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有關成語故事的?我們學校要做一份以中國歷史故事為題

2021-03-26 22:27:04 字數 3517 閱讀 2975

1樓:魔幻之眼

頭懸樑,錐刺骨——

蘇秦 鑿壁偷光——匡衡

退避三舍——晉文公

圍魏救趙——孫臏

紙上談兵——趙括

焚書坑儒——秦始皇

韋編三絕——孔子

臥薪嚐膽——勾踐

商鞅變法——商鞅

逝者如斯夫——孔子

班門弄斧——魯班

一鼓作氣——曹劌

不食周粟——伯夷叔齊

東施效顰——西施

掩耳盜鈴、守株待兔、拔苗助長、葉公好龍、杯弓蛇影等等

紙上談兵——趙括

圍魏救趙——孫臏

焚書坑儒——秦始皇

脣亡齒寒

這個故事講的是晉國興滅掉虞國,晉國給虢國國君千里馬和玉璧想借道,宮之奇極力勸阻,可虢君卻一口答應,結果被晉國把虞國和虢國都滅掉了。

這個成語比喻關細密切,利害相關。

紙上談兵——趙括

圍魏救趙——孫臏

焚書坑儒——秦始皇

鑿壁偷光——匡衡

退避三舍——晉文公

臥薪嚐膽——勾踐

班門弄斧——魯班

一鼓作氣——曹劌

東施效顰——西施

圍魏救趙

脣亡齒寒

紙上談兵

圍魏救趙

焚書坑儒

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

1、紙上談兵——趙括(戰國趙):形容只會按照書本生搬硬套,不能聯絡實際。

2、老馬識途——管仲(春秋):比喻做事很有經驗

3、圍魏救趙——孫臏

4、負荊請罪——廉頗(戰國趙):比喻誠心誠意地承認錯誤

5、完壁歸趙——藺相如

6、胡服騎射:戰國時,趙國國君武靈王決心變革圖強。武靈王見胡人(少數民族)身著窄袖短褂便服,騎著戰馬,邊跑邊射箭,行動迅疾,十分靈活,便決定向胡人學習,改革士兵服裝,發展騎兵。

不到一年功夫,趙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經過南征北戰,趙國成了當時有數的強國之一。

7、竊符救趙:戰國時,秦國派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國派兵前去救趙。

秦國聽說魏國派兵救趙一事,派人去魏國威脅魏王,魏王屈服於秦國,下令讓前去救趙的魏兵按兵不動。趙王向魏國公子信陵君寫信求救。信陵君曾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報了殺父之仇,信陵君請求如姬從魏王那裡盜出了兵符,從而奪取了兵權,率領幾萬精兵,奔赴邯鄲,打敗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8、三令五申——孫 武

9、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

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援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10、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莊王說:

「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莊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11、臥薪嚐膽: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12、暗箭傷人(春秋鄭):比喻在別人沒有防備的時候,用不正當的手段害人。

13、朝秦暮楚:戰國時代秦楚相爭頻繁,各諸侯國視利害所重,時而助秦,時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個形容在列強爭奪勢力範圍的條件下,各集團和人們的態度動搖多變,反覆無常的成語。

14、圖窮匕見: 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前往秦國去刺殺秦王贏政,演出悲壯的一幕。荊軻告別太子丹時,高歌: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到了秦國,荊軻以重金收買秦王寵臣,得見秦王。荊軻假稱要向秦王贏政獻上督亢地區的地圖,當贏政開啟地圖時,荊軻抓起卷在地圖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

秦王大驚,猛地掙脫。荊軻被秦的武士所殺。

回答者: 馬天遊 - 門吏 ** 10-30 18:54

背城一戰--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敵人決一死戰。多指決定存亡的最後一戰。

並肩作戰--密切配合,一起打仗。比喻團結合作,共同完成某項任務。

背水一戰--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

不宣而戰--指不宣佈開戰,就突然發起進攻。

兵凶戰危--指戰事凶險可怕。

百戰百敗--指每戰必敗。

百戰不殆--經歷許多次戰役,都沒有遭到危險。形容善於用兵。

百戰百勝--每戰必勝。形容所向無敵。

不戰而潰--潰:潰敗。沒有開戰就自行崩潰。形容毫無戰鬥力。

百戰無前--所向無敵,形容人英勇善戰。

罷戰息兵--停止或結束戰爭。

決一死戰

回答者: 阮思寧 - 初入江湖 ** 10-30 19:41

6、胡服騎射:戰國時,趙國國君武靈王決心變革圖強。武靈王見胡人(少數民族)身著窄袖短褂便服,騎著戰馬,邊跑邊射箭,行動迅疾,十分靈活,便決定向胡人學習,改革士兵服裝,發展騎兵。

不到一年功夫,趙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經過南征北戰,趙國成了當時有數的強國之一。

7、竊符救趙:戰國時,秦國派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國派兵前去救趙。

秦國聽說魏國派兵救趙一事,派人去魏國威脅魏王,魏王屈服於秦國,下令讓前去救趙的魏兵按兵不動。趙王向魏國公子信陵君寫信求救。信陵君曾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報了殺父之仇,信陵君請求如姬從魏王那裡盜出了兵符,從而奪取了兵權,率領幾萬精兵,奔赴邯鄲,打敗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8、三令五申——孫 武

9、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

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援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10、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莊王說:

「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莊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11、臥薪嚐膽: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12、暗箭傷人(春秋鄭):比喻在別人沒有防備的時候,用不正當的手段害人。

13、朝秦暮楚:戰國時代秦楚相爭頻繁,各諸侯國視利害所重,時而助秦,時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個形容在列強爭奪勢力範圍的條件下,各集團和人們的態度動搖多變,反覆無常的成語。

14、圖窮匕見: 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前往秦國去刺殺秦王贏政,演出悲壯的一幕。荊軻告別太子丹時,高歌: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到了秦國,荊軻以重金收買秦王寵臣,得見秦王。荊軻假稱要向秦王贏政獻上督亢地區的地圖,當贏政開啟地圖時,荊軻抓起卷在地圖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

2樓:命運的風雨

樂不思蜀

三國時期,劉備佔據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後,兒子

3樓:手機使用者

頭懸樑,錐刺骨——蘇秦 鑿壁偷光——匡衡

誰知道成語故事「精衛填海」對我們的啟發是什麼

這個神話故事寫炎帝 傳說中的神農氏 的小女兒被海水淹死後,化為精衛鳥,常銜木石,投到海里,一心要把東海填平的故事。表現古代勞動人民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的強烈願望和持之以恆 艱苦奮鬥的精神。當我們有不幸的遭遇時,往往想到的是自己多麼倒黴,而善良的精衛想到的則是不能讓別人重複自己的悲劇,併為此付出了堅持不...

跟裡有關的成語故事與狼有關的成語故事

髀裡肉生 拼音 b l r u sh ng 解釋 髀 大腿。因為長久不騎馬,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形容長久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無所作為。出處 三國志 蜀書 先主傳 裴松之注引晉 司馬彪 九州春秋 備曰 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 今不復騎,髀裡肉生。近義詞 髀肉復生 語法 作謂語 定語 形容虛度時光 成...

力爭上游成語故事,勵志有關的成語故事

力爭上游l zh ng sh ng y u 釋義 上游 江河的源頭。努力爭取處於上流源頭。比喻努力爭取先進。語出 清 趙翼 閒居讀書作 詩 所以才智人 不肯自棄暴 力欲爭上游 性靈乃其要。正音 上 不能讀作 sh n 辨形 遊 不能寫作 流 近義 奮發圖強再接再厲 反義 固步自封安於現狀躊躇不前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