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陂杏花中的三,四句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021-03-12 20:24:19 字數 2814 閱讀 7740

1樓:匿名使用者

《北陂杏花》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一二句寫出了北陂杏花的嬌媚之美,後兩句表現了杏花高潔的品性之美,作者寄情於物,體現出王安石剛強耿介的個性和孤芳自賞的人生追求。

《北陂杏花》後兩句表達了王安石怎樣的思想感情

2樓:

王安石《北陂杏花》原文是: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佔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後兩句是說:(北陂杏花)即使被無情的東風吹落,飄飄似雪,也應飛入清澈的水中,遠遠勝過那南面路旁的花,落在了道路邊上,被車馬碾作塵泥。

王安石從2023年(熙寧三年)到2023年(熙寧九年),兩次拜相,又兩次罷相,最後退居江寧,寄情於半山。罷相之後,他雖被迫退出政治舞臺,但仍然堅持自己原有的改革信念與立場,積極倡言「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這兩句議論抒情,通過讚美北陂杏花品性之美,託物言志,表現了詩人堅守高尚的情操,不同流合汙的思想品格,是詩人剛強耿介人格的象徵,表明了他自甘遠離社會濁流的政治立場與人生操守。

3樓:匿名使用者

北坡杏花後兩句怎麼表現了詩人的情感?

誰能幫我翻譯一下王安石的《北陂杏花》?謝謝

4樓:匿名使用者

作品譯文

池塘中的春水環繞著杏花,

花與水中的倒影爭奇鬥豔。

即使像雪那樣被春風吹落,

也勝過在南邊小路上被碾作塵埃。

作品賞析

這首絕句寫於王安石貶居江寧(今南京)之後,是他晚年心境的寫照。

一、二句寫景狀物,描繪杏花臨水照影之嬌媚。首句點明杏花所處地理位置。「陂」,此處是指池塘。

一池碧綠的春水環繞著杏樹,預示著勃發的生機。「繞」字用得精巧,既寫陂水曲折蜿蜒之流勢,又寫水花之相依相親。王安石愛用「繞」字摹寫山形水勢,如他《江上》一詩中說:

「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在《書湖陰先生壁》(其一)中寫到:「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又在《鐘山即事》中說「澗水無聲繞竹流」,無一不給人以清婉、柔媚、幽靜之感。

次句從花與影兩個方面寫杏花的綽約風姿。滿樹繁花競相開放,滿池花影搖曳迷離。「妖嬈」二字本用於寫人,這裡移用於杏花,展現了杏花爭奇鬥妍的照人光彩。

一個「各」字,表明在詩人眼中,花與影一樣地美豔、多情,一樣令**連忘返、沉迷自失。宋人許顗《彥周詩話》說:「荊公愛看水中影,此亦性所好,如『秋水瀉明河,迢迢藕花底』,又《桃花詩》雲:

『晴溝漲春淥周遭,俯視紅影移魚舠』,皆觀其影。」王安石寫花善於從本體和投影兩方面著手,如此刻畫,虛實相生:一方面使景物更具立體的美,另一方面也透露出詩人的審美趣味,即對虛靜恬淡之美的情有獨鍾。

三四句議論抒情,褒揚北陂杏花品性之美。這兩句對偶精工,如陳衍《宋詩精華錄》說:「荊公絕句,多對語甚工者,似是作律詩未就化成截句(絕句)。

」這兩句託物言志,耐人玩味。「春風吹作雪」,這一筆淋漓地描繪出風吹杏樹,落英繽紛,似漫天飛雪,而隨波逐流的悽美景象,比喻生動,浮想聯翩。即便是春風輕拂,嬌媚的花兒也不堪吹折,它凋謝了,零落了,這本是讓人黯然神傷的。

