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吃湯圓,意味著團團圓圓,那麼吃餃子意味著啥

2021-03-16 20:57:08 字數 4699 閱讀 5428

1樓:曲水流觴

元宵復節吃湯圓,意味著團

制團圓圓,吃餃

bai子,一是跟月du亮的執行規律有關「zhi十五月亮十六圓」的dao說法,二是跟中國人的「口彩」有關,意味著「編編圓圓又一年」。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吃餃子也是中國人在春節時特有的民俗傳統。因為取「更歲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佳餚。

在中國許多地區民俗中的,除夕守歲吃「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無法替代的重頭大宴。餃子起源於張仲景的時代,「餃子」又名「交子」或者「嬌耳」,是新舊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蒼之意,是必須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

否則,上蒼會在陰陽界中除去你的名字,死後會變成不在冊的孤魂野鬼。你想想,我國祖先對此是多麼的重視啊!無論怎樣,為除掉一年的晦氣您也要在除夕吃一頓「餃子」。

遠方的人們都會跋山涉水回鄉和家人過冬節吃餃子,以示有個圓滿的歸宿。

元宵節吃湯圓,意味著團團圓圓,那麼吃餃子意味著啥?

2樓:趙叔叔哈

吃餃子意味著是新舊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蒼之意。俗話說:「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過年,是中國人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

為了過好年,舊時農家一進臘月的門檻,就開始忙著過年。從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的時候起,就進入了過年的倒計時,張彩燈、貼對聯、打掃庭院,準備迎接遠方的親人,過個團圓年。在北方,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全家老小一起包餃子。

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夜吃餃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求願望的特有方式。

餃子的諧音「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過春節吃餃子意味著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

3樓:匿名使用者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期餚,響石潭說一下吃餃子的寓意哈。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

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裡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裡單獨吃。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間仍可見到。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

劉若愚的《酌中志》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

「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

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

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裡。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

臺灣人吃魚團、肉團和髮菜,象徵團圓發財。餃子因所包的餡和製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

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麵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餃子這一節目佳餚在給人們帶來年節歡樂的同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為醫聖張仲景首創。餃子多以冷水和麵粉為劑,將面和水和在一起,揉成大的粗麵團,蓋上拯乾的溼紗布或毛巾,放置(餳)一小時左右,刀切或手摘成若干個小麵糰,先後揉搓成直徑約3公分左右的圓長條,刀切或手摘成一個個小面劑子,將這些小面劑子用小擀麵杖擀成中間略厚周邊較薄的餃子皮,包裹餡心,捏成月牙形或角形,先將冷水燒開,包成後下鍋並用漏勺或者湯勺(反過來凸面朝上)順著鍋沿逆時針或順時針劃圓弧狀以防餃子粘連,煮至餃子浮上水面即可(如為肉餡可在沸騰時添少許冷水再燒,反覆兩三次)。餃皮也可用燙麵、油酥面或米粉製作;餡心可葷可素、可甜可鹹;成熟方法也可用蒸、烙、煎、炸等、葷餡有三鮮、蝦仁、蟹黃、海蔘、魚肉、雞肉、豬肉、牛肉、羊肉等,素餡雙分為什錦素餡、普通素餡之類。

餃子的特點是皮薄餡嫩,味道鮮美,形狀獨特,百食不厭。餃子的製作原料營養素種類齊全,蒸煮法保證營養較少流失,並且符合中國色香味飲食文化的內涵。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餚。

起源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為醫聖張仲景首創。當時的餃子是與藥用,張仲景用麵皮包上一些藥物用來治病。早在三國時期,魏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

清朝有關史料記載說:「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

「每年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麵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

近人徐珂編的《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千百年來,餃子做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典故: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著餃子,心裡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

今天,我們用不著用嬌耳朵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4樓:匿名使用者

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

5樓:匿名使用者

年三十吃餃子,元宵節吃元宵

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

6樓:匿名使用者

1、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餃子

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在北方人的血脈裡,「餃子」是奔騰的「大動脈」,缺之不可。餃子有許多吉利的寓意,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同時又表示辭舊迎新之意;此外,餃子形似中國古代用金、銀鑄造的「元寶」,吃餃子便有了「招財進寶」的寓意。一家人圍坐一起一邊包餃子一邊又有說不完的話,那種溫馨的家庭氣氛才是人們至今仍然珍視餃子的最重要原因。

2、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油角

油角是廣州家常小吃的一種,各個地方口味不同,所用原料也不盡相同,有的是甜的,再有就是菜的,方法基本相同,就是所用陷料不同,甜的包糖,鹹的換成蔬菜即可。在廣東過年,油角少不了。以前,離春節還有十天廿日,家家戶戶就要開油鑊,炸煎堆油角了。

開開油鑊炸些煎堆油角,是為求來年的日子也像那隻油鑊似的—油油潤潤、富富足足。

3、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餈粑

餈粑同樣也是春節裡一道可口的點心,尤其是在南方的武夷山一代最為盛行,全家人高高興興的一起打餈粑為春節做準備,其樂融融。餈粑是以糯米為主料,清浸泡後擱蒸籠裡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裡舂至綿軟柔韌。趁熱將飯泥製作成可大可小的團狀,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黃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裡滾動,即可取食。

口感香甜。大凡有喜事,當地人都要做紅糖拌餈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

4、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湯圓

元宵節吃湯圓,團團圓圓。湯圓是中國的代表小吃之一,歷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

當時各地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

5、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春捲

春捲是過年時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食,春捲又名又名春餅、薄餅,是福州民間流行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有迎春喜慶之吉兆。春捲是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的。據古書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記載:

「在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清代的《燕京歲時記》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

」可見春日做春餅,食春餅的民俗風情由來已久。

6、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煎堆

煎堆華北地區稱麻團,東北地區稱麻圓,海南又稱珍袋,是中國油炸麵食的一種,由於流行於廣東地區,因此也是廣東油器的一種。以糯米粉團炸起,加上芝麻而製成,有些包在麻茸、豆沙等餡料,有些沒有。也是廣東及港澳地區常見的賀年食品,有「煎堆轆轆,金銀滿屋」之意。

7、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年糕

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年糕。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

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另有老北京傳統老字號以「年糕錢」為名。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元宵節吃湯圓的來歷

起初,人們把這種湯圓食物叫 浮圓子 後來又叫 湯糰 或 湯圓 這些名稱 團圓 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明州 現浙江省寧波市 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 豬油做餡 加入少許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

元宵節吃湯圓的寓意,元宵節吃湯圓的寓意50字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專家介紹稱湯圓也稱 湯糰 或 圓子 糰子 南方人還稱為 水圓 浮圓子 每到正月十五,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民俗專家表示,煮湯圓時,因為它開鍋之後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讓人聯想到一輪明月掛在雲空。天上明月,碗裡湯圓,家家戶戶團團圓圓,象徵著團圓吉利。因此,吃湯圓表...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元宵節吃湯圓的寓意有哪些

元宵節湯圓的原因和寓意 1 湯圓與 團圓 讀音相似,並且元宵往往就是歸家的遊子再次離家的時候,於是人們在元宵節吃湯圓,寄託了對新的一年美好的意願,希望來年也能團團圓圓。2 傳統的湯圓是糯米做皮,五穀雜糧做餡料,例如我們經常吃的花生 芝麻等。所以人們在元宵節吃湯圓,則是希望新的一年能有個好收成,風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