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在文言文裡是什麼意思,故在文言文中有什麼意思

2021-03-03 22:22:13 字數 6253 閱讀 3577

1樓:匿名使用者

【釋義】①意外發生的事情:變故,事故。

②有意;存心:故意,故作鎮靜,明知故犯。

③所以;因此:故此,緣故,平白無故,無緣無故。

④原來的;從前的:故居,故地重遊,依然如故。

⑤老朋友:故人,一見如故,沾親帶故。

⑥死亡:病故,亡故。

2樓:匿名使用者

1、所以

2、緣故

3、舊的

3樓:紅斑點黑貓

1,所以

2,已死的

3,原來的

4樓:迷你三文魚

1 以前的

2 已死的

故在文言文中有什麼意思

5樓:檀香透窗櫺

①《名》事故;變故。

《報劉一丈書》:「鄉園多故,不能不動客子之愁。」

譯文:家鄉多次遭遇災禍,不能不觸動旅居在外的人的愁思。

②《名》緣故;原因。

《廉頗藺相如列傳》:「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譯文:趙王怎麼會因為一塊玉的原因欺負秦國呢?

③《形》舊;舊的;原來的。

《墨池記》:「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

譯文:這是原來的痕跡,可以相信嗎?

④《副》舊時;從前。

《項脊軒志》:「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

譯文:房子的東邊曾經是廚房,人去,從房子前面經過。

⑤《名》老朋友;舊交情。

《垓下之戰》:「若非故人乎?」

譯文:難道你不是我認識的人嗎?

⑥《形》衰退;衰老。

《琵琶行》:「暮去春來顏色故。」

譯文:年復一年榮耀衰老。

⑦《動》死亡;去世。

《紅樓夢》:「目今其祖早故,只有個兒子。」

譯文:目今的祖父早就死了,只留了個兒子。

⑧《副》故意;特意。

《陳涉世家》:「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

譯文:將軍喝醉了,陳廣說了很多次要逃跑,使將軍生氣。

擴充套件資料

文言文實詞的推斷:

(1)因文定義法

由於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考生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義項。

例如:「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這句話中的「亡」與「舉大計」並舉,而其結果都是「死」,可見它絕不會是「死亡」的意思,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

句中的「等」字,也不是「等待」的意思,它是承上句的兩個「亦死」而來,意思是「同樣」。

(2)聯想遷移法

近幾年文言文考查都堅持「課外材料課內考」這一原則,即考查的語段和內容是陌生的,但知識點卻是課內的,可從學過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語典故中找到相關依據。

因此要運用聯想,充分調動大腦中的儲存資訊,進行靈活遷移。

如2023年高考四川卷中「而鄭氏數千指獨完」一句,熟悉課文《六國論》的同學馬上就會想到「蓋失強援,不能獨完」中的「完」字,意為「保全」,選項解釋為「滅亡」顯然是錯誤的。

再例如:「不以外夷見忽」中的「見」,我們可以聯絡《孔雀東南飛》中「府吏見叮嚀」來推斷。「見」是第一人稱「我」之意。「不以外夷見忽」的意思是,不因為我是外夷輕視我。

由於不少成語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詞多義現象,因此解題時將聯想的觸角指向自己熟悉的成語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實詞題的方法之一。

如「韓軌遂投城遁走」,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聯想到成語「投筆從戎」,可知此處「投」應為「扔掉,捨棄」。

6樓:匿名使用者

1、原因、緣故:既克,公問其故.——《左傳·莊公十年》

2、事情:昭伯問家故,盡對.——《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3、意外或不幸的事變:鄉園多故,不能不動客子之愁.——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4、舊識、舊交:君安與項伯有故?——《史記·項羽本紀》

5、舊的事物: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有如下意項:

1、名詞,事故,變故。如《孟子》:「今也不幸至於大故。」

2、名詞,緣故,原因。如《曹劌論戰》:「既克,公問其故。」

3、形容詞,舊的,原來的。如《論語》:「溫故而知新。」

4、副詞,舊時,從前。如《柳敬亭傳》:「此故吾儕同說書者也,今富貴若此。」

5、名詞,老朋友,舊交情。如《垓下之戰》:「若非故人乎?」

6、形容詞,衰退,衰老。《琵琶行》:「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7、動詞,死亡,去世。《紅樓夢》:「目今其祖早故,只有一個兒子。」

