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書法大家都有哪些

2021-03-08 01:18:49 字數 5362 閱讀 7230

1樓:星嘉合科技****

三國時代的書法成就是頗為可觀的,既有中國書法史上的大名家,也有玩票性質的業餘愛好者,更為驚訝的,有些我們所熟悉的大名人,竟然也是精於此道的。

1、張飛

說張飛擅長書法,主要是有以下幾個依據:

一、明代卓爾昌的《畫髓元詮》載:「張飛……畫美人,擅草書。」

二、 明代的《丹鉛總錄》載:「涪陵有張飛刁斗銘,其方案甚工,飛所書也。張士環詩云:

'天下英雄只豫州,阿瞞不共載天仇。山河割據三分國,宇廟威名丈八矛。江山祠堂嚴劍佩,人間刁斗見銀鉤。

空餘諸葛秦川表,左袒何人復為劉!'」

三、《八蒙摩崖》張飛的《立馬銘》,是張飛打敗張頜後在馬上用長矛鑿崖而成。其字如行雲流水,雋永秀麗,其文如下:「漢將張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頜於八蒙,立馬勒銘。」

四、《涿州續志》中載元朝人寫的詩:「........車騎更工書,......橫矛思腕力,繇象恐難如。」這裡的車騎就是指曾為車騎將軍的張飛

吳大導的《赤壁》儘管在很多方面離史實很遠,在這一點上,還是蠻忠於歷史的。

2、吳王趙夫人

吳王趙夫人是吳丞相趙遠之妹,善於書法繪畫,相傳其成就頗高。

3、荀勖

雖稱不上是大書法家,其成就並不低,鍾會就曾經模仿他的筆跡,騙取了他家的寶劍,看來,這兩人在筆法上還是有些相似之處。

4、鍾會

這可是三國後期的名人了,在很小的時候就很聰明,平定的蜀國大軍是他所率的,政治上有成就,軍事才能也有些,可是偏生了一根反骨,也不審時度勢下,就想著稱王稱帝,結果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身為鍾繇的兒子,自己老子是當世著名的書法家,耳孺目染下,家學淵源下,字還是練得不錯的,他對書法很有獨到成的見解,書法造詣頗高,為後人所稱頌。

「有十二意,意多奇妙。」——《古今書人優劣評》梁武帝蕭衍

「書有父風,稍備筋骨,兼美行、草,尤工隸書。遂逸緻飄然,有凌雲之志。」——唐代張懷瓘《書斷》

《書斷》還記載了這麼一則有關鍾會的小故事:「會嘗詐為荀勖書,就勖母鐘夫人取寶劍。兄弟以千萬造宅,未移居。

勖乃潛畫元常形象,會兄弟入見,便大感慟。勖書亦會之類也,會隸行草章草併入妙。」

這個荀勖是深得了江南蘇州慕容家的「斗轉星移」的精髓:「以彼之道還施彼道。」

從這裡也可看出荀勖的書法造詣並不低,對繪畫也頗有研究,畫得如此傳神。

5、蔡文姬

蔡邕,是大文學家,大書法家,做為他的女兒蔡文姬生在這樣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及書法就是十分自然的事。

據傳書法史上與「書聖」王羲之並稱的鐘繇的書法便來自於她。

6、韋熊

也許有一個太光彩照人的父親,韋熊在書法史上的聲名並不是那麼響亮,但人們對他的評價並不低。

「仲將八分、隸書、章草、飛白入妙,小篆入能。兄康,字元將,工書。子熊,字少季,亦善書。時人云:「名父之子。」克有二事,世所美焉。」——唐代張懷瓘《書斷》

「京兆韋誕、誕子熊、穎川鍾繇、繇子會,並善隸書。」——西晉文學家、《博物志》張華

7、曹操

歷史上對曹操書法的評價,主要是以下幾個字:「金花細落,遍地玲瓏;荊玉分輝,瑤若璀粲。」、「筆墨雄渾,雄逸絕論。」

看來是那種「力透紙背,遒勁華美」的筆法。

樑瘐肩在其《書品》中,把曹操的書法作品列入中中之品;

張玉灌《書斷》,稱曹操的書法作品為妙品;

晉代陸雲給陸機的信中說:「曹公藏石墨數十萬斤」。

曹操雖善書法,可能是因為忙於戰事、政事,沒有機會寫吧,所以他流傳於世的墨跡很少。

現在發現曹操的唯一墨跡為「袞雪」二字,這是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西征張魯到漢中,經過棧道咽喉石門(今陝西褒城)時,看到河中景象所書,字刻於河水礁石上。

「袞雪」二字表現了河水洶湧澎湃的流勢,河水衝擊石塊水花四散濺出,水大石眾,猶如滾動之雪浪,故云「袞」(滾)雪」

清代有詩讚:「滾滾飛濤雪作窩,勢如天上瀉銀河。浪花並作筆花舞,魏武精神萬傾波。」

8、樑鵠

樑鵠是八分書的大家,他的這一成就,來自於一次「偷竊。」

當時,有一個書法大家師宜官,其書法被人譽為「大則一字徑丈,小則方寸千言,」,因而很自傲,「或時不持錢詣酒家飲,因書其壁,顧觀者以酬灑直,計錢足而滅之。每書輒削而焚其粄,樑鵠乃益為粄,而飲之酒,候其醉而竊其粄。」

