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清朝的時候,格格自稱什麼,清朝的「格格」是什麼意思?

2021-04-16 15:22:11 字數 5094 閱讀 2822

1樓:匿名使用者

對上稱我或者名字。對下稱本宮。

2樓:藍之螢火旋律

「我」或者「本格格」

清朝的「格格」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格格"原為滿語的譯音,譯成漢語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貴胄之家女兒的稱謂,即婦人之爵名。

清朝前身"後金"初年,國君(即"大汗")、貝勒的女兒(有時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婦女)均稱"格格",無定製。例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

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於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並規定皇后(即中宮)所生之女稱"固**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和碩公主"。"格格"遂專指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例如,皇太極的次女馬喀塔(孝端文皇后所生)初封固倫長公主,後改為"永寧長公主",復改為"溫莊長公主"。

由此可見,現在影視劇中把皇帝之女稱作"格格"是不準確的(如,"還珠格格"、"十八格格"......)。順治十七年(一六六0年)始把"格格"分為五等,即:

一、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漢名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縣主";

三、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郡君";

四、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漢名"縣君";

五、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漢名"鄉君";

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稱"宗女"。"格格"之稱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際,才漸漸終止。例如清高宗(乾隆帝弘曆)一生共生了十個女兒,其中有五人因早歿沒有加封,另外五個女兒,加封為公主。

即第三女(孝賢純皇后生),封固倫和敬公主;第四女(純惠皇貴妃蘇氏生)封和碩嘉公主;第七女(孝儀純皇后生),封固倫和靜公主;第九女(孝儀純皇后生),封和碩和恪公主;第十女(妃汪氏生),封固倫和孝公主。她是個例外,因為她是在乾隆六十五歲時生的,是乾隆帝最鍾愛的女兒,後下嫁給和的長子豐紳殷德。她本應封為和碩公主。

但乾隆破例把他封為"固**主"。此外,乾隆帝還收養了其弟弘晝的一個女兒,後來加封為和碩和婉公主。

從以上事例來看,清朝從皇太極開始就已經不把皇帝的女兒稱作"格格"了,一般均稱為"公主"。 但公主的家人也可以在不是很正式的場合叫她「格格」,這是按照她的排行來叫的,如「大格格」、「十格格」等。

現代漢語詞典能查到

1.zt「格格」是滿語「女孩子」 的意思,跟漢語的「丫頭」、「 小妞兒」 差不多,說得文雅一點, 就是「小姐」 「姑娘」的意思, 這是我看到的頭一個把所有女孩都叫「格格」的清裝劇。那些弱智言情劇搞得大家以為只有公主才能叫「格格」,實際上任何未婚旗女都叫格格,《孝》中的宛如、孟古青、等大臣的女兒,都是格格, 她們沒有一個是公主,甚至連郡主都不是。

我還記得《還*格格》裡,小燕子大驚小怪地瞪大了眼說「我竟然和一個格格拜了把子?!」呵呵,跟一個「小丫頭」拜了把子有什麼稀奇?而且,她竟然被封為「還珠丫頭」, 這算什麼封號?

格格只是一個稱謂,公主和郡主的封號應該是「固**主」和「和碩公主,在「固倫」和 「和碩」後面加上名字。

2、格格還有另一層含義,是從女孩子的普通稱謂發展起來的。比如順治皇帝的陵中葬有17位有名姓的「格格」,這些人其實都是順治的嬪御,只是由於當時后妃制度不完善,沒有細分品級,一概稱為格格。

3、引伸義為婢女的稱呼。如孝莊對她喜愛的貼身親隨女侍——蘇茉爾的稱呼就是「格格」;而乾隆生母鈕鈷錄氏,在雍正王府時身份就為「格格」,實為做粗活的婢女,而她只是王府中眾多這樣的「格格」之一。

清朝的格格都是什麼人的稱呼?有級別和身份之分嗎?

4樓:賀顯華老師

真正稱呼為格格的是從親王到入八分輔國公的女兒。親王的女兒稱「和碩格格」,郡王、貝勒的女兒稱「多羅格格」,貝子的女兒稱「固山格格」,入八分輔國公的女兒就稱「格格」。現在由於各種影視作品的誘導,大家都管清朝的公主叫格格.

