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拼音發明之前,漢字採用反切來標記讀音。反切的基本規則是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例如,《廣韻》「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聲母、宗的韻母和聲調為冬注音。
在漢語拼音沒有發明之前,漢字讀音是怎樣標註和傳承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在漢語拼音沒有發明之前,漢字讀音通過直音(用一個同音的漢字)、反切(用一個字的聲母與另一個字的韻母注出字音)、注音字母等辦法來標註和傳承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在漢語拼音沒有發明之前,漢字讀音的標註和傳承,主要可分三大類:
第一類是用漢字記音,從前流行過直音法和反切法兩種方法。
直音法:是用一個漢字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如「仁,音人」。
反切法:反切開始於東漢,這種方法是採用兩個字拼合起來為另一個字注音,即前一個字採用它的發聲部分,稱為反切上字,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取反切上字的聲母;後一個字採用它的收聲部分,稱為反切下字,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取反切上字的韻母和聲調,來給另一個漢字注音,比如「氣,去既切」,「去」是反切上字,與被注音字「氣」的聲母相同,「既」是反切下字,與被注音字「氣」的韻母和聲調相同。再如「丕,敷悲切」。
第二類是用創制於五四運動前後的「注音字母」(後來改稱注音符號),注音字母改變了過去用漢字標音的方法,是研究語音標音方法的一大進步。注音字母在《漢語拼音方案》公佈以前數十年中不論在識字和推廣「國語」(即今普通話)各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類是用拼音字母來給漢字注音和記錄漢語,有威妥瑪式方案、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簡稱「國羅」)、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簡稱「北拉」)和《漢語拼音方案》等。此外還有用國際音標來記錄語音的。採用拼音字母給漢字注音和記錄漢語,結果是準確快捷,可避免前兩種方法的不足。
拼音什麼時候發明的?沒有拼音之前中國人是怎麼認字的?
4樓:公子沈苒嘉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於2023年—2023年文字改革時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
在發明拼音之前漢字注音採用的是切注發。就是兩個漢字合在一起,用前一個漢字的前半音和後一個漢字的後半音合起來注音。如:菜,注音就是「此愛」。康熙字典就是採用的這種方式。
古人在拼音發明之前還有很多認字的方法:
「讀若」法。
即找一個讀音相似的字來給原字注音,寫作「甲,讀若乙。」。如「珣,讀若宣」,我們就知道「珣」字和「宣」的讀音相似。
直音法。
找一個同音字來給原字注音,寫作「甲,音乙。」。如「蠱,音古」,我們就知道「蠱」和「古」是同音字,按照「古」字的讀法讀就可以了。
反切法。
即找兩個字來「拼」音,寫作「甲,乙丙切」。具體讀音的時候,取乙字的聲母,加上丙字的韻母和聲調即是甲字讀音。或者通俗的辦法是將乙丙兩字連起來快速讀即得到甲字的讀法,即比如:
練,郎甸切,即是將「郎」的聲母和「甸」的韻母、聲調結合起來得到「練」的讀音。(中古音練讀len,甸讀den)
等韻法。
宋代出現的《七音略》《切韻指掌圖》等韻書,將23兩個方法結合起來,相當於現在的查字典,具體的使用方法是:將漢字分成三十六母,二百零六個韻部,四聲,即用三個座標標註一個漢字,查詢時按圖索驥即可找到同音的字,然後按照同音字的讀法取多就可以了,如果沒有同音的字,可以尋找其他幾個座標相同而有一個座標不同字,然後按照讀音規律推測。例如「韜」字是透母,豪韻,平聲。
5樓:喜歡你纖
古代時,漢字注音採用的是切注發。就是兩個漢字合在一起,用前一個漢字的前半音和後一個漢字的後半音合起來注音。如:
菜,注音就是「此愛」。康熙字典就是採用的這種方式。注音方式還有其它好幾種,直到**時期,漢語拼音趨於完善,像現在的字典附錄裡那種不認識的符號,那就是**時人們使用的漢語拼音,到中國成立,人們才開始使用現代漢語拼音方案,也就是現在的漢語拼音。
6樓:張維怡
有一種古體拼音吧,你應該見過原來的《新華字典》上有那種古體拼音的字型在上面的,不過在古體拼音之前好像是象形文字和甲骨文
7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時候發明的,用字典!
