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計時的方法與現代不同,有什麼不同

2021-03-28 01:35:09 字數 7516 閱讀 1211

1樓:香橙維生素

古時計時的方法除了漏刻計時,還用用日晷計時外,還有很多。

2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的計時方法是看天象,還有用公雞打鳴來計時的。

3樓:__安城彌生顏

古時候的計時方法是看天象還有就是看司南來確定時間

4樓:東之美

古時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時辰相當現在的兩個小時。

5樓:西嶺杉杉

在故事後,人們計時都是用香來計的,一炷香就是一兩個小時的時間。

6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沒喲現代的手錶手機電腦等等東西他們要不就看天象,要不就用司南看時間

7樓:小遷吉他

古時候,人們常說一個時辰,而我們現在常說一個小時。

8樓:水神

百刻制,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

9樓:王王王王王思潔

在原始社會中,當物資稀缺時,當時沒有像樣的狩獵工具,人們依靠兩件事來判斷時間,即公雞和太陽,因為公雞的生物鐘可以說在所有動物中。它是最準確的,並且會每天固定的時間起起落落,但是公雞每天會唱歌一次,在其他情況下,人們會觀察太陽來判斷大概的時間。

在地面上放置一根木棍,通過改變陰影的長度來判斷時間,然後在陰影上標記一些地面上的數字,使時間變得更加精確,這時祈禱誕生了,那就是「一英寸的時間和一英寸的金子」。儘管此方法非常方便,但是木材很可能會長時間被風傾斜,天氣也不準確。

後來,有智慧的人發現,當木杆以一定角度傾斜時,有一個意外的發現,即當以一定角度傾斜時,陽光在地面上轉成圓圈,因此它出現了。 日晷,因為它出現了日晷,人們也將一天中的時間分為十二個小時。儘管此錄製方法與當前時鐘幾乎相同,但它非常準確,但在陰天和漆黑的夜晚卻是一個悲劇。

人們想隨時準確地知道時間,併發明瞭一個更高的漏水計時器,它裝滿了大鍋裡的水,尺子在中間,底部有刻度降低。以便在水繼續滴下時,您可以根據水位記錄時間。那時,一個鍋子只能滴15分鐘,所以現在我們每25分鐘也叫15分鐘,人們不得不保留這種型別的漏水鍋,這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這是非常有問題的。

北宋著名詩人歐陽修尤其精彩,用貓來做時間,因為貓的眼睛在不同的光照下,瞳孔變化很大,通常是在早晨和下午光線較弱的時候,瞳孔是最圓的。當中午的光線更強時,瞳孔將成為甜瓜的一種形式,一天結束時,您將慢慢回到圈子。人們相信,現代許多人可能找不到它,他們可以用自己的貓作為實驗,太神奇了因此,如果您在家沒有手錶,那隻貓就好了。

10樓:忘川渡幾何

古代分十二時辰,用生肖,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代記時和現代有什麼不同?

11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除了用日晷計時外,還以漏刻計時。這種計時方法分一晝夜為一百刻(一刻相當於今天的14.4分鐘),因而古代語言中就有「刻」的說法。

以十二地支來表示一晝夜十二時辰的變化。古天色紀時、地支紀時與今序數紀時對應關係見附表。

天色紀時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時 日入 黃昏 人定

地支紀時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現化紀時 23-1點 1-3點 3-5點 5-7點 7-9點 9-11點 11-13點 13-15點 15-17點 17-19點 19-21點 21-23點

天色法與地支法是古代詩文中常見的兩種紀時方法。如《孔雀東南飛》:「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

」「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恕至城下……,雞鳴,雪止……,晡時,門壞。

」《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別稱。

再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時困至戌時。」《景陽岡》:

「可教往來客人於巳、午、未三個時辰過岡。」《祭妹文》:「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

」《群英會蔣幹中計》:「從巳時直殺到未時。」

五更 我國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稱五夜。如《孔雀東南飛》:「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

」《群英會蔣幹中計》:「伏枕聽時,軍中鼓打二更。」《李愬雪夜入蔡州》:

「四鼓,恕至城下,無一人知者。」《登泰山記》:「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

」《與妻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夜間時辰 五更 五鼓 五夜 現代時間

黃昏 一更 一鼓 甲夜 19-21點

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 21-23點

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 23-1點

雞鳴 四更 四鼓 丁夜 1-3點

平旦 五更 五鼓 戊夜 3-5點

時間不大叫做「旋」,

「俄爾」表示忽然間。

「俄頃」、「傾之」是一會兒

「食頃」功夫吃頓飯。

「斯須」、「倏忽」和「須臾」

都表瞬間時短暫;

