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穀鳥的特點是什麼,布穀鳥有什麼特點

2021-03-04 06:25:40 字數 4982 閱讀 9477

1樓:文子

1、大杜鵑棲息于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帶的森林中,有時也出現於農田和居民點附近高的喬木樹上。主要為夏候鳥,部分旅鳥。春季於4-5月份遷來,9-10月份遷走。

2、性孤獨,常單獨活動。飛行快速而有力,常循直線前進。飛行時兩翅震動幅度較大,但無聲響。繁殖期間喜歡鳴叫,常站在喬木頂枝上鳴叫不息。

3、有時晚上也鳴叫或邊飛邊鳴叫,叫聲淒厲巨集亮,很遠便能聽到它「布穀-布穀」的粗獷而單調的聲音,每分鐘可反覆叫20次。

4、主要以松毛蟲、五毒蛾 、松針枯葉蛾,以及其它鱗翅目幼蟲為食。也吃蝗蟲、步行甲、叩頭蟲、蜂等其它昆蟲。

2樓:匿名使用者

布穀鳥體形大小和鴿子相仿,但較細長,上體暗灰色,腹部佈滿了橫斑。腳有四趾,二趾向前,二趾向後。飛行急速無聲。

芒種前後,幾乎晝夜都能聽到它那巨集亮而多少有點淒涼的叫聲,叫聲特點是四聲一度——「布穀布穀,布穀布穀」、「快快割麥!快快割麥!」、「快快播谷!

快快播谷!」所以俗稱布穀鳥。 炎帝少**娃,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精衛",飛從"發鳩山",化為布穀鳥.

同時,它也是春神句芒的使者和化身,與燕子都是男根的象徵,古代農村在春節對其祭,以祈生育

3樓:匿名使用者

布穀鳥一般來說有三個特點:

第一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杜鵑啼血」、「啼血深怨」,反映布穀鳥為催人「布穀」而啼得口乾舌苦,脣裂血出,認真負責的精神。

第二,在歐洲,布穀鳥的叫聲意味著春天的到來,因為布穀鳥每年都在非洲度過冬季,到了3月份歐洲氣候轉暖時再返回來。說明布穀鳥代表向上的精神

第三,布穀鳥以寄生的方式養育幼鳥,它可把卵 寄生在125種其它鳥類的巢中。 布穀鳥的鳥蛋比其他鳥蛋早孵化。幼鳥出來後,會立刻把其他的蛋扔出巢外。

布穀鳥有什麼特點

4樓:有時間不提及我

布穀鳥的特點如下:

1、體型特點

雄鳥上體純暗灰色;兩翅暗褐,翅緣白而雜以褐斑;尾黑,先端綴白;**尾羽沿著羽乾的兩側有白色細點;頦、喉、上胸及頭和頸等的兩側均淺灰色,**餘部白色,雜以黑褐色橫斑。雌雄外形相似,但雌鳥上體灰色沾褐,胸呈棕色。

2、身形體重

體重雄性100-153克,雌性91-135克;體長雄性302-345毫米,雌性260-334毫米;嘴峰雄性18-23毫米,雌性19-23毫米,翅雄性203-240毫米,雌性187-223毫米;尾雄性150-190毫米,雌性147-189毫米,跗跖雄性20-24毫米,雌性19-26毫米。

3、生活習性

性孤獨,常單獨活動。飛行快速而有力,常循直線前進。飛行時兩翅震動幅度較大,但無聲響。

繁殖期間喜歡鳴叫,常站在喬木頂枝上鳴叫不息。有時晚上也鳴叫或邊飛邊鳴叫,叫聲淒厲巨集亮,很遠便能聽到它「布穀-布穀」的粗獷而單調的聲音,每分鐘可反覆叫20次。

5樓:匿名使用者

布穀鳥的特點:

普通布穀鳥身長約16釐米,羽毛大部分或部分呈明亮的鮮綠色。大型的地棲布穀鳥身長可達90釐米。多數地棲布穀鳥呈土灰色或褐色,也有些身上有紅色或白色的斑紋。

有些熱帶布穀鳥的背上翅膀上有像彩虹一樣的藍色。多數布穀鳥的翅短。尾巴較長,有的特別長。

尾巴羽毛的尖端還點綴著白色。四聲杜鵑的羽毛為黑白相間,地棲布穀鳥的腿比樹棲布穀鳥長。腳有四趾,二趾向前,二趾向後。

腳掌前後有雙趾。喙粗壯結實,有點向下彎曲。飛行急速無聲。

芒種前後四聲杜鵑幾乎晝夜都能聽到它那巨集亮而多少有點淒涼的叫聲,叫聲特點是四聲一度——「快快割麥!快快割麥!」、「快快播谷!

