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尋根求源,五臺山求姻緣在哪個廟

2021-03-21 23:15:34 字數 5589 閱讀 4369

1樓:匿名使用者

1、沒什麼具體的講究,只要抱著一顆誠心即可;

2、一般去五臺山,許願可以到五爺廟,或者殊像寺。

3、如果是五一或者十一去,人很多,住宿和吃飯都不方便,同時天氣已冷,建議帶毛衣或鴨絨衣。

4、目前的門票是168元,加上50元的山內小交通費,保險自願選擇。

2樓:忻州強盜

說起五臺山 當然要去五爺廟 五爺廟是許願 尋根求源 最嘉的地方 去了五臺山就知道了

3樓:匿名使用者

不用過分執著這個 你只管放心去就行了

如果你真跟佛有緣 到了五臺山自會碰到有緣的事 很神奇的

4樓:暮日觀景

如有佛緣,不見得要去那座寺廟。我佛向來隨遇而安。阿彌陀佛!

五臺山求姻緣在哪個廟

5樓:匿名使用者

去五爺廟或者殊像寺吧,都是五臺山上求願很靈的廟,建議你試試。去的時候可以在無相銅爐官方請幾盒純'天'然的植物香帶著去求姻緣,因為香是信使,一炷好香能更好的傳達祈願,好的香更能傳遞資訊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等。

市場上化學香多,燃燒多了,對身體不好,還有些汙染'環'境,植物香的要好些。最後祝你早日求得所願,找到人生的另一半。

五臺山求什麼比較靈驗

6樓:未來還在那裡嗎

作為五臺人,五臺山

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而五臺山又以五爺廟的香火比較旺而著稱於世。(五爺:顧名思義,五海龍王,他是老五。

龍生九子,他是排行老五)。善信可以求事業順利,家庭安康等等心願的;不過,想要靈驗,其中的一些講究還是要做好的: 首先,拜佛求福,至誠心是基礎。

7樓:李旭確

因為壞人幹壞事佛還保佑壞人,所以我入佛教四十年不念一句經。等到佛不保佑幹壞事的人的時侯我才唸經。

五臺山的歷史?

8樓:藍藍藍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臺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隸屬忻州市五臺縣,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30公里,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五臺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最早在五臺山弘揚佛法的是光明法師桑王澳登(第三代伏藏法王生根活佛),於公元前710年親自赴五臺山傳播佛教。《名山志》記載:

「五臺山五峰聳立,高出雲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

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寺院建築最早地方之一。自東漢永平十年,攝摩騰、竺法蘭兩位尊者白馬馱經,來到中國洛陽。次年(公元68年),攝摩騰、竺法蘭尊者來到山西五臺山時,發現五臺山的山形地貌與釋迦牟尼佛修行弘法的印度靈鷲山非常相似,遂奏請漢明帝在此修建佛寺。

寺院落成後,取名大孚靈鷲寺(現今顯通寺的前身,有「釋源宗族」之譽)。其中佛光寺和南禪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兩座木結構建築。

南北朝時期,五臺山佛教的發展出現第一個高潮。北魏孝文帝對靈鷲寺進行規模較大的擴建,並在周圍興建了善經院、真容院等十二個寺院。北齊時,五臺山寺廟猛增到二百餘座。

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詔在五個臺頂各建一座寺廟。即東臺望海寺、南臺普濟寺、西臺法雷寺、北臺靈應寺、中臺演教寺。

唐代,五臺山佛教的發展出現了第二個高潮。這個期間據《古清涼傳》,全山寺院多達三百所,有僧侶三千餘人。此時的五臺山,不僅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符其實的佛教聖地了,被譽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這是五臺山在中國佛教界取得統治地位的發端,也是五臺山在封建統治者的利用和主持下,發展成為名山聖地的開始。

唐朝經濟繁榮,國勢強盛,在國際上聲望甚高,是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隨著國際交往的擴大,五臺山還受到印度、日本、朝鮮和斯里蘭卡等國佛教徒的景仰。朝禮五臺山和到五臺山求取佛經、佛法的外國僧侶很多。

9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五臺山原為神仙方士所居,故名紫府。而是叫紫府山,也稱作五峰山道場,曾建有紫府廟,是道士們修行的地方。《清涼山志》稱佛教的文殊菩薩初來中國時,居於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觀內,這說明當時五臺山為道家所居。

佛教傳入五臺山,普遍的說法始於東漢。永平十一年,迦葉摩騰、竺法蘭來到了五臺山。由於山裡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臺山又是文殊菩薩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二人在此建寺。

在唐代,佛教備受推崇,文殊菩薩尤其為佛教徒所尊崇。當時國家規定,全國所有寺院的齋堂,都必須供奉文殊菩薩聖像。由於朝野都尊奉文殊菩薩,視五臺山為佛教聖地,所以五臺山空前隆盛,名僧輩出,澄觀就是一個突出的代表。

五臺山原為神仙方士所居,故名紫府。而是叫紫府山,也稱作五峰山道場,曾建有紫府廟,是道士們修行的地方。《清涼山志》稱佛教的文殊菩薩初來中國時,居於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觀內,這說明當時五臺山為道家所居。

