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隋朝民歌賞析和句解

2021-03-07 18:35:19 字數 2536 閱讀 1089

1樓:匿名使用者

隋朝民歌《送別》作品全文:

送別         隋 無名氏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 借問行人歸不歸。

白話譯文:

楊柳枝青青的垂到地面,楊花漫天飛舞。

柳條折盡了楊花也已飛盡,借問一聲遠行的人什麼時候回來呢?

作品賞析:

首句寫柳絲,千條綠枝,如煙似霧,著地而垂,隨風依依,似惜人離別,又似離恨條條,令人意惹情牽。第二句寫楊花(柳絮)如雪,漫天飛舞,迷濛一片。

「漫漫」二字極寫楊花數量之多,範圍之廣,飄飛之亂,特別是「攪」字,不僅傳神的寫出楊花飛舞之狀,也攪動了離別之人的情腸,暗示了離情別緒的紛擾無端。

這兩句青青翠條和雪白楊花相對,色彩鮮明;「著地垂」的柳枝是靜態的,給人以垂直下垂之感,「攪天飛」的柳絮是飛動的,具有向上輕舉之態,二者一動一靜,一上一下,一為線條,一為團塊,動靜結合,上下並舉,為下面兩句對離別情感的抒發做了鋪墊。

末兩句則借景生髮,由景轉情,加以進一步聯想,並藉此矚勸遠行之人。兩個「盡」字與兩個「歸」字前後照應,密切相關,「盡」表示事物的結束和時光的流逝,「歸」表示行人在外飄泊生活的結束。

重疊使用,更感到作者的情深意切。由於詩意模糊,我們難以確認送別人的身份,不過,無論他所寫的是情人的惜別、夫妻的分離,還是親朋的遠行,其意境的深遠情意的懇摯,都足以引起讀者的心理共鳴。所以,詩的「模糊」,遠勝於「確認」,這就是詩的魅力所在。

2樓:絲絲縷縷的青煙

送別這首詩是隋朝的七言絕句,全文如下:

送別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 借問行人歸不歸。

單從送別題目字面上說,這是一首送別詩。詩人抓住具有象徵意義的事物——楊柳,通過描寫、渲染,抒發了離愁別緒。

譯文:楊柳枝青青的垂到地面,楊花漫天飛舞。

柳條折盡了楊花也已飛盡,借問一聲遠行的人什麼時候回來呢?

這首出自隋朝的《送別》,其作者已無法考證,然而詩中借柳抒發的那份戀戀不捨的心境,卻流傳至今。據說,折柳送別的風俗始於漢代。古人贈柳,寓意有二:

一是柳樹速長,角它送友意味著無論漂泊何方都能枝繁葉茂,而纖柔細軟的柳絲則象徵著情意綿綿;二是柳與「留」諧音,折柳相贈有「挽留」之意。而我們今天從詩歌中所看到的用「柳」來表現離情別緒的詩句,要早於這種「習俗」。

柳條折盡了楊花也已飛盡,借問一聲遠行的人什麼時候回來呢

注:古人常折楊柳枝表送別

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此時表面是送別詩實際表達的是對隋朝滅亡的詛咒,因為隋煬帝姓楊 。

這又另一種解釋:

末兩句寫春已歸去而人未歸來。折柳,本意在贈別;今柳條折盡,則意味著離別已久,睹舊物而懷遠人。飛花,本意指春暮;今楊花飛盡,則意味著春歸已久,覺行人反不如春之知情。

末句直扣題旨,問夫歸否;說明她已憂思滿懷,情渴似火,故似火山熔岩迸湧而出。其氣度韻味,自不尋常。

3樓:zarathus灬

送別隋朝民歌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 借問行人歸不歸。

賞析:首聯上句寫柳條、下句寫楊花(柳絮),讀起來流通天然,有如天造地設,略無人工雕刻痕跡。但是稍作剖析,便發現詞性、腔調、意象、情思,又無一不對,實在是反常工麗的對偶句。

