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秋水》句子翻譯與習題莊子《秋水》且夫句翻譯

2021-03-06 23:02:00 字數 7360 閱讀 6198

1樓:匿名使用者

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倒裝句 莫己若換成莫若己

我之謂也換成謂我也 」之」是提賓標誌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被動句.」見」翻譯成」被」

翻譯: 1.聽到了許多道理,就以為沒有人比得上自己』,說的就是我啊2.我會永遠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譏笑。

2樓:o型血男孩

3樓:匿名使用者

邯鄲學步

出處:《莊子·秋水》

原文: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譯文:燕國壽陵有個少年,聽說邯鄲人走路很好看,就趕去邯鄲跟人家學習步法。可是,他不僅沒有掌握邯鄲人走路的獨特技能,而且忘記了自己原來走路的步法,結果只好爬著回家了。

"曾未得其彷彿"的意思

可是,他不僅沒有掌握邯鄲人走路的獨特技能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文章中,通篇以寓言形式說理的是( )

a•《季氏將伐顓臾》 b•《秋水》

c•《石崇與王愷爭豪》 d•《馬伶傳》

2•《秋水》一文中,莊子用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作喻來說明( )

a•人的認識受時間限制

b•人的認識受空間限制

c•人的認識受後天教育限制

d•人的認識受先天素質限制

3•下列文章中,批判矛頭指向儒家學說的是( )

a•《季氏將伐顓臾》 b•《趙威後問齊使》

c•《寡人之於國也》 d•《秋水》

4•先秦諸子中,激烈抨擊 "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黑暗社會現實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莊子 d•荀子

5•莊子《秋水》的主旨是( )

a•闡發為政以德的道理

b•闡述實行王道的措施

c•闡明以民為本的治國思想

d•闡析人的認識有限的哲理

6•北海若對河伯說:"今爾出於崖涘,觀***,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這個 "大理"指的是( )

a•河伯 「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是無知

b•「曲士不可以語於道"是由於"束於教"

c•"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是正確的

d•人的認識是有限的

7•莊子用 " 空之在大澤"、" 米之在大倉"、"毫末之在馬體"來闡發宇宙無限、人的認識有限的哲理,這種論證方法是( )

a•例證法 b•演繹法

c•對比法 d•類比法

8•莊子用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仲尼來證明人的認識是有限的,這種論證方法是( )

a•例證法 b•演繹法

c•對比法 d•類比法

二、多項選擇題

l•下列文章,採用寓言形式的有( )

a•《秋水》 b•《報劉一丈書》

c•《馬伶傳》 d•《種樹郭橐駝傳》

e•《石崇與王愷爭豪》

2•下列論據,通過例證法來闡析人的認識是有限的這一觀

點的有( )

a•河伯在見到北海前 「以為天下之美盡在己"

b•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c•中國之在海內,似 米之在大倉

d•王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

e•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

3•下列論據,通過類比法來闡析人的認識是有限的這一觀

點的有( )

a•井蛙不可以語於海

b•四海之在天地,似 空之在大澤

c•曲士不可以語於道

d•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

e•伯夷以辭自多,仲尼以語自多

4.下列成語,從莊子《秋水》一文中引申出來的有()

a•捨本逐末

b•井底之蛙

c•禍起蕭牆

d•功虧一簣

e•望洋興嘆

三、簡析題

1•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1)概括這裡所描述的兩種景象及其關係,說明它的直接作用。

(2)莊子展示這兩種景象以及河伯態度的轉變,主要是想暗示怎樣的哲學道理?

(3)從這裡可以看出莊子的說理文具有哪些主要特點?

(4)寫出這裡所包孕的一個成語。

2•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1)概括這段文字的主旨和三個層次的大意。

莊子《秋水》:「且夫」句翻譯

4樓:折翼海賊

「聞」沒有 學說 的意思。聞聞

wén【名】

知識;見聞〖knowledge〗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莊子·秋水》

博聞強志。——《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因為樓主將 而 理解為 遞進 ,就產生了因果關係(因為聽過孔子的學說所以輕視伯夷的義行),但這個因果關係是建立在 聞 是 學說 的意思之基礎上的。但這裡 聞 是 見聞 的意思(孔子周遊列國,以見多識廣著稱)。所以就不能這麼翻譯了。

還有,結合前後文,如果按樓主這麼翻譯的話就不符文意,且顯得多餘了。這篇文章反映了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之類的道理:河之於海,世人之於「聽聞了上百條道理的自己」(聞道百,以為莫己若),所以,孔子伯夷就應該之於「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了。

顯然,談「只聽了一點點孔子的學說就輕視伯夷的義行」的這麼不明情理的人是贅餘的。http://old.

