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詩寫於貞元二十年(804)歲末,作者任祕書省校書郎,時年三十三歲.「邯鄲」,今屬河北.「冬至」,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約相當於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
在唐代,冬至是很重要的.這一天,朝廷要放假,民間就更熱鬧了.大家穿新衣,互贈飲食,互致祝賀,一派過節的景象.
白居易寫這首詩時,正宦遊在外,夜宿於邯鄲驛舍中.
句解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冬至佳節,在家中和親人一起歡度,才有意思.如今遠在邯鄲的客店裡,將怎樣過法呢?只能抱著膝坐在孤燈前,在靜夜中,惟有影子相伴.
第一句敘客中度節,已植「思家」之根.第二句,「抱膝」二字,活畫出枯坐的神態.「燈前」二字,既烘染環境,又點出「夜」,自然引出「影」.
而「伴」字,又將「身」和「影」聯絡起來,並賦予「影」以人的感情.「影」與「身」皆抱膝枯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於言表.「驛」,驛站,古代傳遞公文或出差**途中歇息的地方.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這個冬至佳節,由於自己離家遠行,家裡人一定也過得不快樂.當自己抱膝燈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時候,家裡人大約同樣還沒有睡,坐在燈前,在談論著我這個「遠行人」吧!
三、四兩句十分感人,也頗耐人尋味:詩人在思家之時想象出來的那幅情景,卻是家裡人如何想念自己.至於「說」了些什麼,則給讀者留下了馳騁想象的廣闊天地.
每一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給予補足.
評解 白居易的五七言絕句,共七百六十五首,約佔全部詩作的百分之二十七.本詩是其中早期的一篇佳作,反映了遊子思家之情,字裡行間流露著濃濃的鄉愁.其佳處,一是以直率質樸的語言,道出了人們常有的一種生活體驗,感情真摯動人.
二是構思精巧別緻:首先,詩中無一「思」字,只平平敘來,卻處處含著「思」情;其次,寫自己思家,卻從對面著筆,與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有異曲同工之妙.宋人範晞文在《對床夜語》裡說:
「白樂天『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語頗直,不如王建『家中見月望我歸,正是道上思家時』,有曲折之意.」這議論並不確切.二者各有獨到之處,不必抑此揚彼.
2樓:喬大大大大輝
表達了作者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全詩語言質樸無華而韻味含蓄,構思精巧別緻,運用想象等手法,表現出淡淡的思鄉之愁以及濃濃的懷親之意。
原文: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譯文:我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佳節。晚上,我抱著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親人今天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談論著我這個遠行人。
賞析:《邯鄲冬至夜思家》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只是用敘述的語氣來描繪遠客的懷親之情。其佳處,一是以直率質樸的語言,道出了人們常有的一種生活體驗,感情真摯動人。
二是構思精巧別緻:首先,詩中無一「思」字,只平平敘來,卻處處含著「思」情;其次,寫自己思家,卻從對面著筆。
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賞析最後兩句詩並說說其中蘊含著詩人怎樣的情感
3樓:大愚若智
這兩句詩正面寫「思家」。後兩句筆鋒一轉,來個曲筆,不直接寫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論著自己這個遠行之人,以此來表現「思家」,使這種思鄉之情擴大化,真實感人。其感人之處是:
他在思家之時想象出來的那幅情景,卻是家裡人如何想念自己。這個冬至佳節,由於自己離家遠行,所以家裡人一定也過得很不愉快。當自己抱膝燈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時候,家裡人大約同樣還沒有睡,坐在燈前,「說著遠行人」。
具體「說」了什麼,作者並沒有指明,這就給讀者留下了馳騁想象的廣闊天地。每一個享過天倫之樂的人,有過類似經歷的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想得很多。
在這兩句詩中,作者沒用華麗的詞句,沒有玩弄過多的藝術技巧,而用平實質樸的語言,表現出淡淡的思鄉之愁以及濃濃的懷親之意。
4樓:匿名使用者
要說明是哪一句那一句這樣的答案不太明朗
冬至夜思家》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5樓:知軒知軒
《邯鄲冬至夜思家》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此詩描寫了冬至夜晚作者在邯鄲驛舍的所思所感,表達了作者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全詩語言質樸無華而韻味含蓄,構思精巧別緻,運用想象等手法,表現出淡淡的思鄉之愁以及濃濃的懷親之意。
《蟬》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6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作者一首著名的詠物詩。詩人通過詠蟬寄予
自己的身世情懷。詩的前四句詠蟬,實則自鳴不平;後四句直抒胸臆,把自己的命運和蟬聯絡在一起。詩以蟬起,又以蟬結,章法嚴密,物態的精細刻畫與情意的婉轉表述達到了渾然交融與統一,確是託物詠懷的名作。
7樓:匿名使用者
《蟬》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蟬的喜愛或真切的感情
8樓:匿名使用者
蟬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
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
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
邯鄲冬至夜思家是怎樣抒寫思念家鄉的情感的?
