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梵情
樓主的這個小故事真好!我想補充一條,孔子不僅「精通**,深諳畫理,具有很高的**美學素養」,而且還精通易學,於占卜之道深得其奧。據司馬遷〈史記〉記載,孔子讀易曾「韋編三絕」,也就是由於讀的遍數太多,所以連串連書簡的繩子也給決斷了。
史記中載有兩個關於孔子應用易學占卜的小故事:
有一回孔夫子派**曾叄(其中人名地名或出處如果有誤,請以九方皋相馬之事例之,幸甚)去他國辦事,曾子的母親來找孔子,面帶不樂,責問孔子說:「你不是教導**「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嗎?為什麼竟把我兒子派出老遠去辦事,他還沒有兒子呢!
」孔子聽後笑著說:「您不要著急。我已經給你兒子用周易算過了,他在40以後當有五子。」老太太一聽放心地走了。後來曾子晚年果然有五子。
還有一個故事是孔子出門時總是告訴**帶傘或不帶傘,每當讓帶傘總是要下雨,每當不讓帶傘總是沒雨。而且出門時天氣總是沒有任何我們一般人能看出來的徵兆。當孔子去世後,他的**按孔子說的方法判斷有沒有雨,往往出錯,所以**們感嘆「聖人不完全是學而來的」。
2樓:k凱凱
孔子是世界上第一個開補習班的人,不僅有教無類,連補習費多寡,可享受的待遇都有明確規定:
三十而立;交三十兩銀子只能站著聽課;
四十不惑:交四十兩銀子者可發問,直到沒有疑問;
五十知天命:交五十兩銀子者可知道明天小考的命題;
六十耳順:能出得起這個價錢者,老師可以講些你喜歡聽的話給你聽,讓你耳順。
七十隨心所欲:上課要躺要睡或者不來上課隨你。
3樓:貓撲仔
孔子理政特別看重「仁」、「德」二字。傳說他周遊列國時,一次走到泰山腳下,見一老婦人在墳前痛哭,問起原因,她說自己的公公、丈夫、兒子為了躲避官府的苛政來到山中,結果都被老虎吃了。孔子聽後感慨地說:
「苛政猛於虎也!」因此他主張「為政以德」,要「節財」、「利民」、「富民」、「使民以時」。他要通過施行「仁政」、「德治」實現理想社會。
有一次,四個學生坐在孔子身旁,孔子讓他們各言自己的志向。子路說到用武力治國,冉求說到用經濟治國,公西華說到用外交治國,孔子都不甚滿意。後來曾點說:
「暮春三月,在和習的曖風裡,我陪同
五、六個成年人,
六、七個小孩,在沂水旁邊洗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一路唱著歌走回來。」孔子對這一理想表示十分讚賞。他的意思在於:
一個國家強盛了,富裕了,還要進行道德教育和文化薰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天下太平,達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境地。
4樓:無極歃血
難道聖人真的是天生的麼?呵呵
5樓:青殿孤竹
有兩小兒辯日,一個說日初出蒼蒼然,及中午則如燙湯,故認為是早晨時離我們遠,中午是離我們近:另一個小孩說,日處出時如盤子般大小,及中午則如車蓋般大,故認為是朝近正午遠..恰在2人爭辯不出結果時,孔子經過,他們請教他,結果孔子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說聖人也有不知之處啊!!!!!!!!!!
6樓:匿名使用者
天才很少是先天就是 而是靠後天的努力 努力你也會成功
7樓:百度使用者
孔子的媽媽名叫顏徵在,嫁給他爸爸的時候才二十出頭,但孔爸爸已經六七十了,標準的忘年戀!!!
