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論語的幾個簡答題請有才的人幫忙回答下有急用啊

2021-03-06 13:53:22 字數 6352 閱讀 2192

1樓:1給錢就賣

汗一個 ~~ 我也浙科院的~~~~

1一、 讓我們重新審視以什麼樣的心態來自己的人生觀

每個人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論語》的精華之一,就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對苦痛。第二個態度是,承認現實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陷的態度,在處世之道中,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隱含著就是「在其位要謀其政」。

在我們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崗位,做好本職工作是前提,社會是一座大的學校,要想在工作中有所作為,真正勝任本職工作,就要多聽、多看、多思、謹言慎行,以自己的身體力行結合別人的間接經驗才會使自己在自己的工作中遊刃有餘,孔子所言的「修以安百姓」那樣的一種高尚的信仰、情懷和社會坦蕩,作為我們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認識沒有能力顧及,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始於足下,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每個人你都能做好每個人份內的事,那麼整個集體就是一個和諧的集體,是一個積極向上的集體。

二、生活中我們要正確對待自己的得與失。

《論語》一書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遺產,具有極大繼承價值,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真可謂是「學而不厭悔人不倦」。特別是看到北京大學教授于丹編寫的《論語》心得一書,更是耳目一新,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其中印證的每一個小故事,內容雖短小淺顯,卻蘊含著許多人生的哲理和處世的大道理,如於丹在論語心得中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使我印象很深刻:一座寺廟裡供著一個花崗岩雕刻得非常細緻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過這座佛像的臺階也是跟它自同一山體的花崗岩石砌成的,臺階不服氣的對佛像提出了**:

我本是兄弟,憑什麼人們都踩著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麼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說,以為你只經過四刀就走上了領導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了佛。

告訴你們我們心中常常自覺不自覺中願與他人凡是做比較時,其前提就是自己是有可比性,關鍵在於比較方法要有科學和理性,通過比較應該是發現差距而產生壓力和動力,因有了鑑別而便於定位和確定目標,其目標應是催人向上,奮發有為,這樣比起來我想我內心就平和多了,怨氣自然就少了,常言道,你有你的快樂,我有我的開心,知足常樂!

三、愛人猶如愛己 ,敬人猶如愛己。

現代人一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為什麼自己付出了什麼,卻很少去思考,有的人為我至上,目空一切,任何人都不放在眼裡,有的人出口就髒話粗話,不管他人接受不接受,愛人者之恆愛之,敬人者之恆敬之。如果自己心中沒有了別人,就難得到別人的尊重,特別是生活中諸多不如意的人,憂患多於歡樂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至尊自愛,因此我們任何時候都要保持一顆真誠的心,真心讚揚他人,真心對待他人,真心接受他人的好意,要以德抱怨,以直抱怨,用論語精神指導我們的行為。

讀論語,讓我們領悟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實生活中的理性道德。我們今天也常會說,天時、地利、人和是國家興旺、事業成功的基礎,特別是在我們努力創造和諧社會的今天,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顯得尤為重要。

在《論語》中,還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誨人不倦」和「終身學習」的精神。他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充滿了智慧之光,是我國傳統教育中的寶貴財富,對於我們現代的素質教育同樣具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論語》是一本聖賢書,有很多內容我還沒有讀懂、讀透。我還要認真學,持之以恆,結合實際用心體會,立足於現實需要,用現代意識進行詮釋,並努力內化、滲透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切實用於指導修身與工作

2 中國儒家倫理範疇 ,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 的 原 則 。「忠」,盡力為人謀,中人之心,故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為恕。。」「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態度對待人。

孔門的**以忠恕作為貫通孔子學說的核心內容,是「仁」的具體運用。忠恕成為儒家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

特徵:忠恕之道特徵就是人們常說的將心比己,推己及人。所 謂人心都是肉長的,自己想這樣,也要想到人家也想這樣;自己 不想這樣,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這樣。

具體事例:

1 我們今天在中小學生中開 展「心中有他人的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推行的忠恕之 道。推而廣之,所謂「讓世界充滿愛」,又何嘗不是忠恕之道的體 現呢?

