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途中見杏花
吳融 一枝紅豔出牆頭, 牆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 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 春淺香寒蝶未遊。
更憶帝鄉千萬樹, 澹煙籠日暗神州。
詩人漂泊在外,偶然見到一枝杏花,觸動他滿懷愁緒和聯翩浮想,寫下這首動人的詩。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是宋人葉紹翁《遊園不值》詩中的名句。杏花開在農曆二月,正是春天到來的時候,那嬌豔的紅色就彷彿青春和生命的象徵。經歷過嚴冬漫長蟄居生活的人,早春季節走出戶外,忽然望見鄰家牆頭上伸出一枝俏麗的花朵,想到春回大地,心情該是多麼欣喜激動!
葉紹翁的詩句就反映了這樣的心理。可是吳融對此卻別有衷懷。他正獨自奔波於茫茫的旅途中,各種憂思盤結胸間,那枝昭示著青春與生命的杏花映入眼簾,卻在他心頭留下異樣的苦澀滋味。
他並不是不愛鮮花,不愛春天,但他想到,花開易落,青春即逝,就是永遠守著這枝鮮花觀賞,又能看得幾時?想到這裡,不免牽惹起無名的惆悵情緒。更何況自己行色匆匆,難以駐留,等不及花朵開盡,即刻就要離去。
緣分如此短淺,怎不令人倍覺難堪?
由於節候尚早,未到百花吐豔春意濃的時分,一般樹木枝梢上還是空疏疏的,空氣裡的花香仍夾帶著料峭的寒意,蝴蝶不見飛來採蜜,只有歸巢的黃鶯聊相陪伴。在這種情景下獨自盛開的杏花,難道不感到有幾分孤獨寂寞嗎?這裡顯然融入詩人的身世之感,而杏花的形象也就由報春使者,轉化為詩人的自我寫照。
想象進一步馳騁,從眼前的鮮花更聯想及往年在京城長安看到的千萬樹紅杏。那一片濛濛的煙霞,輝映著陽光,瀰漫、覆蓋在神州(指中國)大地上,景象是何等絢麗奪目呀!浮現於腦海的這幅長安杏花圖,實際上代表著他深心憶念的長安生活。
詩人被迫離開朝廷,到處飄零,心思仍然縈注於朝中。末尾這一聯想的飛躍,恰恰洩露了他內心的祕密,點出了他的愁懷所在。
詩篇借杏花托興,多方面的聯想,把自己的惜春之情、流離之感、身世之悲、故國之思,一層深一層地抒寫出來,筆法特別委婉細膩。晚唐詩人中,吳融作為溫(庭筠)、李(商隱)詩風的追隨者,其最大特色則在於將溫、李的縟麗溫馨引向了淒冷清疏的一路。本篇可以視為這方面的代表作。
2樓:o水水小妖
陶淵明《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陶淵明的《飲酒》組詩共有20首,這組詩並不是酒後遣興之作,而是詩人借酒為題,寫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是為了在當時十分險惡的環境下借醉酒來逃避**。他在《飲酒》第二十首中寫道「但恨多謬誤,君當恕罪人」,可見其用心的良苦。這裡選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這首詩以情為主,融情入景,寫出了詩人歸隱田園後生活悠閒自得的心境。
這首詩的意境可分兩層,前四句為一層,寫詩人擺脫塵俗煩擾後的感受,表現了詩人鄙棄官場,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汙的思想感情。後六句為一層,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和高潔人格。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寫詩人雖然居住在汙濁的人世間,卻不受塵俗的煩擾。「車馬喧」,正是官場上你爭我奪、互相傾軋、奔走鑽營的各種醜態的寫照。但是,陶淵明「結廬的人境」,並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麼會聽不到車馬的喧鬧呢?
詩人好像領會了讀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個設問句「問君何能爾」,然後自己回答「心遠地自偏」。只要思想上遠離了那些達官貴人們的車馬喧囂,其他方面也自然地與他們沒有糾纏了。這四句,包含著精闢的人生哲理,它告訴我們,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淨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只要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可以改變客觀環境對自己的影響,到處都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
「心遠」一詞,反映了詩人超塵脫俗,毫無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千年以來膾炙人口的名句。因為有了「心遠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會悠閒地在籬下采菊,抬頭見山,是那樣地怡然自得,那樣地超凡脫俗!這兩句以客觀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閒適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說明詩人所見所感,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
蘇東坡對這兩句頗為稱道:「採菊之次,偶然見山,初不用意,而境與意會,故可喜也。」「見」字也用得極妙,「見」是無意中的偶見,南山的美景正好與採菊時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襯,合成物我兩忘的「無我之境」。
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種忘機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麼勝景,致使詩人如此讚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也是詩人無意中看見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黃昏景色中,飛鳥結伴飛返山林,萬物自由自在,適性而動,正像詩人擺脫官場束縛,悠然自在,詩人在這裡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諦。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人從這大自然的飛鳥、南山、夕陽、秋菊中悟出了什麼真意呢?是萬物運轉、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則嗎?