8、副詞,故意,特意。《陳涉世家》:「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

9、副詞,仍然,還是。《孔雀東來飛》:」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

10、副詞,通「固」,本來。《大鐵椎傳》:「宋將軍故自負。」

11、連詞,所以,因此。《屈原列傳》:「其志潔,故其稱物芳。」

7樓:璀璨星痕

關於您的問題,查詢《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有如下意項:

1、名詞,事故,變故。如《孟子》:「今也不幸至於大故。」

2、名詞,緣故,原因。如《曹劌論戰》:「既克,公問其故。」

3、形容詞,舊的,原來的。如《論語》:「溫故而知新。」

4、副詞,舊時,從前。如《柳敬亭傳》:「此故吾儕同說書者也,今富貴若此。」

5、名詞,老朋友,舊交情。如《垓下之戰》:「若非故人乎?」

6、形容詞,衰退,衰老。《琵琶行》:「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7、動詞,死亡,去世。《紅樓夢》:「目今其祖早故,只有一個兒子。」

8、副詞,故意,特意。《陳涉世家》:「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

9、副詞,仍然,還是。《孔雀東來飛》:」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10、副詞,通「固」,本來。《大鐵椎傳》:「宋將軍故自負。」

11、連詞,所以,因此。《屈原列傳》:「其志潔,故其稱物芳。」

8樓:匿名使用者

1.事情;事故:細~。變~。

2.緣故;原因:無~缺勤。不知何~。

3.故意;有意:~作鎮靜。明知~犯。

4.所以;因此:因大雨,~未如期起程。

5.姓。

6.原來的;從前的;舊的:~址。~鄉。依然~我。

7.朋友;友情:親~。沾親帶~。

8.(人)死亡:病~。染病身~。父母早~。

「故」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麼?有哪些例句?

9樓:小獅希裡

讀  gù 意思及例句如下:

:緣故,原因   又明於憂患與故。——《易·繫辭傳》

藉故(託故。藉口某種原因);無故(沒有緣故) 事;事情〖thing〗

昭伯問家故,盡對。——《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敢問天道乎,抑人故也?—《國語·周語下》

教、孝景固襲掌故,未遑講試。——《史記·龜策傳》

:細故(細小而值不得計較的事情);掌故(歷史上的人物事蹟、制度沿革等) 意外或不幸的事變

國有故。——《周禮·天官·宮正》

鄉園多故,不能不動客子之愁。——明·宗臣《報劉一丈書》

故端(事故;事端);變故(災難;意外發生的事情);事故(意外的損失或災禍);舊識;舊交。

君安與項伯有故?——《史記·項羽本紀》

舊法、舊典、成例

變化齊一,不主故常。——《莊子·天運》

是時,宣帝循武帝故事,招名儒俟材置左右。——《漢書·楚元王傳》

舊的事物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通「古」(gǔ)。時代久遠    是故之時,陳財之道,可以行今也。——《管子·侈靡》

死亡   前年趙三郎已故了,他老婆在家守寡。——《古今**·窮馬固遭際賣鎚媼》

衰老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故意,存心   廣故數言欲亡。——《史記·陳涉世家》

同「固」,原來,本來   程不識故與李廣俱以邊太守將軍屯。——《史記·李將軍列傳》

仍,還是   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因此,所以——表示因果關係    夫秦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史記·留侯世家》

文言文裡的「與」是什麼意思?

10樓:xin寶寶金牛

讀yǔ ,意思有

1. 和,跟

2. 給

3. 交往,友好

4.比較連詞,常跟「不如」、「寧可」連用。

5. 贊助,讚許

讀yù,意思有

參加讀 yú,意思有

1. 同「歟」

與在文言文中作動詞:賜與

1.取與者,義之表也.——西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

2.與衣裳,吏護還之鄉.——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3.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 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與在文言文中作名詞:

1.與,黨與也.從舁從與.與聲.——東漢·許慎《說文》

2.敵多則力分,與眾則兵彊.——東漢·許慎《史記》

3.群臣連與成朋.——《漢書》

4.王奪之人,霸奪之與,疆奪之地.——《荀子》

與在文言文中作介詞:跟、和、及

1.與臣而將四矣.——《戰國策·魏策》

2.孰與君少長.——《史記·項羽本紀》

3與城為殉.——清· 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與在文言文中作助詞:和、同

1.求之與?抑與之與?——《論語·學而》

2.然則師愈與?——《論語·先進》

3.豈非士之願與?——《史記·蔡澤傳》

4.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戰國策·魏策》

古文中故是什麼意思

11樓:天天天藍

1、緣故,原因

如:《說文》:故,使為之也。意思是故就是原因。

西漢 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廣行取胡兒弓,射殺追騎,以故得脫。意思是李廣一邊跑一邊取胡兒弓,射殺追的騎兵,因為這樣才得以逃脫。

