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名詞是語文,語文什麼是名詞和動詞

2021-04-27 07:09:16 字數 4585 閱讀 4506

1樓:哈喵嗚

詞:表示人和bai事物的名du稱的實詞。如:"黃瓜、白菜、拖拉zhi機、計算

dao機"。

1、表示專用名稱內的叫做"專用名詞容",如"雲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稱的叫做"抽象名詞",如"範疇、思想、質量、品德、友誼、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詞",如"上""下""左""右""前""後""中""東""西""南""北""前面""後邊""東邊""南面""中間"等。

語文什麼是名詞和動詞

2樓:怯心超人潔兒

名詞表示人、事物、地點或抽象概念的名稱。

比如:「姐姐」、「鋼筆」、「峨眉山」、「科學」等,這些都屬於名詞。

動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動作、存在、變化的詞。

比如:「走」、「笑」、「上去」、「散開」、「拋棄」等,這些都屬於動詞。

3樓:匿名使用者

名詞,表示人、事物、地點或抽象概念的名稱。比如,樹,花,學校,勾股定理,這些就是名詞。動詞,一般就是用來表示動作或狀態的詞彙。比如,打,跑,吃,發呆,這些就是動詞。

4樓:匿名使用者

懂啦~~。。。。。。。

什麼是語文名詞

5樓:你若塵風叩門

名詞: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稱的詞。如:書本、桌子、兒童、雷鋒、思維、政治等。

6樓:匿名使用者

表示人或事物以及時間、方位等的詞。多數漢語名詞有同數詞、量片語合的功能,而一般不同副片語合,在句子中主要充當主語、賓語、定語。

7樓:小四熊貓

在量詞後面的一定就是名詞

什麼是語文名詞?

8樓:匿名使用者

名詞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稱叫名詞。如:"黃瓜、豬、羊、白菜、拖拉機、計算機"。

1、表示專用名稱的叫做"專用名詞",如"雲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國"。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稱的叫做"抽象名詞",如"範疇、思想、質量、品德、品質、友誼、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詞",如"上""下""左""右""前""後""中""東""西""南""北""前面""後邊""東邊""南面""中間"等。

9樓:匿名使用者

名詞是詞性的一種,是表示人或事物實體存在的詞,如:理髮師、學生、水等。主要功能是作主語、賓語、定語。方位名詞(如前面、旁邊)和時間名詞(如春天、星期

一、今年)常作狀語。

10樓:匿名使用者

表示人或事物以及時間、方位等的詞。多數漢語名詞有同數詞、量片語合的功能,而一般不同副片語合,在句子中主要充當主語、賓語、定語。

什麼叫語文術語? 30

11樓:土賊賊

術語指專業領域用語。

語文術語就指語文專業用語。

例如:體裁 修辭手法 段落 中心思想記敘文 議** 說明文 散文 詩 詞 歌 賦

比喻 擬人 誇張 對偶 頂針排比 反問 疑問 設問……

12樓:

詩歌鑑賞專用術語

語言 (一)風格

1. 激越高亢 如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等豪放派,其他象邊塞詩中反映詩人渴望建功立業,保家衛國決心的詩作.

2. 清婉(新)秀麗 如李清照《聲聲慢 尋尋覓覓》等婉約派,其他象山水田園詩人

3. 語言綺麗(重視修飾,色彩絢麗,詞藻華麗,極盡鋪陳之能事) 如溫庭筠《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鰓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其他象婉約派中反映兒女情長的詩作.

4. 語言平易(淺顯易懂,口語化,但含義雋永) 如李紳《憫農二首》

(二)特點 形象,凝練,富有表現力

1.清新自然 用語新穎,不落俗套. 如王維的山水詩

2.平淡質樸 選用確切的詞直接陳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飾,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陶淵明的詩,李煜的詞。

3. 絢麗 色彩絢麗,詞藻華麗,渲染氣氛,極盡鋪陳之能事. 如李商隱的詩。

4. 明快 斬釘截鐵,一語中的. 如白居易的新樂府詩。

5. 含蓄 不直接敘述,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引而不發,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 耐人尋味.如杜牧的絕句,李清照後期的詞。

6. 簡潔 乾淨利落,言簡意賅. 如賈島的詩。

表達技巧

(一)修辭

1. 比喻 化平淡為神奇,深奧為淺顯,抽象為具體, 使詩歌所描繪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動

2. 借代 以簡代繁,以實代虛

3. 比擬 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

4. 誇張 提示本質,給人以啟示;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

5. 對偶 有**美,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6. 反問 加強語氣

7. 設問 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8. 雙關 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蘊藉.

(二)方法技巧

1. 情景交融 間接而含蓄,景色描寫之中,寄寓著詩人的情感愛憎。

2. 對比烘托 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的事物鮮明突出.

3. 聯想想象 想象猶如天馬行空, 奇思遐想與自然天真相結合.

4. 用典 使詩歌語言精煉,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5. 象徵 形象生動具體,化實為虛.

6. 使用疊詞 增強韻律感,起強調作用.

7. 託物言志 感物抒懷,隱晦的表情達意, 含蓄蘊藉.

8. 細節 真實準確傳神

9. 白描 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筆勾勒,真切深刻.

