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hzq秋水
一盞茶的時間 = 一刻鐘 = 十五分鐘。
另外:一壺酒的時間 = 一個時辰 = 兩小時。
一餐飯的時間 = 半個時辰 = 一小時。(古人講究細嚼慢嚥,忌諱狼吞虎嚥。現代人一餐飯是半個小時。)
一炷香的時間 = 兩刻鐘 = 三十分鐘。
2樓:古靈京怪
曾經的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週,一週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時辰,一時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盞茶,一盞茶有兩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彈指,一彈指有十剎那。一剎那就是一秒鐘。
所以一盞茶=10分鐘。
古代人經常說的「一盞茶」的時間,按現在算的話,具體是多長時間?
3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古人表
bai達時間的一種概念。du
4樓:匿名使用者
不能指具體的時間 就是「一會兒」的意思 表示時間很短
古代人常說約半盞茶的功夫就到了,這個半盞茶到底是多長時間?
5樓:匿名使用者
半盞茶形容時間短促,古時也沒有具體時間劃分。
古代的一刻鐘、一盞茶、一息分別代表現代的多長時間?
6樓:匿名使用者
一刻有三盞茶(一盞茶合現代5分鐘),即15分鐘;一盞茶為10分鐘或者14.4分鐘;一息顧名思義即指一呼一吸的時間。
以前我國沒有今天這樣的鐘表,古代計時的工具叫「銅壺滴漏」。它是靠銅壺裡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漏來計算時間的長短的。它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
銅壺底部有個孔,壺中豎著一支帶有100個刻度的箭。壺中裝滿水後,水從孔中滴出來,一天一夜剛好滴盡。
7樓:餘長青威書
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週,一週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時辰,一時辰(2小時)有四刻,一刻(30分)有三盞茶,一盞茶(10分鐘)有兩柱香,一柱香(5分鐘)有五分,一分(60秒)有六彈指,一彈指(10秒)有十剎那。一剎那就是一秒鐘。
8樓:楊長清
古代一個時辰兩小時,分上四刻、下四刻,所以一刻就是15分鐘;一盞茶就是品完一盞茶的時間,大概10-15分鐘吧;至於一息,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呼吸。
9樓:匿名使用者
」剎那「 本來就不是 中國話 ,是從佛教梵語音譯過來的,沒有具體的時間範圍。
十 」閃念「 為 」一瞬「 ,就是一眨眼兒;十瞬為 」一彈指「 ;十彈指為 」一須臾「 ;十須臾為 」一刻「 ;八刻為 」一時辰「 ;十二時辰為 」一晝夜「 。這些都是可以精確計算出來的,當然可靠。
」一炷香「 ,」一盞茶「 ,這兩種說法是極其模糊的,只是粗略的估計而已。
古代中半盞茶的功夫中,半盞茶是多長時間?
10樓:匿名使用者
5分鐘。
曾經bai的計算時間的單位du:一年有十二zhi月,一月有五週,一週dao有六日,一日有版十二時辰,一時辰有四刻,一刻有權三盞茶,一盞茶有兩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彈指,一彈指有十剎那。一剎那就是一秒鐘。
所以半盞茶=5分鐘。
古代人是怎麼看時辰的說詳細點,古代時間怎麼說?類似於「晌午」之類的,詳細點,例如代表現代的幾點。
在中國古代,人們用 銅壺滴漏 的方法計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對應於今天的二十四小時。半夜十一點到一點的時間為子時,一點到三點為丑時,三點到五點為寅時,其餘的以此類推。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所以,當鐘錶剛剛傳入中國時,就有人把一個時辰...
古人說的過房是啥意思,古代人說的過房是什麼意思
古代有個人蓋了個房字,現代想拆開翻新,古人當時留了句詩,意思就是誰拆我的房子誰死全家!過房就是指本人無子而將兄弟之子或他人之子轉為己後。過繼兒子有嚴格規定,男子無子允許繼嗣,並且只准以輩份相當的侄子為嗣,獨子不得出嗣。過繼後,嗣子與嗣父母之間確立親子關係,嗣子享受宗祧祭祀權 財產繼承權。舊時,過繼為...
古代人說的宇宙是什麼意思,古漢語中宇宙是什麼意思
樓上bai的複製貼上流du,畫個圈圈詛咒你。怕被zhi舉報,我也 dao 我國回古代著名 哲學家墨子答他用 宇 來指東 西 南 北,四面八方的空間,用 宙 來指古往今來的時間,合在一起便是指天地萬物,不管它是大是小,是遠是近 是過去的,現在的,還是將來的 是認識到的,還是未認識到的 總之是一切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