9樓:看不見遇不著
邯鄲冬至夜思家是通過質樸無華而韻味含蓄的語言,精巧別緻的構思,想象專的手法,抒發出思念家鄉的屬情感。
《邯鄲冬至夜思家》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描寫了冬至夜晚作者在邯鄲驛舍的所思所感,表達了作者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
這首詩當作於唐德宗貞元二十年(804年)歲末,作者時年三十三歲,任祕書省校書郎。冬至這一天,朝廷要放假,民間也很熱鬧,穿新衣,互贈飲食,互致祝賀,一派過節的景象。白居易當時正宦遊在外,夜宿於邯鄲驛舍中,有感而作此詩。
全詩內容: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全詩譯文:我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佳節。晚上,我抱著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親人今天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談論著我這個遠行人。
10樓:匿名使用者
家人之思。白居易
copy的《邯鄲冬至夜思家》抒寫羈旅懷人之情。「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一二句寫詩人自己。寒冬臘月,長夜漫漫,詩人客居驛館,徹夜難眠,抱膝而坐,形影相弔,一股悽清落寞之情湧上心頭,冷清暗淡的畫面烘托出詩人的思家念親之急之切。三四兩句轉換角度,不寫自己,改寫家人,系詩人的想象之辭。
家人圍爐夜坐,深更半夜還未休息,只是因為「兒行千里母擔憂」啊,著一「說」字,不見物件,不道內容,具有旅途奔波經驗的人們不難想見,這份思念和牽掛多深,多苦!全詩四句,後兩句寫家人「說」自己,實際上是為了表現「遠行人」對「家中人」的思念。對面落筆,含蓄深沉。
另外,高適的《除夕作》也是採用對面落筆寫家人之思,同樣具有語短情長,耐人尋味的特點,「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傷心悲苦,悽愴憂愁,情調比白居易的詩作更為沉痛。
11樓:南宮咳咳啦
從側bai面的描寫來寄託感du情表現出思家
邯鄲冬zhi至夜思家 白居易的五dao七言絕句,共七百六
內十五首,容約佔全部詩作的百分之二十七。本詩是其中早期的一篇佳作,反映了遊子思家之情,字裡行間流露著濃濃的鄉愁。其佳處,一是以直率質樸的語言,道出了人們常有的一種生活體驗,感情真摯動人。
二是構思精巧別緻:首先,詩中無一「思」字,只平平敘來,卻處處含著「思」情;其次,寫自己思家,卻從對面著筆. 。
劉方平的《月夜》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12樓:冬梅傲雪
詩是抒寫感受大自然物候變化的,清新而有情致。這類詩是詩人對外界自然事物、氣候加以精細體察而萌發於心的一種敏感、靈感凝成的景象。詩的首二句是寫仰
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闌干,暗隱時辰流轉;後二句是寫俯視,大地靜謐,
夜寒料峭,蟲聲新透,感知春之資訊。構思新穎別緻,不落窠臼,用語清麗細膩,妙
然生趣。表達了詩人熱衷於品味生活,對生活充滿熱愛的思想情懷。
13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了詩人熱愛大自然,以及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14樓:匿名使用者
劉方平《月夜》賞析
【作者】齊天舉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1]。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賞析】
劉方平,開元、天寶時人,隱居穎陽太谷,高尚不仕。《唐才子傳》稱他「神意淡泊,善畫山水」,「工詩,多悠遠之思;陶寫性靈,默會風雅。故能脫略世故,超然物外」。
《全唐詩》錄存其詩二十六首。
唐詩中,以春和月為題的不少。或詠春景而感懷,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詩寫春,不唯不從柳綠桃紅之類的事物著筆,反借夜幕將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點的事物遮掩起來,寫月,也不細描其光影,不感嘆其圓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調進半片月色,這樣,夜色不至太濃,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種蒙朧而和諧的旋律。
