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南北朝之後武將等級和文官一樣分九品,之前則按稱號分第級,如校尉、膘騎將軍、車騎將軍、上將軍、大將軍、都督、太尉。千夫長、百夫長、伍長、分別統帥1000人、100人、5人,各個朝代軍隊的叫法和編制都不一樣的,如唐朝的府兵和節度使,宋朝的廂兵、禁軍、明朝的衛所和清朝的旗、鎮。
2樓:張徵忠
朝代不同,稱呼也不同,帶的兵也不同。如清朝,兵部尚書為最高司令官,明朝太尉則是最高司令。最高司令是個官位,並無實權帶兵。
真正帶兵的是郡守、太守、刺史掌握實權,起兵造反的也是這些人。如「安史之亂、五胡之亂」。因為地方**是掌握軍隊的,歷史上就會出現擁兵自重,帶兵謀反、勤王、自立為王,唐朝李淵、宋朝趙匡胤、清朝吳三桂……
3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朝代差別也很大啊
古代武將官職的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4樓:包子饅頭配稀飯
唐朝武將官職等級:
1、無品級:兵馬大元帥 、兵馬副元帥
2、從一品:驃騎大將軍
3、二品:輔國大將軍、鎮軍大將軍
4、三品:冠軍大將軍、懷化大將軍、懷化將軍、雲麾將軍、歸德大將軍、歸德將軍
5、四品:忠武將軍、壯武將軍、懷化中朗將、宣威將軍、明威將軍、歸德中朗將
6、五品:定遠將軍、寧遠將軍、懷化朗將、遊騎將軍、遊擊將軍、歸德朗將
7、六品:昭武校尉、昭武副尉、懷化司階、振威校尉、振威副尉、歸德司階
8、七品:致果校尉、致果副尉、懷化中侯、翊麾校尉、翊麾副尉、歸德中侯
9、八品:宣節校尉、宣節副尉、懷化司戈、禦侮校尉、禦侮副尉、歸德司戈
10、九品:仁勇校尉、仁勇副尉、懷化執戟長上、陪戎校尉、陪戎副尉、歸德執戟長上
兵馬大元帥和兵馬副元帥為臨時軍銜只在戰爭時期授予,無品級,是出征軍隊主帥,徵徵結束立即收回恢復原軍銜 。
擴充套件資料
武官發展歷史:
唐代設有元帥、副元帥等戰時最高統帥,宋有兵馬大元帥,元有都元帥、元帥。
春秋時晉國以卿為將軍,戰國時始為武官名,漢代將軍名號頗多,魏晉南北朝更繁,隋唐以後歷代皆設有將軍官名。
春秋時晉國上中下三軍皆設尉,秦漢時太尉、大尉、中尉地位頗高,以後帶尉字的**地位逐漸下降。唐代折衝府以300人為團,團設校尉。明清時的衛士和**品階官稱校尉,清代七品官中有正尉、副尉。
5樓:輕靈觸動
古代武將的官職等級是以官品來劃分的,不同官職都有不同的官品,正一品最大,從九品最小。
以清朝為例:
正一品:領侍衛內大臣、一二三等子太尉。
從一品:內大臣、八旗都統、外省駐防將軍、烏魯木齊熱河察哈爾都統。
正二品:左右翼前鋒統領、八旗護軍統領、八旗副都統、左右翼總兵外省駐防副都統、鑾儀使、一二三等男、總兵。
從二品:散秩大臣、副將。
正三品:一等侍衛、冠軍使、火器營翼長、步軍翼尉、包衣護軍統領、烏槍營總圓明園總管、前鋒參領、護軍參領、烏槍護軍參領、驍騎參領、城守尉陵寢總管、圓場總管、黑龍江船駁水手總管、察哈爾總管、王府長史參將、一二三等輕車都尉、指揮使。
從三品:圓明園包衣營總、包衣護軍參領、吉林參領、黑龍江參領、指揮同知、察哈爾參領、駐防協領、一等護衛、遊擊、宣慰使司宣慰使。
正四品:二等侍衛、雲麾使、前鋒侍衛、副護軍參領、烏槍護軍參領 副前鋒參領、副驍騎參領 佐領、步軍協尉、信駁總管、南苑總管 陵寢副總管、陵寢司工匠、圓場翼長、太僕寺馬廠駝廠總管。
從四品:城門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察哈爾副參領、察哈爾佐領 四品典儀、二等護衛、宣慰使司副使、宣慰使司宣撫使。
正五品:三等侍衛、治儀正步軍副將、步軍校、監守信駁官、南苑門章京陵寢防禦、陵寢管理燒造磚瓦官、分管佐領。
從五品:四等侍衛、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烏槍護軍參領 委署前鋒侍衛、下五旗包衣參領、五品典儀、三等護衛、守禦所千總、河營協辦守備、宣撫使司副使。
正六品:藍翎侍衛、整儀尉、親軍使、前鋒校、護軍校、烏槍護軍校、驍騎校監造火藥官、陵寢祭祀**官、太僕寺馬廠駝廠翼長。
從六品:委署步軍校、內務府六品翎長、六品典儀、衛千總、安撫使司副使。
正七品:城門使、盛京遊牧正尉、太僕寺馬廠駝廠固山達、七品廕監生、恩騎尉把總、安撫使司僉事、長官司副長官。
從七品:盛京遊牧副尉、七品典儀。
正八品:盛京養息尉左右翼長、八品廕監生、外委千總。
