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墨陌沫默漠末
先有文字,文字創造了文學。
2023年12月15日,《十月》雜誌在京舉行「創刊35週年最具影響力作品獎」頒獎禮,莫言、鐵凝、張賢亮、池莉等作家齊聚現代文學館,作家張潔也特意從美國趕回來領獎。經過評選,28位作家的35部作品獲獎。
頒獎禮堪稱中國文壇的一次聚會,除了王蒙、賈平凹等因事由他人代為領獎外,莫言、鐵凝、張賢亮、張潔、樑曉聲、池莉等獲獎人全都來到現場。
經過評選,莫言、鐵凝、張賢亮等28位作家的《生死疲勞》《沒有鈕釦的紅襯衫》《綠化樹》等35部作品獲獎。代表獲獎作家發言時,鐵凝向《十月》雜誌的老編輯們表達了謝意。
「文學不是常勝不敗的職業,當遭遇失敗時,給我們鼓勵最多的就是文學編輯。我覺得今天的這個獎項,不是投給了我,而是投給了大時代裡的小人物」。
談到文學的未來,鐵凝感慨道:「只要有文字存在,就會有文學。」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但文學並不獨佔語言。各類人文學科,各類社會和自然科學,都需要用語言來表述自身的內容。但是,文學在使用語言時,與其他學科不同。
其他學科只用語言表達意義。比如,科學的語言陳述某種規律和道理;法律的語言為人的行為提供規範,不帶任何感**彩。
與此相反,文學要用語言凝聚情感。衡量一個人語言掌握程度如何,衡量一個人對某門外語掌握程度如何,固然有一種標準,即讀懂了多少,有沒有誤解。但涉及文學時,還有另一個標準,即要看這個人對這門語言的情感接受力,例如作品能否讓人抹眼淚或者開懷大笑等。
文學的語言是要有溫度的,這種溫度,是人的體溫。文學要把作者的體溫傳遞出來,使接受者感受到其中的炙熱或者溫暖。
2樓:匿名使用者
1. 人類的文字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人類在很久以前就發明並使用了文字。最早的文字產生於公元前3000多年(也有資料表明是出現在古代中東地區的楔形文字,距今5000~2023年)不過更多的傾向於前一種說法),如兩河流域的丁頭字(楔形文字)、尼羅河流域的聖書字(象形文字)。約在公元前2023年,蘇美爾人發明了象形文字,後來發展成表意和指意符號,到公元前2023年左右基本成形。
2. 當時的人為什麼要創造文字?他們創造文字的目的是什麼?
為了便於記錄,為了適應生活的需要,為了交流與管理為了活動和幫助表達、交換,記憶等,總之有各種原因,你能想象你沒有語言的日子嗎?(創造文字的目的不就是為什麼創造文字嗎?在這裡做一問回答)
3.-4. 是不是只要是語言就是文學?為什麼? 是不是只要是由文字組成的就是文學?為什麼?