「少頃」、「未幾」和「逾時」

也是片刻短時間。

黎明時分稱「質明」,

早晨一般稱作「旦」。

「侵晨」是指天將亮,

「中夜」時分夜已半。

「旦日」明日第二天,

「兼旬」即為二十天。

「朔」為初一「望」十五

「晦」為月底那一天。

每月十六稱「既望」,

這段時間稱「居有間」

「方」即正當某時候,

「日」字用來表每天。

「期月」表示一整月,

「期年」表示一週年。

「來年」即為第二年,

表示年年用「累年」。

一年將盡稱「歲暮」,

也稱「歲晏」或「歲闌

要記詩文時間詞,

正確理解是關鍵。

口訣幫你記牢固,

理解運用多方便。

初中文言文中,在寫人敘事,寫景狀物方面,有時與時間不無關係。就教材所涉及的「時間」來看,其時間詞所指大體可分為記年、記月、記日、記時四大類:

一、記年

古代記年的主要方式有三種:

一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記年。漢武帝建元以前,帝王沒有年號,只能直書「某某王(公)某某年」或「××年」。例如:

①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四冊

古代計時工具與現代計時工具有什麼區別?

12樓:泣偉懋孔駒

我國古代,人們發明了很多計時的方法或工具。

圭(讀作guī)表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組成。它利用了立竿見影的道理來測量日影長度。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迴歸年長度。

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日晷(讀作guǐ)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又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

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使用時,觀察日影投在盤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時間。日晷的計時精度能準確到刻(15分鐘)。

銅壺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壺」。即用一個在壺底或靠近底部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銅壺的水位變化來計算時間。

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應用也普遍,成為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

除了以上的計時方法之外,我國古代人們還用「沙漏」、「火計時」、「燭光計時」等方法來計時。

最早的:人類最早的計時工具:晷。

13樓:波伏娃

我不知道,啥也不知道

古代的時間演算法和現在有什麼區別?

14樓:林顧姝

【子時】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更,是古代人夜間用來計時的單位。 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等於一個時辰.

晝夜時辰

地球自轉一週為一晝夜,稱為「太陽日」,晝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陽之地面為晝

,背陽地面則為夜。春分以後,日照北半球漸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晝長,南半球則相反

;秋分以後,日照南半球漸多,故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乃相反。

晝夜的劃分方法

中國傳統以十二個時辰來計算晝夜,以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

,亥十二地支來表示,每時辰分為八刻,又區分為上四刻,下四刻。這樣,每個時辰相

當於現代的兩個小時,如巳時相當於9時到11時。那時候,白天靠測量太陽的影子,夜晚

用漏壺(計時工具)滴水測時。但這不是最早的測時法。在這以前,如下表的俗稱所反

映的情況。表內的俗稱,是指十二時辰在古代的一種通俗叫法。這種俗稱,就是中國古

人藉助一些自然特徵和生物特徵來計時的。「雞鳴」「人定」,藉助於半夜雞叫和人入

夜睡覺的特徵。「食時」「晡時」,藉助吃飯時刻表示時間。古人一日兩餐,早飯在日

出以後,隅中以前,所以稱這段時間為「食時」;晚飯在「日昳(太陽偏西)以後,日

入以前,所以稱這段時間為「晡時」。其餘八個時間以太陽位置為主要特徵來命名的。

由於季節的不同,具體的時間差竟達兩小時,因此後來被十二地支計時所替代。

另外,中國古代還有報更(又叫打更)的計時法。把夜間分為五更:相當於現代的

晚上7點到9點為一更,9點到11點為二更,午夜11點到1點為三更,凌晨1點到3點為四更

,凌晨3點到5點為五更。

15樓:擦黑兒

中國古代的時間單位淺說 現時每晝夜為二十四小時,在古時則為十二個時辰。當年西方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人們將中西時點,分別稱為「大時」和「小時」。隨著鐘錶的普及,人們將「大時」忘淡,而「小時」沿用至今。

古時的時(大時)不以一二三四來算,而用子醜寅卯作標,又分別用鼠牛虎兔等動物作代,以為易記。具體劃分如下:子(鼠)時是十一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醜(牛)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寅(虎)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卯(兔)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辰(龍)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巳(蛇)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午(馬)時是十一點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未(羊)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申(猴)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酉(雞)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戌(狗)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亥(豬)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

古人說時間,白天與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說「鍾」,黑夜說「更」或「鼓」。又有「晨鐘暮鼓」之說,古時城鎮多設鐘鼓樓,晨起(辰時,今之七點)撞鐘報時,所以白天說「幾點鐘」;暮起(酉時,今之十九點)鼓報時,故夜晚又說是幾鼓天。夜晚說時間又有用「更」的,這是由於巡夜人,邊巡行邊打擊梆子,以點數報時。

全夜分五個更,第三更是子時,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說。 時以下的計量單位為「刻」,一個時辰分作八刻,每刻等於現時的十五分鐘。舊**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意即,在午時三刻鐘(差十五分鐘到正午)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

陰陽家說的陽氣最盛,與現代天文學的說法不同,並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時三刻。古代行斬刑是分時辰開斬的,亦即是斬刑有輕重。一般斬刑是正午開刀,讓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惡不赦之犯,必選午時三刻開刀,不讓其做鬼。