看來作者已懂得調整平仄,上句最初之所以不必「柳條」、「柳枝」、「柳絲」,是因為第二字應是仄聲。改用「柳樹」,「柳」是仄聲,卻未能體現「柳條」。而繼之以「青青著地垂」,則萬絲千條,便展示於讀者眼前。

「著地」,狀柳條之長,把讀者的視野由樹梢引向地上。「垂」,表靜態,以見風和日暖。「青青」,既寫柳色,亦點時刻。

柳色由鵝黃而淡綠而「青青」,則時刻不斷消逝,當今已是暮春了。

上句用「青青著地」狀柳條之垂,下句用「漫漫攪天」狀楊花之「飛」。楊花非常輕盈,若是風力較猛,便向一個方向急飛;若是風力甚微,便無依無傍,忽高忽低,飄來飄去。這裡所寫的正是日暖風和之時的現象。

「漫漫」,寫楊花飄揚,一望無垠;「攪天」,寫仰視所見。天空都被擾亂,則楊花之多,不言可知。由此聯絡上句,便知「青青」柳樹,並非三株五株,而是夾路沿河,傍亭拂橋,處處可見。

所以,合

一、二句看:由上而下,所見者無非柳條青青著地;由下而上,所見者無非楊花漫漫攪天。而離愁別緒,也隨之充滿於整個空間。

第三句,緊承前兩句,雙綰「柳條」與「楊花」,卻來了個出人意外、觸目驚心的轉機:「柳條折盡花飛盡!」楊花再多,終歸要「飛盡」的,這是天然規律。

而萬樹柳絲,即便每天折,又怎能「折盡」?這兩者合起來,無非是經過時刻的推移,體現分開之苦、懷人之切。聯絡第四句,則無限情形,都可於幻想中閃現於讀者眼前。

「借問行人歸不歸?」這一問,並不是面臨「行人」提出的。怎見得?

首要,榜首、二兩句與第三句之間,清楚有一段時刻間隔。送別之時,即便俄延好久,也不行能把「青青著地」的「柳條」一股腦兒「折盡」,更不行能一向比及「漫漫攪天」的「楊花」悉數「飛盡」。其次,臨別之時,只能問行人「何時歸」,怎好問他「歸不歸」?

4樓:孟飛海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5樓:咖啡

so別啊!

話費孩子gv過得好好

比喻句和擬人句各兩句,並賞析,比喻句和擬人句的區別?

一片片黃 bai葉從高大的樹上掉落下來,du就像一隻只翩翩起舞zhi的蝴dao蝶。只要積極地面對生活,我的專未來就像花兒屬 一樣美好。用就像造句。秋便以翩躚之姿踏碎了夏天的謠言。秋姑娘穿戴火紅的衣裳帶給大家豐盈的高興。秋姑娘帶著她豐盈的果實,為農家帶來了高興。比喻句和擬人句的區別?1 含義不同 比喻...

《童年》中的比喻句及賞析,童年擬人句及比喻句和賞析

童年就像bai天上的星星,每當回憶du的時候總感覺溫zhi馨,卻dao再也回不去了。童年就像雨專 後彩虹,抬頭仰望,屬卻遙不可及。童年就像一隻透明的玻璃碗,盛滿了美好的回憶,可望,卻難以再觸及。童年就像一顆稀有的寶石,可以觀賞,卻無法觸控。童年就像一段奇妙的旅途,可以回首遙望,卻難再次走過。童年像一...

對聯五十句,寫賞析表現手法,對聯的修辭和表現手法

又是一年春節到,家家戶戶少不了貼春聯。對聯起源很早,可追溯到唐以後的五代。有了律詩的對仗,才有演化而來的對聯。自己創作和書寫對聯,是件很愜意的事。創作對聯有各種表現手法,除了運用比喻 擬人 排比 雙關 襯托 設問 反詰等常用的修辭手法外,另還有許多巧對的方法。按對聯的內容,有正對 反對 流水之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