是對遠古純樸自足的理想社會的嚮往嗎?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嗎?是直率真摯的品格嗎?
詩人都沒有明確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問題,讓讀者去思考,而他則「欲辨己忘言」。如果結合前面「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來理解,「真意」我們可以理解為人生的真正意義,那就是人生不應該汲汲於名利,不應該被官場的齷齪玷汙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應該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賞大自然的無限清新和生機勃勃!當然,這個「真意」的內涵很大,作者沒有全部說出來,也無須說出來,這兩句哲理性的小結給讀者以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想象餘地,令人回味無窮。
全詩以平易樸素的語言寫景抒情敘理,形式和內容達到高度的統一,無論是寫南山傍晚美景,還是或抒歸隱的悠然自得之情,或敘田居的怡然之樂,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於情趣,又饒有理趣。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那樣景、情、理交融於一體的名句不用說,就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群已忘言」這樣的句子,雖出語平淡,樸素自然,卻也寄情深長,託意高遠,蘊理雋永,耐人咀嚼,有無窮的理趣和情趣。
3樓:匿名使用者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是宋人葉紹翁《遊園不值》詩中的名句。杏花開在農曆二月,正是春天到來的時候,那嬌豔的紅色就彷彿青春和生命的象徵。經歷過嚴冬漫長蟄居生活的人,早春季節走出戶外,忽然望見鄰家牆頭上伸出一枝俏麗的花朵,想到春回大地,心情該是多麼欣喜激動!
葉紹翁的詩句就反映了這樣的心理。可是吳融對此卻別有衷懷。他正獨自奔波於茫茫的旅途中,各種憂思盤結胸間,那枝昭示著青春與生命的杏花映入眼簾,卻在他心頭留下異樣的苦澀滋味。
他並不是不愛鮮花,不愛春天,但他想到,花開易落,青春即逝,就是永遠守著這枝鮮花觀賞,又能看得幾時?想到這裡,不免牽惹起無名的惆悵情緒。更何況自己行色匆匆,難以駐留,等不及花朵開盡,即刻就要離去。
緣分如此短淺,怎不令人倍覺難堪?
由於節候尚早,未到百花吐豔春意濃的時分,一般樹木枝梢上還是空疏疏的,空氣裡的花香仍夾帶著料峭的寒意,蝴蝶不見飛來採蜜,只有歸巢的黃鶯聊相陪伴。在這種情景下獨自盛開的杏花,難道不感到有幾分孤獨寂寞嗎?這裡顯然融入詩人的身世之感,而杏花的形象也就由報春使者,轉化為詩人的自我寫照。
4樓:匿名使用者
東軲轆不轉系軲轆轉思密達
如何賞析古詩詞的表達技巧
5樓:匿名使用者
詩歌鑑賞表達技巧有表達方式、修辭方法、表現手法、結構模式等共四個層面的內容,其知識框架如下:
表達方式
一、抒 情方 式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間接抒情
1、借景抒情
(1)總論——情與景的關係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①觸景生情(景→情)
②以景結情(情→景)
③緣情佈景
④寓情於景(有景無情)
⑤景略情在
(3)情景與哀樂的四種關係:
①以樂景寫樂情
②以哀景寫哀情
③以樂景襯哀情
④以哀景寫樂情
2、借物抒情
託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區別:
①借景抒情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抒發的是情感,表現的是情緒,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樂、哀、愁,但我們絕不會把這種情緒看成是一種思想。
②託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詩人要通過描寫的物來表明心跡,以及人生的態度和對人生的感悟。
3、借事抒情(用典故)
直接與間接抒情的相關範疇
1、點染 2、曲直 3、隱顯 4、移情
