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研究者認為我國古代秦漢日晷是觀日影定時刻的儀器

2021-03-23 08:45:06 字數 6118 閱讀 1285

1樓:漫閱科技

研究者們普遍認為我國古代秦漢日晷是觀日影定時刻的儀器。這是因為,均勻的淺孔與平放的儀面是不相容的,太陽的週日運動平行於赤道面,只有將儀面平行於赤道面放置才能使日影均勻地在儀面上移動。圓周上的100分劃正好跟百刻時制相合,定向用的儀器跟均勻分100份沒有必然的聯絡,其他分劃也可以完成定方向的任務。

《漢書·律曆志》中說為了為了議造漢歷,必先確定東西方向,方向確定後才好安放「晷儀」即日晷,將晷面上未刻部分朝南,以定正午,有了日晷就可以校準漏壺,使正確計時,其後就可以觀測,追二十八宿於四方了。因而,秦漢日晷是觀日影定時刻的儀器無疑。

我國古代秦漢日晷有什麼用途?

2樓:漫閱科技

對於秦漢日晷的用途研究者們有三種不同的看法,至今並無公認的結論。一種看法認為這是觀日影定時刻的儀器,聯絡到我國很早就將一天分成100刻,這一儀面上也是均勻分成100分,其夜間部分(31刻)無需刻畫,故只需刻69孔。如將儀面傾斜放置,與當地赤道面平行,則日影在晷面上的移動就是均勻的,因此這就是一個赤道式日晷。

第二種看法認為儀面是平放的,不能用來測時,可以用來校準漏壺。持這種看法的人認為中國赤道式日晷發明在南宋初年,而秦漢出土的這些儀器底座也不宜斜置。第三種看法認為這是用來定方向的儀器,平放在地面上,只要中心定表的影子端點一天二次(上、下午)落到圓周上的二個淺孔上,利用這兩個淺孔的連線可知東西方向。

秦漢日晷

日晷,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量時間的一種什麼儀器

3樓:帥帥的惡人

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

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並劃分時刻.日晷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這種利用太陽光的投影來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沿用達幾千年之久.

4樓:大娛海糖

日晷與圭表

請採納。。。。

5樓:鎖醉家文姝

日晷與圭表

請採納。。。。

記得給問豆啊!

日晷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定時刻的儀器,晷針在晷面上所形成的投影屬於______投影

6樓:永恆哥48獅咒

因為太陽光屬於平行光線,而日晷利用日影測定時刻,所以晷針在晷面上所形成的皮影屬於平行投影.

日晷,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它是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並劃分時

7樓:·風

該計時工具是根據影子的變化計時的,因為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所以它的工作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由於影子在右側,所以太陽在左側,又因為是上午十點,所以太陽在東方,即左側是東方.

故答案為: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左側.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觀測計時的儀器叫什麼?

8樓:笨笨熊**輔導及課件

日晷日晷,本義是指太陽的影子。現代的「日晷」指的是人類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又稱「日規」。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並劃分時刻,通常由晷針和晷面組成。

利用日晷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沿用達幾千年之久。

日晷怎麼用?

9樓:醉裡論酒

日晷分為很多種,每種用法各有不同,具體用法如下:

假設地理緯度為φ,指時針的高度為h,要刻劃的時間與正午的差值為t;時間線與指時針的夾角為a,距離為d,則各形日晷的計算式為:

1、地平式日晷:tana=tant*sinφ2、赤道式日晷:等分圓盤,每小時相當與十五度,正午線垂直朝下。

3、極地晷:d=h*tan(15t)

4、南向垂直日晷:tana=tant*cosφ5、東或西向垂直式:d=h*tan[15(6-t)]6、側向垂直式:

(1)θ為日晷牆面的斜角,tana=sino*tan(r+15t)(2)指時針與牆面垂線的夾角w,tanw=sinθ*cotφ(3)指時針高出於牆面的夾角o,sino=sinθ*cosφ(4)指時針與正午線的時間線夾角r,cotr=cotθ*sinφ(5)6點與12點時間線的夾角s,cots=sinθ*tanφ7、投影日晷:

(1)時間點在長軸方向上的值:d=sin(15t)(2)時間點在短軸方向上的值:v=sinφ*cotφ(3)橢圓長軸與短軸的比:sinφ

(4)豎竿(人立足)的位置:d=tandel*cosφ,其中del為太陽的赤緯

10樓:匿名使用者

日晷日晷

讀音:rìguǐ

(1) [sun's shadow]∶太陽的影子。

相持既久,日晷漸移。——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2) [sundial]∶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制的圓盤組成。

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臺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

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標,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由於從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總是在天赤道的北側執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執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觀察日晷時,首先要了解兩個不同時期晷針的投影位置。