關於孔子的小故事,越多越簡潔越好
8樓:關鍵他是我孫子
有關孔子的小故事:
1、孔子有許多**,其中有一個名叫宰予的,能說會道, 利口善辯。他開始給孔子的印象不錯,但後來漸漸地露出了真相:既無仁德又十分懶惰;大白天不讀書聽講,躺在床上睡大覺。
為此,孔 子罵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個**,叫澹臺滅明,字子羽,是魯國人,比孔子小 三十九歲.子羽的體態和相貌很醜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開始認為 他資質低下,不會成才。
但他從師學習後,回去就致力於修身實踐, 處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為了公事,從不去會見公卿大夫。後 來,子羽遊歷到長江,跟隨他的**有三百人,聲譽很高,各諸侯國 都傳誦他的名字。
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感慨他說:「我只憑言辭判斷 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只憑相貌判斷人 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子羽的判斷又錯了。」
2、子路曾經問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
孔子說:「還有比你更有經驗、有閱歷的父兄呢,你應該先向他們請教請教再說,**能馬上就做呢?」
可是冉有也同樣問過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呢?」
孔子卻答道:「當然應該馬上實行。」公西華看見同樣問題而答覆不同,想不通,便去問孔子。
孔子說:「冉求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勇敢;仲由遇事輕率,所以要叮囑他慎重。」
3、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的政治主張。有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兒,擋住我們的車!」
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
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
孔子被問住了,他覺得這孩子很懂禮貌,便問,「你叫什麼名字,幾歲了?」孩子說:「我叫項襄。7歲!」
孔子對學生們說:「項襄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4、一次孔子到了鄭國與**走散,孔子呆在城牆東門旁發呆。
鄭國有人對子貢說:「東門邊有個人,看他勞累的樣子就像一條「喪家之狗」。子貢把這段話告訴了孔子。
孔子說:「把我的外表說成這樣,實在是誇過頭了。不過說我像條無家可歸的狗,確實是這樣!」
5、楚國某縣尹問孔子**,請他談談對孔子的看法,**木訥小心,一言不發,縣尹只得怏怏而回。
孔子得知後,很不高興,怨道:你為什麼不說:我的老師是個發憤忘食,樂而忘憂的好學者啊!
**一聽馬上明白,愧道:"老師,是我糊塗啊,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今後若有人再問我,我必遵師囑答之。"
孔子一聽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9樓:我愛斯隆
【一】百姓安危重於天
孔子去拜見季康子,季康子很不願意聽孔子的話,孔子就又一次去拜見。
孔子的**子路說:「我聽夫子說過:『王公大人如果不按禮儀來詢問就不做任何舉動。』現在您去拜見擔任司寇的季康子,是不是稍微頻繁了一些?」
孔子說:「魯國人憑藉人多勢眾而互相欺凌,憑藉著兵器而相互殘害的時間已經很久了,然而負責的**卻不加以治理,你認為魯國百姓的安危與按照禮儀來問我,這兩方面相比較,哪一方面更重要呢?」
於是,魯國人聽說孔子這個說法以後,說:「聖人將要治理國家了,我們怎能不先自己根據法令處罰自己的過錯呢?」
從此以後,國內沒有了互相爭奪的事。
孔子對**說:「距離山頭十里路,仍然能夠聽到螻蛄的叫聲,從政治國,沒有比順應百姓的心意更好的辦法。」
【二】無眾如何守?
魯哀公向孔子問道:「我想在國力弱小的時候就防守,國力強大的時候就向外攻佔擴大,有什麼辦法呢?」
孔子說:「如果朝廷有禮義,上下能夠相互親近,國內的民眾都是您的百姓,您將要攻佔誰的地方呢?」如果朝廷沒有禮義,上下之間不相親近,國內的百姓都會成為您的仇敵,您將跟誰來防守呢?」
【三】後悔莫及
高牆上面厚而下面薄,不一定會坍塌(tan1 ta1),但是,下起大雨的時候,大水衝擊的時候,卻必然會先坍塌。
草木的根扎得淺,平時不一定就會歪倒,但是,在狂風暴雨襲來的時候,卻必然會先被連根拔起。
君子在國家之中,不崇尚仁義、尊重賢臣以處理各種事務,不一定會亡國,但是,一旦有了特殊的事變,遇到諸侯互相爭戰的時候,人忙著逃跑,車子飛奔,禍患突然降臨,才開始產生憂愁,以至於喊得口乾舌燥,仰天長嘆,希望著獲得安寧,豈不是太晚了嗎?
孔子說:「事前不謹慎小心,而過後悔恨,唉!即使悔恨也已經來不及了。」
【四】進善關鍵在於任賢
齊國國君向晏子問道:「成立政事最令人憂患的是什麼?」
晏子回答道:「最令人憂患的是善惡不分。」
齊國國君道:「怎麼樣分別是善還是惡?」
晏子回答:「審慎地選擇左右大臣。左右大臣能夠善,那麼,群臣同官就都能各自得到合適的人選,從而使善惡分明。」
孔子聽說之後說:「此話絲毫不錯。善言能進入朝廷,那麼,不善之言也就沒有途徑進入朝廷;如果沒有人進善言,那麼,善言也就沒有途徑進入朝廷了。」
【五】為君之道
魯莊公二十八年,魯國遭遇了災荒,大臣臧孫辰提議向齊國買米。
孔子說:「君子治理國家,一定要準備下三年的積蓄。遇到災荒的當年就向別的國家買糧食,這是國君的失職。」
孔子說:「國家有道,即使是刑罰增加了,也等於沒有刑罰。國家無道,即使把所有犯法的人都殺掉,也永遠殺不盡。」
孔子說:「商湯與周武王並非因為一方面的善而興盛起來的,夏桀、商紂並非因為一方面的惡而亡國的。夏商周三個朝代的興亡,在於平時的所作所為,平時積聚的善多,即使有一方面的惡,這也只算是過失,不足以使它滅亡;積聚的惡多,即使有一方面的善,這也只算是無意之中碰上的,不足以興盛。
」(《潛夫論·慎微》)
擴充套件資料:
國際大家對孔子的評價
法國伏爾泰:「東方找到一位智者。」
德國萊布尼茨:「熱烈地讚美儒學 。」
英國李約瑟:「孔子是』無冕皇帝『。」
美國愛默生:「孔子是哲學上的華盛頓。……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
關於孔子的經典故事有哪些?
