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暴走少女
1、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古風二首》
譯句:雖然全國各地的土地都被農民耕種,但農民還是因為糧食全被佞官奪去而餓死。
2、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譯句:貴族人家裡飄出酒肉的香味,窮人們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
3、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張協狀元》
譯句:有緣分的話千里迢迢都會趕來相約赴會,沒有緣分即使面對面都無法牽手。
4、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賣炭翁》
譯句:數九寒天可憐身上穿的衣服很單薄,但是心裡擔憂炭的價錢便宜,希望天氣更寒冷。
5、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春夜喜雨》
譯句:濃濃烏雲,籠罩田野小路,點點燈火,閃爍江上漁船。
6、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贈從弟》
譯文:任它滿天冰霜慘慘悽悽,松樹的腰桿終年端端正正。
7、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不見》
譯句: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獲罪,繫獄潯陽,不久又流放夜郎。李白才思敏捷,創作速度很快。
8、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
譯句: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
9、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燕歌行》
譯句:戰士在前線殺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將軍們依然逍遙自在的在營帳中觀賞美人的歌舞。
10、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回鄉偶書》
譯句:青年時離鄉老年才歸還, 口音未變卻已鬢髮疏落容顏衰老。
2樓:原來是知恩
1、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出自唐代李紳的《憫農二首》
譯文: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出自唐代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譯文: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髮卻已經疏落。
3、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
譯文:那朱門裡啊,富人家的酒肉飄散出誘人的香氣,這大路上啊,凍餓死的窮人有誰去埋葬!
4、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出自唐代高適的《燕歌行》
譯文:戰士拼鬥軍陣前半數死去半生還,美人卻在營帳中還是歌來還是舞!
5、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出自唐代李白的《越中覽古》
譯文:(從前)如花的宮女站滿了宮殿,可惜如今卻只有幾隻鷓鴣在王城故址上飛了。
3樓:baby鞋子特大號
1、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憫農【作者】李紳【朝代】唐
譯文: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回鄉偶書二首·其一【作者】賀知章【朝代】唐
譯文: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髮卻已經疏落。
3、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贈從弟(其二)【作者】劉楨【朝代】魏晉
譯文:任它滿天冰霜慘慘悽悽,松樹的腰桿終年端端正正。
4、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贈從弟(其二)【作者】劉楨【朝代】魏晉
譯文:風聲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剛勁!
5、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城南【作者】曾鞏【朝代】宋
譯文:熱熱鬧鬧地開了一陣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開過時了,只見眼前春草萋萋,碧綠一片。
6、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作者】韓愈【朝代】唐
譯文: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這早春的景色,它遠勝過了綠楊滿城的暮春。
4樓:郝鑫晴的童年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意思是貴族人家裡飄出酒肉的香味,窮人們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將貴族人家的富足生活和貧窮人家窮困潦倒的生活作對比,反應了當時社會的不公,體現了詩人關心窮苦人的生活卻又無可奈何的無奈心情。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自杜甫的《春望》 意思是:國家雖然已遭戰火摧殘而淪陷,但山河依然存在,城中到了春天,草木便茂盛起來.
此處的「破」,意思是淪陷.抒發了詩人憂國、傷時、悲己的情感,以及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出自李紳的《憫農二首》意思是:天下沒有一塊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種田的農夫餓死。強烈的對比帶給了人們沉重的思考: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呢?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出自晚唐詩人白居易的《賣炭翁》意思是:雖然穿著單薄的衣裳,但是擔心碳的賣價低所以反而希望天氣更加寒冷。
木炭,本是供人取暖的東西,這老人辛辛苦苦地砍了柴、燒了炭,給別人帶來了溫暖,可是自己身上的衣服卻單薄得可憐。衣服單薄本該盼望天氣暖和,恰恰相反,被生活所迫的老人「心憂炭賤願天寒」,他寧肯忍受加倍的寒冷,以便能多賣一點炭錢。通過對比,深刻地表現出賣炭翁悲慘的處境。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出自唐朝詩人李白的《贈汪倫》意思是: 桃花潭的水深有千尺,卻比不上汪倫和我之間的情感,將桃花潭的水深和汪倫與我之間的感情作對比,水深千尺也比不上我和汪倫的感情。
顯示了詩人和好友汪倫的感情之深,也表達了詩人對即將離別的友人不捨之情
5樓:匿名使用者
1、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2、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3、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4、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6樓:簡簡冰
1、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憫農》[ 唐 ] 李紳
譯文: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回鄉偶書》[ 唐 ] 賀知章
譯文: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髮卻已經疏落。
3、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贈從弟(其二)》[ 魏晉 ] 劉楨
譯文:任它滿天冰霜慘慘悽悽,松樹的腰桿終年端端正正。
4、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贈從弟(其二)》[ 魏晉 ] 劉楨
譯文:風聲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剛勁!
