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跟孫臏是什麼關係

2021-03-05 22:35:30 字數 5007 閱讀 8977

1樓:蘇嘉愛娛樂

孫臏是孫武的後代。

孫臏(生卒年不詳),其本名孫伯靈(山東孫氏族譜可查),是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華夏族。出生於阿、鄄之間(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北),是孫武的後代。

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遭受臏刑,身體殘疾,後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 。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孫武大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伍子胥)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他曾率領吳**隊大敗楚**隊,佔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

擴充套件資料

《孫臏兵法》是中國古代的最著名中**事著作之一,也是《孫子兵法》後「孫子學派」的又一力作,是反映戰國時期兵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孫臏兵法》古稱《齊孫子》,作者為孫臏,先秦天下十豪之一。

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

《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已有2023年曆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

2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孫武,字長卿。春秋晚期的著名軍事家。是齊國田完後裔,賜姓孫。

吳王闔閭為振興國力招募賢才時,孫武從齊國帶著兵法來到吳國,受到闔閭重用,任命為將。他與伍子胥共同輔佐吳王,經國治軍,「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史記》)。他的軍事著作《孫子兵法》,總結了春秋時期各國戰爭的豐富經驗,概括了戰略戰術的一般規律。

現存十三篇,所以也稱《孫子十三篇》。篇目是: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事、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及用間等。

2023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孫子兵法》殘簡中,還有吳問等幾篇佚文。《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兵書,享有盛譽,被譯成多種文字。

孫臏 中國戰國中期軍事家。真名失傳。齊國阿(今山東陽谷東北)、鄄(今山東鄄城北)一帶人。

孫武后裔。生卒年不詳,約活動於公元前4世紀下半葉 。 傳說與龐涓同時從鬼谷子學習兵法。

龐涓為魏惠王將軍,因忌妒孫臏才能,將其騙至魏國,施以臏刑(割去膝蓋骨),故稱孫臏。後為齊使者祕密帶回齊國,經將軍田忌舉薦,被齊威王重用為軍師。在齊、魏爭雄具有決定意義的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中,孫臏指揮齊軍兩次擊敗魏軍,迫龐涓自殺,使齊國成為強國之一 。

他在作戰中運用避實擊虛、攻其必救的原則,創造了著名的「圍魏救趙」戰法,為古往今來兵家所效法。孫臏及其**所撰《孫臏兵法》繼承了孫武的軍事思想,總結戰國中期以前的戰爭經驗,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軍事理論遺產。

譜書認為:田書單傳二代至孫武,孫武生馳、明、敵三子,其中孫明生服、臏,也就是說孫臏為孫武之孫。但據最新的民間調查,在山東甄城縣紅船鎮孫老家村,發現有清光緒年間修撰的《孫氏家譜》,後又發現萬曆年間的《孫臏傳影》以及順治年間的《孫氏族譜》。

其後又在鄆城縣發現有二種《孫氏族譜》,有康熙本和2023年新本,尤其是2023年本為甄、鄆十數個孫氏村莊的合譜,都認為孫武是孫臏的祖父 。

司馬遷的《史記·太史公自序》雲:「孫子臏腳,而論兵法。」《報任安書》雲:

「孫子臏腳,兵法修列。」孫子,即孫臏,「兵法」,指《孫臏兵法》。所云「臏腳」之「臏」,是刑罰之名,腳,當然是指雙腳,「臏腳」,是指對腳施以刑罰。

3樓:月似當時

孫武是吳孫子,孫臏是齊孫子。他們分別是春秋、戰國兩個時期的人。據考證,孫臏是孫武之後世子孫,《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之間存在內在的師承關係,前者是後者的依據和基礎,後者是對前者的闡述和繼承。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長卿,齊國樂安人,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

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

孫臏出生於阿、鄄之間(今山東省陽谷縣阿城鎮、菏澤市鄄城縣北一帶),是孫武的後代。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遭受臏刑,身體殘疾,後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明末清初有以孫臏、龐涓生平為原型的歷史**《孫龐鬥志演義》,使孫龐鬥智的故事廣為流傳。

唐德宗時將孫臏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孫臏為武清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4樓:匿名使用者

