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外文參考文獻時需要把它們翻譯成中文嗎

2021-03-03 22:26:36 字數 1680 閱讀 8686

1樓:匿名使用者

它取決於你將引用到什麼文章中,若是中文,就需翻譯,英文就不用了

2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一定要有!

中英文都來一份

英語**引用中文文獻,因為要引用一些中文雜誌的原文,是需要把它們翻譯出來引用嗎?求助!!

3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要翻譯喲,不過記得要寫明出處喲 ^-^

4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要翻譯過來引用,在最後的work cited上面要註明這個是翻譯來的

5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要 寫中文,老外怎麼看得懂?

6樓:瑞士糖n號

首先用英文翻譯出觀點加引號,如果怕老外看不懂的話,加上這句話的連結就可以了!!一定要加連結,不然會視你為抄襲~·

畢業**中,引用外文文獻的話,直接引用原文還是翻譯成中文?

7樓:

應該翻譯成中文,還應該選用有比較著名的或標準的翻譯版本期刊作者.題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專著作者.書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集作者.題名〔c〕.編者.**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報紙作者.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報告作者.題名〔r〕.儲存地點.年份

電子文獻作者.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型別標識〕.文獻出處,日期

翻譯英文**的時候 需要把英文名字翻譯成中文嗎?還有引用的文獻什麼的怎麼翻譯啊? 求大神指導。

8樓:匿名使用者

我的看法:英文名字是否翻譯成中文要看需要

,一般而言在專業學術**上發表,則不需要譯為中文,好處是不會有誤解。但如果受眾是一般群眾就必須譯為中文,以迎合大眾的知識水平。另外如果是眾所周知的名人也不必要保留英文原名,如愛因斯坦,貝多芬等等。

引用文獻翻譯原則略同人名翻譯。

9樓:

人名最好不要翻譯,保持原意。

如果是文獻,非得翻譯

的話,就把和名字(代號類的,如人名)保留原樣,翻譯其他部分就可以。一般書名我覺得也儘量保留原樣,這樣才便於人們能準確的找到相關的文獻。

你給的那個例子, 就說 dekimpe 等 1997 年描述..... 後面的就都是翻譯了

** 把外文文獻翻譯成中文並使用,會不會被查重?

10樓:哎喲

會的。tmlc採用**ki自主研發的自適應多階指紋(amlfp)特徵檢測技術,具有檢測速度快,準確率,召回率較高,抗干擾性強等特徵。支援篇章、段落、句子各層級檢測;支援文獻改寫,多篇文獻組合等各種文獻變形檢測;支援研究生學位**、圖書專著等超長文獻的學術不端檢測。

對任意一篇需要檢測的文獻,系統首先對其進行分層處理,按照篇章、段落、句子等層級分別建立指紋,而比對資源庫中的比對文獻,也採取同樣技術建立指紋索引。

11樓:潘達2利亞

那得看翻譯的和別人翻譯的是不是一樣了,我的建議是先找一段你要的話,翻譯成英文,再把英文翻譯成中文,二次翻譯,然後自己再改一下語序。實測,8000字的**,用萬方查的,0重複率,自己都嚇著了,加上參考文獻也才6%。

參考文獻需要在文中引用的地方寫上3嗎

在文中應用覆文字的最後邊加 制 1 格式是上標,並按照順序從1編寫下去,如果是幾個文獻的可以這樣表示 11 13 連續的 11,14,21 不連續的 文字都用上標的格式 之後在參考文獻部分列出 比如 期刊 1 仲少華,教師的心理衝突與調適 j 健康心理學,1995 4 56 58 出版物 1 嚴雋耄...

參考文獻的標準格式怎麼寫,參考文獻格式

的參考文獻格式怎麼寫 14.8參考文獻與註釋的區別和關係 參考文獻是作者撰寫論著時所引用的已公開發表的文獻書目,集中列表於文末 註釋主要包括釋義性註釋和引文註釋,一般排印在該頁地腳或集中列於文末參考文獻表之前。釋義性註釋是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 引文註釋包括各種不宜列入文後參...

參考文獻格式

在正文書寫完畢後,空兩行 宋體小四號 再書寫 參考文獻 四個字 居中 參考文獻 使用宋體四號加粗,前後兩個字之間不空格。參考文獻 書寫完畢後空一行 宋體小四號 再書寫參考文獻的具體內容。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書寫,並用數字加方括號表示,如 1 2 每一參考文獻條目的 最後均以 結束。參考文獻只列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