5、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宋 ] 辛棄疾
譯文:村頭小路邊桑樹柔軟的枝條,剛剛綻放嫩芽,東面鄰居家養的蠶種已經有一些蛻變成了蠶兒。
6、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城南》[ 宋 ] 曾鞏
譯文:春雨迅猛,池塘水滿,遙望群山,高低不齊,東邊西側,山路崎嶇。
7、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 唐 ] 韓愈
譯文: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遠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
8、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春夜喜雨》[ 唐 ] 杜甫
譯文:濃濃烏雲,籠罩田野小路,點點燈火,閃爍江上漁船。
9、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湖上》[ 宋 ] 徐元傑
譯文:在那開滿了紅花的樹上,歡躍的群鶯在不停的鳴叫,西湖岸邊已長滿了青草,成群白鷺在平靜的湖面上翻飛。
10、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兩漢 ] 佚名
譯文: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7樓:迷迭e花落
早行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
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
稻田深處草蟲鳴。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8樓:匿名使用者
一、不同情感的對比
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此詩以「少小離家」與「老大回」、「鄉音無改」同「鬢毛衰」、「相見」與「不相識」各個進行對照,從而把離人回鄉時的喜悅和所包含的淡淡哀愁表達得淋漓盡致。
又如,唐代詩人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有這樣兩句: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此詩中的這兩句,以朱門過著無比豪華奢侈生活的情景和廣大人民飢不得食、寒不得衣而凍餓死路上的悲慘狀況進行對照,從而無比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裡勞動人民受壓迫、受剝削的不合理現象。從而表達了杜甫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對統治者的憤恨之情。
二、人物對比
1、不同人物性格對比
在中國古代文學中,《紅樓夢》可謂集大成者。在人物描寫過程中,對比手法比真是比皆是。就兩種型別的人物性格對比來說,在第七十回中,黛玉、寶釵二人同樣的詠柳絮,但所寫的意境卻迥然不同,前者充滿哀愁,流露身世無定感慨;而後者卻是豪情激盪,充滿自信,尤其是結句「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表現了寶釵在賈府中要戰勝黛玉、壓倒群芳的氣概。古人云:「詩言志。
」作者正是通過這兩首詞所表現的相殊意境加以對照,生動地刻畫了黛玉、寶釵兩人不同的內心世界。
2、同一人物內外比較
在中國古典作品中,最為典型的是《紅樓夢》中的王熙鳳。其外貌描寫確實很美:
「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脣未啟笑先聞。」
描寫雖然簡單,但語言卻最能讓人感覺有相學意義。作者抓住了兩個重要的方面進行了描寫:一是眉目,一是面色。
王熙鳳的眼是鳳眼,且呈三角狀,眉是柳葉眉,且吊梢(斜飛入鬢)。她的面,是粉面含春,而且還藏威不露。這樣,曹雪芹在為王熙鳳畫像時,一方面,熙鳳的外貌可壓群芳,當林黛玉剛從金陵來到榮國府的當天,她的容貌、風采舉止,便讓黛玉大開眼界。
另一方面又通過毒設相思局、弄權鐵檻寺、瞞訊息設奇謀等場面的描寫,入木三分地刻畫了她的狠毒、貪婪、奸詐的內心世界。怪不得賈璉的僕人興兒曾給她作了這樣的結論:「心裡歹毒,口裡尖快」,「嘴甜心苦,兩面三刀,上頭笑著,腳底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總之,通過對照手法的運用,王熙鳳這個美麗的毒蛇形象,只要地球存在,它將永遠是不可磨滅的!