又如:藉故(託故。藉口某種原因);無故(沒有緣故)

2、事;事情

如:春秋末年 左丘明《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昭伯問家故,盡對。意思是昭伯問家裡的事情,全部回答。

又如:細故(細小而值不得計較的事情);掌故(歷史上的人物事蹟、制度沿革等)

3、意外或不幸的事變

如:春秋周公旦《周禮·天官·宮正》:國有故。意思是國家有不幸的事變。

又如:故端(事故;事端);變故(災難;意外發生的事情);事故(意外的損失或災禍)

4、舊識;舊交

春秋末年 左丘明《史記·項羽本紀》:君安與項伯有故?意思是您怎麼與項伯有交情的?

又如:一見如故;故貴(舊交與貴人);故義(故交舊友);舊故(舊交);親故(親戚故舊)

5、特指舊法、舊典、成例

如:蹈常襲故;故典(典故);故語(典故成語);故祀(按慣例舉行的祭祀);故套(陳規俗套)

6、先,祖先

如:故訓(先代留下的法則。古訓);故業(指祖上傳下的基業);故家(世代仕宦之家;世家大族);故墓(祖先的墓地)。

7、舊的事物

如:春秋 孔子《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意思是溫習舊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憑藉這一點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又如:吐故納新

8、原來。舊時的

如:北宋《廣韻》故,舊也。意思是故就是舊的。

又如:故步(舊時行步的方法);故地(舊有的屬地);故夫(以前的丈夫);故方(舊藥方);故吏(原有屬吏);故林(從前棲息的樹林);故式(古舊的儀式)

9、通「古」(gǔ)。時代久遠

又如:先故(很久以前)

10、死亡

如:明朝 馮夢龍《古今**·窮馬固遭際賣鎚媼》:前年趙三郎已故了,他老婆在家守寡。

又如:病故;亡故(死去);染病身故(死);物故(去世);大故(指父親或母親死亡);故鬼(舊鬼,死去已久的人的鬼魂)

11、衰老

如: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意思是教坊的兄弟參軍去了,當家的阿姨也死了,暮去朝來我也年老色衰。

12、故意,存心

如:故故(故意;屢屢;常常);故違(有意違抗);故推(故意推託);故靳(故意吝惜。靳:吝惜);故縱幹咎(有意縱容罪犯而觸犯法令)

13、通「胡」(hú)。何,何故

如:故為(何故如此)

14、因此,所以——表示因果關係

如:今日下雨,故未成行;故以(因此;所以);故厎(所以致成)

15、代詞∶這;那。

如:故歇(這時候);故號(這種);故是(那是);故末(那末;那就)

在文言文裡戎是什麼意思,文言文裡的「與」是什麼意思?

部首 戈 部外筆畫 3 總筆畫 7 五筆86 aak 五筆98 aak 倉頡 it 筆順編號 1132534 四角號碼 53400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 6212 基本字義 1.防備 心。備。嚴。驕 躁。2.革除不良嗜好 除。煙。3.佛教律條,泛指禁止做的事 刀。尺。齋 4.準備 途...

息在文言文裡面什麼意思,「息」字在文言文裡是什麼意思?

x 名 氣息 呼吸時進出的氣。莊子 逍遙遊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動 呼吸 喘氣。柳毅傳 當閉目,數息可達矣。動 嘆息 嘆氣。愚公移山 北山愚公長息曰。動 休息。孔雀東南飛 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動 止息 停止。歸去來兮辭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動 平息。與朱元思書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動 通 熄...

貧和窮在文言文裡什麼意思啊,“窮”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貧 就是窮,沒錢 窮 就是不得志 在古代 特別是上古代 貧 和 窮 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缺乏衣食金錢叫 貧 而不叫 窮 說文 解 貧,財分少也 莊子.讓王 稱 無財謂之貧 故而 荀子.天論 有 強本而節用,則天下不能貧 之說,這主要反映了古人的物質觀念。不能顯貴只能叫 窮 而不能叫 貧 楚辭.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