從八品:八品典儀、委署親軍校、委署前鋒校、委署護軍校、委署驍騎校圓明園副護軍校。
正九品:各營藍翎長、外委把總。
從九品:太僕寺委署固山達、額外外委。
各朝武將官職:
1、太尉
元代以前的官職名稱。是輔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漢代稱大司馬。宋代定為最高一級武官。《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場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2、司馬
各個朝代所指官位不盡相同。戰國時為掌管軍政、軍賦的副官,如《鴻門宴》:「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
」隋唐時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屬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白居易當時被貶至九江,位在州郡別駕、長史之下。
3、大將軍
先秦、西漢時是將軍的最高稱號。如漢高祖以韓信為大將軍,漢武帝以衛青為大將軍。以後漸成虛銜而無實職。
明清兩代於戰爭時才設大將軍官職,戰後即廢除。《張衡傳》「大將軍鄧騭奇其才」,鄧騭當時為漢和帝的大將軍。
4、參軍
「參謀軍務」的簡稱,最初是丞相的軍事參謀,如《出師表》所說的參軍蔣琬。晉以後地位漸低,成為諸王、將軍的幕僚,如陶淵明曾任鎮軍參軍,《後漢書》著者范曄曾任劉裕第四子劉義康的參軍。隋唐以後逐漸成為地方**,如杜甫曾任右衛率府胄曹參軍、華州司功曹參軍,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戶曹參軍。
5、都尉
職位次於將軍的武官。《陳涉世家》:「陳涉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鴻門宴》:「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
中國古代武將官職等級稱號
6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的官制是我國古代最為完備的,比較有代表性。**品級分九品,每品有正、從之分,共十八級。文武**都是如此。
但同一品級的文官要比武官更受重視,權利範圍也更廣泛些,所以總的來說武官地位是不如文官的。具體清代武官品級如下:
正一品——領侍衛內大臣。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首都衛戍司令。清代只有滿族將領才能擔任這個職務。
從一品——將軍、都統、提督。大致相當於現在的**軍委委員、陸軍各軍區司令、海空軍司令的級別。
正二品——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副將。
大致相當現在的各集團軍首長。
正三品——參將。
從三品——遊擊。
大致相當現在的師級領導。
正四品——都司。
從四品——城門領。
也許相當於團級吧,以下就不一一對比了。這只是大致的比較,不能與現在的級別一一對應。
正五品——守備。
從五品——守禦所千總。
正六品——門千總、營千總。
從六品——部千總。
正七品——把總。
從七品——盛京遊牧副尉。
正八品——外委千總。
從八品——委署驍騎尉。
正九品——外委把總。
從九品——額外外委。
這些武官都有自己設在軍營內的住所,但三品以上才能稱為「府」。他們也有另外的私宅(有些就設在府邸後面),但按規定在當值(值班)時只能住在軍營裡,不能隨便外出。不過晚清軍備廢弛,也就沒人管了。
這些武官都隨下屬的部隊駐紮在各地,一般是比較固定的。如果發生戰事,他們當然要按皇帝的命令率領所屬軍隊參戰,但一般不遷私宅。因為打完仗大多數還是要回原駐地的。
如果要長期換防,也就不得不搬家了。
這些武官的出身大致分為三種:第一種是世襲的軍職,如貴族子弟或父親因公殉職,都可以被直接授予官職品級。第二種是科舉奪魁而得官。
科舉分文武兩種,參加武科舉,考上進士以上級別者,可以授予武職。第三種是從士兵中選拔有才能的立功者,授予武官品級,也就是「行伍出身」。
清代早期的官場是很清廉的,武官都憑才能和戰功來獲得升職。即使貴族子弟,也絕沒有無功受祿的事。但後期官場腐敗,賄賂成風,武官升職的「渠道」也就很複雜了。
古代武官官職從一品到九品是怎麼排列的?
