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皎月獨舞
大禹建立夏朝後,在以前先王子孫諸侯國林立的基礎上,又分封了很多諸侯國,時間長了,有些諸侯不免離心離德。為了檢閱天下究竟有多少諸侯國,維護夏朝和諸侯國的統屬關係,大禹決定召開一次諸侯大會。因這時適值各方諸侯來朝,夏禹趁機舉行郊祀之禮,眾諸侯都留在陽城助祭。
到祭祀的時候,大禹稽首伏地,深深祝禱。典禮官高聲朗誦祝文,各方諸侯細細聽去,前半部分是為國祈福、為民祈年,後半部分說天下受之於舜,將來亦必定傳之賢人,決不私之一家一姓,以副列聖授受之意:"茲查群臣中惟皋陶老成聖智,夙著功德,今謹薦於皇天,祈皇天允許,降以休徵,不勝盼禱之至"。
祭畢之後,諸侯紛紛散開,又復聚攏來。大家對於大禹深深不滿。一個諸侯說道:
"真是好笑,他薦皋陶於天,皋陶老病垂危,朝不保暮,哪個不知道?他要禪位於他,豈不是虛領人情嗎?"一個諸候接著說道:
"我聽見說夏禹的兒子啟糾合了無數心腹之臣,想承襲王位。大禹**肯傳賢人呢?"後來不太滿意的諸侯就都紛紛歸去。
且說大禹郊祭之後,看見諸侯不服而去者有三十三國之多,心中不免納悶。計算起來,不服之國以東南兩方為多。於是大禹決定在陽城東南的塗山儘早召開諸侯大會,以檢討自己的過失。
到了正式大會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執玄圭,站在臺上,四方諸侯按著他國土的方向兩面分列,齊向大禹稽首為禮,大禹在臺上亦稽首答禮。禮畢之後,夏禹大聲向諸侯說道:"我德薄能鮮,不足以服眾,召集大家開這個大會,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懇切的責備、規戒、勸喻,使我知過,使我改過。
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雖略有微勞,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個驕字。先帝亦常以此來告誡我說:'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如果我有驕傲矜伐之處,請大家當面告知,否則就是教我不仁啊!
對大家的教誨,我將洗耳恭聽。"大家都明白禹受命於天,原本對大禹有意見的諸侯看到大禹這種態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慮。
這次大會,各方諸侯都帶來了朝賀的禮物,大國獻玉,小邦獻帛,史書記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大禹大享諸侯後,對各諸侯又重加賞賜,並申明貢法,要求務須按照規則繳納。同時,大禹也表示要竭力保護各諸侯國的權利,使其不受鄰國的侵犯。
塗山大會之後,諸侯們高高興興分道而去。大禹也率領群臣返回都城陽城。走到半路,忽然傳來急報,說皋陶去世了,大禹聽了,不勝傷悼,返都之後,就又改薦伯益於天。
這樣,從前疑心的諸侯知道誤會了大禹,就在堅決擁護大禹的同時,也積極進獻各類貢品。
為表示敬意,各方諸侯常來陽城獻"金"即青銅,後來,九州所貢之銅年年增多,大禹想起從前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為了紀念塗山大會,就準備將各方諸侯進獻的"金",鑄造成幾個大鼎。但為免諸侯責備,大禹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哪一州所貢之金,就拿來鑄哪一州的鼎,將哪一州內的山川形勢都鑄在上面。並將從前治水時所遇到的各種奇異禽獸、神怪等一併鑄在鼎上,使九州之百姓知道哪一種是神,那一種是奸。
又過了幾月,大禹已在位五年了。夏禹承帝舜之制,也五歲一巡狩。巡狩回來後,氣勢磅礴的九鼎鑄成,即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
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禽異獸。九鼎象徵著九州,其中豫州鼎為**大鼎,豫州即為**樞紐。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藉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從此一統。
九鼎繼而成為"天命"之所在,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大禹把九鼎稱為鎮國之寶,各方諸侯來朝見時,都要向九鼎頂禮膜拜。從此之後,九鼎成為國家最重要的禮器。
後來夏朝為商所滅,九鼎就遷於商朝的都城毫邑。商朝為周所滅,九鼎就遷於周朝的鎬京。後來成王在洛邑營造新都,又將九鼎安置在洛邑,謂之定鼎。
這就是所謂的"鼎在國在,鼎失國亡"。九鼎作為鎮國之寶、傳國之鼎僅傳三代約二千年後,因週末戰火頻仍而神祕失蹤,至今不知所在,成為千古之謎。
因為禹鑄造九鼎,直到現在,"一言九鼎"、"問鼎中原"等還是人們常用的詞彙。
2樓:匿名使用者
天下為九州,州設州牧。夏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事先派人把全國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畫成圖冊,然後派精選出來的著名工匠,將這些畫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
所刻圖形亦反映該州山川名勝之狀。九鼎象徵九州,反映了全國的統一和王權的高度集中,顯示夏王已成為天下之共主,是順應「天命」的。正所謂:
「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上之濱,莫非王臣。」從此,九州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眾所周知大禹鑄九鼎的傳說,那麼他真的有鑄造九鼎嗎?