但詩人卻偏說它勝過南陌杏花,矜持與自足之意溢於言表。這一對比啟人深思:「南陌」在此詩中與「北陂」相對立,這兩個背景意象包含著一種空間的隱喻。

若說清幽靜謐的「北陂」是遠離浮世喧囂的隱逸之所,則「南陌」正是熙來攘往、物慾橫陳的名利之場。「南陌」繁華,「北陂」僻靜;「南陌」熱鬧,「北陂」空寂;北陂杏花即使零落了,尚可在一泓清波中保持素潔;而南陌的杏花要麼歷盡褻玩、任人攀折;要麼凋零路面、任人踐踏,碾成塵土,滿身汙穢。若說這南陌杏花是邀功請賞、黨同伐異的得勢權臣的影射,則北陂杏花是詩人剛強耿介、孤芳自賞的自我人格的象徵。

王安石從2023年(熙寧三年)到2023年(熙寧九年),兩次拜相,又兩次罷相,最後退居江寧,寄情於半山。罷相之後,他雖被迫退出政治舞臺,但仍然堅持自己原有的改革信念與立場,積極倡言「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一「縱」,一「絕」,呼應緊密,激濁揚清,擲地有聲地表明他的政治立場與人生操守。

王安石是宰相中的讀書人,到晚年,他的絕句尤好。曾有人言,唐代以後無詩,此論太極端了點。王安石晚年的絕句有不少是直追唐人的,在議論入詩上,他的議論與描敘結合得很緊,而且議論不淺白直切,而是含蘊有味。

5樓:秋楓の淚

【賞析】

桃、杏古來多並稱,但與桃之妖豔輕薄相比,杏花鮮豔明麗而不落凡俗。這首詩寫的是傍水的杏花,更是風姿綽約,別具逸緻。

首句寫樹。一「繞」字,寫出了「春水」以深情柔意對「花身」的愛惜、護衛和滋潤,突出了杏花生長環境的清澄幽潔。

次句寫花。樹上繁花似錦,妖嬈美麗;水中倒影盪漾,同樣嬌媚生動,樹上真身,水中倒影,相映生輝,相得益彰。宋人許顗《彥周詩話》稱:

「荊公(王安石)愛看水中影,此亦性所好。」花樹倒影在明淨清澈的春水之中,於原有的嬌豔之外更增添了一種清澄淵靜之美。王安石晚年退居林下,淡然自得,泊然無為,他特別愛看水中倒影,正反映了他在這種淡泊心境下對於澄澹虛靜之美的追求。

花開花落,是生物的必然。是吹散空中,灑落水上;還是淪落塵陌,任人踐踏,落花有著不同的去處。這裡的「北陂杏花」顯然屬於前者。

詩人由此生髮情思,代花立言,以決絕的語氣作出選擇:「作雪」而決不「成塵」。這裡的杏花已成了人格的象徵。

清人陳衍曾說:「末二語恰是自己身分。」王安石為人剛毅倔強,後兩句正反映了他這方面的志向和性格。

北陂杏花是一首即景抒情詩嗎

6樓:匿名使用者

北陂杏花

《北陂杏花》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一二句寫出了北陂杏花的嬌媚之美,後兩句表現了杏花高潔的品性之美,作者寄情於物,體現出王安石剛強耿介的個性和孤芳自賞的人生追求。抒發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蟬虞世南三,四句借蟬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託,具有濃郁的象徵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 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詩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於秋風的傳送,詩人卻別有會心,強調這是由於...

望洞庭前兩句描寫的是什麼,後兩句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

1.前兩句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2.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洞庭風光的喜愛和讚美之情。望洞庭 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劉禹錫。1.全詩如下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2.譯文如下 風靜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銅鏡,平滑光亮。遙望洞庭,山青水綠。林...

石灰吟後兩句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感情

6 重磅推薦 首句 千錘萬鑿出深山 是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粉身碎骨 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次句 烈火焚燒若等閒 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都從容不迫 石灰精神 不畏艱險,表現出作者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潔品格在人間的追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