3、同一人物自身的對比
最為典型的就是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描寫胡屠戶。他在「范進中舉」一章中,同是面對范進這個人,范進未中舉前,在胡屠戶眼裡是個「現世寶窮鬼」,像只想吃天鵝肉的癩**;在中舉之後,范進在他的眼中就突然變成了天上的星宿。作家正是通過胡屠戶的行為前後不同的對比,表現了胡屠戶粗野、勢利、虛偽的本質。
總之,「有比較才有鑑別。」對比手法不但在中外文學作品中運用極為廣泛,而且也體現出比較手法的藝術力量及其所產生的審美效果。
閱讀下面兩首古詩, 然後回答問題。
齊安郡中偶題
杜牧兩竿落日渙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暮熱遊荷池上
楊萬里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1)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時刻的景色, 均以荷與為詩歌的主要意象。
(2)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請指出兩首詩中「 荷」開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 並作簡要分析。
解析 第(1)題是「 析同」 。題幹中「 都是」 、「 均」 帶有明確的指向性。杜詩中的「 落日」,楊詩中的「 暮」 都表明時間是傍晚。
兩首詩都寫出了「 荷」, 在風中的姿態。所以除「 荷」 而外, 兩首詩中還有一個共同的意象, 那就是「 西風」 。當然, 杜詩中的意象還有「 溪橋」 、「 輕煙「 、「柳影」 , 楊詩中的意象還有「 細草」 , 但這些是「 異」 點而非我們要找的「 同」 點。
第(2)題前一問還是「 析同」 , 題幹中的「 都」 字規定了我們答題的方向。杜詩中的「 倚恨」 、「 回首」 , 楊詩中的「 搖頭」 、「 愁」 、「 低面」 等,都表明詩歌採用的是我們平時最常見的擬人手法。第(2)題後一問才是「 求異」 , 題幹中「 不同」 二字便是明證。
但回答問題的落腳點要在「 情感特點」 四個字上。杜詩中表達情感的字眼是「 恨」 , 楊詩中表達情感的字眼是「 愁」 。前者因「 恨」 而「 背西風」 , 表達的是不平之氣, 詩人其實也是要讓「 荷」 為自己代言後者「 低面深藏碧傘中」 , 描摹的是荷花的嬌羞之態,容易讓人想起徐志摩的詩句「 恰似水蓮花不勝寒風的嬌羞」 , 詩人要表達的是喜悅憐愛之情。
【參***】
(1)傍晚 西風
(2)擬人表現手法。前一首的「 綠荷」 有「 恨」 而「 背西風」 , 含有詩人之恨, 表露了傷感不平之情, 基調悽怨低沉。後一首的「 荷花」 被西風吹動而躲藏於荷葉之中, 似是「 愁熱」 , 卻呈現嬌羞之態, 表露了作者的憐愛喜悅之情,基調活潑有趣。
帶有對比手法的詩句,運用對比手法的詩句
1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古風二首 作者 李紳 唐代 譯句 雖然全國各地的土地都被農民耕種,但農民還是因為糧食全被佞官奪去而餓死。2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作者 杜甫 唐代 譯句 貴族人家裡飄出酒肉的香味,窮人們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3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張協...
運用荷花和梅花對比手法寫作文,運用荷花和梅花對比手法寫一篇作文
我愛梅花 愛它的堅強,愛它的清高,我家就在梅花的聖地。在春 夏 秋三季節裡,梅花並沒有什麼出眾之處,唯有到了千里冰封的冬天才傲然挺立在風雪中,堅強地迎接風雪的挑戰。梅花分為三個品種 白梅,臘梅,紅梅。梅花在冬天十二月左右盛開的,每到梅花盛開的時候,來自各地不同的遊客絡繹不絕地慕名來到梅園觀賞梅花,一...
對比手法寫人的作文,用對比手法寫人作文的片段
與李白相識 在一個書聲琅琅的清晨,一襲白衣,風度翩翩的李白走近了我 在一個月滿西樓的夜晚,衣帶漸寬,憔悴瘦弱的我走近了李白。初識李白,是那首響徹千古的思鄉之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情繫千載,從此,我與李白有了解不開的情結。在六朝金粉 隋代笙歌匯聚而成的大唐盛世,李白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