現在電視節目中經常出現清宮劇,「格格」滿天飛,「格格」原為滿語的譯音,譯成漢語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貴胄之家女兒的稱謂,即婦人之爵名。

清朝前身「後金」初年,國君(即「大汗」)、貝勒的女兒(有時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婦女)均稱「格格」,無定製。例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於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並規定皇后(即中宮)所生之女稱「固**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和碩公主」。

「格格」遂專指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例如,皇太極的次女馬喀塔(孝端文皇后所生)初封固倫長公主,後改為「永寧長公主」,復改為「溫莊長公主」。由此可見,現在影視劇中把皇帝之女稱作「格格」是不準確的(如,「還珠格格」、「十八格格」……)。

順治十七年(一六六0年)始把「格格」分為五等,即:

一、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漢名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縣主」;

三、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郡君」;

四、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漢名「縣君」;

五、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漢名「鄉君」;

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稱「宗女」。「格格」之稱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際,才漸漸終止。例如清高宗(乾隆帝弘曆)一生共生了十個女兒,其中有五人因早歿沒有加封,另外五個女兒,加封為公主。

即第三女(孝賢純皇后生),封固倫和敬公主;第四女(純惠皇貴妃蘇氏生)封和碩嘉公主;第七女(孝儀純皇后生),封固倫和靜公主;第九女(孝儀純皇后生),封和碩和恪公主;第十女(妃汪氏生),封固倫和孝公主。她是個例外,因為她是在乾隆六十五歲時生的,是乾隆帝最鍾愛的女兒,後下嫁給和的長子豐紳殷德。她本應封為和碩公主。

但乾隆破例把他封為「固**主」。此外,乾隆帝還收養了其弟弘晝的一個女兒,後來加封為和碩和婉公主。

從以上事例來看,清朝從皇太極開始就已經不把皇帝的女兒稱作「格格」了,一般均稱為「公主」。

5樓:小傲氣中華

皇帝的女兒,皇爺的女兒,皇爺就是皇帝的弟兄們.也就是說貴族才能稱格格.

6樓:匿名使用者

一、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

」,漢名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縣主」;

三、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郡君」;

四、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漢名「縣君」;

五、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漢名「鄉君」。

7樓:匿名使用者

皇親國戚的女兒,但還要分級別

8樓:

格格是皇帝的女兒

級別和身份並不是很明顯,稱呼上面有些區別而已.主要是從稱呼上就可以知道輩分.舊像皇帝有"×字輩"一樣!

9樓:匿名使用者

我是滿族的,我都不知道這麼多.呵呵

請問滿族稱呼"格格"是什麼意思?

10樓:o仙袂飄飄

首先要說的是,現代生活中既沒有格格,也沒有公主。至於清朝的時候,還是要從「格格」一詞的滿語意思說起。

在《滿漢詞典》中「格格"(gege)的解釋是:女孩、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貴胄之家女兒的稱謂,即婦人之爵名。

從語言的角度講,格格這個詞的含義十分的廣泛,除了有上面說到的小姐、姐姐之類的意思之外,還有「丫頭」「姑娘」等等。另外就是人們最長提到的「格格」最為爵位的含義。

受到「還珠格格」等電視劇的影響,很多人就認為格格是清朝公主的稱呼,這種說法實際上十不準確的。

不過這個問題得分兩個時期來說。在清朝正是更改國號之前(從前稱為金),並沒有一套十分正規完整的禮儀制度,而是保留女真民族過往的一些習俗。在這個時期,「格格」這個稱呼的含義便是分的模糊,拋開其在滿語中的本意來說,實際上它就是對女子(包括各個年齡段的女子)的總稱。

後來,努爾哈赤建立女真國後,格格的界定範圍就隨之縮小,主要指的是貴族的女子,例如:努爾哈赤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三女哈達格格、養女巴約特格格等等。

應該說,這段時期是「格格」與「公主」這兩個詞的界限最模糊的時期,就以上提到的幾位格格來說,她們其實也還有別的稱號,比如東果格格亦稱東果公主,嫩哲格格亦稱沾河公主、哈達格格亦稱哈達公主。由此看來,這個時候公主與格格確實是可以互換的。

但是我們同樣也看到,這個時期,皇女冊封的禮制已經開始逐漸有所完善,比如說努爾哈赤的四女、八女、養女和養孫女都正式被受封為「和碩公主」,也就是說,從此開始,格格與公主就漸漸有了分別了。