五臺山由古老結晶岩構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聳立,峰頂平坦如臺:東臺望海峰、西臺掛月峰、南臺錦繡峰、北臺葉鬥峰、中臺翠巖峰。五峰之外稱臺外,五峰之內稱臺內。

山中氣候寒冷,臺頂終年有冰,盛夏天氣涼爽,故又稱清涼山,為避暑勝地。五臺山自然植被以草地為主,由草甸、灌叢構成,是優良的夏季牧場。

10樓:為誰為誰為

據傳說,遠古時代的五峰山一帶氣候異常惡劣,常年酷暑,當地百姓苦不堪言,時逢文殊菩薩在那裡講經說法,見到黎民百姓的疾苦,深表同情,於是發大願拯救百姓脫離苦海。文殊菩薩裝扮成一個化緣的和尚,行程萬里到東海龍王那裡尋求幫助。

他在龍宮門口發現了一塊能散發涼風的巨大青石,於是便把它帶了回來。當他把那塊大青石(東海龍王的歇龍寶石)放置在五峰山一道山谷裡時,剎那間,那裡一下就變成了草豐水美、清涼無比的天然牧場。此後,那條山谷也被起名叫做清涼谷。

人們在山谷裡建了一座寺院,將那清涼石圈在院內。為此,五峰山又名清涼山。

後來,隋文帝聽說此事後,便下詔在五座山峰的臺頂各建一座寺院供奉文殊菩薩。即東臺頂的聰明文殊,西臺頂的獅子吼文殊,南臺頂的智慧文殊,北臺頂的無垢文殊,中臺頂的孺童文殊。在東臺頂能看日出,西臺頂能賞明月,南臺頂能觀山花,北臺頂能望瑞雪。

這就是五臺山的由來。

11樓:王王王小六

相傳五臺山原名五峰山,氣候異常地惡劣,冬天氣溫極低,滴水成冰,春天飛沙走石,夏天酷熱難耐,農民們根本無法到田裡去種莊稼。一日,文殊菩薩恰巧路過五臺山傳教,看到人們遭受苦難,在水深火熱之中,她決定改變這裡的氣候。

文殊菩薩瞭解到東海龍王那裡有一塊神石叫「歇龍石」,可以把乾燥的氣候變得溼潤,於是文殊菩薩變成一個化緣的和尚,到龍王那裡去借歇龍石。

文殊菩薩來到東海,見龍宮外面果然有一塊巨石。還沒有走到跟前,已經感覺到一股涼氣迎面撲來。文殊菩薩見到龍王,說明了他的來意。

龍王很抱歉地說:「**師借什麼都行,唯獨這塊歇龍石不能借。因為它是花了幾百年的工夫從海底打撈上來的,清涼異常,龍子們每天工作回來,汗水淋漓,燥熱難耐,便在上面歇息養神,你若借去,龍子們不就沒有歇息的地方了?

」文殊菩薩反覆說明自己是五峰山的和尚,是為了造福於人類特地來尋求幫助的。

龍王心裡還是不願意把神石借給他人,又不能直接地回絕文殊菩薩的請求。估計這位老和尚一人無法將石頭運走,龍王勉強答應說:「神石很重,沒有人能幫助你,你如果能拿得動,就把它拿走吧!」

文殊菩薩謝過了龍王,走到神石跟前,轉眼間口唸咒語,立刻使巨石變成了小小的彈丸。文殊菩薩將彈丸塞進袖筒,然後飄然而去。老龍王在一邊驚得目瞪口呆,十分後悔。

文殊菩薩回到五峰山時,正是烈日當空,因為久旱不雨,大地乾裂,人們遭受著深深的苦難。文殊菩薩把神石安放在山中間的一條山谷中,奇蹟發生了:五峰山立刻變成一個清涼無比的天然牧場。

於是,這條山谷被人們命名為清涼谷,人們在這裡建了一座寺院,叫清涼寺。

這就是五臺山的**傳說。

擴充套件資料

五臺山原為神仙方士所居,故名紫府。稱為紫府山,也稱作五峰山道場,曾建有紫府廟,是道士們修行的地方。《清涼山志》稱佛教的文殊菩薩初來中國時,居於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觀內,這說明當時五臺山為道家所居。

佛教傳入五臺山,普遍的說法始於東漢。永平十一年,迦葉摩騰、竺法蘭來到了五臺山(當時叫清涼山)。由於山裡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臺山又是文殊菩薩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二人在此建寺。

五臺山的來歷?