7樓:空白
1、正一品:天策上將
天策上將是天策府官制的一種,職位在親王、三公之上,僅次於名義上的文官之首三師(即太師、太傅、太保);天策府則是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衛府之上;天策上將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為天策府中**,即所謂的「許自置官屬」。
終唐一朝,天策上將只李世民一人。後世也只是宋朝和五代十國時期有六人得此殊榮。
2、從一品:驃騎大將軍
驃騎大將軍西漢始置,歷代沿置。唐宋為從一品,為武官最高階,宋徽宗政和年間改定武官官階,最高為太尉,下分別用大夫、郎為官名。金有驃騎衛上將軍,正三品下,居武官第十一階,元升正二品,居武官第三階。
明廢。3、正二品:輔國大將軍
後漢時期設立的高階將軍位,即輔大將軍,又稱為輔國上將。
初與虎牙右將軍、輕車正將軍、冠軍副將軍、度遼大將軍、橫海上將軍同為三品雜號將軍。唐、宋為正武官名。正二品,為武官的第二級。金有輔國上將軍,從三品中,元升從二品,元廢。
始見於漢代末年,漢獻帝以皇后伏壽之父伏完任之。南朝宋曾改為輔師將軍,旋復舊稱。樑不用為將軍號。
北魏、北齊仍置。明、清為爵名。明代用以授郡王諸孫。
清代為宗室封爵第十級,在鎮國大將軍下,奉國大將軍上。
4、從二品:鎮軍大將軍
三國魏文帝王以陳群為鎮軍大將軍,二品。晉武帝司馬炎以王濬為鎮軍大將軍。以後不常置。唐為武散官名,從二品。
5、正三品:冠軍大將軍、懷化大將軍
冠軍大將軍是一個官職名,指的是是唐、宋武散官名。正三品上,為武官的第四級。
懷化大將軍是唐、宋武散官名。唐正三品上,宋正三品,為武官第五級。
有時也用以作為對少數民族首領的封官,如唐太宗時,回紇藥羅葛部酋長吐迷度接受唐所給懷化大將軍兼瀚海都督名號,承認自己是唐朝的**
6、從三品:雲麾將軍、歸德將軍
雲麾將軍,官名。南朝梁已有此號。雲麾將軍位第十八班(最高為二十四班)。
歸德將軍,唐武散官名,從三品下。為武官的第七級,位於雲麾將軍(從三品上)以下,忠武將軍(正四品上)以上。(源自《唐六典》)宋沿置,從三品,仍為第七級。
7、正四品上:忠武將軍
8、正四品下:壯武將軍
9、從四品上:宣威將軍
宣威將軍,古官職,漢魏置,兩晉沿襲,略有改動,其中宣威將軍與勇武、壯威、明威、定遠、寧遠、遊騎、遊擊等均為雜系將軍,稱謂名目繁多。南朝或置或不置,北魏亦置。南朝劉宋時,第八品雜號宣威將軍以下 。
唐為武散官名,從四品上,宋同,金仿照宋、遼官制,正五品中。
元亦為武散官,正四品:廣威將軍、宣威將軍、明威將軍 。明正四品,初授明威將軍,升授宣威將軍,加授廣威將軍。清廢。
10、從四品下:明威將軍
明威將軍,軍事職官名稱或武散官階稱號。魏置。南北朝各朝多置。
唐為武散官,從四品下,宋升從四品。金正五品下,元升正四品。明正四品初授明威將軍。
兩晉南北朝領兵將領。雜號將軍之一。晉代虞潭曾自假明威將軍。
11、正五品:定遠將軍、寧遠將軍