二、描寫方式(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
1、虛實結合
「虛」的三類內容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
②已逝之景之境。
③設想的未來之境。
(3)虛實結合的作用——「虛實相生」
①相反相成
②相輔相成
(4)「虛」與聯想、想象
2、動靜結合
常用方式——以動襯靜
3、點面結合
4、細節描寫
5、色彩的渲染
6、描寫(觀察)角度的變化
7、白描
8、疏密
9、詩中有畫:
二、議論
三、記敘
修辭手法
一、比喻
四、借代
七、設問
二、比擬
五、誇張
八、反問
三、雙關
六、對偶
九、互文
十、列錦
作用(藝術效果)
1、凝鍊美。2、簡遠美。3、含蓄美。
十一、迭字
表 現手法
一、象徵:
1、把抽象事理表現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
2、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託深遠之意。
二、聯想和想象
聯想、想象與誇張
聯想、想象與浪漫主義
特別提醒——勿泛化使用
三、抑揚
1、欲揚先抑
2、欲抑先揚
(三)相關範疇——褒貶
1、似貶實褒 2、似褒實貶
四、襯托
1、性質分類
(1)利用事物的近似條件來襯托一事物,稱正襯
(2)利用事物的對立條件來襯托一事物,稱反襯。
2、內容分類:
(1)人烘托人(2)物烘托物(3)景物烘托人物
3、特別提醒——烘托實際上是一種側面描寫。
五、對比
1、對比,它不是語言運用的技巧,而是一種內容設定的技巧
2、 襯托與對比的區別
(1)它們的目的不同 (2)修辭作用不同
五、渲染
六、用典
(三)類別
1、 內容型別:
(1)用語 (2)用事
①引用神話故事。
②運用歷史故事。
2、方式型別
(1)明用典故 (2)暗用典故
(3)正用典故 (4)反用典故
(四)常見常用典故
七、照應
八、以少總多、以小見大
九、借形象說理(寓道理於形象之中)
十、離合
十一、蒙太奇
第四節 結構模式
一、層層渲染、鋪墊
二、伏筆、照應
三、結構對比:
四、卒章顯志
表達技巧諸概念辨析
一、關於表達方式
二、關於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
(一)修辭手法(二)表現手法
(三)區別與聯絡
1、聯絡
2、區別:
(1)表現手法是用以增強文章的整體或某一部分的表達效果;修辭手法則是增強文章中句子的表達效果,主要著眼於對句子的修飾。
(2)表現手法是從巨集觀角度表現文章的,而修辭手法是從微觀角度表現文章的。
3、表現手法和修辭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絕對的
三、關於手法、藝術手法和修辭手法、表現手法
(一)在解題時,手法與藝術手法內涵與外延基本相同。
(二)手法與藝術手法在外延上不僅包括修辭手法、表現手法,也包括具體表達方式下的子概念。也就是說,描寫、抒情等不是手法,也不是藝術手法,但是,怎樣描寫、怎樣抒情諸如「側面描寫」「白描」「借景抒情」「託物言志」等具體的描寫、抒情方式就是手法或藝術手法了。
請教一首詩歌是海子的,請教一首詩歌的名字,是顧城的 海子
樓上說的有一定道理 不過說到底詩歌是不可以全解的本來詩人的東西就多半是個意向的東西 如果全解了還要詩歌作什麼?還要詩人做什麼?我欣賞海子 為欣賞讀他詩歌的那種情感 有深沉,有包容更有幽暗卻美的語言.請教一首詩歌的名字,是顧城的 海子 好象不對,不過沒時間給你找 海子的一首詩!秋 秋天深了 神的家中鷹...
求一首詩歌的名字和作者求一首詩歌的名字和作者
困獸給你的魔咒所囚禁 至少會有一千年 這個巨大的監牢 我逃不掉 但好奇怪 被束縛卻又甘心 被緊鎖卻又情願 於是乎我將我整個天空搬了進來 今夜,為你寫下最憂傷的詩 今夜,懷著最深沉的愛,為你寫下最憂傷的詩。夜幕的天空下那顆 閃爍著的最耀眼的明星 是你寶石般的眼睛。我像一個迷失了方向 的小孩,每個夜裡,...
寫對一首詩歌的感想,寫一篇對一首詩歌的感想
名 淡然 閃過,無數張臉,明媚或頹廢的容顏。時光飛逝,誰阻這似水流年?無言。淡然,淡然 人生一晃百年,誰構成你記憶片段?誰曾贈你感動瞬間?閉上眼,再睜開 已逝去,昨天的今天。旅途而已,太多事又何需掛牽?何必把回憶掩埋今天?生與死,歸於自然 寫一首小詩表達你生活學習中的感受 學如浩煙海,何時入高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