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買宕閭丘志文
屈原死bai後,百姓哀痛異常,到du汨羅江邊,漁夫們zhi
划船在dao江上尋找,有人拿飯糰內等食容物丟進江裡,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身體,後來人想出用楝樹葉包飯,發展成了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1、過端午節,除包粽子和划龍舟以外,我國各地還有一些有趣的習俗,一些人家門上插菖蒲、艾葉,蒲葉剪成劍形,以示祛除瘟毒。
2、堂屋裡掛鐘馗像,傳說他能殺鬼驅魔。
3、婦女用綵綢製成粽子、辣椒、蘿蔔、掃帚、簸箕、老虎之類的小飾物,用綵線串起,掛在孩子的肩頭或胸前,叫「老虎索」。
2樓:覃紹君
我不知道啊**表情包左彩
端午節的傳說50字
3樓:匿名使用者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4樓:左丘忠仙鶯
國時,楚國大夫屈原因苦勸楚王無果,憂憤投江自盡。楚國百姓懷念這位為人清正的大夫,於是將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魚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屍身。後世延續為傳統,漸漸演化為端午節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源於紀念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5樓:伊
戰囯農曆八月十五,楚國的屈原投江自盡,人們非常崇拜屈原,於是包糯米餵給魚兒吃,希望魚兒吃了米不吃屈原的身體。 於是就漸漸轉化了端午節。
6樓:匿名使用者
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於楚威王五年夏曆正月初七,或謂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卒於楚襄王九年。
7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期又一個名叫屈原他的皇帝十分不乖整天泡妞喝酒卻沒有辦法只好是自殺人們為了紀念他,所以才有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
8樓:匿名使用者
為了國家,為了其他人,不顧自己生命危險跳進了河,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9樓:心底的你傷
屈原投江自盡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這一天,命為端午節
10樓:匿名使用者
為什麼不把屈原為什麼投江自盡寫出來呢?
11樓:匿名使用者
6元、、、、一
一、、、、一x一一、一
12樓:匿名使用者
屈原死為我們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13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期。楚王不相信。去嘞。拼把它殺了。把扔到了江裡。什麼經常去王源尊重女生。
14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才還有的節日。那是在戰國的時候,他的皇帝整天很糊塗,只有去年在他身邊他拿著,但是國王特別不喜歡他別人就在背後說他壞話並轉告皇帝皇帝知道後便把感敢出了國。在屈原敢出國,以後秦國出國,那些國都來欺負他的國。
就這樣屈原的那個國家回來,去年知道和你媽很傷心,覺得自己無字自頭濱江了。別人為了紀念屈原變成今天為端午節。
15樓:黃色臘梅香
君車站見真的假的垂手可得回答g8等哈吧還和幾點結束v都很合適v是
16樓:銘狼
郭v休息下純純粹粹?
17樓:匿名使用者
屈原是跳入汨羅江自盡的。
端午節的故事50字
18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時,楚國伍奢因諫阻平王奪子媳為妻之事遭滿門抄斬,其子伍子胥逃亡吳國,五年後發兵伐楚為父報仇。在吳與楚的戰爭中,因伍子胥讓人用黑豆粉與糯米做成城磚,在困境中救了眾人,最後取得勝利。蘇州至今仍有「一城門救了一城人」的美談。
後來伍子胥在五月五日被吳王殺害,拋屍於江中,化為「濤神」,相傳端午節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19樓:年伶伶劇沈
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因苦勸楚王無果,憂憤投江自盡。楚國百姓懷念這位為人
的大夫,於是將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魚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屍身。後世延續為傳統,漸漸演化為端午節
端午節傳說50字
關於端午節的習俗50字
20樓:嶽餅
端午習俗包括包粽子、賽龍舟,掛菖蒲、戴香囊、掛鐘馗像驅鬼、鬥草遊戲、佩戴長命縷、伍子胥公祭活動等等,這些都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
擴充套件資料:
1、端午食粽。端午食粽是端午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每到端午節前夕,廳堂裡妯娌婆媳團團圍坐,或者就在彈石路邊,小藤椅幾張圍攏來,滿目青綠的箬葉,糯米的晶瑩,傍晚,就飄來了香氣,還有要好鄉鄰互相端碗送去,交流各家手藝,味道鹹淡,賣相如何,這是現代人生活裡難得的悠遠古風,是蘇州人津津樂道的佐餐美食。
2、鬥草遊戲。所謂鬥草,一種是互答花草名,《紅樓夢》中就有這樣的記載:「這一個說『我有觀音柳』,那一個說『我有羅漢松』;那一個又說『我有君子竹』,這一個又說『我有美人蕉……」如此迴圈比答,誰能答到最後為勝。
3、佩戴長命縷。長命縷由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線編織而成,這種長命縷通常都會編織得很長,以表達人們對健康長壽的渴望。同時五色也代表了五方之神,也有向神靈祈福的意願在內。
21樓:匿名使用者
1、包粽子,這是端午節必須吃的一種特殊美食,家家戶戶都以這種方式來個端午節。
2、煮鹹鴨蛋,煮大蒜,這是我們最常見的習俗。
3、有些地方家家戶戶門上都掛上樹枝葫蘆等。說是葫蘆的寓意是福祿,葫蘆還可以聚財避邪。
4、栓五色絲線,大多數的地方,端午節當天,大人小孩兒手上都要帶上五色線。
5、佩香囊,香囊內一般都是裝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效,掛在脖子上。
6、俗語「五月端午染指甲,蠍子蟲子不咬娃」。端午節當天染指甲,可以去掉各種毒的侵蝕,這個習俗不普遍,只是個別地方的習俗。
7、賽龍舟,一般都是一些南方地區比較流行,一直到現在,都成了一種文化的傳承。