8樓:匿名使用者
先有像型文字,一直後人都是死記硬背的,應該在清代時期改進的。
在漢語拼音沒有發明之前,漢字讀音是怎樣標註和傳承的?
9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是靠個地區人的習慣的,拼音只適合普通話,各地說的一般都是方言,拼音對方言沒用
沒有漢語拼音之前,漢字讀音怎麼拼
10樓:平常心新號
注音字母
zhùbaiyīnzìmǔ
在漢語拼
du音方案公佈以前用來zhi標註漢dao字字音的音標,採用筆版劃簡單的權
漢字,有的加以修改。有二十四個聲母,即ㄅㄆㄇㄈ萬ㄉㄊㄋㄌㄍㄎπ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其中萬π廣是拼寫方言用的),十六個韻母,即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ㄧㄨㄩ。也叫注音符號。
11樓:匿名使用者
1、直音法
2、切音法
3、注音法
中國的拼音是誰發明的?
12樓:youth小杰
2023年組織「拼音方案委員會」,由吳玉章、胡愈之任正副主任,黎錦熙、版羅常培、丁西權林、韋愨、王力、陸志韋、林漢達、葉籟士、倪海曙、呂叔湘、周有光為委員,在民族形式字母的方案之外,研究制訂採用拉丁字母的方案,最後確定拼音方案採用拉丁字母。
使用地區:漢語拼音方案是給漢字注音和拼寫普通話語音的方案,2023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准。該方案採用拉丁字母,並用附加符號表示聲調,是幫助學習漢字和推廣普通話的工具。
從2023年秋季開始在全國小學教學。小學生入學,先學漢語拼音字母,然後用拼音字母幫助識字。同時在推廣普通話和外國人學習漢語方面,採用漢語拼音字母作為學習的工具。
現在拼音字母已經普遍用於字典、詞典的注音,用於各種產品的型號標記,用於辭書和百科全書的條目排列順序, 用於書刊的索引,用於視覺通訊和無線電報,用於聾人的手指字母。
2023年聯合國 地名標準化會議採用拼音字母作為拼寫中國地名的國際標準。2023年國際標準化組織採用拼音字母作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中國對外書報檔案和出國護照中的漢語人名地名一律用漢語拼音字母書寫。
13樓:曠煦禮靖
你說bai的是漢語拼音還是其它du拼音?
如果是漢zhi語拼音,
那它的發明者是一個dao外國人。
我國古專
代漢字讀音大多采屬用「兩字相切」的讀音方法,如「東」(都籠切)。
這個方法顯然太繁瑣,不易讀準。
公元2023年,
法國有個傳教士叫金尼格萊來到了中國,
他是個中國通。
他在2023年寫了一本《西中儒耳目資》的書中,首次準確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記錄了漢字的讀音。
他在中國期間結識了韓雲、王徵等人,
並在他們的幫助下,
在利瑪竇等傳教士漢語注音的西書《西字奇蹟》基礎上,編寫了中國第一部拉丁化拼音字字彙。
在漢語拼音沒有發明之前,漢字讀音是怎樣標註和傳承的
在漢語拼音沒有發明之前,漢字讀音通過直音 用一個同音的漢字 反切 用一個字的聲母與另一個字的韻母注出字音 注音字母等辦法來標註和傳承的。在漢語拼音沒有發明之前,漢字讀音的標註和傳承,主要可分三大類 第一類是用漢字記音,從前流行過直音法和反切法兩種方法。直音法 是用一個漢字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如 仁,音...
中國的漢字拼音是誰發明的,為什麼和英語的字母差不多,只是讀法有點不同而已
發明漢字拼音的是法國人最早發明漢字拼音的人是法國傳教士金尼閣。金尼閣於1610年來華,1618年回歐洲募集了7000部圖書帶到中國,並轉赴晉 陝開教,他在山西結識了精於小學教育的韓雲。兩人經過半年研究,將成果整理為初稿。在涇陽,他又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王徵。他們二人,互相質證,細加評核 在利瑪竇等傳教士...
漢字是怎麼發明的,漢字是誰發明的
漢字,傳說 是黃帝時代的史官倉頡所創造的。他觀察萬物,依據物體的形狀造字。不過雖說古書上有記載,但這畢竟只是 傳說 而已。其實漢字是起源於先民 結繩記事 注1 注2 是我們祖先共同努力的創作,倉頡可能只是 整理文字 的人。文字是因為使用上的需要而逐漸由少變多的,是約定俗成的。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統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