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微加幸福
a、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而④是分解者的呼吸作用,a錯誤;
b、該圖表示生態系統中碳迴圈的部分過程,故箭頭可以表示碳元素的迴圈方向,b正確;
c、分析題圖可知,甲代表生產者,乙代表初級消費者,兩者種間的關係需要通過資訊傳遞進行調節,c正確;
d、細胞呼吸分解的co2釋放到無機環境中,d正確.故選:a.
如圖為生態系統中碳迴圈過程,其中甲、乙、丙、丁構成系統的生物群落,箭頭表示物質迴圈方向.下列相關敘
2樓:小魚皞謂
a、碳元素在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中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傳遞,但在③④不是版過程中傳遞以含碳有機權物的形式,a錯誤;
b、該圖也可以表示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不能體現資訊傳遞,b錯誤;
c、圖中②細胞呼吸過程,植物在有氧情況下進行有氧呼吸,在無氧情況下進行無氧呼吸,不需要氧氣,c正確;
d、根瘤菌屬於固氮細菌生物不能完成圖中①能量合成過程,d錯誤.故選:b.
如圖表示生態系統中碳迴圈的部分過程,其中a、b、c、d組成生物群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是生產
3樓:裂風
a、由以上分析可知a是生產者,d是分解者,a正確;
b、圖示是生態系統中碳迴圈的部分過程,其中箭頭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動方向,b正確;
c、①②③表示碳迴圈過程,而物質迴圈過程中伴隨著能量的傳遞,c正確;
d、無機環境中的co2除來自生物呼吸作用外,還可能來自化石燃料等的燃燒,d錯誤.
故選:abc.
下圖表示生態系統中碳迴圈的部分過程,其中a、b、c、d 組成生物群落。請回答: (1)生態系
4樓:春日野穹
(1)a生產者
(2)分解者 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發酵)
(3)綠色出行、節約用電、節約用紙、戒菸等(答案合理即可給分)
圖1是生態系統的碳迴圈部分示意圖,其中甲、乙、丙、丁組成該生態系統的生物群落;圖2是能量傳遞效率為l0
5樓:萌七七
(1)物
質迴圈(如碳迴圈)的特點:具有全球性,可被反覆利用;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的關係:物質迴圈以能量流動作為動力,能量流動以物質迴圈作為載體.
(2)圖1中,丁是生產者,甲和乙是消費者,丙是分解者,因此圖中還缺少無機環境→丁的光合作用過程和甲→丙的分解作用過程.
(3)霧霾天氣持續一段時間後,會自行散去,據此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
(4)若乙大量減少,則丙由第
二、三營養級變成第二營養級,其同化的能量增多、個體數量增加,進一步導致戊增多.
(5)若圖2食物網中一種生物攝食兩種生物時,兩種被攝食的生物所佔比例相等,則戊每增加10kg生物量,按能量傳遞效率10%計算,由甲→丁→戊這條食物鏈需要消耗甲10×1
2÷10%÷10%=500kg;由甲→丙→戊這條食物鏈需要消耗丙10×1
2÷10%=50kg,丙所攝食的生物所佔比例相等,再由甲→丙這條食物鏈需要消耗甲50×1
2÷10%=250kg;由甲→乙→丙這條食物鏈需要消耗甲50×1
2÷10%÷10%=2500kg,因此共需要消耗生產者(甲)500+250+2500=3250kg.
(6)圖3中,流經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應是a;桑樹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熱能可用b表示,圖中的c表示淨光合作用,是桑樹生長、發育、繁殖等生命活動的所需的能量,b1+c1+d1屬於蠶用於蠶生長、發育、繁殖等生命活動.蠶沙中所含的能量是蠶未同化的能量,仍屬於其上一個營養級,即屬於第一營養級所含的能量.
故答案為:
(1)具有全球性,可被反覆利用 物質迴圈以能量流動作為動力,能量流動以物質迴圈作為載體
(2)無機環境→丁 甲→丙
(3)自我調節能力
(4)增加
(5)3250
(6)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等生命活動 一
如圖表示生態系統中物質迴圈的過程,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
1 生態系統是由bai生du 物成分和非生物 成分組成的zhi 其中dao生物成分包括生態系統中版的全部生物 根據權獲得營養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劃分為生產者 消費者和分解者 其中生產者主要是指綠色植物 消費者包括各種動物 分解者主要是指細菌 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2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
如圖為生態系統碳迴圈示意圖,其中甲 乙 丙表示生態系統中的三種成分請據圖回答 (1)生態系統的碳
1 生態系統的碳迴圈是指碳元素以co2的形式在無機環境 生物群落之間不斷迴圈的過程,具有全球性 迴圈性 2 圖中x與甲都能利用co2合成有機物,都為自養型生物 甲有葉綠體,為高等植物,又因為x與甲所示示生物類群的能量 不同,所以x代表的生物為化能自養細菌 圖中y與丙都是消費者,丙為細菌,而y的細胞結...
如圖為某生態系統中碳迴圈的示意圖,圖中的甲 乙 丙代表生態系
1 由圖可知復 表示植物的光制合bai 作用,把從環境中得到的二du 氧化碳和zhi水合成有機物,dao釋放氧氣 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氣當中 表示動物的呼吸作用,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動植物的遺體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氣當中,可見甲為生產者,乙是動物,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