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手機使用者
(1)由**中資料可知,空氣的溫度每升高10℃,聲速增大10m/s,所以得出結
專論:介質的溫度越高屬,聲速越快.
(2)因為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與溫度有關,而且溫度越低時,聲音傳播的越慢;
故答案為:(1)介質的溫度越高,聲速越快;(2)在低溫下更容易成功.
聲音傳播的速度和溫度有關,下表是空氣中聲速隨溫度變化的資料. 空氣溫度/℃ -20 -10 0 10 20 30
2樓:任訪露
(2)根據所作圖象找出溫度為15℃時聲速為339m/s;
(3)在飛機速度有限的情況下,飛機是超音速飛行,聲速越低越容易成功,從表中資料可以看出,溫度越低,聲音的傳播速度越小,所以在低溫環境下試驗更容易成功.
故答案為:(1)見上圖;(2)339;(3)在低溫的環境下,聲速小.
聲音傳播的速度和溫度有關,下表是空氣中聲速隨溫度變化的資料. 空氣溫度/℃ -20 -10 0 10
3樓:匿名使用者
(1)當空氣溫度每升高10℃,聲
音的速度升高6m/s,因此當空氣溫度
每升高5℃,聲音的專速屬
度升高3m/s.現在空氣的溫度為10℃,聲音的速度為336m/s.所以當空氣的溫度為15℃,聲音的速度變為339m/s.
(2)因為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與溫度有關,而且溫度越低時,聲音傳播的越慢;
故答案為:(1)339;(2)在低溫下更容易成功.
聲音傳播的速度和溫度有關,下面表中是空氣中聲速隨溫度變化的資料 空氣溫度/℃ -20 -10 0 10
4樓:匿名使用者
解:(1)根據表中實驗資料,在座標紙上描出相應的點,然後把這些點連成線,即可作出v-t圖象,v-t圖象如圖所示.(2)由v-t圖象可知,溫度為15℃時聲速為339m/s.(3)由表中資料可知,20℃時,v=342m/s,∵v=s
t,∴聲音的路程s=vt=342m/s×1.5s=513m,井的深度d=s2
=513m
2=256.5m;
故答案為:(1)v-t圖象如圖所示;(2)339;
(3)這口枯井的深度大約是256.5m.
麻煩下次給個圖
聲音傳播的速度和溫度有關,上表是空氣中聲速隨溫度變化的資料 空氣溫度/℃ -20 -10 0 10 20 30 聲音
5樓:夙願
(2)由圖象可見,15℃是對應的聲音的速度在336℃和342℃之間,為339m/s.
故答案為:339.
(3)由資料可見,在同種介質中,聲音的傳播速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本實驗在飛機速度有限的情況下,在低溫下更容易成功.
故答案為:在低溫下更容易成功.
聲現象測試題答案 20
6樓:匿名使用者
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28分
1.人說話和唱歌時的發聲靠的是聲帶的 ,聲音是靠 來傳播的。一臺好的音響裝置,不僅要起到「擴音」的作用,而且應該有較高的「保真度」。從聲學上講,「擴音」是使聲音的 變大,較高的「保真度」中要求較好地保持原聲的 。
2.如圖1所示,將一把鋼尺壓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撥動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輕撥與重撥鋼尺,則鋼尺發出聲音的 不同。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則鋼尺發出聲音的 不同。(均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
3.小華在家裡修理廚房裡的桌子時,不停的有敲擊物體的聲音發出,為了使隔壁的小明學習時避免干擾,小華採取了三種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墊一塊抹布;②把房間、廚房門窗關嚴;③囑咐小明暫時用耳機塞住耳朵。上述三種方案中,第一種是在 處減弱噪聲;第二種是在 中減弱;第三種是在 處減弱噪聲。
4.2023年12月26日,南亞、東南亞海域發生強烈**,引發了罕見的大海嘯,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後來人們在清理現場時很少發現有貓、狗、老鼠等動物的屍體,人們猜測可能是**時產生的 聲波,動物可以聽到,而人聽不到。