定遠將軍:官名,南朝梁沿置。唐為武散官,正五品上。宋同唐。金有定遠大將軍,從四品中,元升從三品。明從三品初授懷遠將軍,升授定遠將軍。有「平定邊遠」之意。
寧遠將軍:南北朝和隋,寧遠將軍為雜號、散號將軍之一。在隋朝為從七品武官散號。唐、五代和宋代用為武散宮階稱號,正五品下。
12、從五品:遊騎將軍、遊擊將軍
遊騎將軍,南朝染改遊擊將軍置。唐為武散官,從五品上。宋沿置,元廢。
遊擊將軍,官名。漢朝始置,本為雜號將軍之一。漢武帝時有遊擊將軍。
13、正六品:昭武校尉、昭武副尉
昭武校尉唐代的正六品上階武散官,宋延制,元廢除。
昭武副尉唐代的正六品下階武散官,宋延制,元廢除。
14、從六品:振威校尉、振威副尉
振威校尉始置,從六品上。宋沿置。
振威副尉,古代武散官的名字。最開始是唐朝設定,級別是從六品下,宋朝升到從六品。服淺綠色,銀帶,(金誇)九。
15、正七品:致果校尉、致果副尉
致果校尉是古代武散官名,唐代開始開設這一官職,官從正七品。宋代沿置。
16、從七品:翊麾校尉、翊麾副尉
翊麾校尉是古時候,武散官名。唐始置,從七品下。宋升從七品。元廢。
17、正八品:宣節校尉、宣節副尉
宣節校尉,武官散官名,唐正八品上,宋正八品,元廢。
18、從八品:禦侮校尉、禦侮副尉
唐朝官職名稱,武散官名。位列從八品上,元朝廢止。
19、正九品:仁勇校尉、
20、從九品:仁勇副尉、陪戎校尉、陪戎副尉
我要趙國武將官職從大到小排列
大將軍 武官之首,總理軍務,統兵征討或防禦。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乃以李牧為大將軍。裨將 副將軍,協助將軍處置軍務。秦趙長平之戰,秦軍斬趙裨將茄。國尉 高階武官。閼與之戰趙軍大勝後,有功的軍士許歷升為國尉。都尉 軍官職名。史記 平原君虞卿列傳 秦 趙戰於長平,趙不勝,亡一都尉。郡守 郡的長官。郡在...
古代武將腰間繫的是什麼,古代武將腰間繫的是什麼?
一般腰間繫帶,有的在腰上還掛有玉製飾物,腰帶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絲織的為 大帶 或叫 紳帶 另一種是皮革製成的為 革帶 束腰,武將一般是皮革制的。的兄弟說話比較雷人 系的是束腰,現在俗稱的皮帶!腰帶 掛佩玉 佩刀 主要目的還是防止褲子掉 一般放自己的令牌和君子賜予的榮譽,以顯示將威 古代女子系在腰間的...
古代司禮按現在是什麼官職,古代的各種官職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官
司禮監bai,官署名。明置,明朝內廷管du理zhi宦官與宮內事務的 十二監 dao之一,有提督 掌 版印 權秉筆 隨堂等太監。提督太監掌督理皇城內一切禮儀。刑名及管理當差 聽事各役,但最讓這個機構出名的還是 批紅 的權利。明代司禮監設 掌印太監一員,秉筆 隨堂太監八員,或四五員 司禮監提督一員,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