樑鵠就是用這些「偷」來的「粄」,從中臨摹,勤學苦練,終成了一代八分書大家,時人以為其成就超過了他所師的師宜官。

曹操身邊雖然聚集天下書法英才,但他卻獨愛樑鵠書,常將樑鵠的書跡懸掛帳中,或是訂在壁間,慢慢觀賞,就連曹操宮中的題署多是出自樑鵠之手,可以說是「三千寵愛於一身。」

他的書法歷來廣受好評:

樑瘐肩《書品論》將樑鵠、皇象、鍾繇、索靖等九人的八分書列為上品之下;

唐李嗣真《後書品》又將是樑鵠書列為上中品;

韋續《墨藪·九品書》將樑鵠書列入上上品;

張玉灌《書斷》又將其列入妙品。

9、邯鄲淳

邯鄲淳,是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書法家、文學家。

作為一名文學家,他傳世的名著就是《笑林》(原書現在已不見),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目前所知的最早的記載笑話的書,史學價值相當高。

他博學而多才,篆書的師承於當時的著名書法家扶曹,善寫「蟲篆」(古文大篆),楷書取法王次仲,善作小字,八分隸書也寫得很不錯。(《四體書勢》)據說是「工書,諸體皆能。」

主要評價為:

「應規入矩,方圓乃成。」——袁昂《書評》

「自秦用篆書,焚燒先典,而古文絕矣。漢武帝時,魯恭王壞孔子宅,得《尚書》、《春秋》、《論語》、《孝經》,時人已不復知有古文,謂之科斗書,漢世祕藏,希得見之。魏初傳古文者,出於邯鄲淳。

」——衛恆《四體書勢》古文序

「善《蒼》、《雅》、蟲、篆、許氏字指。」——《魏略》

邯鄲淳還為曹娥寫過一篇碑文,蔡邕避難路過會稽,贊碑文為「絕妙好辭」,《三國演義》裡講到過這個故事,說蔡邕寫下的是「黃絹幼婦,外孫齏臼」,聰明過頭的楊修趕在阿瞞之前,揭曉了答案,從而給自己惹來了殺身之禍。

10、 韋誕

三國時代魏國著名書法家、制墨家,與當時的書法大家邯鄲淳、衛覬齊名。據說,他曾經師學於邯鄲淳。

史上對其評價為:「諸書並善,題署尤精。」不僅精通草書、楷書、八分書,篆書更是絕,魏宮的皇家寶器上的銘文,基本上都是出自他的手筆。(《四體書勢》)

有關他的有一個「韋誕題詞鬚髮白」的故事,比起伍子胥過昭關及華英雄戰扶桑浪人的一夜白頭絕不遜色。

當時,凌雲臺剛建成,魏明帝曹睿命韋誕題匾額,由於工匠的失誤(也許是明帝有意整人),那匾早已嵌入在祭臺上,只能是用一個籠子裝著韋誕,徐徐而上,對著匾額書寫。

據載當時那匾額離地有二十五多丈,而風又很大,驚惶危恐之中,等到書寫完後,韋涎的頭髮都白了。受了這一嚇後,他立下了家令,從此之後,子孫再也不作「大字楷法」。

韋誕製作的墨被稱為「韋誕墨」,是古代的珍貴之墨,被讚譽為;「百年如石,一點如漆。」

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曾記載著韋誕制墨的方法:「參以真珠、麝香,搗細合煙下鐵臼,搗三萬杵。」

還有一種韋涎筆,相傳就是用韋誕法制筆,能達到四德齊備。其法以強毫為柱,柔毫為被。他為此著有《筆經》。

人們對他書法的評價:

「如龍孥虎據,劍拔弩張。」 ——袁昂《書評》「京兆韋誕、誕子熊、穎川鍾繇、繇子會,並善隸書。」——西晉文學家、《博物志》張華

11、胡昭

胡昭,這個人,很有才華,有人認為,僅從散見於一些史料、典籍中零星的文字記載來看,胡昭的才華智慧絕不在諸葛亮之下。

胡昭在書法上取得了較大成就,當時與邯郭淳、衛覬、韋誕並有聲名。

胡昭在書法上,師承劉德升並推陳出新,將行書書法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因此,他又與三國時的另一書法家鍾繇齊名,「鍾氏小巧,胡氏豪放」,世人並稱「鍾胡」。

胡昭的行書書法廣為當時的士人學習推崇,以至於「尺牘之跡,動見模楷」,成為人們學習和臨摹的榜樣。

後人的主要評價為:

「昭與鍾繇並師於劉德升,俱善草行,而胡肥鍾瘦。」——衛恆

「胡昭善隸書。」——張華

「胡昭得張芝骨,索靖得其肉,韋誕得其筋。」——羊欣

12、衛覬

衛覬,很早就以才學著稱,是三國時期有名的文學家,也是曹魏政權中頗有見識的政治人物。(《三國志·衛覬傳》:「衛覬以多識典故,相時王之式。」)