5.晚上小吳在家中正欣賞著音像裡傳出來的交響樂,忽然停電了。他將蠟燭點亮後放在音箱前面。過了一會兒通電了,交響樂又響起來了。
小吳從掛在牆上的鏡子裡發現音箱前面的燭焰在搖曳,仔細觀察還發現當音箱音量突然變大時,燭焰搖曳得更明顯。
(1)燭焰沒有受到風的影響,進一步**,發現蠟燭越靠近音箱,燭焰搖曳得越明顯,由此可確定燭焰的搖曳是受 的影響所致。
(2)上述現象中,除與響度的聲知識外,相關的聲的知識還有(寫出兩例):
二、選擇題(每題4分,共48分)
7.一種凹下道路設計能起到控制行駛汽車產生的噪聲對環境影響的作用.這種設計是採用了下列哪種途徑來減弱噪聲的( )
a.在聲源處減弱
b.在傳播過程中減弱
c.在人耳處減弱
d.以上選項都不正確
8.經超聲波探傷儀檢測,剛竣工的三峽大壩壩體無一結構性裂縫,創造了人類水利建築史上的奇蹟.探傷儀發出的超聲波無法為人耳所聽覺,原因是超聲波的( )
a.速度太快 b.響度太小 c.頻率太高 d.頻率太低
9.如果用手按在自行車車鈴的金屬蓋上,無論你怎樣用力打鈴,鈴聲也不會清脆。這是因為手按在車鈴上時( )
a.影響了車鈴的正常振動
b.車鈴就不會振動
c.沒有鈴聲傳出
d.車鈴周圍就沒有了傳聲介質
10.下雨打雷時,每一次雷電後,雷聲總是隆隆不絕於耳,這是因為( )
a.聲音的反射 b.多次打雷的原因c.雙耳效應 d.雷聲**所致
11.用物理學的準確用語來「翻譯」生活用語,有利於我們把握事物的本質。「引吭高歌」和「低聲細語」,這裡的「高」與「低」指的是( )
a.音色好壞 b.音調高低 c.響度大小 d.樂音三要素
12.聲音在下列物質中傳播速度最小的是( )
a.鋼軌 b.純水 c.木材 d.空氣
13.一場大雪過後,人們會感到外面萬籟俱靜。究其原因,你認為正確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後,行駛的車輛減少,噪聲減小
b.可能是大雪蓬鬆且多孔,對噪聲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後,大地銀裝素裹,噪聲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後氣溫較低,噪聲傳播速度變慢
14.在一隻玻璃杯中先後裝入不同量的水,用細棒輕輕敲擊,會聽到不同頻率的聲音。與此類似,當醫生在給病人檢查腹部是否有積水時,常會用手輕輕敲擊患者腹部,細細傾聽其發出的聲音,此為「叩診」。醫生主要是根據什麼來判斷患者腹部是否有積水的( )
a.聲音的響度
b.聲音的音調
c.聲音的音色
d.聲音是否悅耳動聽
15.下列實驗與例項中,不能**出聲音的產生或傳播條件的是( )
a.用手機拔打放在真空中的bp機,bp機顯示手機號,卻聽不到bp機呼叫
b.人們先看到閃電,隔一段時間才能聽到遠處的雷
c.在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時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動
d.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無線電交談
16.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動著的物體:甲:手臂以每秒2次上下揮動;乙:
蝙蝠的小嘴發出頻率為105hz的振動;丙:被小錘敲擊的頻率為265hz的音叉,對以上一些物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丙都是聲源,人耳都能聽到它們發出的聲音
b.丙是聲源,人耳能聽到它發出的聲音,甲、乙不是聲源,人耳聽不見它們發出的聲音
c.甲、乙、丙都是聲源,人耳只能聽到丙發出的聲音
d.甲、乙、丙都不是聲源,人耳聽不到它們發出的聲音
三、實驗與**題(19題4分,20題4分,21題6分,共14分)
17.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感受和經歷:當你吃餅乾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時,如果用手捂緊自己的雙耳,自己會聽到很大的咀嚼聲,這說明 能夠傳聲;但是你身旁的同學往往卻聽不到明顯的聲音,這又是為什麼呢?請從物理學的角度提出一個合理的猜想。
