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做這類問題,你要掌握一個基本方法,就是馬克思主義對於一個問題論述的基本方法:
1、這個問題提到的內容是什麼?
2、這個問題是由於什麼原因造成的?
3、如果解決這個問題?方法有哪些?
許多面試、論述都採用這類方式回答,會使你的回答一目瞭然,讓人感到很清晰。
而簡單隻要回答第一個,內容是什麼就行了。
2樓:吉大的小熊
名詞解釋 要簡潔,事件類要時間,關鍵過程,結果,影響
史料分析 要有理有據,要結合課本上的知識,絕對不能只有分析
簡答 要史料結合,不能無限發散
3樓:子非魚不能語
名詞解釋 :
首先是下定義啊 比如 孔子 :中國春秋時代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主要事蹟,對後世的影響。
史料分析感覺其實還是那什麼和高中差不多。只是深度些……我是這樣。
簡答題,有條理就行。
論述題,多看相關**和著作。我們老師是會給重點,然後自己複習的時候奪取看這方面的史料啊,**啊這些,形成自己的認識。
歷史學考研複習
4樓:聰明的小毛
歷史學屬於統考專業
專業課教育部統一命題(考古專業 學校單獨命題)
歷史學考的科目有 英語(100分) 政治(100分) 313歷史學基礎(300分)
313歷史學基礎包含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現代史 中國當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現代史 世界當代史 還有史學史 歷史地理學等學科內容
教育部目前沒有指定教材
通用的考研教材是各輔導班根據經驗列出來的
有兩個版本
一個是11本
1 2《世界史古代史》(上下卷) 高等教育 吳於廑
3 4 《世界史近代史》(上下卷) 高教 吳於廑
5 6 《世界史現代史》(上下卷) 高教 吳於廑
7 8《 中國古代史》(上下冊) 福建人民 朱紹侯
9 《中國近代史》(第四版) 中華書局 李侃
10 11《中國現代史》(上下冊)高教 王檜林
一個是是北師大版
晁福林主編:中國古代史(上下冊),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鄭師渠主編:中國近代史,····
王檜林主編:中國現代史,····
郭大鈞主編:中國當代史,····
周啟迪主編:世界上古史,····
孔祥民主編:世界中古史,····
劉宗緒主編:世界近代史,····
張建華主編:世界現代史,·····
由於版本不同可能有出入 不過關係不大
版本無所謂
看你方便買哪一套
因為教育部從來不指定
關鍵看自己努力程度
輔導書:
仝晰綱編:《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歷史學基礎輔導全書》
長孫博的《歷史學名詞解釋》
仝晰綱編:《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真題解析- 歷史學》齊魯書社
如用北師大版 那麼必備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編寫:《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備考指南歷史學基礎》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備考指南歷史學基礎實戰練習》以及《模擬真題》
再就是要研究真題 看老師的出題思路 總結以後 這樣再去看書 效果會好一些!!