從狹義上來說,當然不是,那隨便說一話就是文學嗎?應該說,文學是由文字語言構成的,但並不是「只要由文字構成,就是文學」。文學是在語言的基礎上的昇華提高,是藝術性的,理解這點就好了。
那如果從廣義上來說呢?事實上,人類創造的一切有文字記載的語言性符號都可以稱為文學,從而使得文學成為包括文章和學術在內的一切文字(語言)作品的總稱。凡是用語言(文字)製作成的作品都可以被稱為文學。
這就幾乎包括了人類創造的所有語言(文字)性符號:口頭言語、文字以及它們所傳達的詩歌、散文、**、哲學、歷史等作品。文學既可以指有文采的表情的語言性作品,即今日文學;也可以指傳達訊息的日常言談、記事載言的史書、說理論事的學術著述等,即今日非文學。
這種包容一切的廣義的文學含義,就與現代西方語言學和符號學的「語言性符號」一詞相近了。這樣,文學一詞就是人的所有語言性符號行為及其作品的代名詞了。 所以,文學在廣義上泛指人類創造的一切語言性符號,包括今日的文學和非文學。
那麼從廣義上來說你的觀點也是成立的。
5. 廣義文學和狹隘文學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我認為所謂廣義的文學與狹義的區別僅在於「藝術」二字。也就是說,狹義的文學應該只是一種文字的藝術,即所謂通過文字的堆砌,抒發自己的感情(注意,是感情),給人以美感。當然,美這個概念也是很難纏的,在這裡就不討論。
簡單來說,我的看法是狹義的文學只應主要包括散文、詩歌、**等相對處於文藝領域的題材,並且它往往注重於對於各類感情:譬如親情,友情,愛情的謳歌於頌揚等。它的特徵往往是絢麗的文字和細膩的個人情感與感悟描寫。
最佳的例子見證於散文中,譬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這是一個很好的狹義文學的樣本。現代的各種所謂「小資」筆調的作品也基本如此。
那麼廣義的文學除了以上的內容又包括了什麼東西呢?很極端的例子就是科學**,科學**的文字少修飾而重嚴謹、準確,並且當中文字最終需要達到的目的是闡明作者的發現、認識、觀點等。還有一些極端的例子譬如產品說明書、通知、宣告等基本不摻雜太多個人感情的文體應也包含在廣義的文學裡邊。
以上說來,其實我要表述的觀點很簡單,——狹義的文學只是一種藝術,而所有藝術的特點最主要均是抒發情感,宣洩感情,他們提出問題,而不解決也不嘗試解決問題 ,它的作用使人愉悅,在於給人以啟迪,促使人思索。而廣義文學除了包括藝術的範疇之外,還包括其他很多非藝術的文學作品,這就是狹義文學與廣義文學的本質區別。
6. 為什麼有廣義文學和狹隘文學的存在?廣義文學的基本定義是什麼?它是以什麼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事實上,任何事物的定義都包括廣義和狹義兩方面,因此,文學當然也有廣義和狹義兩方面咯。至於廣義文學的基本定義,我在上文也說了,就不再重複了。「它是以什麼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這個問題有點難度,我只能說,它是以人類文明的傳播、文學作品的不斷創作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7. 廣義文學最早提出的人是誰?他為什麼要提出廣義文學這個概念?
這個問題我只能非常抱歉地說:本人能力有限、才疏學淺,實在是愛莫能助!(建議你去諮詢你的老師或同學)
最後再來說你的最大的問題「先有文字還是先有文學?」
我只能發表自己的見解,僅供參考:從廣義上來說,當第一個文字(語言符號)產生時,也就是文學的產生時,那麼這句話倒過來說也是一樣的,所以我同意一樓的觀點,它們是同時產生的。但如果從狹義上說,就是另外一回事,那就是你的觀點「本人認為先有文字的出現,才有文學的出現」。
至於你老師的觀點,應該是這樣:「先有文學」的理解是很多傳說、故事是口口相傳流傳下來的(可能那時沒有文字,或者人們不識字),但也很有藝術性、思想性、歷史價值,可以作為「文學」,所以說先有文學。可我認為:
語言是由文字構成的,如果沒有文字,又何來的語言?在還沒有文字的時候,人們之間就口口相傳著故事,那麼它們是怎麼樣把一個故事表達出來的呢?不可能光靠手語吧?
嘴巴里總會說點什麼,那他們說的不就是文字、語言嗎?
當然,你老師這麼說必定也有他自己的道理,我仍認為你應該以你老師的答案為準。以上是我的拙見,僅供參考,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3樓:匿名使用者
要獲得正確的答案, 首先要對文字和文學有所定義。
按照2023年上海辭書出版社印行的《辭海》對「文字」條的解釋 是「記錄和傳達語言的書寫符號, 擴大語言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際工具」。 而「文學」有五項解釋, 其中包括官名、科目名、期刊名等等, 本人根據提問者的問題上文下理, 推斷提問者想問的是:「社會形態之一,中外古代都曾把一切用文字書寫的書籍文獻稱為文學。
現代專指用語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 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藝術, 故又稱語言藝術。」
看完辭海的解釋, 我們可以**:
1)如果按辭海對文學的解釋上半段, 即「一切用文字書寫的書籍文獻稱為文學」, 則一定是先有文字才有文學。
2)如果按辭海對文學解釋的第一句定義, 即「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和下半段的解釋, 即」專指用語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 則一定是先有文學才有文字。
其實, 文字和語言通常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所以, 我們在討論問題時候一定要設定語言文字的時代背景, 否則永遠得不出正確的結論和答案。
最後, 如果討論的雙方都同意」文學是意識形態之一「, 而不僅僅是 」用文字書寫的書籍文獻「, 並且照十五年前出版的《辭海》的書面解釋, 這個看法是」現代專指「的, 那麼我們的結論是: 先有文學才有文字。
4樓:匿名使用者
你這個問題,最好用拆字的角度去思考
什麼是文
學,什麼是文化,什麼又是文字?