18.300多年前,義大利的科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在房間裡掛了許多鈴鐺,然後讓蝙蝠在房間內自由飛行。第一次沒有對蝙蝠做任何限制,鈴鐺未響;第二次矇住蝙蝠的眼睛,鈴鐺也未響;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間內的鈴鐺響了。
(1)下列問題不是該實驗所研究的是( )
a.蝙蝠飛行靠什麼躲避障礙物的
b.眼睛對蝙蝠的飛行是否起到作用
c.耳朵對蝙蝠的飛行是否起到作用
d.鈴鐺是怎樣發聲的
(2)人們對蝙蝠這種高超的飛行本領提出瞭如下四種猜想,你認為科學家的實驗支援了哪種猜想( )
a.蝙蝠的視力特別好
b.蝙蝠對空間的狀況有極強的記憶力
c.蝙蝠能發射並接收超聲波
d.蝙蝠的嗅覺系統特別靈敏,憑嗅覺可以判斷前方有無障礙物
19.聲音傳播的速度和溫度有關,下表是空氣中聲速隨溫度變化的資料:
空氣溫度/℃ -20 -10 0 0 10 20 30
聲音速度/m·s-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一、填空題
1.振動 空氣 響度 音調
2.響度 音調
3.聲源 傳播過程 人耳
4.次6.⑴聲波(或交響樂音,或音響、音箱);⑵例: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可以傳遞能量;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離聲源越近聲能越大。
二、選擇題
7.b 8.c 9.a 10、a 11.c 12.d 13.b 14.b 15.b 16.c
三、實驗與**
17.固體能夠傳聲 固體的傳聲效能可能要比空氣好。
18.d c
18.⑴略 ⑵339 ⑶在空氣溫度低時進行實驗
7樓:匿名使用者
一、填空題
1.振動 空氣 響度 音調
2.響度 音調
3.聲源 傳播過程 人耳
4.次6.⑴聲波(或交響樂音,或音響、音箱);⑵例: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可以傳遞能量;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離聲源越近聲能越大。
二、選擇題
7.b 8.c 9.a 10、a 11.c 12.d 13.b 14.b 15.b 16.c
三、實驗與**
17.固體能夠傳聲 固體的傳聲效能可能要比空氣好。
18.d c
8樓:匿名使用者
78×【
(578-38)÷18】=78×【540÷18】 =78×30 =2340 例2.1000÷【(4854-1729)÷25×4】=1000÷【3125÷25×4】=1000÷【125×4】=1000÷500=2例3.【8366-18×(123-31)】÷10=【8366-18×92】÷10=【8366-1656】÷10=6710÷10=671例4.
45×【(153-63)÷18】=45×【90÷18】=45×5=225
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可以判定A光的傳播速度可能不
d試題分析 由抄公式n c v可知光bai速減小,選項a錯誤 由du折射率可知折射角小於zhi 入射角,折射光線向法線靠近dao,選項b錯誤 同理選項c錯誤 發生全反射的一個條件就是光必須由光密介質進入光疏介質,選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難度較小,熟悉光學基礎公式是回答本題的關鍵 光由空氣斜射入...
為什麼導數和瞬時速度有關為什麼速度是導數?求解釋
我高二的 也是學到這.如一輛汽車在10小時內走了 600千米,它的平均速度是60千米 小時,但在實際行駛過程中,是有快慢變化的,不都是60千米 小時.為了較好地反映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快慢變化情況,可以縮短時間間隔,設汽車所在位置s與時間t的關係為s f t 那麼汽車在由時刻t0變到t1這段時間內的平...
三杯質量相同但溫度不同的水溫度下降速度是否一樣
1,下降速度不同 bai。2,三杯質du量相同的 水,初始溫度zhi高於環境溫度,放在dao同一個溫度的環回境之下,答 水杯的水溫度越高,溫度下降越快。3,原因 其它條件不變時,兩個物體溫度差越大的時候熱傳遞的速度越快。比如 水溫和環境溫度相差越小,熱傳遞速度越慢 溫度變化越慢 4,應用 研究焦耳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