12樓:為誰為誰為

據傳說,遠古時代的五峰山一帶氣候異常惡劣,常年酷暑,當地百姓苦不堪言,時逢文殊菩薩在那裡講經說法,見到黎民百姓的疾苦,深表同情,於是發大願拯救百姓脫離苦海。文殊菩薩裝扮成一個化緣的和尚,行程萬里到東海龍王那裡尋求幫助。

他在龍宮門口發現了一塊能散發涼風的巨大青石,於是便把它帶了回來。當他把那塊大青石(東海龍王的歇龍寶石)放置在五峰山一道山谷裡時,剎那間,那裡一下就變成了草豐水美、清涼無比的天然牧場。此後,那條山谷也被起名叫做清涼谷。

人們在山谷裡建了一座寺院,將那清涼石圈在院內。為此,五峰山又名清涼山。

後來,隋文帝聽說此事後,便下詔在五座山峰的臺頂各建一座寺院供奉文殊菩薩。即東臺頂的聰明文殊,西臺頂的獅子吼文殊,南臺頂的智慧文殊,北臺頂的無垢文殊,中臺頂的孺童文殊。在東臺頂能看日出,西臺頂能賞明月,南臺頂能觀山花,北臺頂能望瑞雪。

這就是五臺山的由來。

13樓:雪琳戀庚

傳說五臺最早是道家的地盤,《道經》裡稱五臺山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廟。《清涼山志》稱佛教的文殊菩薩初來中國時,居於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觀內,這說明當時五臺山為道家所居。

大多數到過五臺山的人通常只是到了以五臺縣臺懷鎮為中心的歷史悠久、規模巨集大的寺院群。而真正意義上的五臺山實際上是指五臺縣的五座相互連線環繞、挺拔秀麗的山峰。它們分別是:

東臺望海峰、西臺掛月峰、南臺錦繡峰、北臺葉鬥峰和中臺翠巖峰。由於五山峰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因此除了一些虔誠的佛教徒能夠登臨五峰臺頂朝拜文殊菩薩外,很少有人能夠到達五臺。也是由於臺懷鎮寺院群分佈在五座山峰之間,因此,人們通常就把到過臺懷鎮視為去過五臺山了。

五臺山原先並不叫五臺山,而是叫紫府山,也稱作五峰山道場。這裡曾是道士們修行的地方。到了東漢永平11年(公元68年),天竺(今印度)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從洛陽白馬寺來到五峰山一帶,認為這裡是文殊菩薩講經說法的道場,於是就想在這裡建築寺院,供奉文殊菩薩。

可是這裡的道士並不同意,最後由漢明帝在洛陽白馬寺主持,舉行道士與兩位高僧的賽法,結果兩位高僧獲勝。從此,佛教界在臺懷鎮一帶就取得了建築佛教寺院的權利,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如今的顯通寺。從此,歷經各個朝代的修建、擴建,以臺懷鎮為中心的寺院最多時曾達到360多座,直到今天還保留著100多座。

因此,五臺山也就以其佛教寺院歷史悠久、規模巨集大位於全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至於五峰山更名為五臺山,這裡面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據傳說,遠古時代的五峰山一帶氣候異常惡劣,常年酷暑,當地百姓苦不堪言,時逢文殊菩薩在那裡講經說法,見到黎民百姓的疾苦,深表同情,於是發大願拯救百姓脫離苦海。文殊菩薩裝扮成一個化緣的和尚,行程萬里到東海龍王那裡尋求幫助。

他在龍宮門口發現了一塊能散發涼風的巨大青石,於是便把它帶了回來。當他把那塊大青石(東海龍王的歇龍寶石)放置在五峰山一道山谷裡時,剎那間,那裡一下就變成了草豐水美、清涼無比的天然牧場。此後,那條山谷也被起名叫做清涼谷。

人們在山谷裡建了一座寺院,將那清涼石圈在院內。為此,五峰山又名清涼山。

後來,隋文帝聽說此事後,便下詔在五座山峰的臺頂各建一座寺院供奉文殊菩薩。即東臺頂的聰明文殊,西臺頂的獅子吼文殊,南臺頂的智慧文殊,北臺頂的無垢文殊,中臺頂的孺童文殊。在東臺頂能看日出,西臺頂能賞明月,南臺頂能觀山花,北臺頂能望瑞雪。

這就是五臺山的由來。

五臺山在哪,請問五臺山在哪裡?

五臺山位於中國山西省東北部,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繁峙縣 代縣 原平市 定襄縣 五臺縣,週五百餘里。中心地區臺懷鎮,距五臺縣城78公里 繁峙縣砂河鎮48公里 忻州市150公里 山西省會太原市240公里。在北緯38 50 39 05 東經113 29 113 44 之間,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其...

五臺山還願,在五臺山許願了 必須去五臺山還願麼?

這是最短的行程。駕車路線 全程約公里。起點 石家莊市。1.石家莊市內駕車方案。1 從起點向正北方向出發,行駛30米,左轉進入中山東路。2 沿中山東路行駛公里,直行進入中山西路。3 沿中山西路行駛公里,稍向右轉進入中華北大街。4 沿中華北大街行駛550米,左轉進入新華路。5 沿新華路行駛公里,直行進入...

五臺山觀音洞求子還願,五臺山如何還願

很好,心誠就會有福報的 你也可以在手機上安裝 吉星許願,裡面恭請了 送子觀音 等多尊神佛,法相神聖莊嚴,平時隨身帶在身上,既能護身定心保平安,又能時常虔誠祈拜,求子求女,挺靈驗的!五臺山如何還願 如果忘記了,就去廟裡燒香說,我叫xx以前來許願,現在也忘記還什麼了,現在我拿多少錢發放 那裡了,就讓 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