此詩首揭「更深」二字,為以下景色的描繪確定了基調,也給全詩籠罩一種特殊氛圍。「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體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闌干南鬥斜」,是「更深」於夜空的徵象,兩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靜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為月輪西斜,詩以星斗闌干為映襯,這就構成兩句之間的內在關聯。
恬謐的春夜,萬物的生息遷化在潛行。「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正是詩人全身心地去體察大自然的契機而得到的佳句。從蟲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說明詩入有著深厚的鄉村生活的根柢。
因此。這兩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沒有長期鄉村生活經驗的入。
固然說不出;便是生活在鄉村,也並非人人都說得出來。今夜蟲鳴,究竟是第一回還是第幾回,誰去注意它,這須得有心人。還應該有一顆詩心。
一個「新」字,飽含對鄉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說清新,又有欣悅之意。
詩中說「春氣暖」自「今夜」始,表明對節候變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語洋溢著自得之情。寫隔窗聽到蟲聲,用「透」。給人以生機勃發的力度感。
窗紗的綠色,夜晚是看不出的。這綠意來自詩人內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們就可以明白:
詩人之所以不描寫作為春天表徵的鮮明的外在景觀。而是藉助深夜景色氣氛來烘托詩的意境,就是因為這詩得之於詩人的內心。詩人是以一顆純淨的心靈體察自然界的細微變化的。
詩的前二句寫景物,不著一絲春的色彩.卻暗中關合春意,頗具蘊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氣暖」。結句的「蟲聲」,「綠窗紗」互為映發。
於是春意俱足。但這聲與色,仍從「意」(感覺)中來。詩人並非唯從「蟲聲」才知道春氣已暖,「春氣暖」是詩人對「今夜」的細微感覺,而「蟲聲」只是與其感覺冥合的一個物候。
因此,詩的意蘊是深厚的。構思的新穎別緻,決定於感受的獨特。
唐代田園詩成為一個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彷彿陶詩一二者並不多見。象本詩這樣深得陶體真趣的。就更為寥寥。
至於說本詩有無隱微之情的寄託,於字面無徵,不好去穿鑿。
古代詩歌閱讀(11分)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鄲驛裡逢冬至
小題1 抱膝 二字生動勾畫出作者呆坐的神態,用 燈前 引出 影 伴 又將 影 與 身 聯絡起來。抱膝枯坐的 影 陪伴著枯坐的身,表現了孤寂之感,和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小題1 作者通過想像中的畫面,即冬至深夜,家人圍坐燈前,談論自己這個遠行之人,來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思念。小題1 分析思想感情,可從詩歌的具...
蟬虞世南三,四句借蟬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託,具有濃郁的象徵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 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詩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於秋風的傳送,詩人卻別有會心,強調這是由於...
春夜洛城聞笛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此詩抒發了作者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之情,其前兩句描寫笛聲隨春風而傳遍洛陽城,後兩句寫因聞笛而思鄉。春夜洛城聞笛 唐代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表達了詩人思鄉的情懷。春夜洛城聞笛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春夜洛城聞笛 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寫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