10樓:阿沾
1、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
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向國家領取金錢。孔子說:賜(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聖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教導可以傳授給百姓,不僅僅是有利於自己的行為。
現在魯國富的人少窮人多,向國家領取補償金,對你沒有任何損失;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孔子的另一學生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獲救者為了表示感謝送了他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2、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為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
孔子苦苦地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說:「可以了。」孔子說:
「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
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於其數。」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
又過了相當的時間,師襄子認為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為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於是,孔子反覆的鑽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
3、一日孔子子乘著一輛馬車周遊列國。來到一個地方,見有一孩子用土圍成了一座「城」,坐在裡面。
孔子就問:「你看見馬車為什麼不躲開呀?」那孩子回答:
「人們說您孔老先生上曉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見您卻並不怎麼樣。因為自古到今,只聽說車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車子的道理呢?
」孔子愣了一下,問:「你叫什麼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項橐。」孔子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連串問題來難項橐,但是都被項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覺得這孩子知識淵博,連自己也辯不過他,只得長嘆一聲,俯下身子對項橐和藹地說:「後生可畏,我當拜你為師。」回頭對**們講:
「三人行必有我師矣。要不恥下問。」經孔子這一褒獎,項橐便名揚九州,震動朝野。
4、孔子於68歲返回魯國,開始整理圖書典籍。尤其是在晚年,主要精力是用在校勘、整理典籍方面,孔子是中國最早的圖書整理者,相傳他整理《詩經》、《尚書》等文獻,並把魯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成為中國第一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
孔子在整理文獻中,創立了揭示文獻「為之作序」、「言其作意」的目錄學方法。為《詩》、《書》作序,或附於書後,或臨於書首,或另出單行,這在揭示文獻的內容上起重要作用。孔子整理圖書所定的《六藝》,對漢代劉向、劉歆父子在《別錄》、《七略》書目分類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孔子的學生子路曾向他提建議,「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矣」。孔子通過國家的藏書,瞭解了虞、夏、商、週四代的典章制度和歷史。
他所收藏的圖書主要以《詩》、《書》、《禮》、《樂》、《春秋》等。《公羊解詁》載孔子「使子夏等十四人救周史記,得百二十國寶書」,說明在編定《六經》時,廣泛蒐集各國典籍。故後,「所居堂**內,後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
」5、有一個人掉到水裡去了,孔子的一個學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來了,家屬感謝他,給他一頭牛,他就收了。別人就議論了:下水救人還要錢?
孔子知道了,表揚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得對,這會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
因為救了人之後,人家給錢,是可以收的,於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願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觀的效果。
關於繪畫的小故事,關於著名的美術大師的小故事
1 齊白石小時候,家裡很窮。他八歲就給人家放牛 砍柴。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 g n 在地上畫畫。後來,他當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燈下學畫。夏天蚊蟲叮咬,冬天兩腳凍得發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畫到燈油燃盡為止。就這樣,他畫的畫越來越好了。白石爺爺家裡種著許多花草,招來許多小昆蟲,水缸裡還養著魚和...
關於樹葉的小故事,關於樹葉的小故事
秋天到了,陽光溫暖恬靜,秋風和煦輕柔。天空被擦拭得非常明亮,像一塊覆蓋大地的藍寶石。我,樹葉,感到渾身有說不出的舒暢,輕輕搖曳著身子,偶爾和同伴碰觸一下。秋風想給大地織一條棉被。於是,我跳著優美的舞蹈,飄落到地上。忽然,一隻小螞蟻爬過來對我說 樹葉姐姐,我想到湖裡漂流,你能帶我去嗎?我欣然同意了。於...
雷鋒的小故事,關於雷鋒簡短的小故事
雷鋒把自己的藏書拿出來供大家學習,被人們稱為 小小的雷鋒圖書館 他幫助同志學習知識,同班戰友喬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鋒就手把手地教他認字,學算術。同班戰友小周父親得了重病雷鋒知道後以小周的名義給家裡寫了信又寄去10元錢。戰友小韓在夜裡的出車中棉褲被硫酸水燒了幾個洞,雷鋒值班回來發現後,把自己的帽子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