2 在20世紀50年代的冷戰氛圍中,中國、印度和緬甸的**領導人曾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這五項原則是當時的中國總理***首先倡導的,其中內蘊的基本道德理念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其實這也是儒家忠怒之道德一個代表事例了。

3 君子與小人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竊以為世上沒有永遠的君子,也沒有永遠的小人;沒有絕對的君子,也沒有絕對的小人。有一千個人,就會有一千個關於君子與小人的標準。做一個真正的君子是很難的,與其做個偽君子,還不如做個好小人。

4 在中國古代孝道的發展中,儒家思想一直佔據著主導地位,這與儒家強烈的入世精神和極度重視人倫道德的思想取向是息息相關的。由於儒家的孝道在先秦時代已經確立,並經兩漢時期的強化,與社會各階層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政治運作已經成為一個整體,所以,即使是以相當完整的思想體系進入中國的外來文化——佛學和佛教,也最終選擇了向儒家的孝道相妥協的策略。在佛教的發源地古代印度,出家就意味著出世,意味著與家庭斷絕一切世俗聯絡,也就談不上中國儒家式的盡孝。

當佛教從東漢末期進入中國之後,起初也想堅持自己在家庭倫常方面的舊有主張。但是,在受到以儒家文化為首的主流文化的反對之後,為了徹底適應中國傳統社會的倫理要求,進入中國社會的佛教不得不改變觀念,逐漸放鬆了出家人與家庭的世俗聯絡,直到接受了他們與家庭成員的舊有關係。一個佛門出家人,雖然不能與親人生活在一起,但卻有義務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與家人來往,為父母盡孝。

這就說明,儒家的孝道既是中國社會的產物,又完全適應中國社會的現實需求,最終形成中華民族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道德倫常。

在當今市場經濟的條件下,要想從根本上構建合理而現實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就孝道在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中的地位以及對當代社會的作用和意義進行梳理總結:

一、孝道具有社會普遍意義和人類共同適用性

孝道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歷史的產物,必然帶有歷史的侷限性。特別是對孝道的一些具體要求,顯然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必須予以摒棄。但孝道同時又具有社會普遍意義和人類共同適用性。

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弘揚孝道

在當前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使盡孝盡悌與市場經濟的規則形成良性互動,既可以保證孝道這一傳統美德的發揚光大,也可以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三、弘揚孝道有利於社會穩定和發展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和國家的基本細胞。而保證家庭和睦穩定、生機勃勃,恪盡孝道就是基礎的基礎。應該把家庭美德與家庭關係、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以及家庭問題同國家的安定和諧等關係統一和一致起來,非常有利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和建設。

四、新時期的孝道必須與時俱進,積極地應對現實問題

從歷史上和理論上理解孝道的積極意義並不難,難的是把傳統的孝道美德與現代的精神理念相結合,有效地迴應和解決現實問題。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社會老齡化的問題。其次,獨生子女增多,贍養老人的責任和負擔加重的問題。

再其次,進城務工農民以及由於社會分配造成的人員流動,對於這部分人如何實現盡孝?這些都需要我們以繼承傳統孝道美德為基礎,以與時俱進的姿態做出適時的合理調整。

5 《論語》,對於我們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還有什麼實際意義嗎?

大家別以為,孔夫子的《論語》高不可及,現在我們必須得仰望它。

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說白了,《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

6 孔子的教育方法實際就是素質教育的前身:

a)、 「聽其行而觀其行」(強調實踐的作用)

b)、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內省也」(強調榜樣的作用)

c)、 「以友輔仁」(強調社會關係的重要性)

d)、 「不遷怒不貳過」(強調受教育者端正態度的重要性,不要遷怒他人,知錯能改)

e)、 「訥於言而敏於行」(強調嚴於律己)

f)、 「各因其材」(強調因材施教)

7 在對孔子義利思想既往的考察中,人們普遍認為孔子在義利問題上的基本立場是重義輕利。其實,孔子並非是只要義而否定利,而是以義為先、義利並舉、以義制利。正確理解和客觀闡釋孔子的義利觀,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現實,應明確利是義的前提和基礎,把人民之利作為最高的價值目標,用社會主義道德規範人們的求利行為,樹立符合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的新型義利觀。

8一,對孔子中庸的理解:

1,從倫理道德入手,探求事物的普遍真理,從而使中庸成為對待和處理包括倫理道德問題在內的一切哲學範疇。中庸就是仁、義、禮與知的結合。

2,時中精神的體現,政治上:使民以時,治學上:學而時習之,言論上:

時然後言,生活上:勸人不時不食。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治學上,無論言行還是日常生活,一切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求其當而適宜。

二,在現實中運用中庸的哲學的好處

1,政治上:為政以德,選賢與能,壁如北辰。從政者應具備五美。庶富而教,講信修睦;禮刑並用,刑罰必中;寬猛相劑,政事以和。

2,在治學上:1)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促進教育公平;2)教學相長,適時而發;3)學而時習之,下學上進;4)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在現實生活中,提倡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格,以實現人生的境界。

9 《論語》中「信」字先後出現有38次。除少數「信」屬虛詞外,其餘多屬實詞,作「誠信、信用」或「相信、信任」講,這兩層含義又是從相互聯絡的兩個角度來闡述的:一是從主體(即行為發出者)的角度講,要做到誠實無欺,信守諾言,如: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學而》)「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為政》)二是從客體(即行為接受者)的角度講,要相信他人,對人信任,如:

「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公冶長》)又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公冶長》)這兩層含義相輔相成:前一層含義是後一層含義的前提和基礎,即只有做到守信,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而後一層含義又是前一層含義的目的,即為了使他人信任自己,必須誠實守信。歸根到底,就是誠通道德問題,即信德思想。

10一、君子人格的道德內涵

在關於「君子」的諸多論述中,《衛靈公第十五》中孔子的一句話綜合了君子人格的道德內涵:「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君子義以為質

孔子反覆強調,「君子義以為上」(陽貨第十七),「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衛靈公第十五),「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里仁第四)。 君子把利看得很輕,窮不失義,弱不喪志,並把義利之辨看成是君子和小人的分界線。儒家強調君子應該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追求道德的完善和心靈的淨化,鄙視那些只顧蠅頭小利的人。

重義輕利的行為規範和價值原則貫徹到現實生活和人際關係中,就是重視道德境界的提高,反對對物質生活享受的追求。

但這並不是說君子不懂得利與義的關係,一概反對利,而是強調正當謀利,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過,利固然不可一概排斥,但利的追求始終必須處於義的制約之下。正是在此意義上,孔子一再強調「見利思義」(憲問第十四);如果不合乎義,則雖有利,亦不足取,「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第七);相對於義,利始終處於從屬的地位,甚至「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述而第七)。

認為「君子謀道不謀食」(衛靈公第十五),君子應把弘道作為人生的追求的最高目標,提倡精神追求重於物質享受。因此,「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憲問第十四)。「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里仁第四)。

2、君子禮以行之

君子以「義」為質,是就君子內在的道德品質而論。就生活和人際關係而論,則「君子禮以行之」。

儒家所說的禮,是指作為當時社會道德規範的一套生活行為準則。守禮,社會才能維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的局面,實現上下和諧的社會環境。所以,遵守「禮」是君子最首要的要求。

孔子強調「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顏淵第十二)。「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如果行為處世只知動機上的善意,卻不知遵守一個人際互動中的規則,那麼在社會活動中將會產生許許多多的衝突與爭執,這就是不智的行為。

孔子警告說:對人恭敬卻不重分寸,就會反而因過度恭敬而舉措多餘,不必要來禮的時候還一直多禮,這就浪費大家的時間了;做事謹慎是對的,但是不重視情境的需要、不知以禮節之,就會反而顯得膽小怕事,令人討厭;勇於任事是應該的,但是不重視適度的禮節,就會破壞大家共事時的和諧氣氛,而顯得自己是一個魯莽無禮之徒,造成別人做事的麻煩;直爽耿正是對的,但是若不知道別人的處境,只是一昧地直來直往,那麼對於他人的生存將造成極大的壓力而使自己非常不受歡迎。所謂「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泰伯第八》)。

具體說,君子遵禮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辭讓謙和。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論語•八佾》)在為人處世方面,君子與士是這樣做的:「君子周而不比」(《論語•為政》)、「和而不同」、「泰而不驕」(《論語•子路》)、「矜而不爭」(《論語•衛靈公》),「切切偲偲,恰恰如也,可謂士矣。

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論語•衛靈公》)。

簡答題客流的概念及特點是什麼,簡答題 簡述實踐的含義和基本特徵?(急急急)

客流是人們為了實現各類出行活動,藉助各種交通工具形成的有目的流動,包含流量 流向和流時等要素。客流決定於城鎮規模 文化和遊覽設施的分佈等。客流是在一定時期內,一定數量的旅客為了一定的目的,乘坐運輸工具,經過一定的交通線路從出發地到目的地的位置移動。客流是工農之間 城鄉之間 各地區之間的政治 經濟 文...

簡答題 簡述智庫在決策中的作用,簡答題 簡述戰略決策過程中的8個步驟?

1.決策是管理者實施管理職能的核心工作。2.管理的計劃 組織 領導 控制等職能活動的中心工作就是進行各種各樣的決策。3.決策是企業合理配置資源並使之產生最大的運轉效益,協調企業各部門活動,調動職工積極性,增強企業凝聚力的重要紐帶和保證。4.決策是管理者的必備基本功,是檢驗企業領導水平的根本標誌。管理...

金融學的簡答題,金融學的三個簡答題

一,資本 抄市場是長期資金交易bai的朝所,他的活動為資本的du積累和分zhi配提供了條件特點dao,是社會資金能夠進行新的配置和流動同時又成為投資和投機的場所 二,1贏利性原則,2流動性原則,3安全性原則三,1是發行的銀行 放行是指發放貨幣的銀行 2是 的銀行3是銀行的銀行,4是調節和控制巨集觀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