是孫子寫的。孫臏是孫武的後人,他繼承了兵家。

5樓:匿名使用者

《孫子兵法》是孫子寫的;孫臏是孫子的後人繼承了法家,但是《報任安書》中說「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中的孫子是指孫臏,他被龐涓陷害至魏被處以臏刑,在孫臏殘疾後才了後來的《孫臏兵法》!這裡的「子」是古人對有學之士的一種尊稱,就像孔子,老子一樣。

6樓:楓月の無痕

孫子兵法是孫武寫的,孫臏是孫武法家的繼承人

7樓:甦醒vs喜碧

孫子寫的。。

孫臏是孫子的後人

8樓:疏起雲婁丁

長話短說

孫武死後100多後,歷史又出現了一個傑出軍事家名字叫孫臏,是鬼谷子的門徙.

司馬遷說:「孫武既死,後百餘歲有孫臏。……臏亦孫武之後世子孫也。」

不過還有疑點!孫武的爺爺起開始姓孫.那就有人要問孫臏到底是不是孫武的後代????

9樓:厚蕊真凰

孫武和孫臏歷來都稱為孫子。《孫子兵法》十三篇,每篇都冠以「孫子日」三字。這可能是其**或後學在整理此書時所加。

但由此足以表明,孫武在當時與孔丘一樣,被人尊稱為「子」。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在上編《擒龐涓》、《見威王》、《威王問》、《陳忌問壘》、《強兵》等篇記敘性的文字中,都把孫胰記為「孫子」;而在其他各篇論述性的文字前,亦都冠以「孫子日」字樣。可見孫膳在戰國時代,也和墨翟、孟柯、莊周、苟況一樣,被人習慣地尊稱為「子」。

司馬遷撰《史記》「列傳」部分時、把孫武、孫臏與吳起合為一傳,名《孫子、吳起列傳)。《漢書·藝文志》

「兵權謀家」中,記孫武的著作為《吳孫子兵法》,而記孫臏的著作為《齊孫子》。足見春秋戰國問有兩個「孫子」的說法,自戰國、秦漢以來沿襲已久。為便於區別,《漢志》把主要活動於吳國的孫武,稱為「吳孫子」;又把主要活動於齊國的孫臏,稱為「齊孫子」。

兩個孫子之一的孫武,其生年略晚於孔子,而卒年與孔子差不多。因此,把主要評述兩個孫子生平思想的傳記合題為《孫子評傳》,繼《孔子評傳》之後,作為《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的第2

卷,應該是合宜的。

根據中國傳統史學的體例,「列傳」部分的內容除記敘標明的傳主外,往往還附以其他向時代。同型別的人物。這一方面可以精簡列傳的數目,使列傳的編排不致過於瑣碎:

一方面又能使傳記的內容更加充實。同時代、同型別的人物附在一起,互相比較、互為補充,可反映較為廣闊的時代風貌和思潮特點。如《史記》中的《老子、韓非列傳》,就附以莊子和申不害;

《孟子、苟卿列傳》更附以騶衍。淳于凳等戰國時代在齊活動的思想家。司馬穰苴與孫武、孫臏都是齊國人。穰苴是田完的苗裔,屬齊國的田氏之族;

孫武的祖上原來也是田氏,到孫武的祖父才改姓孫。故穰苴與孫子還有同一宗族的血緣關係。二孫子與司馬穰苴都是軍事家,都有軍事學著作。

司馬穰苴的原著兵法雖然已經亡佚,但今存《司馬法》中的許多思想是穰苴「申明」

過的,有的或許就是他原著的遣錄。司馬穰苴的軍事、政治思想體系,與二孫子有不少相似之處。他的時代略早於孫武。

毫無疑問,孫武的思想會受穰苴的影響。司馬穰苴在齊景公時為高、國、鮑等族所譖害,精神受到極大刺激,以致「發疾而死」(《史記·司馬穰苴列傳》)。這可能就是孫武由齊奔吳的直接原因。