3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大禹鑄造九鼎的傳說,主要是因為大禹因為治水,所以走遍了當時的各個地方,所以大禹它對於各地的山精水怪這類的東西是十分熟悉的,那麼大禹為了當時的人們有所防備,所以就將當時九州的州長獻上來的鋼鐵,在荊山腳下鑄造了幾個寶鼎,讓人們知道到底是什麼東西是對人們有害的,這就是當時的傳說。但是雖然是眾說紛紜,但是根據當時的鑄造工藝來說,當時鑄造成九鼎的可能性並不大。
因為我們國家現在最早出土的青銅器是二里頭遺址的青銅器,而二里頭出土的青銅器的工藝是十分簡陋的,和書上所描寫的大禹時代鑄造的紋飾精美,體型龐大的九鼎是完全不一樣的,而關於當時大禹鑄造九鼎的記載最早是在左傳中,而後是史記這兩本書中所提到的。
但是這些其實都是後世人所撰寫的書,相比這兩本更早的書,詩經和尚書中,其實我們並沒有找到,大禹他關於鑄造九鼎的記載,所以我們不免對此懷疑是否只是虛構的,因為如果說大禹他有在之前鑄造九鼎那麼他們是不會不在這兩本書中有進行記載的。
所以我們對此不免懷疑,大禹鑄造九鼎,這一個故事是否是屬實的,或者說是當時的人們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進行編造的,像當時的武則天為了稱帝,所以就虛構了一個事情來獲得當時繼承皇位的合法性,所以我們對此的推測就是大禹他當時並沒有鑄造九鼎。
4樓:晨夕楊
大禹真的有沒有鑄造九鼎未可知,不過根據歷史的勘測在當時製造九鼎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5樓:冒險家阿洛迪
這個只是個神話傳說,大禹取九州的鐵來鑄鼎,鼎是權力的象徵,九鼎是最高的權力。
6樓:佐伊最漂亮
它分別以九隻刻樓精美、古樸典雅、氣勢莊重的青銅大鼎,體現了王權的集中和至高無上,反映了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昌盛。幾千年來,一直被人們視為中華民族傳世之國寶。
7樓:茹菓
我覺得是虛構的,鼎都是在周王朝才成為帝王象徵,在之前他不過是平民家裡的炊具而已。
8樓:我勒個去啊
這個只是一個傳說,具體的我也不清楚,只知道中國有史以來都把九鼎當作寶貝。
9樓:丫頭丫頭妮
應該是假的,這畢竟只是一個傳說,只是當時大禹很有名,人們對這幾個鼎又喜愛,才有了這麼個說法。
10樓:血腥糖
既然是傳說,那就是真真假假了,如果有史書證明的話還好,但是鼎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寶貝。
禹鑄九鼎的傳說實際上反映了( )
11樓:劉子德
b大禹建立夏朝後,在以前先王子孫諸侯國林立的基礎上,又分封了很多諸侯國,時間長了,有些諸侯不免離心離德。為了檢閱天下究竟有多少諸侯國,維護夏朝和諸侯國的統屬關係,大禹決定召開一次諸侯大會。因這時適值各方諸侯來朝,夏禹趁機舉行郊祀之禮,眾諸侯都留在陽城助祭。
到祭祀的時候,大禹稽首伏地,深深祝禱。典禮官高聲朗誦祝文,各方諸侯細細聽去,前半部分是為國祈福、為民祈年,後半部分說天下受之於舜,將來亦必定傳之賢人,決不私之一家一姓,以副列聖授受之意:"茲查群臣中惟皋陶老成聖智,夙著功德,今謹薦於皇天,祈皇天允許,降以休徵,不勝盼禱之至"。
祭畢之後,諸侯紛紛散開,又復聚攏來。大家對於大禹深深不滿。一個諸侯說道:
"真是好笑,他薦皋陶於天,皋陶老病垂危,朝不保暮,哪個不知道?他要禪位於他,豈不是虛領人情嗎?"一個諸侯接著說道:
"我聽見說夏禹的兒子啟糾合了無數心腹之臣,想承襲王位。大禹**肯傳賢人呢?"後來不太滿意的諸侯就都紛紛歸去。
且說大禹郊祭之後,看見諸侯不服而去者有三十三國之多,心中不免納悶。計算起來,不服之國以東南兩方為多。於是大禹決定在陽城東南的塗山儘早召開諸侯大會,以檢討自己的過失。
到了正式大會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執玄圭,站在臺上,四方諸侯按著他國土的方向兩面分列,齊向大禹稽首為禮,大禹在臺上亦稽首答禮。禮畢之後,夏禹大聲向諸侯說道:"我德薄能鮮,不足以服眾,召集大家開這個大會,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懇切的責備、規戒、勸喻,使我知過,使我改過。
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雖略有微勞,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個驕字。先帝亦常以此來告誡我說:'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如果我有驕傲矜伐之處,請大家當面告知,否則就是教我不仁啊!
