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東皋舒嘯清流賦詩
秦漢以後,幾乎可以說是無墓不墳了。在整個封建社會,墳墓等級分明,官爵越高,墓地越大,墳頭越 高。鄭玄提到「漢律曰列侯墳高四丈,關內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
唐、宋、元、明、清五朝的典章對比不同品官和庶人。
人墓地的大小
公侯100 方步
一品90 方步
二品80 方步
三品70 方步
四品60 方步
五品50 方步
六品20 方步
七品以下20 方步
庶人20 方步
墳高也尊卑有別:
公侯20 尺
一品18 尺
二品16 尺
三品14 尺
四品12 尺
五品9 尺
六品7 尺
七品以下6 尺
庶人4 尺
墓碑與碣
《說文》對碑字下的定義是「豎石也」。碑可以立在庭院中測量日影長短,用作計時工具,也可立在門外用作拴牲口的樁子。先秦古書提到的碑,都是指這一類長條型的豎石。
當時下葬,也在墓穴四角或兩邊樹碑,碑的上端鑿有圓孔,叫做穿,以穿為支點並控制平衡,用繩索慢慢地懸棺而下。這種用來下棺的碑有木製的,也有石制的。棺木放入墓穴後,碑也隨之埋入墓中。
從西漢末年開始,有人把石制的碑立在墓前,既不埋於墓中,也不在下葬後撤除,而且在石碑上刻下墓主的官爵姓名,這就成了墓碑。早期的墓碑上部仍有穿,頂端或作方尖形,稱圭首,或作圓弧形,刻上雲氣圖案,稱暈首。
東漢時墓前立碑蔚成風氣,許多墓碑除刻有墓主官爵姓名外,還刻上介紹墓主家世生平事蹟並加以頌揚的長篇文字,碑陰則詳列立碑人的姓名。
晉代由於墓碑「既私褒美、興長虛偽、傷財害人」,一度曾予禁止。
唐宋時准許一定級別的**墓前立碑。碑首稱碑額,刻有螭(chī,無角的龍)、虎、龍、雀等圖樣,碑身下還有碑座,稱為趺。當時規定五品以上墓碑為螭首龜趺,高度不得超過九尺,七品以上墓碑為圭首方趺,高四尺。
明清時更把墓碑的形制作為體現墓主身份的標誌,規定更為細緻:一品為螭首龜趺,二品為麒麟首龜趺,三品為天祿、辟邪(傳說中的兩種神獸)首龜趺,四至七品為圓首方趺,圓首的碑又稱碣。碑身、碑首的高度、寬度以及趺座的高度也都有等差,最高等級的墓碑通高達一丈六尺。
原則上庶人墓前不許立碑碣,但這種禁令並未嚴格執行,所以一般人死後墓前大多立有石碑,只是體小制陋,又無趺座而已。
2樓:一中理科班
很複雜,很詳細。。。以下是清史稿的原文,除了品官也包括公侯伯的。
品官喪禮定製,有疾遷正寢,疾革書遺言,三品以上官具遺疏,既終乃哭。立喪主、主婦。護喪諸執事人治棺,民公採板,侯、伯、一品官以下朱棺。
訃告。設屍床、帷堂,陳沐具。乃含。
三品以上用小珠玉,七品以上用金木屑五。襲衣,常服一稱,朝衣冠帶各以其等。明日小斂,陳斂床堂東,加斂衣,三品以上五稱,衤復
三、襌二;五品以上三稱,衤復
二、襌一;六品以下二稱,衤復、襌各一:皆以繒。衤復衾一。又明日大斂蓋棺,設靈床柩東,柩前設靈座,陳奠幾,喪主及諸子居苫次,族人各服其服。
朝夕奠餚饌,午餅餌。遇朔望,則朝奠具殷奠,餚核加盛。初祭,陳饌筵羊酒,具楮幣。
公筵十五席,羊七,楮四萬;侯筵十二,楮三萬六千;伯筵十二,楮三萬二千:羊俱六。一品官筵十,羊五,楮二萬八千;二品筵八,羊四,楮二萬四千;三品筵六,楮二萬;四品筵五,楮萬六千:
羊俱三。五品筵四,楮萬二千;
六、七品筵三,楮萬:羊俱二。
族人齊集,喪主以下再拜,哭奠如禮。卒奠,大功者易素服,大祭同。初祭,期服者易素服,百日致奠薙髮,三月而葬。
一品塋地九十步,封丈有六尺,遞殺至二十步封二尺止。繚以垣。公、侯、伯週四十丈,守塋四戶;二品以上週三十五丈,二戶;五品以上週三十丈,一戶;六品以下週十二丈,止二人守之。
公至二品,用石人、望柱暨虎、羊、馬各二,三品無石人,四品無石羊,五品無石虎。其墓門勒碑,公、侯、伯螭首高三尺二寸,碑身高九尺,廣三尺六寸,龜趺高三尺八寸。一品螭首,二品麒麟首,三品天祿辟邪首。
四至七品圓首方趺,首視公、侯、伯遞殺二尺至尺八寸止,碑身遞殺五寸至五尺五寸止,廣遞殺二寸至二尺二寸止,趺遞殺二寸至二尺四寸止。刻壙志用石二片,一為蓋,書某官之墓,一為底,書姓名、鄉里、三代、生年、卒葬月日及子孫葬地。婦人則隨夫與子孫封贈。
二石相鄉,鐵束,埋墓中。
制柩轝,上用竹格,結以採,旁施帷幔,四角垂流蘇,繒荒、繒幃並青藍色。公、侯、伯織五采,
一、二品用銷金,五品以上畫雲氣,
六、七品素繒無飾。承以槓,五品以上魨朱,
六、七品飾紅堊,障柩畫翣,五品以上四,
六、七品二。引布二,功布一,靈車一,明器則從俗。
諏日發引,前夕祖奠,翌日遣奠,會葬者畢集。公鞍馬八,遞殺至二數。儀從前導,引以丹旐、銘旌,滿用丹旐,漢用銘旌。
至墓所,乃窆。祀后土,題主,奉安,升車,反哭,乃虞。羊、酒、楮帛各視其等。
祭畢,柔日再虞,剛日三虞。百日卒哭,次日祔家廟。期年小祥,再期大祥,遷主入廟。
祝讀告辭,主人俯伏五拜。訖,改題神主,詣廟設東室,奉祧主藏夾室。乃徹靈座。
後一月禫。喪至此計二十有七月。喪主詣廟祗薦禫事。
其在外聞喪者,訃至,易服,哭,奔喪。至家憑殯哭,翌日成服。喪期自聞訃日始。
餘同。期以下聞喪,易服為位而哭,奔喪,則至家成服。官在職,非本生父母喪,雖期,猶從政,不奔喪。
