劇場裡喧鬧嘈雜,擁擠不堪;名角擺架子,久盼不出,令人失望;胖紳士目中無人,俗不可耐,吁吁喘氣,使「我」苦不堪言。

「我向來沒有這樣忍耐的等候過什麼事物,而況這身邊的胖紳士的吁吁的喘氣,這臺上的鼕鼕哩哩的敲打,紅紅綠綠的晃盪,加之以十二點,忽而使我省悟到在這裡不適於生存了。」作者用這段話總結了第一部分描寫的內容及內心的感受,最後進一步強調對於都市京劇舞臺的告別:從此「漠不相關,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

」由此,**描寫的視角是「我」對都市戲園情景氣氛及人際關係的厭惡和不滿,重點落在「我」的心靈感受及審美評價上:此種環境氣氛及人情人際關係不適合於「我」的生存。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浙江紹興人。2023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狂人日記》。

他的著作以**、雜文為主,代表作有:**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學論著《中國**史略》;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集》、《華蓋集》等18部。***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稱為「民族魂」。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社戲》寫於2023年10月。作品寫到在北京看戲的時候,說那是「倒數上去二十年中」的事。從作品發表時算起,倒數上去二十年,便是辛亥革命前十年左右。

當時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如剛剛經過了2023年的中日甲午戰爭,2023年的戊戌變法,2023年的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戰爭。

清王朝的反動統治者正在「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和帝國主義勾結起來,加緊奴役和盤剝中國人民。魯迅於2023年懷著救國救民的思想,留學於日本,2023年至2023年年底先後任教於杭州、紹興。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主義的清王朝,於2023年1日建立中華**臨時**。

對此,魯迅非常興奮,熱情地歡迎和支援,並應當時教育總長蔡元培的邀請,赴南京教育部任部員,後隨教育部遷北京。此後接連發生了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他說「看來看去,就看得懷疑起來,於是失望,頹唐得很了。」終於使他認識到,經過辛亥革命,中國的社會現狀「招牌雖換,貨色照舊」,沒有什麼改變。

十月革命給正在沉思,探索的魯迅以強烈的震動,使他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愛國運動暴發,使魯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奮,於是用筆起來無情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質,發出「救救孩子」和推翻封建「鐵屋子」的號召。

他從此「一發而不可收」,以徹底的反封建的思想向敵人接連投去匕首和機槍,表現了鮮明的革命者的立場。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表了**《社戲》。

人物介紹:

「我」「我」是富裕人家的子弟,平常在城裡受著封建教育的束縛。與雙喜、阿發等相比,難免有一些缺點,只會死讀書,不會幹活,看不到戲就「急著要哭」;但「我」到底還是個孩子。心地無邪,對封建教育極為反感,以「免唸詩書」為樂事,所以更加嚮往農村生活。

雙喜雙喜是小夥伴中「最聰明的」,小領袖一般,他心細如髮,聰明伶俐,當「我」看不成戲,「急得要哭」時,雙喜馬上能想出「好主意」,並且能舉出讓「外祖母和母親也相信」的理由;鐵頭老生夜晚不翻筋頭,「我」很失望,雙喜又用「誰肯顯本領給白地看」來安慰「我」,表現了他的親切體貼;

他敢於負責,當老旦唱個沒完沒了,大家都已經厭倦但又不好說回去的時候,又是他提議回家;回程時大家偷阿發家的豆,雙喜勸止大家「再多偷,倘給阿發的娘知道是要哭罵的」,又表現了他體貼他人的好品質。

六一公公

六一公公是淳樸鄉民的代表,六一公公對於孩子們偷他的豆,只是責備「不肯好好的摘,踏壞了不少」,聽說摘豆是為了請客,馬上說「這是應該的」,他並不是吝嗇的人;後來他又親自送豆,表現了他熱情好客的性格。「我」誇了他一句,「竟然非常感激起來」,體現了老實厚道的農民本色。

9樓:匿名使用者

魯迅的《社戲》中有這樣兩段景物描寫: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裡。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裡。」

