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副:幼年求學,母子分離,借書信以慰別情;
第二副:成年後,告別新婚妻子,離鄉背井,天各一方;
第三副: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
第四副:同胞難得相聚,國家不能統一
2樓:李孝榮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詩歌評析】
該詩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國的統一,又將鄉愁描寫的淋漓盡致.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臺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客觀上具有以往任何時代的鄉愁所不可比擬的特定的廣闊內容。余光中作為一個離開大陸三十多年的當代詩人,他的作品也必然會烙上深刻的時代印記。
《鄉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有如百川奔向東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了,正如詩人自己所說:
「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白玉苦瓜》序)這樣,詩人的《鄉愁》是我國民族傳統的鄉愁詩在新的時代和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的變奏,具有以往的鄉愁詩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
余光中先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熱愛中國。禮讚「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他說:
「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傳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
【美點追蹤】
在意象的擷取和提煉上,這首詩具有單純而豐富之美。鄉愁,本來是大家所普遍體驗卻難以捕捉的情緒,如果找不到與之對應的獨特的美的意象來表現,那將不是流於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墮入抽象化的空泛。《鄉愁》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了四個意象:
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它們是單純的,所謂單純,絕不是簡單,而是明朗、集中、強烈,沒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亂的蕪蔓之感;它們又是豐富的,所謂豐富,也絕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張力,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
在意象的組合方面,《鄉愁》以時間的發展來綜合意象,可稱為意象遞進。「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呵」、「而現在」,這種表時間的時序像一條紅線貫串全詩,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前面三節詩如同洶湧而進的波濤,到最後轟然而匯成了全詩的九級浪。
《鄉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矚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現為結構美,一表現為**美。《鄉愁》在結構上呈現出寓變化於傳統的美。
統一,就是相對地均衡、勻稱;段式、句式比較整齊,段與段、句與句之間又比較和諧對稱。變化,就是避免統一走向極端,而追逐那種活潑、流動而生機蓬勃之美。《鄉愁》共四節。
每節四行,節與節之間相當均衡對稱,但是,詩人注意了長句與短句的變化調節,從而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鄉愁》的**美,主要表現在迴旋往復、一唱三嘆的美的旋律,其中的「鄉愁是——」與「在這頭……在那(裡)頭」的四次重複,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疊詞運用,使得全詩低迴掩抑,如怨如訴。而「一枚」、「一張」、「一方」、「一灣」的數量詞的運用,不僅表現了詩人的語言的功力,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
《鄉愁》,有如**中柔美而略帶哀傷的「回憶曲」,是海外遊子深情而美的戀歌。
3樓:匿名使用者
一:幼年求學,母子分離,借書信以慰別情。
二:成年後,告別新婚妻子,離鄉背井,天各一方。
三: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
四:同胞難得相聚,國家不能統一。
4樓:匿名使用者
小時候我讀書的圖畫,長大後結婚的圖畫,後來母親去世的圖畫,現在盼望臺灣迴歸的圖畫。
鄉愁 描寫了哪4幅畫面
5樓:斯巴達魯思
《鄉愁》描寫的4副畫面是:
第一副:幼年求學,母子分離,借書信以慰別情;
第二副:成年後,告別新婚妻子,離鄉背井,天各一方;
第三副: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
第四副:同胞難得相聚,國家不能統一。
《鄉愁》是臺灣詩人余光中一首現代詩。詩歌表達了對故鄉戀戀不捨的一份情懷。詩歌中更體現了詩人余光中期待中華民族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
擴充套件資料:《鄉愁》原文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6樓:彼岸t孛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補充: 該詩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國的統一,又將鄉愁描寫的淋漓盡致.閱讀此詩,首先呈現給讀者的是四幅鮮明而又具體的生活畫面。
第一小節:幼年求學,母子分離, 借書信以慰別情;第二小節:成年後,告別新婚妻子,離鄉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節:
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第四小節:同胞難得相聚,國家不能統一。同時,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濃郁而又強烈的感情,詩人的鄉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聯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藝術形象,使之呈現在讀者眼前。
