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集」什麼意思,文言文中的或什麼意思

2021-03-26 16:38:46 字數 5762 閱讀 7561

1樓:海天諾

1、群鳥棲息在樹上。《詩經·周南·葛覃》:「黃鳥于飛,集於灌木。」

2、泛指鳥降落或棲止。《岳陽樓記》:「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3、停留;止息。《促織》:「臨視,則蟲集冠上,力叮不釋。」

會集;聚集。《大鐵椎傳》:「賊二十餘騎四面集。」

文言文中的或什麼意思

2樓:drar_迪麗熱巴

1、 又如:或人(某人。不稱名而暗指的人。有些人)或曰:「以慰夫賢而辱於此者。」——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記》

或語公(袁可立):「此弄臣,奈何窘之?」——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2、又如:或時(有時);或一,或種(某種);或日(某日,有一天)3、用作虛詞

君實或見恕。——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或異二者之為。——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4、表示假設。猶倘若,假使。如:

或若(假使,倘或)古文字中,「國」(繁體字為國)字從口從或,究竟是「口」還是「或「為原形,眾說紛紜。馬敘倫先生主張口為國之原字,......日本學者後藤朝太郎則主張「或」為國(國)之原字。

他認為加以口者,系秦漢以後之事。並於《國家學會》雜誌第二十七卷第六號上發表**,說之如下:「國(國)字作口,乃秦漢以來之事,周代春秋戰國時代,只有或字。

」按:或為戈與口之合體,後漢許慎於《說文解字》中亦曰,或者,邦也。

3樓:老馬克必須回來

(1)表示選擇或列舉.、

(2)在不同或不相似的事物、狀況或行動之間的一個抉擇.

(3)近似、可疑或不肯定.如:在五天或六天之內(4)兩個詞或兩個短語同義、等義或替換的性質

4樓:匿名使用者

或:有時,有人,有的人,或許

5樓:迷你必死

1.有人

2.有的人

3.有的

4.或許

5.有時

6樓:我真的愛範

表示:有的。。。有的。。。有的。。。

7樓:犁堯岑瑛琭

「或」一般表示的意思可能有以下幾種

1、選擇關係:或者

2、也許:或許

3、物主代詞:有的,有些,比如:小動物們姿態各異,或抓耳撈腮,或安詳睡覺。

下面給出兩句,樓主可練習一下是什麼意思:

1、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代詞)2、殷其弗或亂正四方。――《書·微子》

希望能對樓主有所幫助,謝謝!

8樓:匿名使用者

「及」在文言文中的字義如下:

1、用作動詞,意思是:趕上;追上。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及諸河,則在舟中矣。」

釋義:追到河邊,(孟明等人)已登舟離岸了。

2、用作動詞,意思是:至;到;到達。

出處: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

釋義:農夫把春天到了的訊息告訴了我,將要去西邊的田地耕作。

3、用作動詞,意思是:遭遇;遇到。

出處:春秋·佚名《叔向賀貧》:「略則行志,假貨居賄,宜及於難。」

釋義:犯法胡為,放利聚財,該當遭到禍難。

4、用作動詞,意思是:推及;涉及。

出處:先秦·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釋義:敬愛自己的長輩,進而也敬愛別人的長輩。

5、用作動詞,意思是:來得及。

出處:漢·劉向 《荊軻刺秦王》:「方急時,不及召下兵。」

釋義:正在慌急之中,而且也來不及召來侍衛。

6、用作動詞,意思是:趕得上;比得上。

出處:先秦·佚名《鄒忌諷齊王納諫》:「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釋義:您美極了,徐公怎麼能比得上您呢?

7、用作介詞,意思是:等到;到了。

出處:魏晉·王羲之《蘭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釋義:等到對得到或喜愛的東西已經厭倦,感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感慨隨之產生。

8、用作介詞,意思是:趁著。

出處:先秦·左丘明 《子魚論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

釋義:對方人多,我方人少,趁著他們沒有全部渡過泓水,請攻擊他們。

9、用作介詞,意思是:跟,與。

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四年》:「屈完及諸侯盟。」

釋義:後來,屈完代表楚國與諸侯國訂立了盟約。

10、用作連詞,意思是:和,與。

出處:魏晉·李密 《陳情表》:「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釋義:我的辛酸苦楚,並不僅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長官所能明白知曉的。

