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比目魚又叫鰈魚,硬骨魚綱鰈形目魚類的統稱。
紅燒、清蒸,都可以。
2樓:匿名使用者
大西洋庸鰈,
大西洋庸鰈的個體較大,肉質鮮
嫩,口感清香,骨刺少,是製作魚排和魚片的上好材料。
1,魚塊吸乾水,撒入鹽和胡椒粉,醃製備用
2,少許生粉,加入少許水,攪拌均勻
3,生粉水裡加入雞蛋,打散後加入適量鹽和植物油,攪拌均勻4,倒入鍋子攤成蛋餅
5,將肉末抹在蛋餅上,捲起來
6,放入鍋中蒸熟
7,蒸蛋卷的時候,將魚塊煎成金黃
8,魚塊出鍋後,煎香蘑菇和蘆筍,撒入少許鹽和胡椒9,將蒜片爆香
10,加入水、蠔油、蜂蜜煮一下,用生粉水勾芡11,擺盤
3樓:老狐狸修煉中
多寶魚,一般清蒸的多,紅燒也可以。
4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多寶魚,通常的做法是清蒸,清洗乾淨後加入調味品,如薑絲、料酒等,水開後放入鍋中蒸十分鐘即可食用。
5樓:匿名使用者
煎炸蒸煮,都招呼上,別管什麼魚,不吃浪費。
6樓:南明火焰男孩
這個魚我看怎麼像水虎魚呢?水虎魚是吃肉的魚啊。
7樓:堵元祁莎莎
魚身切幾個口加入鹽、醋、薑末浸泡一個小時然後過油炸最後再用醃魚剩下的材料鍋里加油做汁勾芡澆到魚上
8樓:寇開汲祺
不知道,好像食人魚啊,蒸煮炸瞭解一下
這是什麼魚?怎麼吃
9樓:抹不淨的痛
可以這麼說吧,一種魚可以做出幾種味道,什麼酸菜魚啊,油炸魚啊。清蒸水煮。還有魚火鍋,石鍋魚。這個得看個人口味而言了。總歸說能嚥下去就是好的。就比如這個小黃魚
一般的事,清蒸。油炸,紅燒之類的很少有人拿來燒湯。
10樓:唉太受歡迎了
由於沒有圖,我不好做出判斷,不過既然你說是魚,燉著吃肯定沒錯
這是什麼魚呀,誰知道? 怎麼吃?
11樓:匿名使用者
如圖 具體
bai做法不知 ,
鰤魚 一般煎du食 學名
鰺科 carangidae 鰤屬zhi seriola 魚類 上頜骨dao
回寬,其後上角較圓。側線上無稜答鱗。脊椎骨ll+14。
從吻至尾柄有一明顯的黃色縱帶。中上層魚類。體型較大,體長300-500毫米,大者可達l米多。
生長迅速,可作為養殖魚類。分佈於北太平洋西部。中國僅產於黃海與渤海。
鹽煎鰤魚:脂肪較多,所以最適合燒烤及香煎食用,但肉很容易鬆垮,所以烹飪還是短時為好。
12樓:璽浪陌烊
這個感覺是健怡,然後呢他比較大一點兒,然後呢這種魚比較好去晒,然後呢就就是那些閒魚的那種,然後呢主要是它是海里的動物嗎?感覺這就是一種那種縣級。
這是什麼魚,怎麼吃
13樓:匿名使用者
魴鮄科 (角魚科 ) triglidae 魚類(屬種較多,一般燉豆腐食之)
下圖為 綠鰭魚 chelidonichthys
14樓:柳楚貿景山
湟魚一般可紅燒
,學名裂腹魚亞科
schizothoracinae
gymnocypris
魚類下圖為
青海湖裸鯉
gymnocypris
przewalskii
(普氏裸鯉、甘河子裸鯉、湟魚)
體延長,稍側扁,頭錐形,口近端位,上頷為突出,下頷無角質緣。無須。眼中等大,上側為。
體裸露,僅在臀鰭至腹鰭基部的兩側各有一排不規則的退化鱗片。雌魚臀鰭呈橢圓形,無鋸刻。雄魚臀鰭圓形,邊緣有較深的缺刻,其後兩根變硬,末端有倒鉤。
尾鰭分叉。腹膜黑色。體背部黃或褐色,兩側有云斑,腹部灰白色或淺黃色。
屬雜食性魚類,食譜廣。
裸鯉體粗壯肥滿,肉味鮮嫩豐腴,營養豐富,深受群眾歡迎。當地百姓吃裸鯉的烹飪方法卻頗為特別,他們把魚剖洗淨入鍋加水、調料、食醋,用文火燉5、6小時,出鍋取名為「酸魚」。在繁殖季節,其卵巢及精巢有毒,動物食之呈腹絞痛樣症狀,繼之癱瘓,呼吸困難而死亡;人食其生殖腺後4-5小時開始腹瀉,其後發生嘔吐。
它的腹膜也具毒性,鮮魚之腹膜若未除去或洗淨,食後也要中毒,輕者自感頭暈,精神不振,輕度腹瀉,重者一天腹瀉達十餘次。若進食魚卵及腹膜過量,中毒嚴重時會造成死亡。鮮食及加工乾製品時應棄去內臟及腹膜,以免中毒。
15樓:菅水景欣德
這是筍殼魚,請蒸放鹽,放薑絲,蔥花,料酒,水燒開後放魚蒸,八至十分鐘就行了。
這是什麼魚?怎麼吃呢?