blog.edu.**/user5/280234/archives/2008/2085843.

shtml

5樓:匿名使用者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囗(左「氵」右「矣」音si 4)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 己。

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 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 。』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

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今爾出於崖si4 ,觀***,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 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洩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 不變,水旱不知。

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 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 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

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 似囗(上「田」中「田田」下「石」音lei3)空之在大澤乎?計 中國之在海內不似囗(左「禾」右「弟」音ti2)米之在太倉乎? 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 人處一焉。

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 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 尼語之以為博。

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

河伯曰:「然則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北海若曰:

「否。夫 物,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常,終始無故。是故大知觀於遠近,故小 而不寡,大而不多:

知量無窮。證向今故,故遙而不悶,掇而不囗( 左「足」右「支」):知時無止。

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 :知分之無常也。明乎坦塗,故生而不說,死而不禍:

知終始之不可 故也。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以其 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亂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觀之,又何以 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細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窮至大之域!

」河伯曰:「世之議者皆曰:『至精無形,至大不可圍。

』是信情乎 ?」北海若曰:「夫自細視大者不盡,自大視細者不明。

夫精,小之 微也;郛,大之殷也:故異便。此勢之有也。

夫精粗者,期於有形者 也;無形者,數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圍者,數之所不能窮也。可以言 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 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是故大人之行:

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動 不為利,不賤門隸;貨財弗爭,不多辭讓;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 ,不賤**;行殊乎俗,不多闢異;為在從眾,不賤佞諂;世之爵祿 不足以為勸,戮恥不足以為辱;知是非之不可為分,細大之不可為倪 。聞曰:『道人不聞,至德不得,大人無己。

』約分之至也。」

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內,惡至而倪貴賤?惡至而倪小大?

」北海若曰:「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 觀之,貴賤不在己。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 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

知天地之為ti2米也,知毫末之為 丘山也,則差數睹矣。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 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知東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無,則功 分定矣。

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 之,則萬物莫不非。知堯、桀之自然而相非,則趣操睹矣。昔者堯、 舜讓而帝,之、噲讓而絕;湯、武爭而王,白公爭而滅。

由此觀之, 爭讓之禮,堯、桀之行,貴賤有時,未可以為常也。梁麗可以衝城而 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狸囗(左 「犭」右「生」),言殊技也;鴟鵂夜撮蚤,察毫末,晝出囗(左「 目」右「真」)目而不見丘山,言殊性也。故曰:

蓋師是而無非,師 治而無亂乎?是未明天地之理,萬物之情也。是猶師天而無地,師陰 而無陽,其不可行明矣!

然且語而不捨,非愚則誣也!帝王殊禪,三 代殊繼。差其時,逆其俗者,謂之篡夫;當其時,順其俗者,謂之義 之徒。

默默乎河伯,女惡知貴賤之門,小大之家!」

河伯曰:「然則我何為乎?何不為乎?

吾辭受趣舍,吾終奈何?」 北海若曰:「以道觀之,何貴何賤,是謂反衍;無拘而志,與道大蹇 。

何少何多,是謂謝施;無一而行,與道參差。嚴乎若國之有君,其 無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其無私福;泛泛乎其若四方之無窮,其 無所畛域。兼懷萬物,其孰承翼?

是謂無方。萬物一齊,孰短孰長? 道無終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

一虛一滿,不位乎其形。年不可舉 ,時不可止。訊息盈虛,終則有始。

是所以語大義之方,論萬物之理 也。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

何為乎,何不 為乎?夫固將自化。」

河伯曰:「然則何貴於道邪?」北海若曰:

「知道者必達於理,達 於理者必明於權,明於權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 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非謂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寧於禍 福,謹於去就,莫之能害也。

故曰:『天在內,人在外,德在乎天。 』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躑躅而屈伸,反要而語極。

」曰: 「何謂天?何謂人?

」北海若曰:「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 牛鼻,是謂人。故曰:

『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 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

夔憐囗(左「蟲」右「玄」音xian2),xian2憐蛇,蛇 憐風,風憐目,目憐心。夔謂xian2曰:「吾以一足囗(左「足 右「今」音chen3)踔而不行,予無如矣。

今子之使萬足,獨奈 何?」xian2曰:「不然。

子不見夫唾者乎?噴則大者如珠,小 者如霧,雜而下者不可勝數也。今予動吾天機,而不知其所以然。

」 xian2謂蛇曰:「吾以眾足行,而不及子之無足,何也?」蛇曰 :

「夫天機之所動,何可易邪?吾安用足哉!」蛇謂風曰:

「予動吾 脊脅而行,則有似也。今子蓬蓬然起於北海,蓬蓬然入於南海,而似 無有,何也?」風曰:

「然,予蓬蓬然起於北海而入於南海也,然而 指我則勝我,囗(左「魚」右「酋」音qiu1)我亦勝我。雖然, 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故以眾小不勝為大勝也。

為大勝 者,唯聖人能之。

孔子游於匡,宋人圍之數匝,而絃歌不輟。子路入見,曰:「何夫 子之娛也?