政治一般建議9月份大剛出來後再開始準備 不會晚的
當然現在做做題也行
隨便找本書練練手就行了
其實輔導教材都是差不多的
5樓:匿名使用者
一定要緊扣大綱,牢固掌握大綱規定的知識點,但是大綱又是比較籠統和寬泛的,每一章節下的每一個小標題下面其實都包含很多內容和小知識點,必須認真來分析和把握。
同時對知識的複習要做到縱向整理和總結。有意識的對知識點作出總結和歸納。縱貫古今,融為一體。
考綱要求要了解中外歷史發展的主要過程、基本線索和階段特徵,特別是對一些跨專業的考生而言,這點非常重要。在複習的時候,只有把整個歷史的發展過程和線索搞清楚了,答題的時候思路才能明確,觀點才能全面。有一點就是還是要以教材和考試大綱為出發點來巨集觀把握。
複習的時候要適當跳出大綱,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加強歷史思維能力的訓練,豐富自己的學識,多看一些與考綱相關的重要歷史事件的**,在做簡答題的時候可以發散自己的思維,讓閱卷老師覺得你知識面比較廣,對學術前沿比較關注,是一個適合做研究的人。
基礎的知識在9月份之前要理解掌握,進入強化階段的時候要抓住重點知識,適當做好複習筆記,為衝刺階段做準備。在對歷史事件和人物進行評價的時候要運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客觀評價,不可一刀切。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完全肯定。
《2013考研專業課歷史學基礎綜合輔導講義》這本書不錯。
全國統考和自主命題,哪個更難一些?(歷史考研)
6樓:匿名使用者
俗話說「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用來形容事態變
化快,歷史學研究生考試也是如此。通過對近些年歷史學考研政策的變化總結,旨在為廣大考生呈現出歷史學考研政策的變化,全面把握歷史學考研,不至於在備考過程偏離方向。
一、2023年-2023年全國統考一張卷
2023年及其以前,各歷史學研究生招生院校是自主命題。從2023年開始,歷史學專業課由自主命題改為統考,2023年至2023年6年間,全國所有歷史學專業招生院校全部統考,全國一張卷。歷史學考研專業課313歷史學基礎試卷考試題型:
單項選擇題、名詞解釋、史料分析、論述題。考試範圍中國古代史約30%、中國近現代史約20%、世界古代中世紀史約20%、世界近現代史約30%,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學、專門史等方面的內容將有機地體現在以上各部分之中。統考的優點在於對所有考生都相對公平、公正。
二、2023年-至今統考與自主命題並存
2023年7、8月間,伴隨著各招生院校釋出招生簡章及招生專業目錄,我們發現,一些院校退出統考,改為自主命題,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蘭州大學等全國40多所院校在2023年考試中自主命題。自主命題考試方式,對於歷史學本專業同學來說,佔有一定的優勢。也有一部分院校仍然統考,2023年歷史學研究生考試統考與自主命題並存。
2023年8、9月,伴隨著各招生院校釋出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與招生專業目錄,在退出統考,自主命題的院校中又增加了一些學校,如北京師範大學(752歷史學綜合)、清華大學(654歷史學基礎)、河南師範大學(660中國通史、662世界通史)。可以看出,自主命題院校越來越多。但已有一部分院校堅持統考,如上海大學、華東師範大學(2023年改為自主命題,2023年又改為統考)等。
三、統考與自主命題哪個難?
歷史學自主命題試題一般有名詞解釋、史料分析、論述題等,部分院校計算、推導題目。關於自主命題的試題與統考試題,哪個簡單哪個難得問題?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想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傳統歷史學名校,試題相對要要難一些,不僅考基礎知識,而且還會考一些史學方面的常識,甚至學術界的觀點等。
而一些相對普通院校,試題就要比統考的題目簡單一些。
總之,對於參加歷史學研究生考試的同學,在備考過程中,建議同學們,首先要確定報考院校考試方式,即統考還是自主命題。如果參加統考命題院校,就不著急選擇學校這個問題;如果是參加自主命題院校,從開始備考就涉及到具體考哪個學校,考試範圍差異,參考書籍差異等。但是,無論參加統考院校還是自主命題院校,基礎知識是根本。
7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看學校
1、統考的話,範圍廣,題型多,但好在難度適中,沒有偏題怪題,只要掌握好學習方法,複習全面,過200問題不大2、自主命題就看各學校了,有的學校出題簡單,有的學校難,不好說3、難易問題也是針對人的,我認為簡單的,在一些跨考,基礎不好的人來看可能難,所以很難去評定到底誰好
4、學校選擇還是依據自己的真實實力來,切勿好高騖遠,北大雖好,但也不是適合每一個人
8樓:霹靂火球
聽很多人說自主命題相比於全國統考會有點難度
我想考歷史專業的研究生,而且是古代史,想問問除了政治英語,歷史專業到底考些什麼呢,是不是
9樓:鬼魅化影
考通史,簡稱歷史學基礎,包括中國古代史,近現代史,世界古代史,近現代史。中國史和世界史各佔50%,古代史中國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各佔30%,近現代各佔20%.你可以看看考試大綱,那上邊很清楚。
試卷的題型結構有四種,選擇題、名詞解釋、史料分析題以及簡答題.