第二個時期是皇太極建立大清朝開始,在更該國好的同時,皇太極根據漢族的宮廷禮法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後宮制度(這也是清朝後宮禮制的雛形),這其中也包括公主及貴族女子的封號。這一點從皇太極的女兒們的封號裡就不難看出,比如「皇太極長女固倫敖漢公主、次女固倫溫莊長公主、三女固倫雍穆長公主等等。

這裡需要解釋的是,「溫莊」、「雍穆」之類的公主的徽號建立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的。以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來說,皇太極有一個嫁給吳三桂之子吳應熊的女兒,也就是金庸**中的建寧公主 。她是皇太極最小的女兒,最初時被封為和碩建寧長公主,後改為和碩恪純長公主。

還有四女固倫興平長公主後改為固倫雍穆長公主;三女固倫延慶長公主後改為固倫端靖長公主等等。這是滿族統治者在接受漢文化後的一個重要反映,也就是在漢文字的使用上,開始選擇更為講究也更為正式的字眼最為尊號或徽號的使用。

再說回來,也就是說,從皇太極開始,格格就不再作為皇帝女兒的稱為了,也就與公主有了正式的分別。但是,滿族人還是對格格一詞作出了保留,就像上面「lwdhwooo731」說到的,和碩格格(郡主)、多羅格格(縣主、郡君)、固山格格(縣君)、格格(鄉君)等等。同時上面也說到了,格格自此以後除了封號外,成了一種貴族女子非正式的稱呼(大格格、二格格之類)。

但不需要提醒的是,這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稱呼的,因為格格這個詞有丫頭、姑娘的意思,所以說,這某格格的稱呼只能是長輩夥同輩中的長者才可以稱呼的,至於什麼宮女、太監或是外臣是不可以這麼稱呼的。

另外還要提到的是,格格並不只是皇室宗女的稱呼,也可以是皇室妻妾的稱呼,一般指的是沒有福晉或側福晉等正式身份的妻妾,典型的例子是,乾隆皇帝的生母孝聖皇后在雍正還是皇子的時候,在雍王府中的稱號就是格格。

綜上所述,回答樓主的問題:格格,是清朝獨有的稱謂,請含義十分廣泛,如何解釋要以實際情況來定。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順治以後,格格絕對不能稱呼皇帝的女兒,即使是在非正式的場合中也是如此。

比如在《玉牒》及《聖祖實錄》中,康熙皇帝的女兒在得到正式的封號之前,被明確稱為大公主、二公主等等。

另外,其實如果嚴格按滿語譯音的話,「格格」這個詞應該譯為ge3ge1,第一個音為三聲,只是不知後來如何漢化成如此了。

求清朝格格服飾的介紹,清朝傳統服飾的介紹

女袍 與男袍有很大的區別。清代官場女服隨夫,多指補服,冠,帶。就常服說,無論后妃宮眷,一律皆短袖長袍,婦女旗袍無開契,無短袍,一般艘長至蔽足。女袍多裝飾,在衣襟,袖邊,領口等處鑲嵌各種彩花為尚,又以多層領子和多層袖頭為美。官袍 是清代的補服之一,它是古代章服之制和滿洲民族服飾特點相結合的產物。皇帝穿...

什麼時候清朝開始有銀元的,什麼時候清朝開始有銀元的

銀元必須要機器造,而清朝引進大機器造錢是在光緒年 大清是銅幣,袁世凱那會兒是銀元 清朝時期,已經成為國家的主要貨幣單位 兩 清朝末年,墨西哥的銀元開始在中國大量流通。否 也就是咸豐 或者光緒那時候吧 為什麼清朝的銀圓上面有英文呢?我國早期的銀元仿照外國銀元鑄造,洋務運動也影響到鑄幣業,兩廣總督張之洞...

清朝的來歷,清朝為什麼叫清朝

開始時清朝叫金,是由於努爾哈赤建立的,後來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16年 明萬曆四十四年 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金 史稱後金 改元天命。1636年,皇太極在瀋陽稱帝,改國號清,改元崇德,清朝正式建立。女真族是滿族的前身,一直居住今中國東北。明朝洪武時,明朝欲壓制北元殘餘勢力,於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