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楊承軒
其實主要是安心的問題,保險這個東西屬於有備無患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看家裡的經濟情況,(再說孩子一兩歲之前也不太會離開監護人視線,隨時被監護人保護的),再說到買保險,推銷的就別太放心了,還是選大點的保險公司,畢竟人家制度更完善,也不會被騙什麼的。
2樓:牆外等紅杏吧
別買 沒啥用的 就是變相的存錢 還是放在自己口袋划算
3樓:季資政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保險是為了將來做打算,本人認為有必要,只要渠道正確就好!
4樓:匿名使用者
額,個人感覺是扯淡事,好好的孩子何必要弄那些東西
給家人投保,考慮老公是家裡的主要經濟**,想給他買保險,可不知道怎麼買
5樓:梧桐樹保險網
有的人買了很多份的保險,卻都是同一型別。一旦發生險情卻發現得不到理賠,因為保險保障不齊全!
有的人以為一張保險能包攬所有,買一份保險就可保障生活的全方面,殊不知保險有對應的保障責任!
有的人只給家裡的老人、孩子買了保險,卻偏偏遺漏了自己,造成自身保障嚴重不足!
這些人裡面,有你嗎?家庭購置保險時需要注意些什麼?怎樣才能用更少的錢買到更全面的保障呢?
一、先規劃、後產品
有人在購買保險時,開口就問這款產品好不好?應該怎麼買?其實,保險是一種轉移家庭財務風險的工具,重點在於產品是否與家庭情況相匹配。
買保險是一個綜合配置的過程,需要根據個人的基本情況多方權衡,不僅要有完整計劃,還要時時調整,不是單純看產品的保障內容就可以。
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家庭結構,不同的身體健康狀況,不同的收入水平,都會影響家庭可用預算。大部分的家庭預算有限,一旦買錯保險退保損失巨大,還要付出斷檔風險和時間成本。想要一次買對保險,就要事先做好規劃,明確家庭成員的不同保障需求。
建議大家在買保險前,先明確家庭成員之間的不同需求,考慮好需要購買哪些險種,最後再考慮具體的產品。這樣,購買保險時才不會因為手忙腳亂買錯保險。
二、先人身、後財產
保險,首先要考慮人身保障,其次是財產。只要人健健康康的生活,其他都是身外之物。所以,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一定是先為自己和家人購買合適的充足的保險,其次是車子、房子等合理夠買保險。
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許多人卻捨本逐末,過分愛惜自己的財物,而忽略了身體保障,這是錯誤的做法。資料最真實,往往也最殘酷,我們來用資料說話:
2023年,在人身險領域的十大理賠案例中,賠付金額最高達20億元。很多人會為自己的車、房買各種保險,而家庭成員卻處於「裸奔」狀態,這是不合理的。意外和疾病隨時都可能降臨,沒有提前購買保險,等到風險發生時就只能追悔莫及了。
三、先保障、後理財
在投保型別方面,要以保障型保險為優先選擇。當保障型保險完善之後,再去考慮理財保險。
如果家庭經濟支柱突然身故,整個家庭失去經濟**,家裡其他人的生活必定十分艱辛。如果生前購買了相對應的保險,那麼家人可憑藉賠付款緩解生活壓力。讓家庭在風險發生後,能夠繼續生存下去。
保險最原始的功能是風險保障,意外險和健康險等是最具有保障意義的險種,其次才是理財型的保險。
保障型保險不能錦上添花,但是能雪中送炭,幫助緩解家庭壓力,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傷。人是財富的創造者,沒有人的保全,也就沒有財富的積累。因此,保障人比保障財富更重要。
四、先大人、後小孩
劉女士家庭經濟狀況普通,但考慮到孩子今後的生活,她為剛出生不久的孩子投保高達100萬保費的教育金保險,每年交5萬元,分20年繳費。四年後孩子父親罹患癌症,雖無生命危險但手術後沒法工作,且需每月服用數萬元的抗癌藥。本已達到小康階段的家庭,出現嚴重財務危機,孩子的教育金也中斷了。
像這樣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在買保險前沒有基於家庭狀況做合理規劃,當風險發生後保險不僅難以抵禦風險帶來的經濟壓力,還要繼續繳費反倒成了家庭負擔。
因此,家庭購買保險,一定要做到先大人,後小孩。首先要保障家庭經濟支柱獲得了充分保障。一旦發生意外或疾病,父母可以通過保險轉移的風險,使用理賠金去積極**等。
就算不幸身故,也會留下一大筆理賠金,用作孩子未來的教育和生活。對家庭來講,大人平安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前提,大人保險沒有配置前,謹慎為孩子購買保險。大人的保障如果已經齊全了,可以壽險考慮為孩子買一份少兒重疾險。
媽咪保貝少兒重疾險是在梧桐樹保險網上熱銷的一款少兒專屬重疾險,保障108種重疾+25種中症+40種輕症,中症賠2次每次50%保額,輕症賠2次每次30%保額,帶身故/全殘保障及被保人豁免,可附加投保人豁免、少兒特定疾病保障和少兒罕見疾病保障,很適合為孩子購買!
