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哈尼族介紹
現有人口1253952 人。絕大部分集中聚居於滇南紅河和瀾滄江的中間地帶。哈尼族自稱很多,有「哈尼」、「卡多」、「(亻愛)尼」、「豪尼」、「碧約」、「布都」、「白巨集」等。
新中國成立後,統一稱為哈尼族。哈尼族有自己的語言,無文字。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
20世紀50 年代為其創制了一套拼音文字,但尚未普及。
哈薩克族介紹
有人口1111718 人。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和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其餘分佈在甘肅、青海等部分地區。哈薩克族的歷史,可追溯到西漢的「烏孫」。
「哈薩克」這一族稱最早見於15世紀中葉,是從金帳汗國**出來的操突厥語的一些遊牧部落。「哈薩克」這一族稱一直沿用至今。據民間傳說,意為「戰士」,或「白色天鵝」。
哈薩克族信仰伊斯蘭教,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其語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現行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哈薩克文。
彝族介紹
彝族是中國西南地區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人口有6572173 人。主要分佈在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彝族支系繁多,多數自稱「諾蘇」、「納蘇」、「聶蘇」等。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定名為彝族。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
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彝語支,有6種方言。彝文是一種音節文字,至今使用花包頭是彝族的典型服飾。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1-3-17 21:27
網上多得藏族習慣上只稱名字。解放前的貴族於名字前冠以房名,名字有男女之分,多取自佛經;房名是世襲莊園的稱號,沒有血緣的意義。男子髮辮盤於頭頂,女子髮辮披於肩,梳成雙辮或小辮,並在辮梢或特製的發架上掛以飾物。
男女均戴呢帽或細皮帽,內衣袖長襟短,男著褲,女著裙,外著長袖肥腰圓領、向右開襟繫帶的藏袍。**農區婦女夏秋著無袖袍,前系氆氌圍裙,領、袖、衣襟上鑲邊;男女均繫腰帶,穿長靴。牧民穿羊皮袍,不縫袍面。
僧尼披袈裟。藏族居民的主食為糌粑,喜飲酥油茶;牧民以牛、羊肉為主食,僧尼可食肉。住房建於向陽高地靠近水源處,以石塊或夯土築牆,高
二、三層,平頂多窗,有院落,屋內以木板或諏摯鋪地;牧民住用帆布或犛牛毛織成的大帳篷。交通運輸主要使用犛牛。犛牛體碩毛長,抗寒耐久,為青藏高原特產,有「高原之舟」的美稱。
水路運輸主要使用牛皮船或獨木舟。牛皮船是藏族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
解放前的藏族家庭組織以男性為中心,實行嚴格的階級內婚制。各聚居區通婚範圍頗不一致,有的地區父系親族間或母系親族近親間禁婚,有的地區則父系親族幾代之後可通婚,而母系親族間不禁。家庭形式有多種,而仍以一夫一妻製為主。
婚前男女社交比較自由,婚後由男子配合繼承財產,女子即便招婿也要從屬於男方。一夫多妻制家庭出富有人家外,比例很小。也有一夫多妻制,主要是由於財產的繼承和分配等經濟原因而存在,故不受社會歧視。
夫妻離異或再娶、再嫁和私生子女均不受社會歧視,但與「下等人」通婚則造物議。僧人除黃教嚴禁娶妻外,其餘各教派允許結婚;僧人結婚要在本派寺院舉行宗教儀式,婚後在寺外安家。藏族通行**(即鳥葬),僧人圓寂和某些在林區生活的百姓亦行火化,然而收穫季節忌行火葬。
此外,土葬和水葬除因條件限制,一般認為是不吉利的。婦女分娩要離開居室或到他處。藏族謁見上層和接待賓客,要奉獻一條絲織長巾,藏語稱為哈達,回贈時置於奉獻人的項下。
藏曆正月元旦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節日,男女盛裝互相拜年。四月十五日相傳為釋迦牟尼成佛和文成公主到藏的日子,民間有各種紀念活動。七月間,糧食豐收在望,農民揹負經卷繞行田壠,預祝好年景。
從盛夏到秋收入倉,各地藏族有舉家出遊野餐數日的習慣。藏族普遍信奉喇嘛教,十月二十五日為黃教創始人宗喀巴逝世的日子,寺院僧尼誦經集會紀念。此外,各個地區和各個教派中,還有一些各自的群眾性活動。
黃教實行活佛轉世制度,前一輩活佛死後由本系統集議,通過占卜查訪選定一名幼童,即為活佛轉世。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1-3-19 17:31
位於自貢市榮縣雙古鎮幾年前移來一群彝族人,在近幾年嚴重擾亂當地居民平靜生活,對當地居民進行非法行為無數次,佔領當地居民房屋,偷盜.敲詐.吃飯買東西不給錢,先後敲詐當地居民二十多萬餘元,讓自己老婆勾引別人上鉤,一次敲詐上三萬以上,誰不服從就群毆誰,今日當地居民又被敲詐,雙古人民終於團結起來反抗,今日中午一點半開始進行了一場血腥的戰鬥,雙古人民上千餘人圍攻彝族人,男女老少終於把這麼多年來的怨氣都發洩出來了,就連老人們都恨不要得去給他們兩巴掌,就這樣持續打鬥半小時後彝族幾名傷員被送到醫院,雙古鎮人民無一重傷,所有的鎮民都堵住了警車,要欄下那傷害人民的人,所有人都憤怒的說打死他..
