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sb=s×
抄cosα+db×baiinvα
=s×cosα+d×cosα×
invα
=cosα×(π×dum/2+m×z×invα)=m×cosα×(π/2+z×invα)
sb:基圓zhi齒厚
s:分度圓dao齒厚
db:基圓直徑
m:模數
z:齒數
α:壓力角
當α=20°時,
sb=m×cos20°×(π/2+z×inv20°)=m×0.939693×(1.5708+z×0.014904)
基圓齒厚和頂圓齒厚的計算公式是什麼?急!!
2樓:鄭浪啪
任意圓(半徑為ri)齒厚,代號si,計算公式為:si=s*ri/r-2ri(invai-inva)。
任意圓周上一個輪齒兩側齒廓間弧線長度稱為該圓周上的齒厚(tooth thickness),以si表示,齒厚根據齒輪型別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應用於工程設計等等。
齒厚偏差△es——在分度圓柱面上,法向齒厚的實際值與公稱值之差(圖2)。△ess,表示上偏差。△esi,表示下偏差。t,表示齒厚公差。
3樓:匿名使用者
查得分度圓齒厚公式,將分度圓轉換成基圓與頂圓,可以得到.基圓齒厚sb和頂圓齒厚sa的計算公式。標準齒輪與變位齒輪的基本引數和幾何形狀有哪些異同——手冊上可以查到。
4樓:樹蔭碧水愛輕柔
書上公式,任意圓(半徑為ri)齒厚,代號si,計算公式si=s*ri/r-2ri(invai-inva)不明白繼續問我
如何計算漸開線齒輪基圓上的齒厚
5樓:匿名使用者
sb=s×
cosα+db×baiinvα
=s×ducosα+d×cosα×zhiinvα=cosα×(π×m/2+m×z×invα)=m×cosα×(π/2+z×invα)
sb:基圓dao齒厚
s:分度版
圓齒厚db:基圓直權徑
m:模數
z:齒數
α:壓力角
當α=20°時,
sb=m×cos20°×(π/2+z×inv20°)=m×0.939693×(1.5708+z×0.014904)
已知齒輪基圓齒厚和基圓齒距怎麼求該齒輪模數m與分度圓上的壓力角α?
6樓:援手
設:齒輪模數復為m,壓力制角取20°,則齒距為p= π m,齒距與基圓齒距關係為 pb = p cosα,
則:12.14 = m×3.14×cos20°,所以 m = 4.11,取標準模數值,m=4 。壓力角20°。
試求這對齒輪的分度圓直徑、齒頂圓直徑、齒根圓直徑、基圓直徑、齒距、齒厚、槽寬和中心距
7樓:匿名使用者
分度圓直徑d=mz =92mm
基圓直徑d=dcos a
中心局=(d1+d2)/2
其他的缺少條件
8樓:援手
1.大齒輪
齒數:z2=23*3.2=73.6 取z2=74
2.小齒輪分
度圓直徑專:屬4*23=92 大齒輪分度圓直徑:4*74=296
3.小齒輪齒頂圓直徑:92 +2*4=100 大齒輪齒頂圓直徑:296 +2*4=304
4.小齒輪齒根圓直徑:92 -2*4*1.25=82 大齒輪齒根圓直徑:296 -2*4*1.25=286
5.小齒輪基圓直徑:92 cos20°=86.452 大齒輪基圓直徑:296 cos20°=278.149
6.兩個齒輪的齒距、齒厚、槽寬,分別相等,其數值分別為:12.566;6.283;6.283。
7.中心距:(92+296)/2=194
算了一大堆資料,加點分啊,呵呵。
求大齒輪齒數 模數 小齒輪的分度圓直徑 齒頂圓直徑 齒根圓直
小齒輪為20牙,傳動du比為zhi5,哪麼大齒輪 20 5 100牙中心dao距 z1 z2 2 m 代入公式120 20 100 2 m 模數m 2 大齒專輪分度圓屬 模數 齒數 2 100 200齒頂圓 齒數 2 模數 100 2 2 204齒根圓 齒數 2.25 模數 100 2.25 2 1...
齒輪壓力角 齒頂圓 漸開線 齒輪齧合角
漸開線上任意點壓力角不同,基圓上 漸開線起始點 壓力角為0,越遠離基圓壓力角就越大。分度圓上壓力角為20 是標準齒輪 標準規定的 因用途限制,有些齒輪壓力角並不等於20 一對齒輪一旦裝配後,齧合角就固定了。齒頂圓上也有壓力角,在齒輪中壓力角最大的地方。標準齒輪與短齒輪能正確齧合嗎?只要模數 壓力角分...
變位後齒輪的齒頂高係數和齧合角是否有變化
變位後齒輪的齒頂高係數和齧合角是否有變化?對於術語齒頂高係數ha 沒有變化,但是齒頂高不等於mha 如果是高度變位,就是總變位係數為0,在標準安裝距時,齧合角不變,等於齒輪壓力角。加工標準齒輪及變位齒輪時,齧合線的位置及齧合角的大小有沒有變化?為什麼?用齒輪型刀具 插齒刀 加工標準齒輪及變位齒輪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