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說明什麼是浮士德精神,什麼是浮士德精神

2021-03-22 06:24:16 字數 5093 閱讀 2232

1樓:匿名使用者

新興資產階級的探索和開拓精神

什麼是浮士德精神

2樓:子非大魚

浮士德精神源自於德國著名作家的歌劇《浮士德》。浮士德精神首先是一種篤於實踐的入世精神。浮士德在將希伯來文的《聖經》譯成德文時,決定將「泰出有道」轉譯成「泰出有行」,體現了他實踐意識的覺醒。

於是他充滿自信,敢於與魔鬼訂賭,走出象牙塔,最終找到滿足與幸福。另外,「浮士德精神」還是一種不甘墮落、永不滿足的追求精神。

正像浮士德所言,「有兩個靈魂在我胸中, 它們總想分道揚鑣;一個懷著一種強烈的情慾,以它的卷鬚緊緊攀附著現世;另一個卻拼命要脫離塵俗,高飛到崇高的先輩居地」。任憑魔鬼百般以惡誘惡,浮士德雖有暫時的踟躇,但絕不棲息止步。他的瑰偉之處在於那不竭的活力總是攜著人性的善審判內心的惡,這種審判橫亙人類的文明程序,也使浮士德的形象葆有難以言盡的魅力。

由於與魔鬼的約定,浮士德不可以對事物有所滿足,一旦他說出「停留一會吧」這樣的話,他就會墮入地獄。正是由於這樣一種精神,浮士德才能不斷地突破自我,去追求愛、美、禮、實踐,浮士德才因此在精神探求的範圍內成長。於是人們將這樣一種對事物永不滿足的精神視為浮士德精神。

這種精神是一種對自我永不滿足,不斷進取的精神,正如同中國《易經》所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精神反映了人們不斷要求突破自我,力爭上游的願望。從形象學來說,他概括了西歐資產階級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300年來間的精神探索。

也是德意志民族一直保持的民族氣節。整個一部浮士德給我們的啟示是歌德已經把藝術的浮士德上升到了一種精神的浮士德,一種內在的自主驅動力。從小我到大我進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極限,去完成偉大的歷史使命。

3樓:匿名使用者

浮士德精神源自於德國

著名作家歌德的歌劇《浮士德》。浮士德精神首先是一種篤於實踐的入世精神。浮士德在將希伯來文的《聖經》譯成德文時,決定將"太初有道"轉譯成"太初有為",體現了他實踐意識的覺醒。

於是他充滿自信,敢於與魔鬼訂賭,走出象牙塔,最終找到滿足與幸福。另外,"浮士德精神"還是一種不甘墮落、永不滿足的追求精神。也傳說浮士德是德國的傳奇人物,為了知識而將靈魂出賣給了魔鬼。

4樓:匿名使用者

浮士德精神源自德國名著《浮士德》:永不自滿,自強不息,知行合一,不斷進取。

在中國傳統主流文化中,浮士德精神很好地融合了佛家和儒家思想,具體體現為「浮生永珍,以善為本;士有百行,以德為先」。

什麼是浮士德精神? 名詞解釋

5樓:匿名使用者

浮士德精神是一種對自我永不滿足,不斷進取的精神,正如同中國《易經》所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精神反映了人們不斷要求突破自我,力爭上游的願望。從形象學來說,他概括了西歐資產階級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300年來間的精神探索。

也是德意志民族一直保持的民族氣節。整個一部浮士德給我們的啟示是歌德已經把藝術的浮士德上升到了一種精神的浮士德,一種內在的自主驅動力。從小我到大我進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極限,去完成偉大的歷史使命。

正像浮士德所言,「有兩個靈魂在我胸中, 它們總想分道揚鑣;一個懷著一種強烈的情慾,以它的卷鬚緊緊攀附著現世;另一個卻拼命要脫離塵俗,高飛到崇高的先輩居地」。任憑魔鬼百般以惡誘惡,浮士德雖有暫時的踟躇,但絕不棲息止步。他的瑰偉之處在於那不竭的活力總是攜著人性的善審判內心的惡,這種審判橫亙人類的文明程序,也使浮士德的形象葆有難以言盡的魅力。

由於與魔鬼的約定,浮士德不可以對事物有所滿足,一旦他說出「停留一會吧」這樣的話,他就會墮入地獄。正是由於這樣一種精神,浮士德才能不斷地突破自我,去追求愛、美、禮、實踐,浮士德才因此在精神探求的範圍內成長。於是人們將這樣一種對事物永不滿足的精神視為浮士德精神。

