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鞠健柏板叡
24節氣是我國民間傳統節令。早在周朝和春秋時代就用"土圭"測日影辦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二十四節氣是把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將全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給每個等份起名,這就是24節氣由來。
名稱和順序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列在十二個月裡面。
在月首的叫做節氣,在月中的叫做「中氣」,所謂「氣」就是氣象、氣候的意思。二十四節氣與季節、溫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聯絡,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春分、秋分
、夏至、冬至是季節的轉折點。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是表示最熱、最冷的出現時期;白露、寒露、霜降表示低層大氣中水汽凝結現象;也反映氣溫下降程度。雨水、穀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情況和程度;驚蟄、清明、小滿、芒種是反應物侯特徵和農作物生長情況。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長期對天文、氣象、物侯進行觀測、探索、總結的結果,是我國勞動人民獨有的偉大科技成果,在我國廣大農村開展農事活動有廣泛的應用價值,一般更適用黃河流域一帶的農事活動。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春是蠢動,天氣逐漸回暖,廣闊大地將呈現一片萬掏復甦的景象,這一天春季開始。
雨水:表示氣候逐漸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漸增多。
驚蟄:春雷響動,驚動萬物,蟄伏地下冬眠的動物開始出土活動。
春分:分就是半,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分,這一天晝夜相等。
清明:清潔明淨的意思。氣候溫暖,草木開始萌發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的意思。這一天起雨量增多,對穀物生長有利。
立夏:夏天開始,農作物漸將借溫暖的氣候而生長。
小滿:滿指飽滿,麥類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漸飽滿。
芒種:芒種也為忙種,麥類等有芒的作物開始成熟收割,同時也是秋季作物播種的最繁忙時節。
夏至:至者權也,這一夭日影短至。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長,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來臨,氣溫將繼續升高。
小暑:暑是炎熱,小暑就是氣候炎熱而還沒有熱到極點。
大暑:炎熱到極點,為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
立秋:暑去涼來,秋天開始。秋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此後氣溫逐漸下降。
處暑: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白露:此時因夜間較涼,近地面水汽在草木等物體上凝結為白色露珠,是天氣轉涼開始的意思。
秋分: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這一天晝夜再次相等,從這一天後,北半球日短夜長。
寒露:氣溫繼續下降,入夜已寒氣襲人,露滴凝冷,是氣候將逐漸由涼變冷的意思。
立冬:冬是終了,是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這一天起冬天開始。
小雪:北方開始降雪,但雪量還小,次數也不多。
大雪:雪將由小到大,降雪天數和降雪量比小雪節氣增多,地面漸有積雪。
冬至:日影最長,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長,並開始進入數九寒天。
小寒:冷氣積久而為寒,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達極點。
大寒:天氣冷到極點,到了天寒低凍的時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
24節氣每個節氣的意義
2樓:匿名使用者
立春:是春季開始的節氣,表示嚴冬已經過去,氣溫開始回升。
雨水:標誌著我國大部分地區先後冰消雪化,氣溫回升,溼度增大,雨水漸多。
驚蟄:蟄,藏的意思。動物入土冬眠叫入蟄,至第二年春雨後爬出,古時以為是被雷聲震動,故叫驚蟄。
春分:春分恰是太陽光直射在赤道上,晝夜各半的一天。這一天全國各地的晝夜幾乎都是一樣長。
清明:清明時節天氣漸暖,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均勻氣溫上升到10度以上,長江流域氣溫更高。
穀雨:穀雨時氣溫、地溫都已穩定升高,雨水增多,有利於五穀生長,故有「雨生百穀」之說。
立夏:表示春去夏來,行將進入火勢的夏天。此時萬物生長愈加旺盛,欣欣向榮。田間治理日益繁忙。
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
芒種:指有芒的麥類和蠶豌豆等夏收作物,在這個節氣裡即將成熟,也到了採收留種時。我國南方也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夏至: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長,夜最短,又叫日北至日,即太陽執行到最北的一天。天文學上劃定夏至為北半球夏季的開始。
