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關大掌櫃
鼎鐺玉石
謂視鼎如鐺,視玉如石。形容奢侈
鼎成龍去
《史記·封禪書》:「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曈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後以「鼎成龍去」指帝王去世
鼎成龍升
見「鼎成龍去」
鼎鼎大名
形容名聲極大
鼎鼎有名
見「鼎鼎大名」
鼎分三足
見「鼎足三分」
鼎湖龍去
同「鼎成龍去」
鼎鑊刀鋸
古代四種酷刑的刑具。泛指最殘酷的刑罰
鼎鼐調和
相傳商武丁問傅說治國之方,傅以如何調和鼎中之味喻說,遂輔武丁以治國。後因以「鼎鼐調和」比喻處理國政
鼎食鳴鐘
亦作「鼎食鳴鍾」。擊鐘列鼎而食。形容富貴人家生活豪侈
鼎食鳴鍾
見「鼎食鳴鐘」
鼎新革故
《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舊時多以「鼎新革故」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後泛指事物的破舊立新
鼎魚幕燕
《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而將軍魚遊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李善注:
「袁崧《後漢書》:『朱穆上疏曰:養魚沸鼎之中,棲鳥烈火之上,用之不時,必也燋爛。
』《左氏傳》曰:『吳季札曰:夫子之在此也,猶燕巢於幕之上。
』」後以「鼎魚幕燕」比喻處於極危險境地的人或事物
鼎玉龜符
舊指傳國之寶及受命之符籙
鼎折覆餗
《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孔穎達疏:
「施之於人,知小而謀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災及其身也,故曰其形渥,凶。」後以「鼎折覆餗」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災禍
鼎折餗覆
見「鼎折覆餗」
鼎足而立
像鼎的三隻腳一樣,三者各立一方。常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鼎足而三
謂像鼎足一樣,三方面並立
鼎足三分
如鼎之三足,各據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勢
鼎足之勢
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勢
拔山舉鼎
同「拔山扛鼎」
拔山扛鼎
形容力量超人或氣勢雄偉。語出《史記·項羽本紀》:「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又:「力拔山兮氣蓋世。」
大名鼎鼎
名氣很大
負衡據鼎
謂身居高位,肩負重任
鳴鐘列鼎
漢張衡《西京賦》:「擊鐘鼎食,連騎相過。」鍾,打擊樂器,泛指一般樂器;鼎,盛物食器。謂用食時身邊響著樂器,眼前列著鼎器,後因用「鳴鐘列鼎」或「鳴鐘食鼎」形容古代貴族**生活的豪奢
鳴鐘食鼎
見「鳴鐘列鼎」
三牲五鼎
①指盛饌佳餚。②指豐厚的祭品
商彝夏鼎
夏商的青銅禮器。泛稱極其珍貴的古董
一言九鼎
秦昭王十五年秦圍趙都邯鄲,趙使平原君赴楚求救,毛遂自願同往。經遂曉以利害,楚王同意救趙。平原君因而讚揚曰:
「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見《史記·平原君列傳》。九鼎大呂,古代國家的寶器。
後因以為典實,謂一句話即可產生極大的力量
魚遊沸鼎
見「魚遊沸鼎」
魚遊沸鼎
同「魚游釜中」
魚遊沸鼎
同「魚游釜中」
重裀列鼎
喻指生活富貴,位居**
大名鼎鼎
名氣很大
刀鋸鼎鑊
四者皆古代刑具。借指酷刑
調和鼎鼐
調和五味。喻指宰相治理天下
瓜分鼎峙
喻國土**,群雄對立
擊鐘鼎食
打鐘列鼎而食。形容貴族或富人生活奢華
龍去鼎湖
典出《史記·封禪書》:「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
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涘,龍涘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涘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後因以「龍去鼎湖」謂帝王去世
幕燕鼎魚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將軍魚遊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後遂以「幕燕鼎魚」比喻處境極危,即將覆滅
人聲鼎沸
人聲喧嚷嘈雜,猶如鼎裡的水沸騰起來一樣。鼎,古代烹煮用具
三分鼎足
謂一分為三,如鼎足之並立。語本《史記·淮陰侯列傳》:「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
三足鼎立
謂三方如鼎足相峙並立
四海鼎沸
形容天下大亂,局勢動盪
嘗鼎一臠
語本《呂氏春秋·察今》:「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嚐嚐鼎裡一片肉的味道,可以知道整個鼎裡的肉味。比喻根據部分可推知全體
鼎鼎大名
形容名聲極大
鼎鼎有名
見「鼎鼎大名」
禁鼎一臠
御用鼎器中的一塊肉。比喻珍美之物
九鼎一絲
猶言一髮千鈞。喻非常危急
舉鼎絕臏
雙手舉起鼎而折斷膝蓋骨。《史記·秦本紀》:「武王有力,好戲。