6樓:匿名使用者

浮士德精神源自於德國著名作家歌德的歌劇《浮士德》。浮士德精神首先是一種篤於實踐的入世精神。浮士德在將希伯來文的《聖經》譯成德文時,決定將"太初有道"轉譯成"太初有為",體現了他實踐意識的覺醒。

於是他充滿自信,敢於與魔鬼訂賭,走出象牙塔,最終找到滿足與幸福。另外,"浮士德精神"還是一種不甘墮落、永不滿足的追求精神。也傳說浮士德是德國的傳奇人物,為了知識而將靈魂出賣給了魔鬼。

浮士德精神是一種對自我永不滿足,不斷進取的精神,正如同中國《易經》所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精神反映了人們不斷要求突破自我,力爭上游的願望。從形象學來說,他概括了西歐資產階級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300年來間的精神探索。

也是德意志民族一直保持的民族氣節。整個一部浮士德給我們的啟示是歌德已經把藝術的浮士德上升到了一種精神的浮士德,一種內在的自主驅動力。從小我到大我進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極限,去完成偉大的歷史使命。

《浮士德》是一部長達12111行的詩劇,第一部出版於2023年,共二十五場,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場,分五幕。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情節,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發展變化為線索,以德國民間傳說為題材,以文藝復興以來的德國和歐洲社會為背景,寫一個新興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不滿現實,竭力探索人生意義和社會理想的生活道路。

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得十分完好的詩劇。

《浮士德》(faust)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畢生思想和藝術探索的結晶。《浮士德》的構思和寫作,貫串了歌德的一生,2023年開始創作,直到2023年--前後一共64年,即歌德逝世前一年才最後完成。

《浮士德》構思巨集偉,內容複雜,結構龐大,風格多變,融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於一爐,將真實的描寫與奔放的想象、當代的生活與古代的神話傳說雜糅一處,善於運用矛盾對比之法安排場面、配置人物、時莊時諧、有諷有頌、形式多樣、色彩斑駁,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2023年8月28日-2023年3月22日),出生於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學家,他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而作為詩歌、戲劇和散文作品的創作者,他是最偉大的德國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學領域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他在2023年寫了一部戲劇《葛茲·馮·伯利欣根》,從此蜚聲德國文壇。

2023年發表了《少年維特之煩惱》,更使他名聲大噪。

歌德一生跨兩個世紀,正當歐洲社會大動盪、大變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趨崩潰,革命力量的不斷高漲,促使歌德不斷接受先進思潮的影響。從而加深自己對於社會的認識,創作出當代最優秀的文藝作品。

歌德的綽號為浪遊者在法蘭克。

詳細分析什麼是浮士德精神 5

7樓:匿名使用者

浮士德精神源自於德國著名作家的歌劇《浮士德》。由於與魔鬼的約定,浮士德不可以對事物有所滿足,一旦他說出「停留一會吧」這樣的話,他就會墮入地獄。正是由於這樣一種精神,浮士德才能不斷地突破自我,去追求愛、美、禮、實踐,浮士德才因此在精神探求的範圍內成長。

於是人們將這樣一種對事物永不滿足的精神視為浮士德精神。這種精神是一種對自我永不滿足,不斷進取的精神,正如同中國《易經》所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精神反映了人們不斷要求突破自我,力爭上游的願望。

從形象學來說,他概括了西歐資產階級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300年來間的精神探索。也是德意志民族一直保持的民族氣節。整個一部浮士德給我們的啟示是歌德已經把藝術的浮士德上升到了一種精神的浮士德,一種內在的自主驅動力。

從小我到大我進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極限,去完成偉大的歷史使命。

《浮士德》精神的內涵,強烈地體現在浮士德的形象之上。而浮士德的形象是通過他尋求真理的五個階段的生活歷程而進行展示的。第一階段主要通過描寫浮士德的新生,展示了一個新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者形象。

他擺脫了中世紀經院哲學的束縛,有強烈的入世思想,他不滿現實社會,要為「人類」創造一個「真美」的世界。第二階段主要描寫浮士德的愛情生活,開始了對人生和理想的探求。但悲劇的衝突是新興資產階級個性自由的要求和封建勢力之間的矛盾。

第三階段描寫浮士德在政治生活上的探求,不是起而反抗,而是遷就退避。他在封建宮廷中看到了王朝的腐敗。仍然盡心竭力為這個腐朽的王朝服務,實際上說明,為封建王朝服務不可能有所建樹,於是他又開始了新的探索,即第四階段,描寫浮士德對古典美的追求,但古典美也消逝了,不能復活於現代。

浮士德對古典美的追求,就這樣宣告破滅了。最後階段描寫浮士德改造大自然的努力

什麼叫浮士德精神?