日晷又稱「日規」,是古代人利用日影來定時刻的計時器。日晷的種類很多,根據晷面所處位置的不同可分為地平式、赤道式、子午式、卯酉式等多種,功能也不盡相同。

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誕生於六千年前的巴比倫王國。中國最早文獻記載是《隋書·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於隋開皇十四年 公元574年 發明的短影平儀 即地平日晷 。赤道日晷的明確記載初見於南宋曾敏行的《獨醒雜誌》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圖。

赤道日晷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臺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

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標,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這種利用太陽光的投影來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所用達幾千年之久,然日晷有一個致命弱點是陰雨天和夜裡是沒法使用的,直至2023年在義大利和德國才出現早期的機械鐘,而中國則在2023年明代萬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國的自鳴鐘,清代時雖有很多進口和自制的鐘表,但都為王宮貴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還是看天曉時。所以徹底拋卻日晷,看鐘表知辰光還是近現代的事。

11樓:匿名使用者

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制的圓盤組成。

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臺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

晷面的刻度是不均勻的。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標,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早晨,影子投向盤面西端的卯時附近。

接著,日影在逐漸變短的同時,向北(下)方移動。當太陽達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時,針影位於正北(下)方,指示著當地的午時正時刻。午後,太陽西移,日影東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個時辰。

由於從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總是在天赤道的北側執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執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觀察日晷時,首先要了解兩個不同時期晷針的投影位置。

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誕生於六千年前的巴比倫王國。中國最早文獻記載是《隋書·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於隋開皇十四年 公元574年 發明的短影平儀 即地平日晷 。赤道日晷的明確記載初見於南宋曾敏行的《獨醒雜誌》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圖。

赤道日晷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臺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

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標,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這種利用太陽光的投影來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所用達幾千年之久,然日晷有一個致命弱點是陰雨天和夜裡是沒法使用的,直至2023年在義大利和德國才出現早期的機械鐘,而中國則在2023年明代萬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國的自鳴鐘,清代時雖有很多進口和自制的鐘表,但都為王宮貴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還是看天曉時。所以徹底拋卻日晷,看鐘表知辰光還是近現代的事。

12樓:離恨歾影

日晷,本義是指太陽的影子。現代的「日晷」指的是人類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又稱「日規」。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並劃分時刻,通常由晷針(表)和晷面(帶刻度的表座)組成。

利用日晷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沿用達幾千年之久。

中文名日晷

外文名sundial

漢語拼音

rì guǐ

組成部分

晷針,晷面

日晷是我國古代人民發明的計時儀器,請教一下地理老師,瞭解它的計時方法

13樓:右軍大令

日晷是我國古代的計時工具,由一個帶有刻度的圓盤和一個指標構成,它 是通過觀察指標在刻度盤上影子的位置,來計量一天中時間的變化。

中華世紀壇就是以日晷的形狀設計的。

14樓:遨遊

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臺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

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標,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由於從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總是在天赤道的北側執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執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觀察日晷時,首先要了解兩個不同時期晷針的投影位置。

日晷又稱「日規」,是古代人利用日影來定時刻的計時器。日晷的種類很多,根據晷面所處位置的不同可分為地平式、赤道式、子午式、卯酉式等多種,功能也不盡相同。

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誕生於六千年前的巴比倫王國。中國最早文獻記載是《隋書·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於隋開皇十四年 公元574年 發明的短影平儀 即地平日晷 。赤道日晷的明確記載初見於南宋曾敏行的《獨醒雜誌》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圖。

赤道日晷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臺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

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標,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這種利用太陽光的投影來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所用達幾千年之久,然日晷有一個致命弱點是陰雨天和夜裡是沒法使用的,直至2023年在義大利和德國才出現早期的機械鐘,而中國則在2023年明代萬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國的自鳴鐘,清代時雖有很多進口和自制的鐘表,但都為王宮貴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還是看天曉時。所以徹底拋卻日晷,看鐘表知辰光還是近現代的事。

為什麼提出永動機理論的研究者都已經放棄,科學家卻還在追求永動機

方法不對自然做不出來,款式雖多但都是一樣的結果 不能自迴圈運動。所以,必須以物理知識去引導研發過程,不成功的都是因為沒計算或者計算不準確,這個機器憑感覺是很難撞得對的。我會做,是因為我懂得利用現有的物理公式完整計算它的執行過程,懂得依據計算結果合理調整設計引數,使它符合預期。我目前可以全程計算4款機...

正引起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的翻譯是什麼意思

正引起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 is caus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researchers 食品安全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的翻譯是 什麼意思 食品安全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food safety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

我國古代將木星稱為什麼

木星古稱歲星,來因為木自星的公轉週期是12年,與中國地支紀年法的週期相同,所以叫歲星。木星由於自轉快速,自轉一週為9個地球時 而呈現扁球體 赤道附近有略微但明顯可見的凸起 號稱 靈活的胖子 外大氣層明確依緯度分為多個帶域,各帶域相接的邊際容易出現亂流和風暴,最顯著的例子是大紅斑。環繞著行星的是鬆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