作者 把對母親、妻子、祖國的思念、眷念之情熔於一爐,表達出渴望親人團聚、國家統一的強烈願望。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雖然 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臺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客觀上具有以往任何時代的鄉愁所不可比擬的特定的廣闊內容,使人感到一種說不出的 親切感。余光中作為一個離開大陸三十多年的當代詩人,他的作品也必然會烙上深刻的時代印記。
《鄉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 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現在/鄉愁是 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有如百川奔向東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 傾訴,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了,正如詩人自己所說:
「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白玉苦瓜》序)這樣,詩人的《鄉愁》是我國民族傳統的鄉愁詩在新的時代和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的變奏,具有以往的鄉愁詩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
余光中先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熱愛中國。禮讚「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他說:
「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傳人」,「我的血系中有一 條黃河的支流」。 補充: 呃,這個就很過分了……
我個人覺得第四個是老師最期待的~也比較好些,其實最有深度的是第三幅。
想象?想象就想象大陸和臺灣統一了就ok了!這個恐怕就得靠你了,因為……我都快拿到學士學位證書了,自然想象力就不如你們了~而且這個……多少年了。。。
鄉愁中詩歌描繪了哪幾幅畫面
7樓:金果
1、第一幅:幼年求學,母子分離,借書信以慰別情;
2、第二幅:成年後,告別新婚妻子,離鄉背井,天各一方;
3、第三幅: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
4、第四幅:同胞難得相聚,國家不能統一。
《鄉愁》是現代詩人余光中於2023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原文: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一日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該詩寫於2023年。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於2023年離開大陸去臺灣。當時由於政治原因,臺灣和大陸長時間的隔絕。
致使余光中多年沒有回過大陸。他一直思念親人,渴望祖國的統一和親人的團聚。在強烈的思鄉之情中,詩人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了這首詩。
賞析:《鄉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
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有如百川奔向東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
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了,正如詩人自己所說:「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
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白玉苦瓜》序)這樣,詩人的《鄉愁》是我國民族傳統的鄉愁詩在新的時代和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的變奏,具有以往的鄉愁詩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擷取和提煉上,這首詩具有單純而豐富之美。鄉愁,本來是大家所普遍體驗卻難以捕捉的情緒,如果找不到與之對應的獨特的美的意象來表現,那將不是流於一般化的平庸。
就是墮入抽象化的空泛。《鄉愁》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了四個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它們是單純的,所謂單純,絕不是簡單,而是明朗、集中、強烈。
沒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亂的蕪蔓之感;它們又是豐富的,所謂豐富,也絕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張力,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在意象的組合方面。
《鄉愁》以時間的發展來綜合意象。可稱為意象遞進。「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呵」、「而現在」,這種表時間的時序像一條紅線貫串全詩。
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前面三節詩如同洶湧而進的波濤,到最後轟然而匯成了全詩的九級浪。
余光中的《鄉愁四韻》主要寫了什麼
淺酌低吟成醉,夢迴鸚鵡洲頭。長江水向天際流。碧波問燕語,芳渡少年遊。又是飛花時節,半生落魄吟謳。此情別去幾春秋。無由總相憶,更飲一江愁 在第一章中,餘老取用 長江水 意想,可謂下了番苦心,長江水在歷代詩人中都是悠悠思念 綿綿情感的隱語,在此餘老同樣有著這樣的用心,再者是 長江之水天上來,綿綿不絕進東...
詩人為什麼把鄉愁比喻成墳墓海峽,余光中的《鄉愁》裡,詩人為什麼把鄉愁比喻成郵票和船票?詩人又為什麼把鄉愁比喻成墳墓和海峽?
鄉愁 為余光中先生所做 比喻成墳墓是表達其對已經去世的母親 親人的思念和祭奠之情 比喻成海峽是因為其退居臺灣後與祖國大陸隔海相望,這彎海峽雖淺,但難以跨越,思鄉之情溢於言表.比喻成墳墓是表達其對已經去世的母親 親人的思念和祭奠之情 比喻成海峽是因為其退居臺灣後與祖國大陸隔海相望,這彎海峽雖淺,但難以...
鄉愁》和《望大陸,望大陸與余光中的《鄉愁》哪首詩的「鄉愁」更濃
鄉愁 和 望大陸 共同表達了詩人對家鄉 祖國深深眷念的思想感情。讀了 望大陸 和 鄉愁 有什麼感受 一個遊子從內心深處發出的想歸鄉的深切願望,以及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鄉愁 和 望大陸 共同表達了詩人對家鄉 祖國深深眷念的思想感情.望大陸與余光中的 鄉愁 哪首詩的 鄉愁 更濃 應該是 鄉愁 更濃 鄉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