小暑:這時正值「三伏」的「初伏」,氣候炎熱、蒸悶。在農業生產上,多忙於夏秋作物的田間治理。
大暑:這時正值「中伏」,是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炎熱時期。
立秋:我國習慣上作為秋季的開始,預示著天氣轉涼,植物結子,秋收季節即將來臨。
處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處,止也。暑氣這時而止矣。」此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白露:天氣轉為涼爽,晝夜溫差加大,地面上的水汽晚上容易在草木上結成白色露珠,故得名白露。
秋分:秋分與春分這一天一樣,太陽又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等長。
寒露:氣溫繼續下降,天氣明顯轉涼,早晨和夜間地冷露凝。
霜降:《月令七十二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表示泛博中原地區開始有霜。
立冬:為冬季開始的節氣,這時黃河中下游地區即將結冰。
小雪:《月令七十二集解》:「十月中,雨下而為冷氣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這時黃河流域一般開始下雪。
大雪:《月令七十二集解》:「大者盛也,這時而雪盛矣。」此時的天氣較前更冷,降雪的次數和量也將增多。
冬至:與夏至相反,北半球冬至時白晝最短,日照物影最長,黑夜最長。過了冬至白晝就一天天地增長了。
小寒:是一年中溫度已到嚴冬的節氣,這時正值「三九」前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天寒地凍,進入嚴冬時期。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時期,相對於小寒來說,標誌著嚴寒的持續和加劇。《三禮義宗》曰:「冷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3樓:匿名使用者
二十四節氣中每一個節氣都有其特定的意義。節氣的名稱便已說明這段時間的氣象條件及萬物之變化。現簡述如下:
夏至、冬至:表示炎熱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快要到來。中國各地最熱的月份是7月,夏至為6月22日,表示最熱的夏天快要到了;中國各地最冷的月份是1月,冬至是12月23日,表示最冷的冬天快到了,故分別稱為夏至、冬至。
又因夏至日白晝最長,冬至日白晝最短,古代又稱之為日長至和日短至。
春分、秋分:表示晝夜平分。此兩天晝、夜相等,古時統稱為日夜分。這兩個節氣又正處在立春與立夏、立秋與立冬之間,把春季與秋季各分兩半,因此也有據此來解釋春分與秋分的。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按照中國古代天文學上劃分季節的方法,是把四立作為四季之開始,自立春到立夏為春,立夏到立秋為夏,立秋到立冬為秋,立冬到立春為冬。立,是開始的意思。
故此四個節氣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
雨水:表示少雨水的冬季已過,降雨開始,雨量開始逐漸增多。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動物鑽到土裡冬眠過冬叫做入蟄,至第二年回春後再鑽出土來活動,古時人們認為是被雷聲震醒的,故稱驚蟄。
從驚蟄日開始,可以聽到雷聲,蟄伏地下冬眠的昆蟲和小動物被雷聲震醒,出土活動。
清明:天氣晴朗、溫暖,草木開始現青。清潔明淨的風光代替了草木枯黃、滿目蕭條的寒冬景象。
穀雨:降雨明顯增多,雨水促使穀類作物之生長髮育,古代稱為雨生百穀。
小滿:夏熟作物子粒開始飽滿,但尚未成熟,故稱小滿。
芒種:芒指有芒作物,種是種子。芒種表明小麥、大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可以收割。
小暑、大暑:暑是炎熱之意,是一年當中最熱之季節。小暑是開始炎熱,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之意。處暑表示炎熱的夏天快要「躲藏」。
白露:處暑後氣溫降低,夜間溫度已達到成露條件,露水凝結得較多,呈現白露。
寒露:氣溫更低,露水更多,也更涼,故稱寒露。
霜降:氣候已漸寒冷,有白霜出現。
小雪、大雪:入冬以後,天氣冷,開始下雪。小雪時,始下雪;大雪時,雪下得大,地面可有積雪。
小寒、大寒:寒是寒冷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氣候開始寒冷,稱為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稱之為大寒。
4樓:7仯汜憶哋漁
1、夏至、冬至:表示炎熱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快要到來。中國各地最熱的月份是7月,夏至為6月22日,
表示最熱的夏天快要到了;中國各地最冷的月份是1月,冬至是12月23日,表示最冷的冬天快到了,故分別稱為夏至、冬至。又因夏至日白晝最長,冬至日白晝最短,古代又稱之為日長至和日短至。
2、春分、秋分:表示晝夜平分。此兩天晝、夜相等,古時統稱為日夜分。這兩個節氣又正處在立春與立夏、立秋與立冬之間,把春季與秋季各分兩半,因此也有據此來解釋春分與秋分的。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按照中國古代天文學上劃分季節的方法,是把四立作為四季之開始,自立春到立夏為春,立夏到立秋為夏,立秋到立冬為秋,立冬到立春為冬。立,是開始的意思。
故此四個節氣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
3、雨水:表示少雨水的冬季已過,降雨開始,雨量開始逐漸增多。
4、驚蟄:蟄是藏的意思。動物鑽到土裡冬眠過冬叫做入蟄,至第二年回春後再鑽出土來活動,古時人們認為是被雷聲震醒的,故稱驚蟄。
從驚蟄日開始,可以聽到雷聲,蟄伏地下冬眠的昆蟲和小動物被雷聲震醒,出土活動。
5、清明:天氣晴朗、溫暖,草木開始現青。清潔明淨的風光代替了草木枯黃、滿目蕭條的寒冬景象。