聞訃,易服為位而哭,私居持服,入公門治事仍常服。期喪者,期年不與朝、祭。服滿,則於私居為位哭,除之。
清朝的官職從一品到九品各是什麼?
3樓:
1、一品
(1)正一品
文職京官: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武職外官:無
(2)從一品:
文職京官: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各部院尚書、都察院左右都御史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內大臣
武職外官:將軍、都統、提督
2、二品
(1)正二品: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內務府總管
文職外官:各省總督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八旗護軍統領、鑾儀衛使
武職外官:副都統、總兵
(2)從二品:
文職京官: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
文職外官:巡撫、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職京官:散秩大臣
武職外官:副將
3、三品
(1)正三品:
文職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職外官: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職京官: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驍騎參領、冠軍使、王府長史
武職外官:城守尉、參將、指揮使
(2)從三品:
文職京官:光祿寺卿、太僕寺卿
文職外官:都轉鹽運使司運使
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
武職外官:遊擊、五旗參領、協領、宣慰使、指揮同知
4、四品
(1)正四品:
文職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
文職外官: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員、
武職京官:二等侍衛、雲麾使、副護軍參領、副前鋒參領、副驍騎參領、
太僕寺馬廠駝廠總管、貝勒府司儀長、侍衛領班
武職外官:防守尉、佐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
(2)從四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
文職外官:知府、土知府、鹽運使司運同
武職京官:城門領、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四品典儀、二等護衛
武職外官: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5、五品
(1)正五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參議、光祿寺少卿、給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醫院院使
文職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隸州知州
武職京官:三等侍衛、治儀正、步軍副尉、步軍校、監守信礮官、分管佐領
武職外官:關口守禦、防禦、守備、宣慰使司僉事、宣撫使司同知、千戶
(2)從五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讀、翰林院侍講、鴻臚寺少卿、司經局洗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員外郎
文職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鹽運司副使、鹽課提舉司提舉
武職京官:四等侍衛、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委署前鋒侍衛、下五旗包衣參領、五品典儀、印物章京、 三等護衛
武職外官:守禦所千總、河營協辦守備、安撫使、招討使、宣撫使司副使、副千戶
6、六品
(1)正六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左右春坊中允、國子監司業、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經歷、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經歷、 太常寺滿漢寺丞、欽天監監判、欽天監漢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樂署署正、僧錄司左右善事、道錄司左右正一