皇城的午門陽氣也最盛,不計時間,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門斬首者,也無鬼做。 刻以下為「字」,關於「字」,廣東廣西的粵語地區和福建廣東的閩南語地區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點十個字」,其意即「十五點五十分」。據語言學家分析,粵語中所保留的「古漢語」特別多,究其原因,蓋因古中原漢**落嶺南,與中原人久離,其語言沒有與留在中原的人「與時俱進」。

「字」以下的分法不詳,據《隋書 律曆志》載,秒為古時間單位,秒以下為「忽」;如何換算,書上沒說清楚,只說:「『秒』如芒這樣細;『忽』如最細的蜘蛛絲」。 古時計時工具有兩種,一是「日晷」,二是「漏」。

日晷是以太陽影子移動,對應於晷面上的刻度來計時。日晷不用說了,大家應該在北京故宮裡和觀象臺上見過。詩詞中所常用的漏壺,即刻漏制記時法,最早出現於西漢,將一晝夜平分為一百個等分,也稱百刻記時制。

晝夜的比例是40:60,冬夏相反。漏是以滴水為計時,是由四隻盛水的銅壺從上而下互相迭放的組合。

上三隻底下有小孔,最下一隻豎放一個箭形浮標,隨滴水而水面升高,壺身上有刻度,以為計時。原一晝夜分100刻,因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又先後改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為96刻;就這樣,一個時辰等於八刻。一刻又分成三份,一晝夜共有二十四份,與二十四個節氣相對。

注意,這分不是現時的分鐘,而是「字」,在兩刻之間,用兩個奇怪符號來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細如麥芒的線條來劃分,叫做「秒」;秒字由「禾」與「少」合成,禾指麥禾,少指細小的芒。秒以下無法劃,只能說「細如蜘蛛絲」來說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詞,忽指極短時間,然指變,合用意即,在極短時間內有了轉變。

希望你滿意 補充: 「更」是一種在晚上以擊點 報時 的名稱。從 酉時 (今之晚上七點)起,巡夜人打擊手持的 梆子 或鼓,此稱為「 打更 」。

七點至九點一擊,為一更;九點至十一點兩擊,為二更;十一點至凌晨一點三擊,為三更;一點至三點四擊,為四更;三點至五點五擊,為五更;此時天亮了,不再打更。夜半或半夜之說一般是泛指,如 《夜半歌聲》 ,沒有實指某點時唱,而是一段時間唱。若要實指,就得在半夜之前後加字,那就有實指了,如三更半夜,實指了三更。

又如過了半夜,實指「過了」,這時就有說法了;夜的一半在何時點,在正三更處,即 子時 四刻,現之零點正。另外,在古軍隊營 寨裡 也有打更的,不過擊打的,不是木製的梆子,而是金質的,叫做「金柝」。 附歷代記時制:

殷 武丁 時12段記時:白天:夙、旦、明(大采)、佔、食日( 大食 )、日中、昃、 小食 、小採(上半段); 夜間:

小採(下半段)、會、(木+凡)、夕。 殷稟辛至文丁時16段記時:白天:

夙、旦、朝(大采)、食日(大食)、日中、昃、郭兮(郭)、小食、萌小採、莫 夜間:會、昏、(木+凡)、夕、寤。 秦16段記時:

平旦 、日出、食時、莫食、東中、日中、西中、日昳、哺時、下市、黃昏、人定、夜半、雞鳴 秦12段記時:即 十二地支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醜 補充:

古代分 12時辰 每個時辰有分8刻 而現在是24小時制 不過刻還有應用 希望你滿意

現代的24時計時法是誰發明的

在古代,原始人只知道用日和夜來表示時間 後來,人們利用測太陽影子的方法來確定時間,這是日晷,由 晷針 和 晷盤 組成,晷盤上刻有24個等分的刻度,晷針垂直在晷盤 當太陽照著晷針,針影隨太陽的運轉而移動,刻度盤上指示出刻度來,便知道了時間,但它只能在晴朗的白天應用,陰雨天和夜間就不行了。因此,人們又發...

古代更次的時間,古代更次與24小時計時法是如何對應的?

夜半 是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與子時 三更 三鼓 丙夜相對應,時間是從夜間 11 時正至次日凌晨 1 時正。夜半的其他稱謂有 子夜 夜分 中夜 未旦 宵分等。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以地支來稱其名則為丑時,相當於凌晨1 3 時。與四更 四鼓 丁夜相對應。平旦 太陽露出地平線之前,天剛矇...

古時候的春節和現代的春節有什麼不同

堯舜時,將 年 叫 載 夏時叫 歲 周時才開始叫 年 但當時甚至是後來的春秋戰國之時,戰亂不斷,各國的年節不可能得到統一。秦統一中國,進行了文化上的大一統,但時間太短,也無法做到各國年節的統一。漢代之後,國家得到了初步的統一,再加之社會安定,於是,年節習俗在漢代得到定型。傳統的年的最初概念,是與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