6、穀雨:降雨明顯增多,雨水促使穀類作物之生長髮育,古代稱為雨生百穀。
7、小滿:夏熟作物子粒開始飽滿,但尚未成熟,故稱小滿。
8、芒種:芒指有芒作物,種是種子。芒種表明小麥、大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可以收割。
9、小暑、大暑:暑是炎熱之意,是一年當中最熱之季節。小暑是開始炎熱,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10、處暑:處是終止、躲藏之意。處暑表示炎熱的夏天快要「躲藏」。
11、白露:處暑後氣溫降低,夜間溫度已達到成露條件,露水凝結得較多,呈現白露。
12、寒露:氣溫更低,露水更多,也更涼,故稱寒露。
13、霜降:氣候已漸寒冷,有白霜出現。
14、小雪、大雪:入冬以後,天氣冷,開始下雪。小雪時,始下雪;大雪時,雪下得大,地面可有積雪。
15、小寒、大寒:寒是寒冷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氣候開始寒冷,稱為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稱之為大寒。
一、節氣命名
1、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應了季節、氣候現象、氣候變化等。
2、表示寒來暑往變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氣;
3、象徵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
4、反映降水量的則是: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個節氣;
5、反應物候現象或農事活動的節氣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
6、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天文角度來劃分的,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
7、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則反映了四季的開始。由於中國地域遼闊,具有非常明顯的季風性和大陸性氣候,各地天氣氣候差異巨大,因此不同地區的四季變化也有很大差異。
8、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結、凝華現象,但實質上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
9、驚蟄、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現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蟄蟲的復甦,來預示春天的迴歸。
二、二十四節氣命名的講究
1、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2、「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個季節的開始,春夏秋冬四個「立」,就表示了四個節氣的開始。
3、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稱為「四立」。公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後。「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節的開始,從氣候上說,一般還在上一季節,如立春黃河流域仍在隆冬。
4、「至」是意極、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稱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來。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夏至,太陽直射北緯23.5度,黃經90度,北半球白晝最長。冬至,太陽直射南緯23.
5度,黃經270度,北半球白晝最短。
5、「分」在這裡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稱為「二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這兩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春分、秋分,黃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時黃經分別為0度、180度,太陽直射赤道上,晝夜相等。
參考資料
24節氣的寓意,24節氣的含義!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夏滿芒夏兩暑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秋處露秋寒霜降,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節氣中的每一個節氣都有其特定的意義。節氣的名稱便已說明這段時間的氣象條件...
24節氣分別開什麼花,24節氣,每個節氣分別開什麼花?急用
小寒到穀雨的八個節copy氣各有三種,合稱二十四番花信風,是有明確記載的,其他的不詳 二十四番花信風 小寒 一候梅花 二候山茶 三候水仙 大寒 一候瑞香 二候蘭花 三候山礬 立春 一候迎春 二候櫻桃 三候望春 雨水 一候菜花 二候杏花 三候李花 驚蟄 一候桃花 二候棠梨 三候薔薇 春分 一候海棠 二...
24節氣歌是怎麼寫的,24節氣歌。怎麼寫?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於三百多年前訂立的定氣法,即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 一個節氣 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