8樓:熱心網友

浮士德精神源自於德國著名作家歌德的歌劇《浮士德》。浮士德精神首先是一種篤於實踐的入世精神。浮士德在將希伯來文的《聖經》譯成德文時,決定將"太初有道"轉譯成"太初有為",體現了他實踐意識的覺醒。

於是他充滿自信,敢於與魔鬼訂賭,走出象牙塔,最終找到滿足與幸福。另外,"浮士德精神"還是一種不甘墮落、永不滿足的追求精神。也傳說浮士德是德國的傳奇人物,為了知識而將靈魂出賣給了魔鬼。

哪位高手知道什麼是浮士德精神?

9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第一是他永不滿足的追求精神。梅非斯特一開始就相信像浮士德這樣好高騖遠,想「摘下天上最美的星辰」,想「獲得人間最大的快樂」,除此以外,一切都不能滿足其心腸的雄心勃勃的追求者,最終必將導致墮落,被他引入魔路。

「浮士德精神」另一個重要方面在於他重視實踐的積極入世精神。走出書齋是他實踐意識的朦朧覺醒。

追求、實踐、不滿足、再追求,自強不息,精近不止構成了浮士德精神的本質內涵。還是用浮士德的自白來作為結尾吧,這些已經告訴了你一個人活在世上應該追求什麼,實現什麼。

結合歌德的浮士德談談什麼是浮士德精神 。

結合浮士德一生所經歷的五個階段的悲劇,談一談什麼是「浮士德精神?

10樓:事應談不中

浮士德的五大悲劇:知識悲劇,愛情悲劇,政治悲劇,藝術悲劇,事業悲劇。

浮士德精神源自於德國著名作家的歌劇《浮士德》。由於與魔鬼的約定,浮士德不可以對事物有所滿足,一旦他說出「停留一會吧」這樣的話,他就會墮入地獄。正是由於這樣一種精神,浮士德才能不斷地突破自我,去追求愛、美、禮、實踐,浮士德才因此在精神探求的範圍內成長。

於是人們將這樣一種對事物永不滿足的精神視為浮士德精神。這種精神是一種對自我永不滿足,不斷進取的精神,正如同中國《易經》所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精神反映了人們不斷要求突破自我,力爭上游的願望。

從形象學來說,他概括了西歐資產階級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300年來間的精神探索。也是德意志民族一直保持的民族氣節。整個一部浮士德給我們的啟示是歌德已經把藝術的浮士德上升到了一種精神的浮士德,一種內在的自主驅動力。

從小我到大我進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極限,去完成偉大的歷史使命。浮士德

舉例說明什麼是辯證思維,簡要舉例說明什麼是辯證思維能力

能夠用聯絡觀,發展觀,矛盾觀和辯證否定 問題,就是辯證思維能力。舉例,對於在校學生使用智慧手機怎麼看。辯證思維是反bai映事物內在矛du盾性的思維過程zhi。古今中外dao都有辯證思維的思想成內果,但作為一種思維容方式是隨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誕生而形成的。在辯證思維看來,好人 可能幹壞事,壞人 可能幹...

舉例說明什麼是自我價值展現舉例說明什麼是自我價值展現?

就比如你做了一件分內的事情,就像是你完成了你的工作,如果是學生,就是努力學習,考出好成績,就是自我價值的展現。望採納 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價值的條件化 是一切現代病的根源,冷漠 孤獨等。特別將人的價值的條件化更是如此,比如父母經常說的 你不好好讀書,我就不愛你了 考不到好成績,你就是個沒出息的人 這...

什麼是設問句請舉例說明什麼是設問句?舉例說明?

舉例 1 北大荒你不喜歡嗎?喜歡,它物產豐富 景色秀麗,讓 連忘返。2 誰的本子?是張昊的本子。3 竺可楨走進北海公園,單是為了觀賞景物嗎?他是來觀察物候,做科學研究的。設問也就是明知故問。根據內容的需要,設問可以採取連用的形式。有的文章直接用設問做標題,能吸引讀者,啟發讀者思考,更好地領會文章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