文言文中愈加什麼意思

9樓:廣州辛易資訊科技****

含義不是唯一的,要有上下文才能準確的說明。把所有的都列出來,你參照上下文判斷吧。走zǒu(1)(會意。

金文字形象擺動兩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腳。合起來表示人在跑。本義:

跑)(2)同本義走,趨也。――《說文》來朝走馬。――《詩·大雅·緜》某將走見。

――《儀禮·士相見禮》險其走。――《左傳·昭公二十三年》若蟬之走明火也。――《呂氏春秋·期賢》在位者皆反走闢。

――《大戴禮記·諸侯遷廟》扁鵲望桓侯而還走。――《韓非子·喻老》兔走觸株,折頸而死。――《韓非子·五蠹》夸父與日逐走。

――《山海經·海外北經》雙兔傍地走。――《樂府詩集·木蘭詩》飛沙走礫。――明·袁巨集道《滿井遊記》錄畢,走送之,不敢稍愈約。

――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幾欲先走。――《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3)又如:走馬觀花;走堂的(跑堂的);走塘的(跑堂的);走百病(元宵節婦女出遊,認為可驅邪除祟);走驟(飛奔。

疾馳);走丸(如丸迅速旋轉);走解(在跑動的馬背上表演特技);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比喻專心一事,比較容易成功)(4)逃跑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杜甫《石壕吏》已而燕軍攻安平,城壞,齊人走,爭塗。

――《史記·田單列傳》齊兵敗,閔王出走於外。――《戰國策·燕策一》田榮即引兵歸,逐其王假,假亡走楚。――《史記·項羽本紀》老官,走了牛也!

走了牛也!――《西遊記》(5)又如:走避(逃去,避開);走北(戰敗而逃);走匿(逃走躲避)(6)往。

奔向某地漁者走淵,木者走山。――《淮南子》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唐·杜牧《阿房宮賦》青捕虜知單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

――《史記·李將軍列傳》趨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擇也。――晁錯《論貴粟疏》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孟子》若蟬之走明火也。

――《呂氏春秋》走訴行御史臺。――明·高啟《書博雞者事》(7)又如:走起(起身,起床);走轉(逃轉,返回;轉,轉圈兒)。

又如:走奔(快步前往);走晤(走訪,前往相見);走趟(走,前往);走謁(前往拜見);走趨(奔往;前往)(8)洩漏不是舊話兒走了風,卻是甚的!――《西遊記》(9)又如:

走作(超出範圍或改變原來的樣子);走洩(走漏;洩露);走陽(精洩不止;遺精);走話(說話洩露祕密);走火入魔(因過分沉溺於某種事情,而方法又不正確,以致身心受到傷害)(10)喪失,失去溝不要深,則不走肥。――《沈氏農書》(11)又如:走油(舊法用桐油漆飾器物,油飾融褪,稱為「走油」);走板(唱歌時不合節拍);走失(喪失;丟去);走洩(放洩,流失)(12)步行如:

走班(行走的序列);走差(服役奔走)(13)遵循;沿著如:走群眾路線;走水路(14)[親友間]拜訪,訪問如:走孃家;走親戚(15)旅遊如:

走遍全國(16)[口]∶滾開,離開如:走吧,你這號人物,在這一帶是沒有人要的(17)改變如:走作(走樣;出錯);走了大褶兒(出了大錯);走色(變色;褪色);走局,走味(失卻原味);走相(走樣)如樓上所說,行,奔,跑是走的意思

10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更加」的意思。

文言文中"要″字是什麼意思?

11樓:匿名使用者

「要」字在古文中的意思如下

:1、用作名詞,意思是:人體的腰部,這個意義後來寫作「腰」。

出處:先秦·荀子《荀子•禮論》:「量要而帶之。」

釋義:根據腰身紮帶子。

2、用作動詞,意思是:通「邀」。邀請。

出處: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釋義:村裡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做客),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

3、用作動詞,意思是:中途攔截。

出處:明·高啟《書博雞者事》:「豪民子聞難,鳩宗族僮奴百許人,欲要篡以歸。」

釋義:土豪的兒子聽說了禍事,就聚集了同宗本家的奴僕一百多人,想攔路奪回(他的父親)。

4、用作動詞,意思是:相約。

出處:漢·樂府古辭《孫雀東南飛》:「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

釋義:雖然同府吏有過誓約,但同他相會永遠沒有機緣。

5、用作動詞,意思是:威脅。

出處:清代·方苞《獄中雜記》:「惟大辟無可要,然猶質其首。」

釋義:沒有什麼好要挾的,但是還要留下他的腦袋做抵押品。

12樓:之那年青春正好

要1. 要 [yào]2. 要 [yāo]