」孔子曰:「來,吾語女。我諱窮久矣,而不免,命也; 求通久矣,而不得,時也。

當堯、舜而天下無窮人,非知得也;當桀 、紂而天下無通人,非知失也:時勢適然。夫水行不避蛟龍者,漁父 之勇也;陸行不避兕虎者,獵夫之勇也;白刃交於前,視死若生者, 烈士之勇也;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 也。

由,處矣!吾命有所制矣!」無幾何,將甲者進,辭曰:

「以為 陽虎也,故圍之;今非也,請辭而退。」

公孫龍問於魏牟曰:「龍少學先王之道,長而明仁義之行;合同異 ,離堅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窮眾口之辯:吾自以為至 達已。

今吾聞莊子之言,茫然異之。不知論之不及與?知之弗若與?

今吾無所開吾喙,敢問其方。」公子牟隱機大息,仰天而笑曰:「子 獨不聞夫囗(「陷」字以「土」代「阝」)井之蛙乎?

謂東海之鱉曰 :『吾樂與!出跳樑乎井榦之上,入休乎缺囗(「愁」字以「瓦」代 「心」)之崖。

赴水則接腋持頤,蹶泥則沒足滅跗。還囗(左「蟲」 右「幹」音han2)蟹與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 跨囗(左「足」右「寺」音zhi4)囗(「陷」字以「土」代「阝 」)井之樂,此亦至矣。

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東海之鱉左足未入 ,而右膝已縶矣。於是逡巡而卻,告之海曰:

『夫千里之遠,不足以 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 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 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

』於是囗(「陷」字以「土」代「阝」 )井之蛙聞之,適適然驚,規規然自失也。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 猶欲觀於莊子之言,是猶使蚊負山,商囗(左「蟲」右「巨」)馳河 也,必不勝任矣。且夫知不知論極妙之言,而自適一時之利者,是非 囗(「陷」字以「土」代「阝」)井之蛙與?

且彼方囗(左「足」右 「此」音ci3)黃泉而登大皇,無南無北,爽然四解,淪於不測; 無東無西,始於玄冥,反於大通。子乃規規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辯 ,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

且子獨不聞夫壽 陵餘子之學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今 子不去,將忘子之故,失子之業。

」公孫龍口囗(左「口」右「去」 )而不合,舌舉而不下,乃逸而走。

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

」 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 廟堂之上。

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 」二大夫曰:

「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

吾將曳尾於塗 中。」

惠子相樑,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

」於 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 為囗(「剜」字以「鳥」代「刂」音yuan1)囗(左「芻」右「 鳥」音chu2),子知之乎?

夫yuan1chu2發於南海而飛 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y uan1chu2過之,仰而視之曰:『嚇!

』今子欲以子之樑國而 嚇我邪?」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囗(「修」字以「黑」代「 彡」音tiao2)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 ,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 子曰:「請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 。我知之濠上也。」

秋水莊子寓意,秋水 《莊子》的寓意

人不要像河伯一樣自大,在天地萬物中個人是很渺小的。要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人們往往看不到自己的短處,覺得自己最了不起,其實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我們作任何事情都要謙虛,取長補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秋水 莊子 的寓意 秋水 是 莊子 中的又一長篇,用篇首的兩個字作為篇名,中心是討論人應怎樣去認識外物...

莊子《秋水》中代表莊子觀點的人物是A莊子B

如果按全文來看,應該是a.莊子 高中課文裡是節選而已 北海若和河伯都是莊子筆下寓言裡的人回物答 河伯見到北海之後感慨自身之渺小,北海若好像都沒說話 沒他的戲份撒。在 莊子 一書裡,很多篇文,只有莊子才能代表莊子自己。建議看看顏世安所寫的 莊子評傳 廣西人的性格怎樣 善良 大方 包容 耿直。此外,廣西...

秋水《莊子》的寓意文言文《秋水》的寓意是什麼?

莊子 又名 南華經 是道家 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到了漢代以後,尊莊子為南華真人,因此 莊子 亦稱 南華經 其書與 老子 周易 合稱 三玄 莊子 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 藝術 美學 審美觀等。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 人生 政治 社會 藝術 宇宙生成論等諸多方面。莊子的文章,想象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