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的《天上謠》屬於什麼體裁,李賀的生平事蹟

2021-04-20 05:55:10 字數 1829 閱讀 4806

1樓:匿名使用者

天上的銀河夜裡還在潺潺,飄蕩著閃閃群星, 銀河兩岸的流雲們,調皮地模仿著水聲叮咚。 月宮金色桂花樹,從來就是花不落綻放飄香, 仙女輕盈採桂花,纖手嫻熟

李賀的生平事蹟

李賀的生平故事

2樓:金果

1、李賀出生在一個落魄的皇室宗親家中,他的父親名為

李晉肅,武則天大肆殘殺李氏宗親的時候,李晉肅由於血緣關係太遠而躲過一劫,雖然李賀多次自豪的提出自己皇室宗親的身份。

但是他的家族畢竟已經沒落了,所以這層身份對他的事業並沒有多大的幫助。李賀出生於貞元年間,他的父親早逝,年少時便與兄弟一起出門謀生去了。

史書記載李賀「為人纖瘦,通眉,長指爪,能疾書」,說李賀這個人長得非常特別,他的眉毛幾乎長到了一起,手指很長,整個人看起來是非常瘦弱的。

相傳,李賀七歲那年便能作詩,有神童之名。韓愈和皇甫湜聽說李賀之名以後,專程來探一探李賀的虛實,結果李賀當場就作了一首詩《高軒過》,令這兩位大文豪驚歎不已!

自此之後,李賀的名聲就傳遍天下了!十五歲時,他甚至能與詩人李益齊名!李賀一生共寫了兩百多首詩,難得的是他的詩幾乎全部流傳下來了。

2、李賀寫詩非常勤奮。十四五歲的時候,他每次騎馬外出遊玩,總是騎一匹瘦弱的小毛驢,背一個織錦書囊,裡面裝著紙和筆,讓一名小書童跟隨著。

遇到好題材,吟得佳句,就趕緊記下來投入錦囊,回家後再加工整理。等天晚回到家裡,母親看他從口袋裡拿出許多詩稿來。

總是心疼地說:「我兒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寫詩上了,真是要把心嘔出來才罷休啊!」即「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耳」。

3、元和五年(810年),這一年李賀二十一歲,韓愈調為河南令(河南府,治所洛陽),有詩《燕河南府秀才》,詩中有「惟求文章寫,不敢妒與爭」。

可能是感懷此前李賀的不幸遭遇,誡勉本屆考生。未能參加進士考試,對李賀打擊甚重,他曾寫了不少抒憤之詩,當年回到昌谷。大約因其為李唐宗室的後裔。

又有韓愈為之推獎,元和六年(811年)五月,李賀又返回長安,經宗人推薦,考核後,父蔭得官,任奉禮郎,從九品。從此,「牢落長安」長達3年。

為官3年間,李賀親身經歷,耳聞目睹了許多事情,結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對當時社會狀況有了深刻的認識。

4、晚年漂泊,由於遷調無望,功名無成,哀憤孤激之思日深。加之妻又病卒,李賀憂鬱病篤,元和八年(813年)春告病回昌谷休養了一段時日。但他不甘沉淪,又舉足南遊。

希望在南楚或吳越一展才華。離長安時,他的友人無可和尚(青龍寺高僧)也曾寫過一首《送李長吉之任東井》的詩,預祝他南遊成功,但結果大約也不妙。「九州人事皆如此」。

他折回洛陽,告別長輩皇甫湜等親友,同年十月十四日又西進長安。元和九年(814年),他決然辭去奉禮郎之職,重回昌谷「歸臥」。

然後取道宜陽、洛陽、經河陽,入太行,過長平、高平,於深秋到達潞州(今山西長治市)。此後在潞州張徹的薦舉下,做了3個年頭的幕僚。

為昭義軍節度使郗士美的軍隊服務,幫辦公文。元和十一年(816年),因北方藩鎮跋扈,**勢力猖獗,郗士美討叛無功,告病到洛陽休養。

友人張徹也抽身回長安。李賀無路可走,只得強撐病軀,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詩作,不久病卒,時年二十七歲。

5、有一個小偷發現李賀的書囊,以為李賀的父親在外做官,家中一定有很多錢財。於是,有一天,他悄悄地伏在僻靜處,等到李賀傍晚回家時,跳出來攔住去路,

喝道:「小子,快把銀錢留下!」李賀莫名其妙,只好兩手一攤,說;「我每天出來,只帶筆墨紙硯,並無錢給你啊!」小偷不信,上前去奪書童肩上的小書囊。

伸手就掏,卻抓出一大把白花花的紙片來,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詩句,小偷大失所望,把布袋往地上一扔,掃興地走了。

3樓:匿名使用者

李賀七歲能辭章十五歲工樂府體弱的病仕途困厄二十七歲就去世了

詩鬼李賀簡介,李賀的詩是什麼風格?

李賀是詩鬼嗎 李賀是詩鬼。李賀出身唐朝宗室大鄭王 李亮 房,門蔭入仕,授奉禮郎。仕途不順,熱心於詩歌創作。作品慨嘆生不逢時 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反映藩鎮割據 宦官專權和社會剝削的歷史畫面。詩作想象極為豐富,引用神話傳說,託古寓今,後人譽為 詩鬼 李賀 790年 816年 字長吉。河南府福...

李賀被人尊稱為什麼,李賀被人稱為什麼

詩聖杜甫 詩仙李白 詞聖蘇軾 詩鬼李賀 一 詩聖杜甫 杜甫 712 770 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河南鞏縣 今河南鞏義市 人。世稱杜工部 杜拾遺,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一生寫詩1400多首,詩藝精湛,被後世尊稱為 詩聖 官至左拾遺 檢校工部員外郎,代表作有 三吏 三...

翻譯馬詩李賀全文,馬詩(唐)李賀其五的譯文

馬詩唐代 李賀 原文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譯文 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如彎鉤一般。什麼時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建立功勳呢?漠漠曠野,沙石像雪一樣晶瑩潔白,燕山頂掛著一彎金鉤似的新月。駿馬啊,什麼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