從時代、國籍。宗族、專業、思想、影響等各方面來看,司馬穰苴與二孫子的關係非常密切。把《司馬穰苴評傳》附於《孫子評傳》

之中,正可以起到精簡評傳篇目和充實評傳內容的作用。

10樓:解賢淑懷亭

祖孫關係

譜書認為:田書單傳二代至孫武,孫武生馳、明、敵三子,其中孫明生服、臏,也就是說孫臏為孫武之孫。但據最新的民間調查,在山東甄城縣紅船鎮孫老家村,發現有清光緒年間修撰的《孫氏家譜》,後又發現萬曆年間的《孫臏傳影》以及順治年間的《孫氏族譜》。

其後又在鄆城縣發現有二種《孫氏族譜》,有康熙本和2023年新本,尤其是2023年本為甄、鄆十數個孫氏村莊的合譜,都認為孫武是孫臏的祖父。

11樓:莘士恩玉珍

樓主你好,

孫子,名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縣)人。生卒年代不詳,大約與儒學創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屬於同時代而略晚。孫子是齊國貴族和名將的後裔。

孫臏,戰國時期齊國阿(今山東陽谷縣東北)人。生卒年代不詳,大約活動於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20年左右,似在吳起之後,與商鞅、孟軻同時。

孫臏是春秋時期齊國著名軍事家孫武的後代。司馬遷說:「孫武既死,後百餘歲有孫臏。……臏亦孫武之後世子孫也。」

由於生卒年代不詳,無法準確推斷,根據太史公的話,應該三四代左右,畢竟一個春秋一個戰國.但血緣關係是一定的。(有記載)

望採納,謝。

12樓:圭英冷古

孫子就是指孫武(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吳國,祖籍齊國和戰國時期的齊國君主試同一祖先),孫臏是孫武的後代(生活在戰國早期的齊國,可能是孫武的6世孫,目前還沒有定論)。臨沂金雀山銀雀山的出土兵法是《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兩個同時發現,揭示了孫子和孫臏不是同一個人

13樓:宛娜慈昌

孫武也就是孫子,出生於約公元前535年,字長卿,後人又尊稱孫武子,孫武之所以被後人所稱道,最主要的還是他留下的那部兵家聖典——《孫子兵法》,雖然只有五千字,但卻包含了豐富的軍事思想,這使他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偉大的軍事家。

孫臏,戰國時軍事家,齊國阿(今山東陽谷東)、鄄(今山東鄄城北)之間人,孫武后代。著有《孫臏兵法》一書,後世已失傳。

孫臏和旁涓是什麼關係,龐涓和孫臏是什麼關係?

龐涓與孫臏,都是新興的門派縱橫家之下的徒弟,兩人是同窗師兄弟,龐涓和孫臏的老師,就是大名鼎鼎的鬼谷子。龐涓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心胸狹窄,容不下比自己有才華的人,並加害於同門師兄孫臏,孫臏來到魏國後,龐涓很友好,還把自己的位置上卿讓給了孫臏。孫臏百般推辭,龐涓說 師兄治國才能遠高於我,師兄做上卿,我居客...

魯迅跟蕭紅是什麼關係,魯迅和蕭紅是什麼關係啊?

嚴格來說魯迅是蕭紅的良師益友,他欣賞蕭紅的文筆。在蕭紅生活窮困時給予過很多的救濟和幫助。蕭紅和魯迅有什麼關係 蕭紅與魯迅是什麼關係?魯迅與蕭紅是師生關係。又有一種朦朧的情感在裡面,魯迅死後,完全轉化為了崇敬緬懷之情。魯迅是蕭紅的老師。蕭紅和魯迅有什麼關係 因為魯迅先生覺得蕭紅是他的知音,知道拋棄孩子...

特斯拉電動車跟尼古拉特斯拉是什麼關係

特斯拉電動車是創始人為了紀念尼古拉 特斯拉而命名的。特斯拉是一家美國電動車及能源公司,產銷電動車 太陽能板 及儲能裝置。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矽谷的帕羅奧多。2003年最早由馬丁 艾伯哈德和馬克 塔彭寧共同創立,2004年埃隆 馬斯克進入公司並領導了a輪融資。創始人將公司命名為特斯拉汽車,以紀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