最後大家聽了**的話,把他們交給**,人民都希望能嚴懲他們,彝族人不死心,事後揚言說要打回來,要殺死幾個人來擺起,法律對於我們來說是不太公平的,彝族人殺人不犯死罪,而我們不一樣,如果他們這樣的行為都不追究能安民心嗎?雙古人民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召集了周邊地區的所有社會上人員,當地**也召集的周邊地區警察民兵保護人民安全,我們勢死維護漢族人民權益,這群人是彝族的恥辱,誰說漢族人民不團結,漢族人民雄起,讓這群人爬出雙古...雙古人民雄起...
彝族勒,你們不就是用磚頭和鋼管打人,還說今夜要炸平雙古,我們不怕,今晚隨時歡迎你們的到來...如果你是團結勒漢族人,如果你是自貢人,如果你也痛恨那些彝族敗類,就把此日誌轉到你空間,讓更多的人看到他們勒惡行,讓更多的人去指責他們吧!!!!!!!!!!
2樓:匿名使用者
那達慕大會是中國蒙古族人民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傳統活動,也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形式。錫林郭勒盟的那達慕最具代表性。
"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每年農曆六月初四(多在草綠花紅、馬壯羊肥的陽曆
七、八月)開始的那達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傳統盛會。
那達慕或以嘎查(村屯)、蘇木(區鄉)為單位,或以旗縣為單位舉行。那達慕大會分為大、中、小三種型別。大型那達慕,摔跤選手為512名,駿馬300匹左右,會期7~10天;中型那達慕,摔跤手256名,馬100~150匹,會期5~7天;小型那達慕,摔跤手64名或128名,馬30或50匹左右,會期3~5天。
無論何種民族與宗教信仰的人,均可報名參加。
火把節」慶祝共三天:
火把節第一天:祭火。這一天,村村寨寨都會宰牛殺羊,集體分享,並備酒肉祭祖。
夜幕降臨時,臨近村寨的人們會在老人們選定的地點搭建祭臺,以傳統方式擊石取火點燃聖火,由畢摩(彝族民間祭司)誦經祭火。然後,家家戶戶,大人小孩都會從畢摩手裡接過用蒿草紮成的火把,遊走于田邊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驅蟲的傳說。
火把節第二天:傳火。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聚集在祭臺聖火下,舉行各式各樣的傳統節日活動。
小夥們要效仿傳說中的阿體拉巴,賽馬、摔跤、唱歌、鬥牛、鬥羊、鬥雞。姑娘們則效仿傳說中的阿什嫫,身著美麗的衣裳,撐起黃油傘,跳起「朵洛荷」、達體舞。在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莫過於彝家的選美了。
年長的老人們要按照傳說中阿體拉巴勤勞勇敢、英武神駿和阿什嫫善良聰慧、美麗大方的標準從小夥姑娘中選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臨,一對對有情男女,在山間,在溪畔,在黃色的油傘下,拔動月琴,彈響口弦,互訴相思。故也有人將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稱作是「東方的情人節」。
火把節第三天:送火。這是整個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的高潮。
這一天夜幕降臨時,人人都會手持火把,競相奔走。最後人們將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歡樂的人們會聚在篝火四周盡情地歌唱、舞蹈,場面極其壯觀。故也有「東方狂歡夜」之稱。
火把節是彝、白、納西、基諾、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蜚聲海內外,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動有鬥牛、鬥羊、鬥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
3樓:匿名使用者
蒙古族的那達慕:
那達慕大會是中國蒙古族人民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傳統活動,也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形式。錫林郭勒盟的那達慕最具代表性。
"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每年農曆六月初四(多在草綠花紅、馬壯羊肥的陽曆
七、八月)開始的那達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傳統盛會。
彝族、哈尼族的火把節:
火把節」慶祝共三天:
火把節第一天:祭火。夜幕降臨時,臨近村寨的人們會在老人們選定的地點搭建祭臺,以傳統方式擊石取火點燃聖火,由畢摩(彝族民間祭司)誦經祭火。
火把節第二天:傳火。夜幕降臨,一對對有情男女,在山間,在溪畔,在黃色的油傘下,拔動月琴,彈響口弦,互訴相思。故也有人將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稱作是「東方的情人節」。
火把節第三天:送火。這一天夜幕降臨時,人人都會手持火把,競相奔走。
最後人們將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歡樂的人們會聚在篝火四周盡情地歌唱、舞蹈,場面極其壯觀。故也有「東方狂歡夜」之稱。
寫一些其他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並簡單的介紹一下這些節日的習俗?
少數民族節日風俗習慣
4樓:c丶
傣族——竹樓、孔雀舞、潑水節;朝鮮族——長鼓舞、跳板;蒙古族——摔跤、那達慕大會、馬頭琴;壯族——三月三歌節、幹欄式木樓;藏族——集體舞;哈薩克族——彈奏冬不拉;回族——信仰伊斯教
這些都是經常考的,好的話給個好評
5樓:匿名使用者
朝鮮族老人節
老人節是朝鮮族的傳統節日。各地區過節時間不同,生活在黑龍江省的朝鮮族在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舉行;生活在延邊的朝鮮族在每年八月十五舉行。過節這一天,所有60歲以上的老人都由晚輩給戴上大紅花,接受全村人的祝福。
身著節日民族服裝的男女,依偎在老人身邊,與老人共享天倫之樂。這一天,還要舉行踩跳板、蕩秋幹、打球、摔跤等活動,人們盡情地唱歌、跳舞,把一切歡樂都帶給老人們。節日期間,有老人的家庭還要備制「麻格里」(一種米酒)、打糕、冷麵、狗肉和大醬湯等食品,以示對老人一生辛勤勞動的尊重和感謝。
彝族火把節 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 石林、楚雄、大理 點火把、摔跤、鬥牛、歌舞
插花/打歌節 二月初八 大姚、雙江 採集杜鵑花插於各處、青年男女盛裝跳「左腳舞」
密枝節 二月初八 石林 祭龍樹、野餐
祭龍節 二月初八 景谷 跳蘆笙舞
賽衣節 三月二十八日 大姚 賽衣
三月會 三月二十八 牟定 趕集、跳舞
虎節 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 雙柏縣小麥地衝 跳舞
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少數民族節日風俗習慣
1.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雲南大理,那裡蒼山洱海風景秀麗,民族文化較為發達。白族男女均上著衣 外套領褂,下著褲。服裝顏色的搭配簡單鮮明,對比協調。白族人民崇尚白色。男子的包頭 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甚至褲子都喜用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淺綠 淺藍等色。2.布依族 布依族居住在我國西南地區的盤江 紅水河流域。布...
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少數民族風俗習慣
中華大家庭 五十六個民族 1 阿昌族 分佈在雲南,人口2.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很發達,尤其以善於打製長刀而聞名於世。有自己的語言。採茶 2 白族 分佈在雲南 貴族 四川等地,人口159萬餘人,關於經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鹽漬杜鵑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 分佈在雲南 青海等地,人口...
少數民族有趣的節日,少數民族有趣的節日,還有哪些民族有哪些有趣的節日啊?
阿昌族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五日 德昂族 潑水節 農曆四月十五日 會街節 農曆九月初十 東鄉族 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 潑水節 農曆二月二十九日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十日撒神 農曆七月初一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嘗新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 侗族 蘆壟節 農曆六月至九月 白族 三月街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