快快播谷!」。布穀鳥的叫聲為「布穀」、「布穀」。

生長習性:

大約三分之二的布穀鳥,包括所有北美的種類,會築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鳥;只有大約35%的布穀鳥以寄生的方式養育幼鳥。多數居住在熱帶和溫帶地區的樹林中。

巢寄生是一種鳥類將卵產在其它鳥的鳥巢中,由義親代為孵化和育雛的一種特殊的繁殖行為。布穀鳥是現有巢寄生鳥類80多種中最典型的一種鳥,它可把卵寄生在125種其它鳥類的巢中。

巢寄生行為表現在:宿主的選擇,布穀鳥在繁殖期尋找與孵化期和育雛期相似、雛鳥食性基本

布穀鳥相同、卵形與顏色易仿的宿主,多為雀形目鳥類。寄生時間上,布穀鳥多在宿主開始孵卵之前,乘宿主離巢外出時快速寄生產卵。春末夏初,便向北飛。

它自己不會做窩,也不孵卵,平均每年產蛋2-10個,卻把產的蛋放在畫眉、葦蔦的巢窩裡,讓這些鳥替自己精心孵化。而且它每飛到一個巢窩裡只產一個.

巢寄生的協同進化,表現在宿主卵的形態特徵上。寄生者的卵在顏色、大小等但存有不顯差異。同時宿主對卵的分 辨模糊也是一個方面。

對宿主繁殖影晌,布穀鳥常表現在產卵前把宿主一枚卵移走,或全部推出巢外,迫使宿主重新產卵。而一旦巢寄生的雛鳥孵 出,它有將義親的雛鳥推出巢外的習性,從而獨享義親撫育,這樣對宿主繁殖成功率將降低。

6樓:匿名使用者

布穀鳥體形大小和鴿子相仿,但較細長,上體暗灰色,腹部佈滿了橫斑。腳有四趾,二趾向前,二趾向後。飛行急速無聲。

芒種前後,幾乎晝夜都能聽到它那巨集亮而多少有點淒涼的叫聲,叫聲特點是四聲一度——「布穀布穀,布穀布穀」、「快快割麥!快快割麥!」、「快快播谷!

快快播谷!」所以俗稱布穀鳥。 炎帝少**娃,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精衛",飛從"發鳩山",化為布穀鳥.

同時,它也是春神句芒的使者和化身,與燕子都是男根的象徵,古代農村在春節對其祭,以祈生育

7樓:百度使用者

不善於築巢,把自己的鳥蛋下到別的鳥窩裡,讓別的大鳥餵養。等小布穀鳥長大了,也就不辭而別了。

8樓:匿名使用者

v剛剛及格會他不敢嘎哈vv有

9樓:害羞的珺珺

布能做衣裳,谷能吃,鳥能供大家玩耍!!!

布穀鳥的外形特點

10樓:匿名使用者

體長約320毫米,翅長約210毫米。雄鳥上體純暗灰色;兩翅暗褐,翅緣白而雜以褐斑;尾黑,先端綴白;**尾羽沿著羽乾的兩側有白色細點;頦、喉、上胸及頭和頸等的兩側均淺灰色,**餘部白色,雜以黑褐色橫斑。雌雄外形相似,但雌鳥上體灰色沾褐,胸呈棕色。

擴充套件資料

大杜鵑(學名:cuculus canorus bakeri 別名:布穀鳥):是普通杜鵑的中國亞種。

棲息於開闊林地,特別在近水的地方。常晨間鳴叫,每分鐘24-26次,連續鳴叫半小時方稍停息。性懦怯,常隱伏在樹葉間。

平時僅聽到鳴聲,很少見到。飛行急速,循直線前進,在停落前,常滑翔一段距離。取食鱗翅目幼蟲、甲蟲、蜘蛛、螺類等。

食量大,對消除害蟲起相當作用。分佈於中國西部和南部、印度、尼泊爾、緬甸、泰國。

生活習性:主要為夏候鳥,部分旅鳥。春季於4-5月份遷來,9-10月份遷走。

性孤獨,常單獨活動。飛行快速而有力,常循直線前進。飛行時兩翅震動幅度較大,但無聲響。

繁殖期間喜歡鳴叫,常站在喬木頂枝上鳴叫不息。有時晚上也鳴叫或邊飛邊鳴叫,叫聲淒厲巨集亮,很遠便能聽到它「布穀-布穀」的粗獷而單調的聲音,每分鐘可反覆叫20次。鳴聲響亮,二聲一度,像「kuk-ku」。

[1] 主要以松毛蟲、五毒蛾 、松針枯葉蛾,以及其它鱗翅目幼蟲為食。也吃蝗蟲、步行甲、叩頭蟲、蜂等其它昆蟲。

11樓:

布穀鳥額淺灰褐色,頭頂、枕至後頸暗銀灰色,背暗灰色,腰及尾上覆羽藍灰色,**尾羽黑褐色,羽軸紋褐色,沿羽軸兩側綴白色細斑點,且多成對分佈,末端具白色先端,兩側尾羽淺黑褐色,羽幹兩側也具白色斑點,且白斑較大,內側邊緣也具一系列白斑和白色端斑。兩翅內側覆羽暗灰色,外側覆羽和飛羽暗褐色。

飛羽羽幹黑褐色,初級飛羽內側近羽緣處具白色橫斑;翅緣白色,具暗褐色細斑紋。**頦、喉、前頸、上胸,以及頭側和頸側淡灰色,其餘**白色,並雜以黑褐色細窄橫斑,寬度僅1-2毫米,橫斑相距4-5毫米;胸及兩脅橫斑較寬,向腹和尾下覆羽漸細而疏。