他同時也是當時有名的書法家,凡古文、鳥篆、隸草,沒有不擅長的,當時的不少碑文都出自他的手筆。

很多專家認為,當時能與鍾繇並駕齊驅的書法大家,就只有衛覬。

《書小史》說他擅於古文、篆、隸及草書;

《四體書勢》中傳說他所寫的古文《尚書》,竟與大書家邯鄲淳毫無區別,連邯鄲淳自己也難以識別;

《書斷》將其小篆、隸書、章草列入能品;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專設《傳衛第八》章,認為「衛覬草體微瘦」,「然此宗之書,自當以筋骨為上」,是此宗的「祖師」,甚至認為「鍾派盛於南,衛派盛於北」,「後世之書,皆此二派,只可稱為鍾、衛」,對衛覬書法的地位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主要評價:

「善草及古文,略盡其妙。草體微瘦,而筆跡精熟。」——羊欣《採古來能書人名》

「或奇材見拔,或絕世難求,並庶幾右軍草書之價。」——張懷瓘《書斷》

13、鍾繇

鍾繇,出身於東漢名門望族,為人頗有才學,得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人的重用。

鍾繇不僅僅在政治上,軍事上春風得意,在書法上的成就更是令人稱頌不已,就是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據說,鍾繇書法來自於蔡文姬,蔡文姬又得自於其父蔡邕的真傳,蔡邕的書法則是得自神授,雖說有「神話」的成份,但可見其書非一般。

有個很好的例子是,鍾繇後來將這傳給了衛夫人,而這衛夫人又是誰呢,我們所尊崇的「書聖」王羲之便是他的傳人。

同時的,鍾繇也曾與當時有名幾位書法家學習過,可以說一個集眾家之所長,創自己之新的書法家,其筆法古樸、典雅,字型大小相間,整體佈局嚴謹、縝密,愛後世歷代書法大家的追捧。

鍾繇最擅長的書體有三種,據《採古來能書人名》載「鐘有三體,一曰銘石之書(楷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隸書),傳祕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押書(行書),相聞者也。」

其代表作為:「五表」、「六帖」、「三碑」。(真跡已佚,多為臨摹本。)

他將楷書中簡單易成分集中起來,又打破了隸書中的常規,變隸書平扁成楷書的方正。所以,鍾繇成了楷書之祖。並與略後的王羲之,合稱「鐘王」。

14、蔡邕

鍾繇是蔡邕書法的第二代傳人,其書法得自蔡邕之女蔡文姬,從此可知,蔡邕的書法已經是名動當世。

蔡邕,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嚴格意義上講,他是東漢人,歷史學家們往往以184年爆發黃巾起義為三國上限,以280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也可算是三國人。

蔡邕是個全才,喜愛辭章、數術、天文,還精於音律。在書法上,精篆、隸。尤以隸書造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力」的評價。

靈帝命人修理鴻部門(東漢時稱皇家藏書之所為鴻都),工匠用掃白粉的帚在牆上寫字,蔡邕從中受到啟發而創造了「飛白書」。這種書體,筆畫中絲絲露白,似用枯筆寫成,為一種獨特的書體。

漢靈帝時,,由於俗儒的穿鑿附會,經籍文字多有謬誤,於是,五官中郎將堂溪典、光祿大夫楊賜等人奏請正定《六經》文字,得到了靈帝允許。

蔡邕寫經於碑,使工匠鐫刻,立於太學門外,碑共是46塊,這些碑稱《鴻都石經》,世稱"熹平石經"。碑剛立好時,觀瞻者、模寫者每日車乘1000餘輛,堵塞街巷。

三國時期都有那人字什麼長,三國時期都有那三個人字什麼長

關羽 字雲長 魏延 字文長 郭攸之 字演長 關羽 關雲長 魏延 魏文長 郭攸 郭演長 馬謖 馬幼常 希望你滿意 關羽 字雲長 魏延 字文長 郭攸之 字演長 關羽 220年 字雲長,河東解良 今山西運城 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

三國時期都有哪些姓張的武將,三國演義裡面有那幾個姓張的武將和謀士

張遼 張飛 張郃 張邈 張苞 張遼子張虎 張魯 張超 張角 張樑 張寶。三國演義裡面有那幾個姓張的武將和謀士 三國演義裡面姓張的武將和謀士有 1 張飛 張飛,字益德,涿郡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勇武過人,與結拜兄弟關羽並稱為 萬人敵 關羽年長數歲,張飛兄事之。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在涿縣組...

三國時期,魏國都有哪些大將,三國演義中魏國大將有哪些

列的是大將,將領就沒有全部列出來,如下 魏 曹操,字孟德。文武兼備的一代奸雄,有傑出的戰略眼光和預見能力。掃平黃巾後,又征討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經大小數十戰役,統一了北方,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夏候敦,字元讓,魏前將軍,曹操的族弟。征討呂布時,被曹性射中左眼,他拔箭啖目 鼓勇而戰,反倒刺死曹性。深受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