考三門,分別是外語、政治和專業基礎綜合考試(滿分為300分)。歷史專業基礎綜合考試的內容包括中國古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現代史。其中,史學理論和史學史、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學、專門史等方面的內容也會體現在以上各個部分之中。
試卷的題型結構有四種,選擇題、名詞解釋、史料分析題以及簡答題。
10樓:亂寫類專用號
每個學校都有點區別,不過大多數是這樣的,
考三門,分別是外語、政治和專業基礎綜合考試(滿分為300分)。歷史專業基礎綜合考試的內容包括中國古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現代史。其中,史學理論和史學史、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學、專門史等方面的內容也會體現在以上各個部分之中。
試卷的題型結構有四種,選擇題、名詞解釋、史料分析題以及簡答題。
***********************************===
你要報考哪個學校,那個學校的**上會告訴你要參考哪些書的。基本上都在上面列出來了,基本上歷史相關的知識都會考到
11樓:匿名使用者
除了英語政治,還有一門專業課。專業課由世界通史和中國通史兩大部分組成,涵蓋古代史和近代史。
歷史名詞解釋的要點
12樓:輓歌
在名詞解釋中第一個必須注意的是區分:專有名詞和非專有名詞,專有名詞可能指向了一個歷史事件,文學含義,哲學創新,例如:辛亥革命,堂吉訶德,覺解,它們就必須根據原文去仔細的提取此種名詞概念的構成因素,歷史性的名詞: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經過,影響。文學名詞:出處,作者的構思意圖,對現代使用的含義指向,哲學名詞:
只能根據作者的原意進行概括,哲學家本身就是制定概念的。對於非專有的名詞則可以根據自我對此個名詞的通俗理解加上聯絡此個名詞的上下文構成一種合理的解釋。
名詞解釋的答案應包括概括句、分述部分、影響與作用句(結尾句)。可以看出,三段論不是三個段落,而是指有上述三部分構成的完整的答案。 整體上看,三段論的答案呈現「總-分-總」的形式,應當給與重點關注的三段論的概括句。
概括句就是用準確而簡潔的語言概括某個名詞的主要特性的句子。概括句的重要性在於,它能使閱卷老師一目瞭然地知道考生對該名詞的掌握程度,是最能體現考生水平的部分,也是獲得高分的關鍵。 三段論的第二段是分述,此部分是詳細解釋名詞的具體內容。
一般而言戰爭類應寫明交戰雙方、原因、經過、結果;改革應主要寫明改革內容。 第三段是影響與作用,這部分較為簡單。應予注意的是與第二段的分述不同,第三段應指出名詞對現在或以前的最主要的影響與作用上。
希望對你有幫助的~
中國近現代史,名詞解釋,問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要考的名詞解釋到底是什麼東西啊?
1.天抄朝田畝制度 襲資政新篇 是太平天國運動的綱領 最早是 田畝制度 之後是 資政新篇 同時 資政新篇 還是一個帶有些許資本主義性質的綱領 2.為什麼選擇馬克思主義 為什麼選擇中國共產黨 為什麼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答 馬克思主義是目前最為科學的世界觀的總結 中共在當時的立場更為貼近廣大人名群眾的立場...
歷史考試裡的歷史名詞解釋怎麼回答
名詞解釋無疑就分兩種,一種是解釋人,一種是事件。解釋人要寫出生卒年月,生平事蹟 有十分重大影響的 解釋事件的要寫清時間地點人物 好像新聞一樣 總之,解釋時要簡明扼要,既不能太簡單,不然老師會認為你是答不上來 也不能寫太多無關緊要的東西,否則老師會認為你是在掩飾你的知識淺薄 呵呵,哥們是歷史專業的吧,...
中國古代史名詞解釋八音,中國的歷史起源
1 我國古代對樂器的統稱,通常為金 石 絲 竹 匏 土 革 木八種不同質材所制。書 舜典 三載,四海遏密八音。孔 傳 八音 金 石 絲 竹 匏 土 革 木。周禮 春官 大師 皆播之以八音 金 石 土 革 絲 木 匏 竹。鄭玄 注 金,鍾鎛也 石,磬也 土,壎也 革,鼓鞀也 絲,琴瑟也 木,柷敔也 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