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張守節正義:
「絕,斷也。臏,脛骨也。」後以喻力小不勝重任
舉鼎絕脰
見「舉鼎絕臏」
匡鼎解頤
《漢書·匡衡傳》:「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顏師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後以「匡鼎解頤」謂講詩清楚明白,非常動聽
五鼎萬鍾
指**厚祿
夏鼎商彝
謂夏代的鼎,商代的彝器。泛指古董
彝鼎圭璋
比喻典雅出眾
折鼎覆餗
見「折足覆餗」
什麼是鼎?是祭器,亦是食器,一般為三足兩耳。形制有方有圓。後多作為祭器禮器,成為權力和威勢的象徵。
關於「鼎」的來歷及作用: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於現在的鍋,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許慎在《說文解字》裡說:
「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燒製的陶鼎,後來又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
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商都亳(bó)京;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hào)京。
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
鼎被視為傳國重器、國家和權力的象徵,「鼎」字也被賦予「顯赫」、「 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
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記載盛況。這種禮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響。為慶賀聯合國50華誕,中華人民共和國於2023年10月21日在聯合國總部,向聯合國贈送一尊青銅巨鼎——世紀寶鼎。
**和平解放50週年慶典之際,****向**自治區贈送「民族團結寶鼎」,矗立於拉薩人民會堂廣場,象徵民族團結和**各項事業鼎盛發展。此舉意義深遠,文化內涵豐厚。
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見證,也是文化的載體。根據禹鑄九鼎的傳說,可以推想,我國遠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銅的冶煉和鑄造技術;從地下發掘的商代大銅鼎,確鑿證明我國商代已是高度發達的青銅時代。
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銅鼎,長方、四足,高133釐米,重875公斤,是現存最大的商代青銅器。鼎腹內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為祭祀他的母親戊而鑄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頌鼎等都是西周時期的著名青銅器。
鼎和其他青銅器上的銘文記載了商周時代的典章制度和冊封、祭祀、征伐等史實,而且把西周時期的大篆文字傳給了後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審美價值的金文書法藝術,鼎也因此更加身價不凡,成為比其他青銅器更為重要的歷史文物。美學家李澤厚認為,中國青銅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實,紋飾獰厲神祕,刻鏤深重凸出」,是我國青銅藝術成熟期最具審美價值的青銅藝術品。
現代漢字中的「鼎」字雖然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等多次變化,但仍然保留著「鼎」這一事物的風範和形體特點,其物其字幾乎融為一體,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2樓:匿名使用者
鼎:一般為圓腹,立耳,三足,少數為方形,四足,鼎耳可以穿槓或搭鉤。 鼎原系人類創造的一種烹飪器,是用來煮肉的。
目前見到的最早實物,有河北安磁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陶製缽形鼎,盆形鼎,其時代為公元前五六千年。奴隸社會鼎成為最重要的禮器,不同的鼎有不同的用場,從而形成了一套用鼎制度。鼎有三類:
一是鑊鼎,系用以煮牲及魚,臘的大鼎。著名的司母戊鼎便是鑊鼎的代表。第二類鼎是設食鼎,說曰正鼎,有的學者命名為升鼎,其主要功能用,是盛放鑊鼎煮熟的肉食。
第三類鼎是羞鼎,又稱陪鼎。它是用牲及禽獸肉為主料製作而成的。鑊肉及盛到正鼎內的肉是無滋味的,所以食用時還需要以羞鼎內的羞味調和裹汁。
統治者地位越高,用鼎規格就越高。在鼎的形制方面,晚商周初大體近似。西周晚期至春秋,多為圓底、附耳、蹄足。
晉國率先創制**式的銅器。春秋晚期鼎式的多樣化。戰國中期以後,普遍興用素面附耳鼎,直至秦漢。
關於「鼎」的來歷及作用: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於現在的鍋,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許慎在《說文解字》裡說:
「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燒製的陶鼎,後來又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
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商都亳(bó)京;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hào)京。
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
鼎被視為傳國重器、國家和權力的象徵,「鼎」字也被賦予「顯赫」、「 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
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記載盛況。這種禮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響。為慶賀聯合國50華誕,中華人民共和國於2023年10月21日在聯合國總部,向聯合國贈送一尊青銅巨鼎——世紀寶鼎。
**和平解放50週年慶典之際,****向**自治區贈送「民族團結寶鼎」,矗立於拉薩人民會堂廣場,象徵民族團結和**各項事業鼎盛發展。此舉意義深遠,文化內涵豐厚。
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見證,也是文化的載體。根據禹鑄九鼎的傳說,可以推想,我國遠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銅的冶煉和鑄造技術;從地下發掘的商代大銅鼎,確鑿證明我國商代已是高度發達的青銅時代。
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銅鼎,長方、四足,高133釐米,重875公斤,是現存最大的商代青銅器。鼎腹內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為祭祀他的母親戊而鑄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頌鼎等都是西周時期的著名青銅器。
鼎和其他青銅器上的銘文記載了商周時代的典章制度和冊封、祭祀、征伐等史實,而且把西周時期的大篆文字傳給了後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審美價值的金文書法藝術,鼎也因此更加身價不凡,成為比其他青銅器更為重要的歷史文物。美學家李澤厚認為,中國青銅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實,紋飾獰厲神祕,刻鏤深重凸出」,是我國青銅藝術成熟期最具審美價值的青銅藝術品。
現代漢字中的「鼎」字雖然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等多次變化,但仍然保留著「鼎」這一事物的風範和形體特點,其物其字幾乎融為一體,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拔山扛鼎 拔山舉鼎 嘗鼎一臠 春秋鼎盛 重裀列鼎
鼎成龍去 鼎成龍升 鼎鐺有耳 鼎鐺玉石 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 鼎分三足 鼎鑊刀鋸 鼎湖龍去 鼎鑊如飴
刀鋸鼎鑊 大名鼎鼎 鼎鼐調和 鼎折覆餗 鼎食鳴鐘
鼎食鳴鍾 鼎折餗覆 鼎食鐘鳴 鼎新革故 鼎玉龜符
鼎魚幕燕 鼎足而居 鼎足而立 鼎足而三 鼎足三分
鼎足之勢 負衡據鼎 扛鼎拔山 瓜分鼎峙 革故鼎新
革舊鼎新 海內鼎沸 舉鼎拔山 九鼎不足為重 九鼎大呂
舉鼎絕臏 禁鼎一臠 九鼎一絲 擊鐘陳鼎 擊鐘鼎食
扛鼎抃牛 匡鼎解頤 列鼎而食 力能扛鼎 龍去鼎湖
幕燕鼎魚 鳴鐘列鼎 鳴鐘食鼎 牛鼎烹雞 群情鼎沸
人聲鼎沸 染指於鼎 三分鼎立 三分鼎足 笙歌鼎沸
四海鼎沸 三牲五鼎 商彝夏鼎 商彝周鼎 三足鼎立
調和鼎鼐 問鼎輕重 五鼎萬鍾 問鼎中原 夏鼎商彝
彝鼎圭璋 魚遊沸鼎 一言九鼎 一代鼎臣 言重九鼎
折鼎覆餗 鐘鼎人家 鐘鼎山林 鐘鼎之家 鐘鳴鼎列
鐘鳴鼎食 鐘鳴鼎重
鼎的成語有那些?關於鼎的成語
人聲鼎沸 一言九鼎 大名鼎鼎。關於鼎的成語 鼎成語有哪些 春秋鼎盛 春秋 指年齡。指年富力強,精力充沛 鼎鼎有名 鼎鼎 盛大的樣子。非常有名 鼎足而立 鼎 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圓形有三足兩耳。鐘鳴鼎食 一言九copy鼎 bai 拔山舉鼎。拔山扛鼎。嘗鼎一臠。春秋鼎盛。大名鼎鼎。刀鋸鼎鑊。調和鼎鼐。鼎鐺...
帶有鼎和龍的成語,帶有鼎和立的成語
鼎成bai龍去 成語釋義 指帝王du去世。成語出處zhi 史記 封禪書 dao 黃帝採首山銅回,鑄鼎於荊山下。答鼎既成,有龍垂胡曈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成語示例 已被昭陽人妒,更那堪 鼎成龍升 解釋 指帝王去世。同 鼎成龍去 明 郎瑛 七修類稿 國事一 象簡龍衣聯 高...
關於鼎的成語故事含有鼎字的成語故事
問鼎中原 夏朝經 歷了470年,到前1600年,夏桀無道亡國,九鼎為成湯所得,成湯就建立了商朝。商朝經歷550多年,到前1046年,紂王暴虐亡國,九鼎為姬發所得,姬發就建立了周朝。到前606年,楚莊王想取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天子的名義,到周王室去問九鼎的大小輕重,結果在周大臣王孫滿那裡碰了一個軟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