要 [yào]

1.索取:~賬。~價。

2.希望,想:~強。~好。

3.請求:她~我給她讀報。

4.重大,值得重視的:重~。~人。~領。綱~。~言不煩。

5.應該,必須:須~。

6.將(jiāng):將~。快~。

7.如果,倘若:~是。

8.表選擇:~麼。~不。~不然。

要 [yāo]

1.求,有所倚仗而強求:~求。~挾。

2.古同「腰」。

3.古同「邀」,中途攔截。

4.古同「邀」,約請。

5.姓。

一. 解字:會意字。

從西,夕陽西下,兩隻鳥兒歸巢依臥;從女,婦女。以「夕陽西下鳥兒歸巢依臥」作比喻,表示日暮就寢時丈夫摟著妻子的腰,以表示之需要。借古音「夭」,表示妻子屈腰仰就。

後借「約」表示男女性慾時限不同,夫妻雙方都有責任與義務滿足對方的需求;要是腰的初文。選自《中華字通》。又有要求.

要對方做一件事的時候.索要.跟對方要東西。

二.基本字義

要yào

1.索取:~賬。~價。

2.希望,想:~強。~好。

3.請求:她~我給她讀報。

4.重大,值得重視的:重~。~人。~領。綱~。~言不煩。

5.應該,必須:須~。

6.將(jiāng):將~。快~。

7.如果,倘若:~是。

8.表選擇:~麼。~不。~不然。

四.其它字義

要yāo

1.求,有所倚仗而強求:~求。~挾。

例:莊公再拜辭曰:「從政罷政,乃臣下之職,焉有天子委質於臣之禮?恐天下以臣為要君,臣當萬死!」(《東周列國志》)

2.古同「腰」。

3.古同「邀」,中途攔截。

4.古同「邀」,約請。

5.姓。

五.組詞及造句

1、要求

造句:根據傳統法律要求市鎮行政管理委員會成員每隔五年巡視邊界一次。

2、需要

造句:我們需要一位有經驗的、能夠為鄉村舞蹈連續拉好幾個小時的小提琴手。

3、提要

造句:該子目錄下有幾個檔案,包含從每個rss提要提供者處收到的rss提要條目,而這些提要提供者則由使用者在提要源輸入xml檔案中指定。

4、不要

造句:犯罪分子應當迷途知返,懸崖勒馬,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

5、要飯

造句:可憐的拇指姑娘站在門口,像一個要飯的窮苦女孩子。她懇求田鼠施捨一顆大麥給她,因為她已經兩天沒有吃任何東西了。

文言文中轡什麼意思,及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賈島推bai敲 賈 島初赴舉在京師,du一日於驢上得句zhi雲 鳥dao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又專欲 屬推 字,煉之未定,於驢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勢,觀者訝之。時韓退之權京兆尹,車騎方出,島不覺行至第三節,尚為手勢未已。俄為左右擁止尹前。島具對所得詩句 推 字與 敲 字未定,神遊象外,不知迴避。退之...

文言文中的榜人是什麼意思,文言文中的中人是什麼意思

船伕,舟子。文選 司馬相如 子虛賦 榜人歌,聲流喝,水蟲駭,波鴻沸。郭璞 注引 張揖 曰 榜,船也。文言文中的榜人的意思 船伕,舟子 中文名 榜人 別 名 船伕,舟子 拼 音 b ng r n 注 音 引證解釋 船伕,舟子。文選 司馬相如 子虛賦 榜人歌,聲流喝,水蟲駭,波鴻沸。郭璞 注引 張揖 曰...

「殆」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殆 在文言文中的解釋 危險。例如 謀攻 知 己知彼,百戰不殆。論語 思而不學則殆。近於 幾乎。例如 六國論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雁蕩山 凡永嘉山水,遊歷殆遍。大概 恐怕。例如 石鐘山記 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通 怠 懈怠 懶惰。例如 商君書 農戰 農者殆則土地荒。殆 的讀音 d i 造句 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