文的意思是「紋理」的意思,代表的是一種規律,不侷限於圖樣,所以沒有絞絲旁
文這個字,大概從甲骨文開始到現在,形態都是差不太多的。從玄從爻從乂,何謂爻?交叉的意思,乂有管理和切割的意思。
這些意思,都離不開一個本質,就是事物的規律,依靠規律,管理也好,分割也好,交叉的影象也好,都需要依照天地的至理!
那麼學是什麼?學習
文學,文學,自然是學文
——————————
如果問,現有文字還是文化
那麼顯然,現有的文化,因為字是不斷演變的,為了記錄而誕生的。
而漸漸的為了簡化,代替。而誕生不同的文字
所以,文化、文化。簡單直白點就是從「天地至理所演化」
自然是先有演化,後有學,然後漸漸的有了字
要知道,幾乎所有文明最初的時候,文字都是象形文字。
文字的演化,實際上是不斷的精簡,取其精華。去其糟柏!
接近繪畫,漸漸的簡化。而象形文字都沒有定性的年代裡又怎麼算?
所有自然是:先有文化,再有文學,最後是文字文學就是學問,不需要有字,人類也可以學習各種知識
5樓:匿名使用者
先有文學,後有文字,在文字產生前文學已經通過說唱歌謠方式早已存在了
6樓:風則若耶
中國的人類文字據說是倉頡造的,之前都是結繩記事的嘛,創造文字也是為了交流、為了記事啊!
是語言不一定是文學,語言涉及的範圍和文學所涉及的範圍都不一樣。
光由文字構成的就更不一定是文學了,文學是要有思想,有靈魂的,光文字只是空殼子。
7樓:賢心鑑
先有文學後有文字!
因為文學不一定要用文字表達出來,只要人類有思想,文學就已存在!
8樓:匿名使用者
從文學的起源來看,**於原始歌謠 ,那麼文學應該早於文字而出現。
1、文字以我國而言,最早的是商代的甲骨文,顯然在人類的矇昧時期,原始歌謠就已經出現了。
2、語言不一定導致文學的產生,至少從文學起源的角度可以這麼說。
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
中國古生物學家 從6.1 億年前 籠脊球 胚胎化石中發現 它們在胚胎髮育過程中 出現了有規律的細胞遷移和重組 也就是說在歷史上某一時刻 一種像雞但不是雞的物種 由於基因突變 產出了第一顆 雞蛋 因此對單一的 雞的個體而言 是先有蛋再有的雞 先有雞,因為下蛋只是雞繁育後代的一種方式而已。這與問先有精子...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定義 蛋 如果我們認為 蛋 必須是雞下的雞蛋,那麼一定是先有的雞 如果我們對 蛋 的種類不加限制,那麼一定是先有的蛋。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這一直被作為人們辯論的熱門話題。近日,加拿大阿爾伯塔卡爾加里大學古生物學者達拉 澤冷斯基稱,通過對7700萬年前的恐龍蛋化石的研究後,明確...
是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腦筋急轉彎
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你知道嗎 之前有科學家研究及猜測 決定男性的y染色體是由 決定女性的x染色體持續變異 丟失基因而來 認為先有女性後有男性 但後有研究團隊 對不同人群基因組測序發現 男性和女性出現時間基本相同 而且男性的y染色體 還會持續丟失基因 那麼男性以後可能會變 應該是先有女人。因為只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