對大家的教誨,我將洗耳恭聽。"大家都明白禹受命於天,原本對大禹有意見的諸侯看到大禹這種態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慮。
這次大會,各方諸侯都帶來了朝賀的禮物,大國獻玉,小邦獻帛,史書記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大禹大享諸侯後,對各諸侯又重加賞賜,並申明貢法,要求務須按照規則繳納。同時,大禹也表示要竭力保護各諸侯國的權利,使其不受鄰國的侵犯。
塗山大會之後,諸侯們高高興興分道而去。大禹也率領群臣返回都城陽城。走到半路,忽然傳來急報,說皋陶去世了,大禹聽了,不勝傷悼,返都之後,就又改薦伯益於天。
這樣,從前疑心的諸侯知道誤會了大禹,就在堅決擁護大禹的同時,也積極進獻各類貢品。
為表示敬意,各方諸侯常來陽城獻"金"即青銅,後來,九州所貢之銅年年增多,大禹想起從前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為了紀念塗山大會,就準備將各方諸侯進獻的"金",鑄造成幾個大鼎。但為免諸侯責備,大禹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哪一州所貢之金,就拿來鑄哪一州的鼎,將哪一州內的山川形勢都鑄在上面。並將從前治水時所遇到的各種奇異禽獸、神怪等一併鑄在鼎上,使九州之百姓知道哪一種是神,那一種是奸。
又過了幾月,大禹已在位五年了。夏禹承帝舜之制,也五歲一巡狩。巡狩回來後,氣勢磅礴的九鼎鑄成,即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
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禽異獸。九鼎象徵著九州,其中豫州鼎為**大鼎,豫州即為**樞紐。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藉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從此一統。
九鼎繼而成為"天命"之所在,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大禹把九鼎稱為鎮國之寶,各方諸侯來朝見時,都要向九鼎頂禮膜拜。從此之後,九鼎成為國家最重要的禮器。
後來夏朝為商所滅,九鼎就遷於商朝的都城毫邑。商朝為周所滅,九鼎就遷於周朝的鎬京。後來成王在洛邑營造新都,又將九鼎安置在洛邑,謂之定鼎。
這就是所謂的"鼎在國在,鼎失國亡"。九鼎作為鎮國之寶、傳國之鼎僅傳三代約二千年後,因週末戰火頻仍而神祕失蹤,至今不知所在,成為千古之謎。
因為禹鑄造九鼎,直到現在,"一言九鼎"、"問鼎中原"等還是人們常用的詞彙。
九鼎竹鹽是合法的嗎,九鼎竹鹽是國家認可的嗎
您好,九鼎竹鹽有國家認監委認證,九鼎竹鹽有祛斑美容 的功效,而且也可以促進體內腸胃暢通無汙垢,有清理全身血管無於堵的作用,同時能排除化妝品殘留的重金屬毒素,能夠補充人體所需的多種元素。當人體出現免疫力下降,自愈力喪失,而竹鹽為鹼性食品,有效改善身體酸鹼平衡,提高防治病能力,從根上解決問題。竹鹽能夠促...
關於一言九鼎的成語故事一言九鼎的成語故事
一言九鼎 y y n ji d ng 釋義 九鼎 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一句話版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說的話分量很重權,作用很大。出 處 史記 平原君列傳 毛先生一至楚 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近義詞 金口玉言 言出如山 一諾千金 出言如山 一言為定 九鼎大呂一字千鈞 片言九鼎 駟馬難追 反義詞...
歷史上的九鼎和傳國玉璽,哪更珍貴
二者一先一後 都象徵當時所能達到的最大的權力 從這點來說應該是一樣的 再者如果九鼎一直傳下來的話 估計也不會有玉璽了 即便有功效也肯定沒那麼大 從這點來說玉璽不過是九鼎的替代物而已 看了華韻珍藏的文章之後 對九鼎更是倍兒的有感覺 所以感情上更傾向於九鼎 當然是九鼎了 秦始皇造的玉璽不管在哪 至少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