五、先保額、後保費
買保險要以「便宜為主」,這是一個誤區,保險是一種抵禦風險的槓桿工具,要考慮的並不單純是保費的支出,更重要的是這個工具能否有效地抵禦風險。
目前癌症平均**費用在十幾萬左右,還不包括後期**費用和誤工費。如僅因為「低保費」的需求,配置的保額過低,那麼一旦家庭支柱罹患重疾,少量的賠付金意義不大。在預算不大的情況下,配置消費型重疾險比配置返還型重疾險可以獲得的保額更高,那麼這個時候肯定要優先選擇保額高的產品。
其實預算不多也可以通過合理規劃,選到高保額的保障型產品,比如:
25歲白領,想買保額50萬的重疾險,以其經濟情況終身型不太合適,選擇消費型,30萬保額,一年只需幾百塊。等工資漲了,預算充足了,再補充長期或終身型重疾險,並調高保額至50萬,這樣既符合自身經濟條件,又能得到充足的保障。
所以,在購買保險時,特別是重疾險,保額要放在首位考慮。
說在最後
保險是家庭財務規劃的基石,是轉移財務風險的工具。根據家庭經濟條件和投保規劃,購買適合自己的產品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在投保前,務必瞭解清楚這五大基本原則。
畢竟,好的開頭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想要買到既適合家庭又比較划算的保險,可以聯絡梧桐樹保險網的專業保險規劃師,為大家定製科學合理的投保方案,讓投保不再出錯!
6樓:匿名使用者
看出你還是有一定保險知識的,先給你老公買是對的。保險應當以保障為主,在健康險、意外險充足的情況下再考慮養老、理財、子女教育等保險產品。保險支出應占家庭年收入的15%到20%為宜。
多了對家庭財務有影響,少了效果不明顯。家庭保障保險的一項基本原則是——6:3:
1原則,即把保費分10份,家庭頂樑柱(最能掙錢那個)保費應占全額的6成;次掙錢那個佔3成,孩子佔1成。
不知道你家庭收入、家庭成員情況,沒法詳盡的來說。收入如果充足的話可以考慮綜合險,大病、醫療、意外、養老、分紅、理財、返本全搞定。資金不充裕的情況下,可以考慮買消費型的(不返本)短期意外險,一年幾百塊,保十幾萬。
以及單純的保障保險,這種保險費率較低,保障高。適合收入不高的家庭。
7樓:慧擇保險顧問
您好,作為家裡的經濟支柱,買保險應該首先考慮意外和醫療健康的風險,可以選擇一些定期的壽險保障,附加必要的重疾專案,再新增一些住院醫療險,若還考慮養老,可以將這些定期壽險選擇成一些有儲蓄分紅功能的險種,此連結供你參考:http://tieba.
baidu.***/p/3704543067 (老公保險怎麼買)
老公是做生意的,長期在外的跑,我想給他買一份保險,可不知道買什麼保險合適
8樓:匿名使用者
意外+大病比較合適 沒具體資訊做出來的「所謂」計劃就是忽悠了
大病跟意外保額 分別為你老公年收入的3-5倍 所交保費盡量不超過你老公年收入15%
如果你家裡主要收入由你老公提供的話 那你就按照家庭年收入的3-5倍 跟家庭年收入的15%來計算就可以了
繳費年期 如果是純保障性保險(大病+意外)建議選擇30年交費或30年以上
順說- 找業務員做計劃的時候注意誰做投保人 如果由你做投保人 建議附加上投保人豁免(你出事你老公之後保費也不用交 保險依然有效)
我的家裡是做生意的,家裡很忙爸媽一直想讓我留在家裡幫忙,可是我不喜歡帶在家裡,至今我已經在家呆了快
闖蕩?何為闖蕩?作為30歲的我闖蕩過了,又能怎麼樣呢,單身在外,自己沒有任何的基礎,人脈,金錢,能力,闖什麼呢?又蕩什麼呢?到頭來還是一場空白,除非自己有能力,能看準以及抓住機會,並用人脈不錯,還能找到錢,這樣才有機會去闖蕩江湖。不然就是去浪費大好的青春,等你到30了你就會知道你22的選擇是對與錯。...
弟弟一直在外借錢,好吃懶做,家裡一直在給他還錢,這該怎麼教育還威脅人
家人不給他錢,他自然會改正缺點,社會是個大熔爐。他吃了苦頭,自然會懂。年輕人需要多磨鍊。這個就是問題青年了,那麼這樣的無底洞家裡如果不做出改變的話,再多都不夠他花,所以不能一直縱容,不然就是害了他,如果是學生,那麼真的應該家裡跟學校配合一起教育,叛逆期的孩子都不好溝通,應該有耐心,直到成年,如果可以...
我已經畢業有月了,戶口現在一直在自己手裡,我的戶口應該如何辦理,如果現在遷回原籍怎麼辦理
有戶口遷移證,工作單位的接收函或證明信,去派出所落戶 遷回原籍,直接到派出所落戶 戶口遷移證,有效期通常為2年,過了,你就等著交罰款吧,當然,不會太多,百八十塊 你手裡拿的是否是戶口遷移證.如果是的話,帶上遷移證,到你原籍派出所辦理戶籍的視窗辦理就可以了 一般不需要人才市場蓋章,各個地區不同 如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