幼鳥頭頂、後頸、背及翅黑褐色,各羽均具白色端緣,形成鱗狀斑,以頭、頸、上背為細密,下背和兩翅較疏闊。飛羽內側具白色橫斑;腰及尾上覆羽暗灰褐色,具白色端緣;尾羽黑色而具白色端斑,羽軸及兩側具白色斑塊,外側尾羽白色塊斑較大。

頦、喉、頭側及上胸黑褐色,雜以白色塊斑和橫斑,其餘**白色,雜以黑褐色橫斑。

大小量度為:體重雄性100-153克,雌性91-135克;體長雄性302-345毫米,雌性260-334毫米;嘴峰雄性18-23毫米,雌性19-23毫米,翅雄性203-240毫米,雌性187-223毫米;尾雄性150-190毫米,雌性147-189毫米,跗跖雄性20-24毫米,雌性19-26毫米。

布穀鳥(大杜鵑)一般指大杜鵑(鳥綱動物),大杜鵑(學名:cuculus canorus bakeri):是普通杜鵑的中國亞種。

棲息於開闊林地,特別在近水的地方。常晨間鳴叫,每分鐘24-26次,連續鳴叫半小時方稍停息。性懦怯,常隱伏在樹葉間。

平時僅聽到鳴聲,很少見到。飛行急速,循直線前進,在停落前,常滑翔一段距離。取食鱗翅目幼蟲、甲蟲、蜘蛛、螺類等。食量大,對消除害蟲起相當作用。

12樓:匿名使用者

布穀鳥體形大小和鴿子相仿,但較細長,上體暗灰色,腹部佈滿了橫斑。腳有四趾,二趾向前,二趾向後。飛行急速無聲。

芒種前後,幾乎晝夜都能聽到它那巨集亮而多少有點淒涼的叫聲,叫聲特點是四聲一度——「布穀布穀,布穀布穀」、「快快割麥!快快割麥!」、「快快播谷!

快快播谷!」所以俗稱布穀鳥。,多數居住在熱帶和溫帶地區的樹林中。

大約三分之二的杜鵑,包括所有北美的種類,會築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鳥;只有約三分之一的杜鵑以寄生的方式養育幼鳥。

13樓:餘秋芹堯詩

布穀鳥即杜鵑,屬鵑形目,杜鵑科,全球大約有60多種。杜鵑廣泛地分佈於全世界,特別是舊大陸的溫帶和熱帶地區。常棲息在森林和灌木叢中,頗為害羞。

往往是隻聞其聲,不見其形。我們常根據它們的叫聲來給它們命名。

普通杜鵑身長約16釐米,羽毛大部分或部分呈明亮的鮮綠色。大型的地棲杜鵑身長可達90釐米。多數地棲杜鵑呈土灰色或褐色,也有些身上有紅色或白色的斑紋。

有些熱帶杜鵑的背上翅膀上有像彩虹一樣的藍色。多種杜鵑的翅短。尾巴較長,有的特別長。

尾巴羽毛的尖端還點綴著白色。地棲杜鵑的腿比樹棲杜鵑長。腳掌前後有雙趾。

喙粗壯結實,有點向下彎曲。

布穀鳥是什麼時候叫的布穀鳥是什麼季節的??

布穀鳥就是杜鵑的一種,布穀鳥一般在春末夏初,遷徙回到農村,布穀鳥的叫聲意味著春天即將結束夏天的到來。在南方早晨聽到布穀鳥的叫聲,提示著農民們要去栽秧插苗。在北方就是意味著要磨鐮刀割麥,農民們就磨好自己的鐮刀去田裡收割糧食。杜鵑鳥是杜鵑科鳥類的統一稱呼,常見的有大杜鵑 三聲杜鵑和四聲杜鵑。大杜鵑叫聲似...

布穀鳥與鷓鴣鳥的區別。鵓鴣鳥是布穀鳥嗎?

鷓鴣鳥,屬雉科 布穀鳥,屬杜鵑科。鷓鴣鳥,英文名 chukar 鷓鴣,又名石雞 紅腿小竹雞,俗名 赤姑 花雞 懷南 越雉 鷓鴣 鷓鴣鳥 中國鷓鴣,在我國多分佈於見於雲南西部及南部 貴州西南部 廣西 海南 廣東 福建 江西 浙江及安徽。為常見候鳥。棲於低地至海拔1600米的乾燥林地 草地及次生灌叢。喜...

布穀鳥有什麼寓意嗎,什麼是布穀鳥的象徵意義

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是淒涼哀傷的象徵。杜宇也叫望帝,傳說是周朝末年蜀地的君王,後禪讓退位,歸隱深山。不幸國亡身死,死後靈魂化為杜鵑鳥。每年暮春杜鵑花開時節日夜鳴叫,悲鳴不已,直到口中滴血。其聲悽切,所以人們藉以傾訴悲苦和哀怨之情。於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淒涼 哀傷的象徵了。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