思想情感

(一) 憂國傷時

1.反映社會的黑暗: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2.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過華清宮》 林升《題臨安邸》

3.反映離亂的痛苦: 杜甫 《春望》

4.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白居易《賣炭翁》

5.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 杜甫《登樓》

6.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杜甫《兵車行》(「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

(二) 建功報國

1.建功立業的渴望,保家衛國的決心:曹操《龜雖壽》

《從軍行》 王昌齡

2.報國無門的悲傷,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辛棄疾

3.山河淪喪的痛苦: 文天祥《過零丁洋》 陸游《示兒》

4.年華消逝,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嘆:蘇軾《水調歌頭 ;赤壁懷古》

(三) 思鄉懷人

1.羈旅愁思: 孟浩然 宿建德江 溫庭筠 商山早行

2.思親念友: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蘇軾《江城子&s226;十年生死兩茫茫》

3.邊關思鄉: 范仲淹 漁家傲

4.閨中懷人: 王昌齡 閨怨 李白 子夜吳歌

(四) 生活雜感

1.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閒:王維《山居秋暝》、

2.昔勝今衰,物是人非,世事滄桑的感慨:姜夔《揚州慢》、李白 《越中覽古》、劉禹錫《石頭城》、

3.借古諷今的情懷: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李商隱 《賈生》 韋莊 《臺城》

4.青春易逝的傷感: 如夢令 李清照

5.仕途失意的苦悶:白居易《琵琶行》、蘇軾《水調歌頭&s226;明月幾時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悅:杜甫《春夜喜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五) 長亭送別

1.依依不捨的留念: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2.情深意長的勉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3.坦陳心志的告白: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詩歌名家風格特色

隋唐五代

王 勃 勁健婉暢 韓 愈 古樸奇險 陳子昂 古樸雄渾

柳宗元 明淨幽峭 高 適 蒼涼高壯 白居易 流麗坦暢

岑 參 雄奇瑰麗 元 稹 精警淺切 王昌齡 自然雄渾

劉禹錫 清新豪麗 王之渙 晴朗雄健 李 賀 奇詭璀燦

孟浩然 閒靜淡遠 杜 牧 俊爽明麗 王 維 幽靜諧和

李商隱 幽婉典麗 李 白 飄逸豪放 溫庭筠 精巧豔麗

杜 甫 沉鬱頓挫 李 煜 悽婉柔麗

宋金 梅堯臣 樸素平淡 陳師道 雄勁幽邃 蘇舜卿 軒昂奔放

歐陽修 清新疏暢 王安石 遒勁峭拔 晏 殊 閒雅婉麗

柳 永 傷感纏綿 蘇 軾 豪放曠達 秦 觀 清麗典雅

黃庭堅 瘦硬新奇 范成大 清新嫵媚 楊萬里 瀏亮曉暢

周邦彥 富麗精工 陸 遊 雄放流暢 李清照 悽婉清麗

姜 夔 峭拔雅麗 辛棄疾 沉鬱豪放 文天祥 沉鬱悲壯

元明清薩都剌 清麗俊爽 王 冕 純樸自然 馬致遠 清雋流暢

關漢卿 潑辣清新 張養浩 警闢深遠 睢景臣 新奇辛辣

於 謙 樸直淺近 顧炎武 蒼勁沉鬱 王士禎 含蓄清遠

袁 枚 空靈浮坦 朱彝尊 清新疏淡 納蘭性德 抑鬱婉約

龔自珍 清奇瑰麗 鄭 燮 剛勁清新 黃遵憲 淺俗新穎

13樓:蝶風戀

詞 言花(話)變

語文中什麼是名詞動詞主語謂語賓語狀語

語文中的主語,謂語,賓語,補語,狀語,定語,表語是指 用句子加以解釋 1,主語 謂語和賓語 例 我寫字。我,就是主語 寫,是謂語 字,就是賓語。2,狀語 定語 例 我慢慢地回答你的問題。慢慢地,就是狀語,它是修飾謂語動詞 回答 的速度或者狀態 你的,就是定語,用來修飾賓語 問題 3,定語 主語和表語...

在語文中,什麼情況下名詞變動詞,語文什麼是名詞和動詞

現代語言的名詞,有時候在文言文中,某些語境,作為動詞,表示做該事情,或該事情發生 遇到特殊情況下,比如拍皮球。拍是動詞,皮球是名詞。這種情況下名詞就可以轉變為動詞。語文什麼是名詞和動詞 名詞表示人 事物 地點或抽象概念的名稱。比如 姐姐 鋼筆 峨眉山 科學 等,這些都屬於名詞。動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動作...

怎樣理解語文中的 名詞作狀語 ,語文中名詞做狀語什麼意思

二 名詞作狀語 名詞作狀語 這個概念屬於語法中,由句子成分領屬的一個概念,在句子成分中,有主 謂 賓 定 狀 補六個概念,名詞作狀語是由名詞的特定位置和作用所決定的。一般來講,名詞總是充當主語或賓語,充當主語的時候,名詞總是在謂語的前面,充當狀語的時候,名詞也是在謂語的前面,因為,謂前為狀,謂後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