8、據《康熙大興縣誌》記載,端午節這一天少女要「佩靈符,簪榴花」,因此又名「女兒節」。
9、端午節當天,一些江南的風俗,要在屋內焚燒蒼朮、白芷、芸香,再點上蚊香,薰得煙霧騰騰,用以辟邪去毒。
10、門上掛艾草,可以驅趕蚊蟲。
22樓:llxlufan一
吃粽子(紀念屈原),插艾蒿(驅邪防蚊),掛香包,手脖拴五彩繩,划龍舟,煮茶蛋,艾葉泡水洗臉防蚊蟲叮咬。包餃子吃團圓飯。歌舞。
23樓:8023戀藝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24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的習俗,有包粽子,划龍舟,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苦勸楚王無果分投江自盡,楚國百姓懷念這位為人清正的大夫,於是將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允許魚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屍身後世繼續為傳統,漸漸演化為端午節
25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中國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
26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習俗內容豐富多彩,主要有賽龍舟。採草藥掛艾草。鞋草藥水拜神祭祖、放紙龍放紙鳶打掃房間。
27樓:匿名使用者
自己想辦法,很簡單的?♂️
28樓:匿名使用者
2/3個4元/50字
29樓:匿名使用者
壓力好大扔e及方·∩廠刁書同義同義?
30樓:匿名使用者
31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習俗包括粽子賽龍舟掛菖蒲帶香囊掛鐘到了像驅鬼鬥草遊戲佩戴長命的伍子胥
端午節的來歷50字
32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的三種來歷:
1、夏至說
認為端午節起源於夏至節。現在一般認為屬於端午的吃粽子與賽龍舟,在不少古書上都明確記載為夏至的風俗。南朝梁代宗懍撰寫的歲時專著《荊楚歲時記》說:
「夏至節食粽,周處謂為角黍,人並以新竹為筒粽。」
2、龍節說
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節的歷史教育》兩篇**中引據七十多種書目進行考證,認為端午是龍的節日。華夏族的先人以龍為部落標誌。伏羲、女媧和禹都是龍族著名領袖。
後人自稱龍子龍孫、龍的傳人。每年五月五日,舉行盛大的龍祭。叫做端午節。
3、驅邪避惡防病治病說
主要在北方。《史記》、《論衡》、《風俗演義》等古籍都有記載。《歲功典.
端午部雜錄》說:「五月五日,採繁蔞、葛葉、鹿活草、槲葉、芍藥、地黃葉、蒼耳葉、青蒿葉和石灰搗為團,如雞卵,**,抹以疔瘡,大神驗。」陝南群眾流傳說「端午百草都是藥」。
33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相傳在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因為苦勸楚王無果後,憂憤投江自盡。此後楚國百姓懷念這位為人清正的大夫,便將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魚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屍身。
後世延續為傳統,便漸漸演化為端午節。
34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在戰國時期楚國被滅,詩人屈原為了紀念自己的國家抱石跳汨羅江自盡了。於是,人們為了屈原的遺體不被魚蝦吃掉,在那天家家戶戶都包粽子投進江裡給魚蝦吃。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那天叫做『端午節』。
35樓:丁丁的百
紀念曹娥說:《會稽典錄》記載,漢安帝二年五月初五,曹姓巫師失足落水,他十四歲的女兒曹娥哀號江畔十七日,覓父屍不得,投江而殉其父。故江浙一帶有五月五日紀念曹娥的習俗。
端午節相關習俗: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
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2、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3、拴五色絲線
端午節的詩歌,關於端午節的詩歌
關於端午節的詩歌有 李之儀 宋代 南鄉子 端午 小雨溼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張耒 宋代 和端午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湯顯祖 明代 午日處州禁競渡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蘇軾 宋代 浣溪沙 端午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邊貢 明代 午日觀競渡 屈子冤魂終古...
有關端午節的古詩,關於端午節的古詩
1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2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3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4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5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6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7 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8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9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10...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關於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 午日節 五月節 艾節 端 五 重午 午日 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呢!上午,我們家就開始包粽子,準備好餵我肚子裡的 蛔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