這兩段文字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卻描寫景物時,隨著人物的行蹤,景物也了發生不同的變化。描寫了孩子們月夜出航中所見的江南水鄉美麗圖畫和「我」的陶醉之感,充滿著濃郁的抒情氣氛。全文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融進了作者的感情,寫出了詩情畫意,優美的景物烘托了歡樂的氣氛,襯托了孩子們的迫切心情,並陶醉於笛聲中的美妙感覺。

兩段文字情景交融正如峻青所說:「我喜歡情景交融,但絕不為寫景而寫景,總是希望把景色描寫與文章內容有機在結合起來。」景是優美的景,情是真切的情。

10樓:sunny桉藍

從觸覺、嗅覺、視覺、聽覺。寫出了江南水鄉月夜的特徵,以江南夜景的美麗清新烘托了行船之快,以及「我」急於看到社戲的迫切心情,情景交融。

作品簡介:

魯迅**,收錄在其**集《吶喊》中。「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廟。在紹興,社是一種區域名稱,社戲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規戲」。

本文是魯迅2023年創作的一篇短篇**。作者以自己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為依據,用第一人稱寫了「我」20年來3次看戲的經歷:兩次是辛亥革命後在北京看戲,一次是少年時代在浙江紹興小村看社戲。

課文節選的是看社戲部分。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墨,刻畫了一群農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好品德,表達了作者對少年時代生活的懷念,特別是對農家小朋友誠摯情誼的眷念。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別名周樟壽,字豫山、豫亭,後改字為豫才。清末光緒七年八月初三(2023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中國偉大的現代文學家、思想家.

、革命家。浙江紹興人(祖籍河南省正陽縣),魯迅的精神被***主席稱為中華民族魂,並且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母親魯瑞、父親周伯宜。

在這一生中他寫了**,散文,雜文100多篇。

魯迅的《故鄉》中描寫風景的句子有什麼作用?

11樓:匿名使用者

魯迅的《故鄉》中描寫風景的句子:「陰晦」的天氣,「鳴鳴響」的冷風,「蒼黃」的天色,「蕭索」的荒村,荒涼的景物中透露出作者「悲涼」的心緒。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在這幅「神異的圖畫」』中,寄託著作者對理想中故鄉的愛與眷戀。這一幅明淨美好的畫面在篇末又一次重現,則更有力地襯托了作者的美好的「願望」。

此外,「黃昏」天色,「深黛」色的青山,「模糊的風景」,也都與作者「模糊」了的「影像」,「惘然」、「悲哀」的心境和諧巧妙地交織在一起。

作用:生動的景物描寫透露出作者的感情波瀾

用景物描寫體現人物心情的句子用景物描寫體現人物心情的句子。悲傷高興無奈遺憾。各200字。急

近人王國維在 人間詞話 中進而指出 一切景語皆情語。可見情 景確實是古典詩詞中最基本的內容。由於情與景在詩詞中構建的方式不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唐詩中情與景的結合。一 觸景生情。這類詩詞中,詩人心中的情還處在潛滋暗生的狀態,由於感觸到景物而使得隱藏的情感一下子顯露出來,並寓情於景中。如杜牧的...

作文《幸福》的開頭景物描寫,作文用景物描寫的優美開頭

人生中總覺得自己的幸福很少,別人的幸福很多,總是用一種羨慕的眼光去旁觀別人的生活,去思索別人的幸福,而每個人都很少看到自己的幸福,多數看到的是自己的不幸與煩惱,別人的幸福與快樂。很多人都是這樣理解幸福和煩惱 幸福總圍繞在別人身邊,煩惱總糾纏在自己心裡。忙碌的人以為清閒下來就可以得到幸福,年輕人以為年...

古代戰爭開始之前描寫周圍景物和士兵的句子(不是要詩句,要自己

詩句 1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春望 2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 春望 3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木蘭詩 4 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梅嶺三章 5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賀 雁門太守行 6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 人不寐,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