文職外官:京府通判、京縣知縣、通判、土通判
武職京官:蘭翎侍衛、整儀尉、親軍校、前鋒校、護軍校、鳥槍護軍校、驍騎校、委署步軍校
武職外官:門千總、營千總、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副招討使、長官使、長官、百戶
(2)從六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 欽天監滿洲蒙古五官正、漢軍秋官正、和聲署正、僧錄司左右闡教、道錄司左右演法
文職外官:布政司經歷、理問、允判、直隸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職京官:內務府六品蘭翎長、六品典儀
武職外官:衛千總、安撫使司副使
7、七品
(1)正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編修、大理寺左右評事、太常寺博士、國子監監丞、內閣典籍、通政司經歷、知事、太常寺典籍、太僕寺主薄、部寺司庫、兵馬司副指揮、太常寺滿洲讀祝官、贊禮郎、鴻臚寺滿洲鳴贊
文職外官:京縣縣丞、順天府滿洲教授、訓導、知縣、按察司經歷、教授
武職京官:城門史、太僕寺馬廠協領
武職外官:把總、安撫使司僉事、長官司副長官
(2)從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檢討、鑾儀衛經歷、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詹事府主薄、光祿寺署丞、典薄、國子監博士、助教、欽天監靈臺郎、祀祭署奉祀、和聲署署丞
文職外官:京府經歷、布政司都事、鹽運司經歷、直隸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職京官:七品典儀
武職外官:盛京遊牧副尉
8、八品
(1)正八品:
文職京官:司務、五經博士、國子監學正、學錄、欽天監主薄、太醫院御醫、太常寺協律郎、僧錄司左右講經、道錄寺左右至靈
文職外官:布政司庫大使、鹽運司庫大使、鹽道庫大使、鹽課司大使、鹽引批驗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經歷、縣丞、士縣丞、四氏學錄、州學正、教諭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外委千總
(2)從八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典薄、國子監典薄、鴻臚寺主薄、欽天監摯壺正、祀祭署祀丞、神樂署署丞、僧錄司左右覺義、道錄司左右至義
文職外官:布政司照磨、鹽運司知事、訓導
武職京官:八品典儀、委署親軍校、委署前鋒校、委署護軍校、委署驍騎校
武職外官:無
9、九品
(1)正九品:
文職京官:禮部四譯會同館大使、欽天監監侯、司書、太常寺漢贊禮郎
文職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縣主薄
武職京官:各營蘭翎長
武職外官:外委把總
(2)從九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詔、滿洲孔目、禮部四譯會同官序班、國子監典籍、鴻臚寺漢鳴贊、序班、刑部司獄、欽天監司晨、博士、太醫院吏目、太常寺司樂、工部司匠
文職外官;府廳照磨、州吏目、道庫大使、宣課司大使、府稅課司大使、司府廳司獄、司府廳倉大使、巡檢、土巡檢
武職京官:太僕寺馬廠委署協領
武職外官:額外外委
清朝的九品相當於現在什麼官,漲知識,清朝一至九品的官員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大約相當於現在的科級。清朝正九品包括 禮部四譯會同館大使 欽天監監侯 司書 太常寺漢贊禮郎 按察司照磨 府知事 同知知事 通判知事 縣主薄 各營蘭翎長 外委把總 從九品包括 翰林院侍詔 滿洲孔目 禮部四譯會同官序班 國子監典籍 鴻臚寺漢鳴贊 序班 刑部司獄 欽天監司晨 博士 太醫院吏目 太常寺司樂 ...
清朝一品武將的補子是什麼,清朝一品官員的補子圖案是什麼
清朝與明朝官服所繡的大同小異,一二品武官是獅子,三四品是虎豹,五六品是熊羆,六七品是彪,八品是犀牛,九品是海馬。清朝一般穿蟒袍。希望能幫到你 清朝一品 的補子圖案是什麼?文官 仙鶴 武官 麒麟 補充 清各品 補褂形制 如表 清朝一到七品文武 的補子都是什麼啊?補服是一種飾有官位品級徽識的官服,或稱補...
古代一品官職有哪些,明朝一品到九品分別有哪些官職
官分品級,自曹魏始 魏第一品 相國 大丞相 兩晉極品 丞相 第一品 公,開府,大將軍 南宋 南齊 第一品 三公 太師 太傅 太保 三司 太尉 司徒 司空 二大 大司 馬 大將軍 相國丞相 北魏 三師 太師 太傅 太保 位高不列品 第一品 二大 大司馬 大將軍 三公 太尉 司徒 司空 北周正九命 三公...