16樓:雙籽
如圖 可直接剝皮 , 鱗魨科魚類 具體做法不知 學名
鱗魨科 balistidae 魚類 (下轄12屬)
下圖為 灰鱗魨 balistes capriscus
身體上有三條模糊的不規則的寬深色橫帶,在下巴上有一條狹窄的灰白橫跨的條紋,在身體與**的鰭上半部具小淺藍色斑點與不規則的**,背鰭硬棘3枚;背鰭軟條26-29枚;臀鰭軟條23-26枚,體長可達60釐。
17樓:匿名使用者
這麼大的魚還是第一次見
18樓:匿名使用者
剝皮魚學名叫綠鰭馬面魨,又叫馬面魚,潮汕俗名:迪仔、剔皮魚在上海和閩浙一帶稱橡皮魚,在北方稱豬油、皮匠魚、麵包魚、燒燒角。
剝皮魚是一種溫暖性近底層魚類,主要分佈於我國東、南、黃、渤海,朝鮮和日本,也見於南非。不僅產量高,而且魚汛比較集中,其主要汛期在2月上旬至5月下旬。目前以我國東海的產量為最多,最高年產量已達25萬噸左右,已成為我國僅次於帶魚的第二位的海洋經濟魚類品種。
中文學名
剝皮魚拉丁學名
thamnaconus modestus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簡介硬骨魚類,隸 屬於魨形目、革魨科。綠鰭馬面魨的俗稱,也稱「皮匠魚」(山東、遼寧等)。體側扁而高,體長大於2倍體高。
背鰭兩個,第一棘強大,二腹鰭合一,為僅露出之一短棘尖。體暗綠色,有不規則斑塊,背鰭和臀鰭鰭膜為綠色,故稱「綠鰭馬面魨」。為暖水性中上層魚類。
中國南北沿海均有分佈,以東海產量最高。為中國經濟魚類。該魚在中國近海各海區之地方名稱甚多,如 「羊魚」、「牛魚」、「橡皮魚」、「麵包魚」、「皮子」等。[1]
19樓:匿名使用者
一大堆跟風說比目魚的是不是都沒見過比目魚長什麼樣.... 比目魚是扁的,且雙眼長一側。這個看起來更像是某種魨魚。
20樓:匿名使用者
比目魚,要不都是蒸 反正就是各種各樣的吃法 這個魚味道還不錯 說白了追重要的是看你的手藝啦 採納一下
21樓:車幹王
有點像比目魚,可以吃的
22樓:匿名使用者
**中見到的魚,叫剝皮洋魚,
把魚身上的皮剝掉,然後,魚
可以清蒸,燜,煮湯吃。
23樓:尨魂天狼
比目魚,可以吃的,味道還不錯
24樓:香港半點通
好象是蘇眉,皮比較硬,大火清蒸。
25樓:匿名使用者
比目魚清蒸紅燒都可以的
26樓:匿名使用者
河豚魚吧,專業人員清殺燒製,有毒!
27樓:李新冠
反正不知道是什麼魚。
這是什麼魚?能吃嗎?
28樓:米粒米粒星
是胭脂魚。可以吃。
1、胭脂魚,又名黃排、血排、粉排、火燒鯿、木葉盤、紅魚、紫鯿、燕雀魚、火排、中國帆鰭吸魚等,生長於中國長江水系、卵生動物,在水族箱環境中還沒有過成功的繁育。其體型奇特,色彩鮮明,尤其幼魚體形別緻,色彩絢麗,遊動文靜,被人們榮稱為"一帆風順",在東南亞享有"亞洲美人魚"的美稱。是中國特有的淡水珍稀物種。
胭脂魚早期分佈十分廣泛,長江流域大多地區都可見到,是著名的高階食用魚類,由於人為濫捕導致數量下降,通過科學繁殖放流已使種群數量穩定回升。
2、胭脂魚是觀賞和食用性都很高的一種高檔魚。這個魚肉質有點老,吃也不是很好吃。多數是清蒸淋鼓油。
這是什麼魚?怎麼吃法,誰認識這是什麼魚?怎麼吃法?
我看是鱘魚,bai此魚的du頭呈犁形,口下位,尾歪形,體背zhi5行骨板dao.其幼魚與成魚均具觀內賞價值,其中施氏鱘 分佈 容於黑龍江 自人工繁殖成功後,其幼魚已正式作為觀賞魚進行人工飼養.清蒸為上選 清蒸家庭做法 帶蒸格的鋁鍋加水放火上 水不能超過蒸格 鱘魚斬成1指寬的塊加少許料酒 白酒也行 大...
這是什麼魚呀,這是什麼魚啊?
這麼大的魚還是第一次見 軍曹魚,cobia,在海南也叫海甘魚,目前在海南大量養殖,出口日本歐洲。這種魚的鱗非常細,很難清理乾淨,一定要仔細刮。魚肝非常大,有腥味,應該趁新鮮立刻取出烹飪,否則沒有食用價值。魚肉油脂有點多,所以有些腥,可以考慮按照海南本地的酸菜魚做法,或者橫切片用鹽醃製一夜,香煎,也是...
這是什麼魚,這是什麼魚??
如圖 鰓棘鱸 學名 bai鮨科 serranidae 鰓棘鱸屬du plectropomus 魚類下圖為花斑zhi鰓棘鱸 plectropomus leopardus 俗稱dao 七星斑 豹回紋豹鱠 過魚 花斑刺答鰓鮨 紅鮡吻略尖形突出,口裂開闊,剖面幾乎圓形,頭中大。口大 下頜側邊具小犬齒。體被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